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尾静脉注射HL60、HL60/ADR细胞建立SCID beige小鼠白血病动物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坤 徐昊淼 +2 位作者 程涓 赵勇 许亚梅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3-51,共9页
目的应用急性早幼粒细胞HL60及耐阿霉素(adriamycin,ADR)细胞HL60/ADR,构建SCID beige小鼠白血病模型。方法将15只4~5周龄的雌性SCID beig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四组模型12只(每组3只)。经2Gy X射线预处理,模型组分别经尾静脉接种... 目的应用急性早幼粒细胞HL60及耐阿霉素(adriamycin,ADR)细胞HL60/ADR,构建SCID beige小鼠白血病模型。方法将15只4~5周龄的雌性SCID beige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3只、四组模型12只(每组3只)。经2Gy X射线预处理,模型组分别经尾静脉接种对数生长期HL60细胞悬液1×10~7个/只(M1组)、5×10~6个/只(M2组),HL60/ADR细胞悬液1×10~7个/只(M3组)、5×10~6个/只(M4组),对照组鼠尾静脉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观察一般情况,于照射前、造模第10、18、28天检测血常规、外周血白细胞分类、外周血CD33阳性细胞比例,第32天或濒死时处死取材,组织切片病理检查。结果各模型组于接种细胞第7天开始,出现竖毛、萎靡少动、脊背弓起、步态不稳、偏侧或转圈,M1、M3两组较M2、M4两组体重下降更明显(P<0.0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至观察周期32 d,M1、M3两组生存率分别为33%、67%,M2、M4两组全部生存。各组小鼠经X线照射7 d内白细胞数迅速降低,随时间推移逐渐上升,第28天各模型组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各模型组白血病细胞比例亦明显升高,以接种HL60/ADR的M3组最为显著(P<0.05);接种第28天时各模型组CD33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然各模型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第32天或濒死前取材,病理组织切片,造模各组脾均可见弥漫性白血病细胞浸润,肝偶见白血病细胞浸润灶。结论 SCID beige小鼠经2Gy X射线预处理后,每只尾静脉注射HL60、HL60/ADR细胞1×10~7个或5×10~6个均可构建急性髓系白血病动物模型,符合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生物学特点,高浓度成瘤更快,中位生存期约29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模型 白血病 HL60细胞 HL60/ADR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摩洛哥拟针对中国茶叶制定农残限量标准 被引量:2
2
作者 段丽芳 袁龙飞 《农药科学与管理》 CAS 2019年第5期51-53,共3页
2019年4月12日,摩洛哥通过世界贸易组织(WT0)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系统,发出通报G/SPS/N/MAR/62,拟针对从中国进口茶叶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MRLs)。摩洛哥拟定的农残限量首先参考国际食品法典标准(Codex-MRLs),在没有法典标准的情况下,... 2019年4月12日,摩洛哥通过世界贸易组织(WT0)技术性贸易措施通报系统,发出通报G/SPS/N/MAR/62,拟针对从中国进口茶叶制定农药残留限量标准(MRLs)。摩洛哥拟定的农残限量首先参考国际食品法典标准(Codex-MRLs),在没有法典标准的情况下,主要参考欧盟农残限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限量标准 中国茶叶 摩洛哥 农残 技术性贸易措施 世界贸易组织 国际食品法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圈养与野外近人环境猕猴肠道菌群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赵欣然 王晓晨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9-275,共7页
