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食品废弃资源生产单细胞蛋白质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1
作者 孙立瑞 于放 +3 位作者 李俊生 崔添玉 王艳 辛嘉英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173-181,共9页
单细胞蛋白质(single cell protein,SCP)具有高蛋白质含量,且由较全面的氨基酸组成,是一类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蛋白质资源。文章重点介绍了生产SCP的微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和微藻,及其如何高效转化农业和食品加工废弃物为SCP的过程... 单细胞蛋白质(single cell protein,SCP)具有高蛋白质含量,且由较全面的氨基酸组成,是一类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蛋白质资源。文章重点介绍了生产SCP的微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和微藻,及其如何高效转化农业和食品加工废弃物为SCP的过程。同时,概述了SCP在食品、饲料工业及作为环保型食品包装材料方面的应用潜力。最后,对SCP在促进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潜在价值进行了前瞻性分析,指出SCP的未来发展将深入研究不同菌种的发酵特性,优化工艺参数,推动产业链建设,以期为社会食品体系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蛋白质 微生物发酵 废弃资源 生产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一碳资源生产单细胞蛋白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贺姣 辛嘉英 +2 位作者 张卫丹 徐景懿 夏春谷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2-43,共12页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持续增加以及出现饲料资源短缺的新趋势,某些微生物利用甲烷(CH_(4))、二氧化碳(CO_(2))、一氧化碳(CO)和甲醇(CH_(3)OH)等一碳资源为底物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这种营养丰富,可持续生... 随着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持续增加以及出现饲料资源短缺的新趋势,某些微生物利用甲烷(CH_(4))、二氧化碳(CO_(2))、一氧化碳(CO)和甲醇(CH_(3)OH)等一碳资源为底物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这种营养丰富,可持续生产的新型高质量蛋白是未来饲料蛋白替代的新趋势。此外,单细胞蛋白具有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原料资源丰富且容易获得、营养价值高等优点,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在减缓温室效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根据其氨基酸组成,可以作为动物蛋白饲料的替代来源。文章主要介绍了一碳资源经微生物转化为单细胞蛋白及其在饲料应用中的研究进展,分析单细胞蛋白商业化生产面临的挑战及未来解决措施,最后展望了单细胞蛋白在粮食安全和碳减排的双重需求下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碳资源 微生物 单细胞蛋白 饲料应用 碳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甲烷氧化菌产生聚-β-羟基丁酸酯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宋增武 王贵儒 +3 位作者 孙立瑞 李越 锁博海 辛嘉英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5-593,共9页
聚-β-羟基丁酸酯(PHB)是原核微生物产生的一种生物聚酯,主要作为储能物质以颗粒形式在细胞内积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非线性光学活性、成膜性、气体相隔性、抗凝血性等高附加值性能,被认为是化石聚合物的可再生与可生... 聚-β-羟基丁酸酯(PHB)是原核微生物产生的一种生物聚酯,主要作为储能物质以颗粒形式在细胞内积累,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非线性光学活性、成膜性、气体相隔性、抗凝血性等高附加值性能,被认为是化石聚合物的可再生与可生物降解替代品,对缓解世界化石能源危机与环境污染有积极作用。系统总结了目前可生产PHB的甲烷氧化菌种、PHB在菌体内的合成途径、影响甲烷氧化菌累积PHB的因素,并对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氧化菌 聚-β-羟基丁酸酯 生物塑料 生物反应器 微生物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AM-atta复合保水剂对土壤持水性及其物理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5
4
作者 杨红善 刘瑞凤 +1 位作者 张俊平 王爱勤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41,共4页
以丙烯酸、丙烯酰胺和凹凸棒土为原料,合成了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PAAM atta),与丙烯酸和丙烯酰胺聚合保水剂(PAAM)作对比,在室外考察了复合保水剂与纯有机保水剂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pH值、电导率、团粒结构... 以丙烯酸、丙烯酰胺和凹凸棒土为原料,合成了有机无机复合保水剂(PAAM atta),与丙烯酸和丙烯酰胺聚合保水剂(PAAM)作对比,在室外考察了复合保水剂与纯有机保水剂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pH值、电导率、团粒结构、土壤容重和土壤孔隙度等土壤物理化学性能方面,PAAM atta复合保水剂的改善效果较纯有机类保水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剂 土壤含水量 pH值 团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催化处理对回添发酵麸皮面团加工特性的影响
