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实验室条件下微生物降解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窦启龙 陈践发 +3 位作者 薛燕芬 王杰 段文标 郭建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42-547,共6页
通过对胜利油田四个正常原油样品微生物作用前后的族组分及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发现实验室条件下微生物对原油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微生物作用以后的原油族组分其饱和烃相对含量降低,饱/芳比也明显降低,而芳烃、非烃和沥青质的相对含量都... 通过对胜利油田四个正常原油样品微生物作用前后的族组分及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发现实验室条件下微生物对原油有明显的降解作用。微生物作用以后的原油族组分其饱和烃相对含量降低,饱/芳比也明显降低,而芳烃、非烃和沥青质的相对含量都不同程度的升高。通过饱和烃色谱—质谱分析,发现微生物作用以后原油正构烷烃被严重降解,姥/植(Pr/Ph)比值和∑C21-/∑C22+比值都明显降低。微生物作用原油后能产生表面活性剂,造成了培养基表面张力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降解 生物标记化合物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气体与轻稳定同位素气体地球化学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马锦龙 陶明信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29-335,共7页
稀有气体与CO2、CH4、N2等气体及其同位素的结合研究是近年迅速发展的研究体系。本文综述了2种体系的同位素指标以及CO2/3He、CH4/3He、N2/Ar等比值指标在地质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简述了N2、O2等气体与稀有气体在探索地球大气演化模... 稀有气体与CO2、CH4、N2等气体及其同位素的结合研究是近年迅速发展的研究体系。本文综述了2种体系的同位素指标以及CO2/3He、CH4/3He、N2/Ar等比值指标在地质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情况,简述了N2、O2等气体与稀有气体在探索地球大气演化模式方面的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气体 轻稳定同位素 流体源区 大气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环境及地球化学判识标志的探讨——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被引量:104
3
作者 腾格尔 刘文汇 +1 位作者 徐永昌 陈践发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65-372,共8页
在地质历史时期 ,古缺氧环境对沉积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优质烃源岩而言较高的有机质数量、较好的有机质质量无疑是主要条件。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质丰度... 在地质历史时期 ,古缺氧环境对沉积有机质的数量和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优质烃源岩而言较高的有机质数量、较好的有机质质量无疑是主要条件。在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结合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的微量元素和有机质丰度等的研究 ,着重讨论了微量元素、稳定同位素和有机质等判识缺氧环境的地球化学指标情况 ,并建立了缺氧环境基本特征及判识指标的综合体系。缺氧沉积中一般为V、Mo、Zn等金属和有机碳富集程度高 ,DOP >0 .4 0 ,V/(V +Ni) >0 .4 5 ,U/Th >0 .75 ,δCe >- 0 .1,Pr/Ph <1。研究表明 ,地球化学 -沉积学的综合指标能更有效地判识和反演古缺氧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判识标志 缺氧环境 古地质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储层中不同赋存状态烃类地球化学特征:Ⅰ链烷烃——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史基安 赵欣 +4 位作者 王金鹏 王琪 卢龙飞 王雷 王有孝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2-169,共8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六个油砂样品中游离烃、封闭烃、碳酸盐胶结物烃、束缚烃和石英颗粒包裹体烃的分步分离和抽提,并对每类烃的不同馏分进行GC-MS分析。根据所分析样品的成岩作用序列,结合样品的结构特征,表明这一...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六个油砂样品中游离烃、封闭烃、碳酸盐胶结物烃、束缚烃和石英颗粒包裹体烃的分步分离和抽提,并对每类烃的不同馏分进行GC-MS分析。根据所分析样品的成岩作用序列,结合样品的结构特征,表明这一方法是可行的。通过对不同赋存状态链烷烃的研究表明,研究区正构烷烃峰型为单峰型,碳数分布广,具较弱的奇碳优势。烃类的母质类型显示为Ⅰ—Ⅱ型干酪根,形成于开阔水体条件下还原的淡水湖相环境。Pr/Ph比值、CPI值,在不同赋存状态烃中差异比较明显,大体上从游离烃、封闭烃、胶结物烃、束缚烃到包裹体烃有减小的趋势。结合其族组分特征,反映了油气演化的阶段性及其成藏期次和油藏微观的不均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系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赋存状态 地球化学特征 包裹体 烃类 胶结物 油藏 储层 成藏期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气生成的地球化学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5