通过对来自北京动物园10只圈养猕猴(Macaca mulatta)和来自河南济源五龙口风景区10只处于野外近人环境中的猕猴的粪便微生物进行鸟枪法测序,分析两种不同环境下猕猴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差异。结果表明:20份样品共检测出9个门、18个纲、22... 通过对来自北京动物园10只圈养猕猴(Macaca mulatta)和来自河南济源五龙口风景区10只处于野外近人环境中的猕猴的粪便微生物进行鸟枪法测序,分析两种不同环境下猕猴的肠道菌群组成和差异。结果表明:20份样品共检测出9个门、18个纲、22个目、31个科、46个属和226个种。通过分析发现,圈养和野外近人环境群体共享了绝大部分细菌(200种),但是近人环境群体相比于圈养群体,独有更多种类的微生物。圈养猕猴肠道微生物主要由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组成。处于野外近人环境中的猕猴肠道微生物主要由厚壁菌门、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组成。圈养猕猴和近人猕猴属水平上的肠道微生物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01)。圈养猕猴和野外近人环境猕猴肠道菌群组成的多样性与差异,可为猕猴的圈养以及景区野生动物管理提供指导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肠道菌群 鸟枪法测序 宏基因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蚜种群寄主转换的适应和变异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4
作者 张孝羲 赵静雅 +1 位作者 张广学 陈晓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06-111,共6页
系统研究棉蚜在不同寄主植物间转换对其种群特征的影响 ,通过 Weibull函数模拟、生命表分析和高氏距离分析比较得出 ,棉蚜从冬寄主向夏寄主转移时木槿与石榴、石榴与花椒间表现有明显分离。4种夏寄主间相互转换时也有一定组合间有显著差... 系统研究棉蚜在不同寄主植物间转换对其种群特征的影响 ,通过 Weibull函数模拟、生命表分析和高氏距离分析比较得出 ,棉蚜从冬寄主向夏寄主转移时木槿与石榴、石榴与花椒间表现有明显分离。4种夏寄主间相互转换时也有一定组合间有显著差异 ,但当经若干代生长、繁殖后的 4种夏寄主上种群作比较时 ,其差异性均没有达到明显分离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蚜 种群分化 生命表 WeiBull模型 寄主转换 变异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松树萎蔫病发生格局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志诚 孙江华 +2 位作者 黄保续 张锋 欧阳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1-556,共6页
通过GIS对发病信息的空间定位以及发病林型几何质心的挖掘,对空间点(单元)发病属性数据建立距离矩阵,利用空间自相关性指数Moran’s I研究探询安徽滁州地区松树萎蔫病发生的空间扩散机制,结果表明:松树萎蔫病在安徽滁州和马鞍山... 通过GIS对发病信息的空间定位以及发病林型几何质心的挖掘,对空间点(单元)发病属性数据建立距离矩阵,利用空间自相关性指数Moran’s I研究探询安徽滁州地区松树萎蔫病发生的空间扩散机制,结果表明:松树萎蔫病在安徽滁州和马鞍山地区的发病率从0.18%到46%不等,严重发病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明光县管店林业总厂及其相邻的鲁山林厂和老嘉山林场,发病率都在40%~46%;其次为马鞍山地区的横山林场及其附近的薛津镇.在安徽滁州地区和马鞍山地区松树萎蔫病的发生和扩散有适宜的生境条件,该地区松材线虫易感植被集聚分布的特点使松树萎蔫病持续发生和蔓延成为可能.空间自相关性的分析发现,松树萎蔫病在该区域内发病的Moran’s I的空间自相关指数高达74.86%(0.05水平检验),推断在安徽滁州和马鞍山地区1316个以林型为发病单元的发病点的分布格局为高度聚集型,同时也说明松树萎蔫病在安徽滁州和马鞍山地区的发生具有一定强度的传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自相关 Moran's I 松树萎蔫病 聚集 传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线粒体跨膜电位及ATPase合成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15
6
作者 苏晓华 王孝铭 +2 位作者 朱世军 焦选茂 刘树森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90-193,共4页
用Langendorff无做功非循环式离休心脏灌注模型,琥珀酸为呼吸链底物,分别以Rh123荧光染料流动透析法和荧光素一荧光素酶系统发光法来检测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线粒体和内膜体跨膜电位及ATPase合成活力的影响,并... 用Langendorff无做功非循环式离休心脏灌注模型,琥珀酸为呼吸链底物,分别以Rh123荧光染料流动透析法和荧光素一荧光素酶系统发光法来检测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线粒体和内膜体跨膜电位及ATPase合成活力的影响,并观察了丹参素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缺血20min,心肌线粒体能化前跨膜电位升高,能化态跨膜电位不变,再灌注20min后,线粒体能化前跨膜电位不变,能化态跨膜电位降低。去除线粒体外膜的内膜体,缺血时能化前跨膜电位升高的现象消失,其它各多数变化趋势与线粒体相同,说明缺血/再灌早期线粒体跨膜电位的变化与其外膜有关。内膜体ATPase合成活力缺血时无变化,再灌时降低,与内膜体能化态跨膜电位变化相同。缺血组能化前内膜体体积缩小;丹参素对线粒体跨膜电位、内膜体跨膜电位和ATP合成反应活性有明显的保护与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线粒体 跨膜电位 腺苷三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食脂肪含量和耐力运动对肥胖鼠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的影响 被引量:27