5
作者 徐景懿 崔添玉 +3 位作者 辛嘉英 宋琪 贺姣 张卫丹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5-29,36,共6页
以回添发酵麸皮的小麦粉为研究对象,利用铜合甲烷氧化菌素(Mb-Cu)进行拟酶催化,以改善回添发酵麸皮小麦粉面团的加工特性,并评估Mb-Cu拟酶催化和过氧化物酶(POD)催化对回添发酵麸皮小麦粉面团加工特性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Mb-Cu和POD... 以回添发酵麸皮的小麦粉为研究对象,利用铜合甲烷氧化菌素(Mb-Cu)进行拟酶催化,以改善回添发酵麸皮小麦粉面团的加工特性,并评估Mb-Cu拟酶催化和过氧化物酶(POD)催化对回添发酵麸皮小麦粉面团加工特性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Mb-Cu和POD均能够催化阿魏酸二聚并使阿魏酸与面筋蛋白分子中酪氨酸共价交联,从而改善面团的加工特性;Mb-Cu拟酶催化比POD催化制备的面团在糊化特性、流变特性、质构特性、拉伸特性方面的品质及加工特性更佳。说明Mb-Cu可作为POD替代品用于改善回添发酵麸皮面团的加工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粉 发酵麸皮 过氧化物酶 加工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细菌生物固氮机理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6
作者 张健雄 辛嘉英 +5 位作者 崔添玉 谢金辉 孙立瑞 李越 贺姣 徐景懿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33,共7页
蓝细菌是一类光合微生物,因其独特的生物固氮能力而备受关注。文章综述了蓝细菌生物固氮的机理,包括固氮酶的作用及其在异形胞中的保护机制。同时,探讨了蓝细菌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其作为动物饲料添加的潜力和对畜禽生长性能... 蓝细菌是一类光合微生物,因其独特的生物固氮能力而备受关注。文章综述了蓝细菌生物固氮的机理,包括固氮酶的作用及其在异形胞中的保护机制。同时,探讨了蓝细菌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其作为动物饲料添加的潜力和对畜禽生长性能的积极影响。尽管蓝细菌的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规模化生产和环境适应性的挑战。文章旨在为蓝细菌在可持续饲料产业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指出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细菌 生物固氮 固氮酶 动物饲料 发酵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183.49壳聚糖对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小鼠免疫重建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潘万龙 赵粉琴 +3 位作者 敬保迁 罗慧英 蔺美玲 尹少甫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25-729,732,共6页
目的:探讨D183.49壳聚糖对脐血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及其对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小鼠的免疫重建并初步探索对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有调控作用的药物筛选方法。方法:分离脐血中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培养,测定细胞增殖率及CD34+细胞数。60C... 目的:探讨D183.49壳聚糖对脐血造血干细胞的体外扩增作用及其对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小鼠的免疫重建并初步探索对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有调控作用的药物筛选方法。方法:分离脐血中单个核细胞体外扩增培养,测定细胞增殖率及CD34+细胞数。60Coγ射线亚致死量照射小鼠,尾静脉注射扩增培养后的单核细胞,每日腹腔注射D183.49壳聚糖,28天。观察记录生存状况;测定血象及CD3、CD4、CD8、CD19水平;脾脏病理切片观察。结果:①体外研究:D183.49壳聚糖10μg组体外增殖效率最显著,48小时达峰值;流式细胞仪测定CD34+细胞扩增8倍,P<0.01。②体内研究:移植药物小鼠血象恢复明显短于其他实验组;CD3、CD4、CD8、CD19水平基本恢复正常,P<0.05。小鼠脾脏病理切片显示亦恢复正常。结论:D183.49壳聚糖对脐血造血干细胞有明显扩增作用,其能够促进脐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小鼠免疫造血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脐血造血干细胞 CD34^+细胞 免疫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表面修饰法制备纳晶TiO_2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毛立群 丁彦 +1 位作者 张治军 党鸿辛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91-396,共6页
