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容错控制系统的一类新型阵列码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孟庆春 刘云卿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1-576,共6页
随着现代化生产的不断发展,控制系统变得日渐复杂,出现各类故障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为了解决控制系统复杂化引起系统安全性减低的问题,人们将编码技术作为一种软件冗余技术应用于控制系统,由于控制系统具有强实时性的要求,因此阵列码技... 随着现代化生产的不断发展,控制系统变得日渐复杂,出现各类故障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大.为了解决控制系统复杂化引起系统安全性减低的问题,人们将编码技术作为一种软件冗余技术应用于控制系统,由于控制系统具有强实时性的要求,因此阵列码技术成为主流技术.阵列码技术虽然具有纠错时间短的优点,但是纠错能力有限,一般只能纠正一到两个磁盘错误.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能够在三个磁盘同时发生错误的条件下有效恢复数据的新型阵列码-扩展X码,给出编译码算法,并将其应用于火箭控制系统的容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 阵列码 X码 扩展X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PLC控制程序的Petri网执行模型 被引量:3
2
作者 孟庆春 刘云卿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50-152,159,共4页
在现有的工业控制系统中经常使用PLC实现顺序控制、定时等功能。控制程序经常需要执行同步操作且输入开关量的触发时机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无法充分描述真实的执行过程。为此提出下述解决方法:首先在控制程序的编译阶段,使用Petri网建立... 在现有的工业控制系统中经常使用PLC实现顺序控制、定时等功能。控制程序经常需要执行同步操作且输入开关量的触发时机具有不确定性,因此无法充分描述真实的执行过程。为此提出下述解决方法:首先在控制程序的编译阶段,使用Petri网建立网模型以表示程序执行逻辑,其次在控制程序的执行阶段,根据程序真实执行状况动态运行上述网模型,当程序运行结束时网模型停止执行,由此判断程序中存在的逻辑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RI网 PLC 执行模型 抑止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化柔性激光加工系统的误差检测及其补偿 被引量:1
3
作者 刘荷辉 虞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7-370,共4页
基于集成化柔性激光加工系统的特殊框架结构和为满足测量及加工精度要求 ,针对加工系统的整个框架和机器人腕部分别建立了相应的误差补偿几何模型。利用三维激光跟踪干涉仪对激光加工系统进行了检测 ,并根据检测结果结合相对应的补偿模... 基于集成化柔性激光加工系统的特殊框架结构和为满足测量及加工精度要求 ,针对加工系统的整个框架和机器人腕部分别建立了相应的误差补偿几何模型。利用三维激光跟踪干涉仪对激光加工系统进行了检测 ,并根据检测结果结合相对应的补偿模型对系统进行了实时软件误差补偿。测量和加工试验及干涉仪的检测结果显示所建误差补偿模型合理 ,系统满足测量和激光加工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检测 激光跟踪干涉仪 柔性激光加工 误差补偿 C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电动绳系推进中导电系绳动态特性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然 许滨 张珩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6-40,共5页
通过建立空间电动绳系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了通有电流的导电系绳高速运动切割地球磁力线时系绳的振荡和变形特性。通过数值计算,分别给出了导电系绳在不同长度和不同主子星质量比下对系绳动态特性的影响,得到了一些规律性认识和结果。
关键词 空间电动绳系 系绳 振荡 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段常滑翔角的长航时纵向远程滑翔飞行方程近似解 被引量:7
5
作者 郭兴玲 张珩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12-716,共5页
提出用包含地球旋转效应的n个常滑翔角飞行段近似实际滑翔飞行轨迹的方法。基于该方法推导了长航时纵向远程滑翔飞行轨迹近似解,并给出了各段常滑翔角、滑翔时间的求解方法及整个滑翔轨迹近似计算步骤。文中算例结果表明,该近似求解方... 提出用包含地球旋转效应的n个常滑翔角飞行段近似实际滑翔飞行轨迹的方法。基于该方法推导了长航时纵向远程滑翔飞行轨迹近似解,并给出了各段常滑翔角、滑翔时间的求解方法及整个滑翔轨迹近似计算步骤。文中算例结果表明,该近似求解方法计算得到的滑翔航程和滑翔时间与实际值相差很小,航程误差率约为0.7%,时间误差率约为0.6%,因此该方法在近似小初始滑翔角的长航时远程纵向滑翔飞行时是有效的、可行的,尤其针对航程在地球半圈以上的滑翔飞行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 近似解 常滑翔角 纵向 远程 长航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助推-远程滑翔三维飞行的热流峰值分析
6
作者 郭兴玲 张珩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783-788,共6页
为简便分析助推-远程滑翔弹道三维情况下的热流特性,基于远程滑翔三维飞行动力学模型和热力学基本公式,根据助推-远程滑翔弹道的两类飞行弹道(平衡滑翔弹道和跳跃滑翔弹道)的特点,推导建立了两类弹道三维情况下平均热流和驻点热流计算... 为简便分析助推-远程滑翔弹道三维情况下的热流特性,基于远程滑翔三维飞行动力学模型和热力学基本公式,根据助推-远程滑翔弹道的两类飞行弹道(平衡滑翔弹道和跳跃滑翔弹道)的特点,推导建立了两类弹道三维情况下平均热流和驻点热流计算的解析公式。详尽分析了再入角、再入速度、升阻比、滚转角和翼载荷对两类弹道热流峰值的影响规律。由分析可知在远程滑翔三维飞行情况下,滚转角对其热流峰值有显著影响;升阻比大于1,滚转角控制在60度以内,其热流峰值能够得到有效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助推 滑翔 三维飞行 热流峰值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