7
作者 王从容 刘亚兵 +2 位作者 王敬泽 姚文贞 杨锡让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54,共4页
研究利用含 2 0 %猪油的高脂饲料诱发大鼠肥胖模型 ,对胰岛素在肥胖发生中的作用 ,及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 ,并探讨耐力运动的减体脂机制 ,及饮食脂肪含量对胰岛素受体酶活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高脂饲料诱... 研究利用含 2 0 %猪油的高脂饲料诱发大鼠肥胖模型 ,对胰岛素在肥胖发生中的作用 ,及胰岛素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活性的变化进行研究 ,并探讨耐力运动的减体脂机制 ,及饮食脂肪含量对胰岛素受体酶活性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 :1.高脂饲料诱发肥胖鼠存在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敏感性下降 ,及胰岛素抵抗。其肝细胞膜、脂肪细胞膜、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容量下降 ,同时 ,肝细胞膜与肌细胞膜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活性 (受体激酶自动磷酸化 )也下降 ,加重了胰岛素抵抗程度。 2 .耐力运动可减少高脂饲料诱发肥胖鼠体脂含量 ,通过增加肥胖鼠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力 ,减轻其胰岛素抵抗。减少饮食中脂肪含量同时结合耐力运动 ,可降低肥胖鼠的体脂含量至对照水平 ,既可提高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结合力 ,也可提高受体后 TPK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医学 肥胖 胰岛素 酪氨酸蛋白激酶 钦食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冷冻保存的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冯怀亮 孙青原 +3 位作者 李子义 杨庆章 刘国艺 秦鹏春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481-486,共6页
本实验探讨了用6种不同方法冷冻保存的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发育潜力及其冷冻损伤。尽管用不同方法冷冻的牛卵母细胞多数(86.1%)形态正常,仅体外受精后的受精率(30.0%)和卵裂率(7.4%)明显低于对照组(... 本实验探讨了用6种不同方法冷冻保存的牛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的发育潜力及其冷冻损伤。尽管用不同方法冷冻的牛卵母细胞多数(86.1%)形态正常,仅体外受精后的受精率(30.0%)和卵裂率(7.4%)明显低于对照组(69.0%和52.9%),卵裂后继续发育的能力严重受损。在6种冷冻方法中,1.6M丙二醇分步平衡、程序冷冻效果最好,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达36.4%和13.5%。冷冻后卵母细胞发育潜力下降的原因是皮质颗粒胞吐引起的透明带变硬及亚细胞结构损伤。玻璃化法冷冻的卵母细胞损伤较轻,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冷冻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0年我国草原鼠害发生状况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31
9
作者 施大钊 钟文勤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48-252,共5页
20 0 0年我国青海、新疆、内蒙古、四川分别发生不同程度的草原鼠害 ,经济损失巨大。对鼠害发生区的草原以及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造成严重破坏。草原鼠灾发生的主要特点是 :害鼠以小型群居鼠类或地下生活的鼠种为主。草原害鼠... 20 0 0年我国青海、新疆、内蒙古、四川分别发生不同程度的草原鼠害 ,经济损失巨大。对鼠害发生区的草原以及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和水土保持造成严重破坏。草原鼠灾发生的主要特点是 :害鼠以小型群居鼠类或地下生活的鼠种为主。草原害鼠加剧了草场退化和荒漠化进程。过度或不合理放牧是鼠灾“爆发”的诱发成因。本文提出防治鼠害发生的对策 :建立健全鼠灾预警系统 ;推广综合防治示范区 ;讲究合理用药与用药安全 ;加强对牧工的培训 ,合理安排草场载畜量 ;统筹安排畜牧、环境保护与卫生部门的经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草原 鼠害 成灾原因 防治对策 200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氰菊酯胁迫下锰对中华米虾SOD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宏伟 蔡端波 +2 位作者 梁爱民 陈立军 霍艳高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9-141,共3页