采用sol-gel法制备纳晶TiO2薄膜,在溶胶的制备过程中加入丙烯酸对纳米TiO2胶体颗粒进行表面修饰.溶胶的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丙烯酸的表面修饰作用可以抑制在制备和陈放过程中胶体颗粒的团聚.采用原位程序升温,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 采用sol-gel法制备纳晶TiO2薄膜,在溶胶的制备过程中加入丙烯酸对纳米TiO2胶体颗粒进行表面修饰.溶胶的透射电镜(TEM)分析表明,丙烯酸的表面修饰作用可以抑制在制备和陈放过程中胶体颗粒的团聚.采用原位程序升温,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TiO2粉体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的转变过程(A→R)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晶粒的迅速生长和晶型的转变有着密切的联系;此外,丙烯酸的修饰作用能显著提高A→R的温度,且有助于抑制热处理过程中纳晶TiO2颗粒的团聚.TiO2薄膜的原子力显微照片(AFM)表明,丙烯酸修饰法制备的TiO2薄膜,膜层均匀连续,颗粒为纳米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修饰 晶型转变 热团聚 纳晶TiO2薄膜 SOL-GEL法 丙烯酸 热处理 纳米颗粒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B_2-SiC基复相陶瓷高温磨损断裂力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松青 肖汉宁 李贵毓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9-65,共7页
在SiC基体中,用TiC和B4C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原理原位合成了高温自润滑TiB2-SiC基复相陶瓷,提高了SiC陶瓷高温摩擦学性能;高温摩擦氧化是TiB2-SiC/TiB2-SiC高温自润滑的主要机制。试样磨损断面氧化层和过渡层接触紧密;摩擦表面具有塑性... 在SiC基体中,用TiC和B4C为原料采用固相反应原理原位合成了高温自润滑TiB2-SiC基复相陶瓷,提高了SiC陶瓷高温摩擦学性能;高温摩擦氧化是TiB2-SiC/TiB2-SiC高温自润滑的主要机制。试样磨损断面氧化层和过渡层接触紧密;摩擦表面具有塑性变形性能,由脆性体向塑性体或者弹塑性体过渡。复相陶瓷中TiB2颗粒产生的“钉扎效应”,导致裂纹扩展路径偏转,改变了应力场的分布特性,降低了微裂纹尖端应力场强度,提高了裂纹扩展门槛值。TiB2-SiC磨损中存在断裂力学上的(Ⅰ+Ⅱ)型和(Ⅰ+Ⅲ)复合裂纹非平面扩展,以及裂纹尖端微小塑性屈服区的存在,使得裂纹扩展门槛值在“极限上值”和“极限下值”间随着裂纹扩展实际有效长度的变化而动态变化,导致材料延迟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2-SiC基复相陶瓷 原位合成 磨损断裂力学 裂纹扩展偏转 非平面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氧化菌利用不同氮源生产单细胞蛋白
10
作者 贺姣 孙立瑞 +3 位作者 辛嘉英 张卫丹 宋琪 徐景懿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4-91,共8页
以甲烷为碳源和能源的甲烷氧化菌(MOB),在不同氮源下,通过金属Cu^(2+)调控甲烷单加氧酶(MMO)的表达,探究不同MMO表达对MOB生产单细胞蛋白(SCP)产量的影响。采用在可溶性甲烷单加氧酶(sMMO)和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pMMO)表达下以硝态氮、... 以甲烷为碳源和能源的甲烷氧化菌(MOB),在不同氮源下,通过金属Cu^(2+)调控甲烷单加氧酶(MMO)的表达,探究不同MMO表达对MOB生产单细胞蛋白(SCP)产量的影响。采用在可溶性甲烷单加氧酶(sMMO)和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pMMO)表达下以硝态氮、铵态氮和氮气为氮源对MOB进行培养,以细胞产率、SCP产量、特征性MMO活性和固氮酶活性为主要指标,观察不同MMO表达下氮源种类对MOB生长和SCP产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硝态氮为氮源培养的MOB的SCP产量在pMMO表达时比sMMO表达高9.2%,而以铵态氮为氮源培养的MOB在sMMO表达时SCP产量更高,以氮气为氮源培养的MOB生产SCP产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氧化菌 氮源 单细胞蛋白 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 可溶性甲烷单加氧酶 固氮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法合成拟薄水铝石的研究与表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郑淑琴 庞新梅 +1 位作者 段长艳 索继栓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7期58-61,共4页
研究了以硫酸铝为原料合成拟薄水铝石的酸法工艺及影响因素,并利用化学分析、XRD、IR对所制备的拟薄水铝石与目前工业使用的山东拟薄水铝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酸法合成的拟薄水铝石具有氧化铝含量高、比表面积大、杂质少的特点,但结... 研究了以硫酸铝为原料合成拟薄水铝石的酸法工艺及影响因素,并利用化学分析、XRD、IR对所制备的拟薄水铝石与目前工业使用的山东拟薄水铝石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酸法合成的拟薄水铝石具有氧化铝含量高、比表面积大、杂质少的特点,但结晶度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法合成 拟薄水铝石 研究 表征 硫酸铝 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电池板表面自清洁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范迪飞 董兵海 +4 位作者 王世敏 赵丽 万丽 许祖勋 吴亚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11-115,共5页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电池板迎光面会随时间延长逐渐积累一层污染物,严重影响光电转换效率。