水温25℃,氯氰菊酯对中华米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93、83、81、77 ng/L。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锰与不加锰分别投喂中华米虾,在0-77 ng/L氯氰菊酯胁迫下测定米虾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无锰组... 水温25℃,氯氰菊酯对中华米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93、83、81、77 ng/L。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锰与不加锰分别投喂中华米虾,在0-77 ng/L氯氰菊酯胁迫下测定米虾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无锰组和有锰组的SOD活性随着氯氰菊酯的胁迫质量浓度升高,先升高后下降。有锰组在氯氰菊酯质量浓度为8 ng/L时,SOD活性达到最大;无锰组在氯氰菊酯质量浓度为42 ng/L时,SOD活性达到最大。有锰组的中华米虾SOD的活性基本高于无锰组,SOD活性表明饲料中加适量的锰比不加锰更有利于提高中华米虾机体的抗氧化性和对氯氰菊酯毒害的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氰菊酯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中华米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绍两种优良北方果树授粉壁蜂 被引量:13
11
作者 周伟儒 王韧 +2 位作者 魏枢阁 徐环李 吴燕如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5-15,共1页
80年代以来,我国果树发展很快,但由于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引起自然界传粉昆虫急剧减少,导致果树授粉不良,严重影响了果树的产量和果品质量。目前的解决办法主要采用人工授粉及蜜蜂为果树授粉。
关键词 凹唇壁蜂 紫壁蜂 果树 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蚕卵黄蛋白的主要理化性质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恭银 胡萃 龚和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48-249,共2页
昆虫卵黄蛋白是研究生物大分子进化的有用材料,也是研究基因表达的激素调节、蛋白肽链翻译后修饰以及卵母细胞选择性摄取蛋白等机理的理想模型。本文在前人[1~4]基础上对天蚕卵黄蛋白(Vg或Vt)理化性质作进一步分析。1材料... 昆虫卵黄蛋白是研究生物大分子进化的有用材料,也是研究基因表达的激素调节、蛋白肽链翻译后修饰以及卵母细胞选择性摄取蛋白等机理的理想模型。本文在前人[1~4]基础上对天蚕卵黄蛋白(Vg或Vt)理化性质作进一步分析。1材料和方法11卵黄磷蛋白(Vt)的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黄磷蛋白 卵黄蛋白 天蚕 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HC II类分子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孙泉红 彭景楩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5-29,共5页
MHCII类分子提呈经过加工的抗原给CD4 + T淋巴细胞 ,在诱发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MHCII类分子不正常表达会引起严重的免疫缺陷疾病 ,如裸淋巴细胞综合征 (BLS)等。目前已识别出四种不同的MHCII调控基因。这些基因分别编码RFXANK、RFX5... MHCII类分子提呈经过加工的抗原给CD4 + T淋巴细胞 ,在诱发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MHCII类分子不正常表达会引起严重的免疫缺陷疾病 ,如裸淋巴细胞综合征 (BLS)等。目前已识别出四种不同的MHCII调控基因。这些基因分别编码RFXANK、RFX5、RFXAP和CIITA。其中 ,前三个是RFX复合物的亚基 ,RFX是一种结合于所有MHCII类基因启动子上的泛式表达的因子。CIITA是MHCII类分子表达的主要调控因子 ,其严密调控的表达模式决定了MHCII类分子表达的细胞特异性 ,及能否被诱导且在何种水平上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Ⅱ类分子 表达调控 研究进展 调控因子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小卷蛾生物学的初步研究(鳞翅目:卷蛾科) 被引量:2
14
作者 严善春 方三阳 +3 位作者 刘友樵 刘宽余 王朝孟 陈秀玲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9-23,共5页
1988—1989年,在内蒙古东部乌尔旗汗地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天然林内,对危害落叶松球果的卷蛾进行了定点观察,并在库都尔、吉文、阿里河等邻近地区进行了该卷蛾种群数量调查。经鉴定该卷蛾为东北小卷蛾Cydia illutana dahu... 1988—1989年,在内蒙古东部乌尔旗汗地区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 Rupr.)天然林内,对危害落叶松球果的卷蛾进行了定点观察,并在库都尔、吉文、阿里河等邻近地区进行了该卷蛾种群数量调查。经鉴定该卷蛾为东北小卷蛾Cydia illutana dahuricolana(V.I.Kuznetzov),是我国新记录。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东北小卷蛾一年发生一代,以蛹越冬。对幼虫及蛹的形态特征作了详细描述,对生活习性、危害、不同地区种群数量的差异也进行了初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小卷蛾 生物学 害虫 卷蛾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标记C_(12)~C_(20)等脂肪酸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系统中的超微量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培榕 曹林法 蔡剑萍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25-427,共3页
对C12~C20等脂肪酸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系统中的超微量分析进行了研究。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有机酸在所选择的色谱条件下都能得到有效的分离,采用C18键合相的色谱柱,流动相采用甲醇∶水... 对C12~C20等脂肪酸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HPLC)系统中的超微量分析进行了研究。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花生酸等有机酸在所选择的色谱条件下都能得到有效的分离,采用C18键合相的色谱柱,流动相采用甲醇∶水=97∶3,流速为1.5mL/min,荧光检测波长为λex=325nm,λem=397nm。在实验中采用4-溴甲基-7-甲氧基香豆素作为C12~C20等脂肪酸的荧光标记物,以丙酮为溶剂,以18-冠醚-6为催化剂,以碳酸钾为碱试剂,通过相转移催化完成衍生化反应。对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及最小检出限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脂肪酸 荧光标记 超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大叶黄杨光合电子传递动力学室内恢复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钟传飞 高荣孚 +6 位作者 朱俊英 武晓颖 张运涛 王桂霞 董静 王丽娜 常琳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88-1093,共6页
通过Daul-PAM100叶绿素荧光-P700氧化还原动力学同步分析系统,研究冬季大叶黄杨(Euonmymus ja-ponicus)室内恢复过程,光系统Ⅱ(PSⅡ)和光系统Ⅰ(PSⅠ)电子传递动力学的转变机制。结果表明:冬季逆境条件下,遭受低温和强光双重胁迫的阳生... 通过Daul-PAM100叶绿素荧光-P700氧化还原动力学同步分析系统,研究冬季大叶黄杨(Euonmymus ja-ponicus)室内恢复过程,光系统Ⅱ(PSⅡ)和光系统Ⅰ(PSⅠ)电子传递动力学的转变机制。结果表明:冬季逆境条件下,遭受低温和强光双重胁迫的阳生叶PSⅡ光量子效率低于仅遭受低温胁迫的阴生叶,但阳生叶PSI量子效率Y(Ⅰ)高于阴生叶。室内恢复过程,阳生叶与阴生叶的OJIP荧光动力学和P700氧化还原动力学活性逐渐恢复,PSⅡ与PSⅠ恢复过程均分快速阶段和慢速阶段,但两个光系统并不同步,PSⅡ快速恢复阶段为0~43 h,PSⅠ为0~6 h,阳生叶室内恢复43 h,阴生叶室内恢复6 h后,Pm峰值出现时间由20 ms提前至2 ms。由此可见,冬季室内恢复过程中,大叶黄杨阳生叶与阴生叶的两个光系统间的电子传递发生了不同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黄杨 光系统Ⅱ P700 阳生叶 阴生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流感病毒核蛋白在噬菌体表面的展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新卫 何宏轩 +3 位作者 毕英佐 马静云 王宪文 詹爱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2008年第5期158-162,共5页
利用PCR技术,扩增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R质粒的T4噬菌体SOC基因C末端获得重组质粒pR-np,以此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2(E2),用溶菌酶缺陷噬菌体T4-z1感染重组E2菌,重组载体与缺陷噬菌体T4-z1基因发... 利用PCR技术,扩增禽流感病毒(AIV)核蛋白基因片段,将其克隆至pR质粒的T4噬菌体SOC基因C末端获得重组质粒pR-np,以此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2(E2),用溶菌酶缺陷噬菌体T4-z1感染重组E2菌,重组载体与缺陷噬菌体T4-z1基因发生同源重组,将np基因整合到噬菌体基因组中,用PCR方法筛选重组噬菌体并命名为T4-z1-np。经Western blot免疫电镜与ELISA检测证实,T4-z1-np表达的NP融合蛋白具有免疫学活性。结果表明,AIV核蛋白成功地在T4噬菌体表面展示,为禽流感防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流感病毒 NP基因 T4噬菌体 展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夜蛾病毒杀虫剂防治花生甜菜夜蛾田间效果试验 被引量:4