通过研究太阳能电池板的自清洁,制备出可以自清洁的太阳能电池板,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简单介绍了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主要污染物,重点介绍了太阳... 利用太阳能发电的电池板迎光面会随时间延长逐渐积累一层污染物,严重影响光电转换效率。通过研究太阳能电池板的自清洁,制备出可以自清洁的太阳能电池板,从而提高光电转换效率。简单介绍了太阳能电池板表面的主要污染物,重点介绍了太阳能电池板的几种自清洁类型及原理,主要包括自然除尘、机械除尘、电帘除尘和纳米自清洁薄膜除尘。最后,对太阳能电池板表面自清洁研究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电池板 微尘 自清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硼氢化钠原位还原的纳米金杂化酶的制备及催化阿魏酸甘油酯合成 被引量:1
13
作者 尹一 孙立瑞 +1 位作者 刘青云 辛嘉英 《分子催化(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4,I0001,I0002,共11页
建立了一种基于硼氢化钠原位还原法制备纳米金杂化酶用以合成阿魏酸甘油酯的方法,使杂化酶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及结构的刚性皆有所提高.利用硼氢化钠原位还原法制备了NaBH_(4)@AuNPs-CRL杂化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最优的杂化条件,并利... 建立了一种基于硼氢化钠原位还原法制备纳米金杂化酶用以合成阿魏酸甘油酯的方法,使杂化酶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及结构的刚性皆有所提高.利用硼氢化钠原位还原法制备了NaBH_(4)@AuNPs-CRL杂化酶,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到了最优的杂化条件,并利用荧光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电子能谱、透射电镜等方法探究了杂化前后酶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制备的NaBH_(4)@AuNPs-CRL杂化酶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含量减少、β-折叠含量增加,杂化酶比活性为4.91±0.12 U∙mg^(-1),与游离酶相比提高了66.44%,最佳条件下催化合成阿魏酸甘油酯的转化率为98.39%±3.65%,批式操作稳定性实验表明杂化酶的稳定性有较大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纳米金 硼氢化钠 杂化酶 阿魏酸甘油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嘧啶的生物保护作用及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14
作者 宋琪 孙立瑞 +2 位作者 尹一 夏春谷 辛嘉英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3-220,共8页
四氢嘧啶是一种保护性相容性溶质,可以保护生物大分子和细胞免受高温、极端pH、干燥、冷冻、辐射等不利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四氢嘧啶可用于新型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酶保护、发酵菌体保护、食品保质期延... 四氢嘧啶是一种保护性相容性溶质,可以保护生物大分子和细胞免受高温、极端pH、干燥、冷冻、辐射等不利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四氢嘧啶可用于新型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广泛应用于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的酶保护、发酵菌体保护、食品保质期延长以及功能性食品开发等方面。基于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综述了四氢嘧啶的生物合成-降解途径、生物保护作用机制及其应用,重点介绍了其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以期为四氢嘧啶类相容性溶质在食品领域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嘧啶 羟基四氢嘧啶 生物保护 食品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催化酚酸改性及其在饲料领域的应用
15
作者 徐景懿 辛嘉英 +2 位作者 宋琪 贺姣 张卫丹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38-144,共7页
植物酚酸及其衍生物因其具有抗氧化、抗诱变、抗病毒和抗炎等生物活性而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专一和温和的特点。它们可以在生物体内催化各种化学反应,并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人们已... 植物酚酸及其衍生物因其具有抗氧化、抗诱变、抗病毒和抗炎等生物活性而日益成为研究的热点。酶是一种生物催化剂,具有高效、专一和温和的特点。它们可以在生物体内催化各种化学反应,并在工业和科学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人们已经尝试通过酶修饰酚类分子来提高酚酸各方面特性。文章对酶催化酚酸改性的机制进行详细介绍并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涵盖了有机介质、超临界流体介质、无溶剂体系和离子液介质这四种酶催化反应介质,以及氧化酶、聚合反应及多种水解酶的催化反应。通过对酶催化酚酸改性研究进展及在饲料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酚酸改性 改性介质 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新陆早61号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16