18
作者 冯振群 卢清 李芳功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1-65,共5页
为验证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生物杀虫剂对花生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瓢虫、草蛉、食蚜蝇、蜘蛛和土蜂5种天敌的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对3×10^(10) 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和对照药剂25g/L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对... 为验证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生物杀虫剂对花生甜菜夜蛾的防治效果以及对瓢虫、草蛉、食蚜蝇、蜘蛛和土蜂5种天敌的安全性,通过田间试验对3×10^(10) 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和对照药剂25g/L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对甜菜夜蛾的种群控制作用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3×10^(10) PIB/g甜菜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水分散粒剂对花生甜菜夜蛾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作用。施药后7d和10d,2500倍和1250倍两个处理药剂的防效均达到85%以上,显著优于对照药剂25g/L高效氟氯氰菊酯乳油。上述两处理药剂对花生田瓢虫、草蛉蜘蛛、食蚜蝇、和土蜂5种主要天敌昆虫无不良影响,对花生生长安全,可在花生生产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夜蛾 核型多角体病毒 花生 生物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和控制害虫的新途径 被引量:1
19
作者 龚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0-42,共3页
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飞速进展表现在多次数、多类型的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和昆虫学研究主要杂志扩展内容,以及《昆虫分子生物学》(Insect Molecular Biology)于1992年创刊。昆虫分子科学国际会议已召开过两次,1991年美国和以色列农... 昆虫分子生物学研究的飞速进展表现在多次数、多类型的国际学术讨论会的召开,和昆虫学研究主要杂志扩展内容,以及《昆虫分子生物学》(Insect Molecular Biology)于1992年创刊。昆虫分子科学国际会议已召开过两次,1991年美国和以色列农业部门还召开了作物保护中对害虫管理新目标的学术会议。发达国家已十分重视对害虫防治具有潜力的前沿课题,纷纷把生物高技术列入害虫防治研究计划,例如美国亚利桑那州昆虫科学中心把昆虫分子科学研究列在首位;加拿大昆虫生物技术中心从昆虫重组DNA和基因克隆技术为研究重点推出了5个卓越的研究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分子生物学 害虫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茶酚胺神经递质对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卫斌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68-373,共6页
下丘脑儿茶酚胺神经递质是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LHRH)合成和分泌的重要因子。形态学和药理学证据以及离体实验都证明,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通过直接的突触联系或通过间接的途径影响GnRH释放,并参与GnRH的基... 下丘脑儿茶酚胺神经递质是调节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LHRH)合成和分泌的重要因子。形态学和药理学证据以及离体实验都证明,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通过直接的突触联系或通过间接的途径影响GnRH释放,并参与GnRH的基因表达;儿茶酚胺的调节作用与体内类固醇激素水平有关。调节GnRH的儿茶酚胺递质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丘脑 儿茶酚胺 促性腺激素 释放激素 递质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