作者 白雪原 苏和 +3 位作者 宗莉 梁克勤 陈立宇 张海龙 《中国棉花》 2024年第9期21-23,39,共4页
探究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荒漠草原地区植棉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参考。202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进行田间试验,分别设置常规施肥(F1,施用磷酸二铵300 kg·hm^(-2))、磷酸二铵减量12.5%配施75 kg·... 探究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对棉花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荒漠草原地区植棉生产中合理施肥提供参考。2023年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进行田间试验,分别设置常规施肥(F1,施用磷酸二铵300 kg·hm^(-2))、磷酸二铵减量12.5%配施75 kg·hm^(-2)生物炭(F2)、磷酸二铵减量25%配施150 kg·hm^(-2)生物炭(F3)、磷酸二铵减量37.5%配施300 kg·hm^(-2)生物炭(F4)和磷酸二铵减量50%配施600 kg·hm^(-2)生物炭(F5)5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新陆早61号产量性状和植棉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新陆早61号的籽棉单产、皮棉单产和植棉纯收益表现为F3>F2>F1>F4>F5。F3处理的籽棉单产、皮棉单产和植棉纯收益均最高,分别较F1处理增加35.34%、33.02%和52.20%。化肥减量配施生物炭能够提升新陆早61号的产量,初步认为225 kg·hm^(-2)磷酸二铵+150 kg·hm^(-2)生物炭为较适宜当地类似土质棉田的施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化肥减施 棉花 磷肥 产量 经济效益 施肥技术 纯收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肥减量配施矿物生物炭对黄河滩区玉米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
17
作者 白雪原 苏和 +3 位作者 宗莉 闫东 王晓凤 娜娜 《农学学报》 2024年第12期14-18,共5页
针对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究化肥减量配施矿物生物炭对黄河滩区土壤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旨在为该地区玉米种植及土壤改良提供科学用肥参考。通过田间试验,本研究开展了不同化肥减量配施矿物生物炭处理,包... 针对化肥过量使用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探究化肥减量配施矿物生物炭对黄河滩区土壤性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旨在为该地区玉米种植及土壤改良提供科学用肥参考。通过田间试验,本研究开展了不同化肥减量配施矿物生物炭处理,包括常规施肥(F1,施用磷酸二铵,300 kg/hm^(2))、化肥减量12.5%配施75 kg/hm^(2)矿物生物炭(F2)、化肥减量25%配施150 kg/hm^(2)矿物生物炭(F3)、化肥减量37.5%配施300 kg/hm^(2)矿物生物炭(F4)以及化肥减量50%配施600 kg/hm^(2)矿物生物炭(F5),研究不同处理对玉米产量和土壤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矿物生物炭促进作物对土壤中氮素的吸收,对保持土壤全钾含量稳定性方面效果明显,有利于提升土壤磷含量。与F1相比,化肥与矿物生物炭配施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加1.48%~12.61%,尤其是当施用为262.5 kg/hm^(2)的磷酸二铵和75.0 kg/hm^(2)的矿物生物炭时,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以上结果表明,矿物生物炭部分配施化肥能够改善土壤性质,并保证作物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生物炭 化肥减量 土壤性质 玉米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8
18
作者 吴静 杨国栋 +4 位作者 路红 强占荣 周永宁 王爱勤 薛群基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3-36,共4页
目的探讨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2-[(3-carboxy-1-oxoprogy1)amino]-2-deoxy-D-Glucose,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COPADG作用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24h,检测Eca-109细胞的抑制率、凋亡率、细胞... 目的探讨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2-[(3-carboxy-1-oxoprogy1)amino]-2-deoxy-D-Glucose,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COPADG作用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24h,检测Eca-109细胞的抑制率、凋亡率、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Eca-109细胞凋亡率与COPADG浓度呈正相关,r=1.0,P<0.01;Eca-10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与Eca-109细胞凋亡率相关,r=1.0,P<0.01;ROS水平与Eca-109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1.0,P<0.01;ROS水平与Eca-10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呈负相关,r=1.0,P<0.01。结论COPADG可促进Eca-109细胞凋亡,提高Eca-109细胞内ROS水平,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实验结果提示COPADG提高ROS,降低Eca-10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启动细胞凋亡通路促使Eca-109细胞凋亡,并且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是通过提高ROS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 人食管癌 ECA-109细胞 凋亡 活性氧 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氨基葡萄糖衍生物对Eca-109细胞内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国栋 吴静 +3 位作者 强占荣 周永宁 王爱勤 薛群基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44-547,共4页
目的:探讨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2-[(3-carboxy-1-oxoprogy1)amino]-2-deoxy-D-Glucose,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COPADG作用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24h,检测Eca-109细胞的抑制率、凋亡率、细... 目的:探讨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2-[(3-carboxy-1-oxoprogy1)amino]-2-deoxy-D-Glucose,COPADG)诱导Eca-109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不同浓度COPADG作用于人食管癌Eca-109细胞24h,检测Eca-109细胞的抑制率、凋亡率、细胞内活性氧(ROS)、线粒体跨膜电位。结果:Eca-109细胞凋亡率与COPADG浓度呈正相关(rs=1.0,P<0.01);Eca-10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与Eca-109细胞凋亡率相关(rs=1.0,P<0.01);ROS水平与Eca-109细胞凋亡率呈正相关(rs=1.0,P<0.01);ROS水平与Eca-10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呈负相关(rs=1.0,P<0.01)。结论:COPADG可促进Eca-109细胞凋亡,提高Eca-109细胞内ROS水平,并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实验结果提示COPADG提高ROS水平,降低Eca-109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启动细胞凋亡通路,促使Eca-109细胞凋亡,并且线粒体膜电位的下降是通过提高ROS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羧基-1-丙酰氨基)-2-脱氧-D-葡萄糖 人食管癌ECA-109细胞 凋亡 活性氧 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强化对镁合金在模拟体液中腐蚀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长刚 许益蒙 +1 位作者 王凌倩 曹宝成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88-194,共7页
目的通过对镁合金表面进行激光强化处理,改善医用AZ91D镁合金在模拟体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方法采用不同脉宽的Nd:YAG脉冲激光对医用AZ91D镁合金表面进行处理,激光能量密度分别为28、23、18 J/mm^2,对激光处理后镁合金强化层的组成、显微... 目的通过对镁合金表面进行激光强化处理,改善医用AZ91D镁合金在模拟体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方法采用不同脉宽的Nd:YAG脉冲激光对医用AZ91D镁合金表面进行处理,激光能量密度分别为28、23、18 J/mm^2,对激光处理后镁合金强化层的组成、显微结构、厚度、元素分布以及耐腐蚀性能等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 AZ91D经过激光强化处理后形成致密的强化层,强化层中相的组成与基材相的组成相同,均由α-Mg和β-Mg_(17)Al_(12)组成,强化层的厚度达到300μm。Mg和Mg_(17)Al_(12)的X射线衍射峰均向低角度偏移(约0.2°),且镁合金表面晶粒均得到细化,β相的大小从平均55.705μm减小到平均6.447μm。EDS分析表明,经过激光处理后,Mg的质量分数由82.88%减少为70.13%,Al的质量分数由16.28%增加为28.08%,且Al的分布更均匀。激光处理后,镁合金在模拟体液中的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镁合金的腐蚀电位从原来的-1274mV增加到-1215 mV,腐蚀电流密度从8.920×10^(-5) A/cm^2减小为8.826×10^(-6) A/cm^2,同时,阻抗也从原来的1000Ω增加到60 000Ω,可知激光强化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较原始镁合金的耐腐蚀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结论医用AZ91D镁合金在不同脉宽的Nd:YAG脉冲激光处理后,表面晶粒得到了细化,强化层中富集Al,在模拟体液中的耐腐蚀性能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SBF 激光强化 脉宽 腐蚀性能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