作者 康晏 王万春 任军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50-354,共5页
地层中生物气的生成是一种微生物降解有机质的生化过程,影响其生成的因素较复杂,本文阐述了影响生物气生成基本因素:环境的氧化还原程度、温度、pH值、地层含盐度、有机质丰度、硫酸盐、硫化物和硝酸盐的含量与孔隙空间,及其主次关系。... 地层中生物气的生成是一种微生物降解有机质的生化过程,影响其生成的因素较复杂,本文阐述了影响生物气生成基本因素:环境的氧化还原程度、温度、pH值、地层含盐度、有机质丰度、硫酸盐、硫化物和硝酸盐的含量与孔隙空间,及其主次关系。借鉴厌氧微生物产甲烷气的最新研究,阐述和分析了影响厌氧发酵的因素(如长链脂肪酸、微量元素与硫化物)的影响。这些因素在地层中广泛存在,在生物气生成过程中起到的作用不容忽视,但研究程度较低;探讨这些因素有助于了解生物气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响 因素分析 忽视 生成 含量 程度 长链脂肪酸 产甲烷 生物气 微生物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中地区天然气氦、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5
6
作者 张殿伟 刘文汇 +2 位作者 郑建京 王晓锋 南青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8-41,共4页
氦同位素组成对大构造背景下的构造演化特征具有指示性,而对同一盆地内部较小区块的构造演化差异特征指示性不明显。塔中地区天然气的3He/4He组成具有典型壳源天然气特征,和塔里木盆地整体大地构造背景一致。与中国其他油气区寒武系-奥... 氦同位素组成对大构造背景下的构造演化特征具有指示性,而对同一盆地内部较小区块的构造演化差异特征指示性不明显。塔中地区天然气的3He/4He组成具有典型壳源天然气特征,和塔里木盆地整体大地构造背景一致。与中国其他油气区寒武系-奥陶系天然气氩同位素组成相比,塔中地区天然气氩同位素40Ar/36Ar组成有一定特殊性,原因是该区中、下寒武统和中、上奥陶统烃源岩中氩的母体元素钾的丰度较低。利用元素衰变原理估算塔中地区天然气40Ar的母体元素钾的百分含量表明,塔中地区中、下寒武统和中、上奥陶统烃源岩中的泥质和泥质条带对该区天然气具有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He/4^He比值 构造演化 氩同位素组成 钾丰度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8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量:224
7
作者 史基安 王金鹏 +4 位作者 毛明陆 王琪 郭正权 郭雪莲 卢龙飞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3-380,共8页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的储集岩—三叠系延长组长 6— 8段砂岩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岩 ,具有粒径细、成分成熟度低、磨圆度较差、分选性较好的特点。运用薄片鉴定、粘土矿物、稳定同位素分析及物性分析等资料 ,研究了延长组长 6— 8段的...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的储集岩—三叠系延长组长 6— 8段砂岩是典型的低孔低渗储集岩 ,具有粒径细、成分成熟度低、磨圆度较差、分选性较好的特点。运用薄片鉴定、粘土矿物、稳定同位素分析及物性分析等资料 ,研究了延长组长 6— 8段的成岩作用特征 ,分析了它们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状况 ,确定了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阶段 ,指出西峰油田优质储层的发育取决于储集砂岩中粘土膜形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沉积学 储层地球化学 鄂尔多斯盆地 三叠系延长组 成岩作用 西峰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太平洋海底海山富钴结壳惰性气体同位素组成及其来源 被引量:13
8
作者 孙晓明 薛婷 +4 位作者 何高文 叶先仁 张美 陆红锋 王生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2331-2340,共10页
采用高真空气体质谱系统测定了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不同层圈及其基岩的惰性气体丰度和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1)西太平洋富钴结壳主要是水成成因,其中惰性气体来源不同,He绝大多数来自宇宙尘(IDPs),少量来自陆源风成微粒... 采用高真空气体质谱系统测定了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富钴结壳不同层圈及其基岩的惰性气体丰度和同位素组成,结果显示:(1)西太平洋富钴结壳主要是水成成因,其中惰性气体来源不同,He绝大多数来自宇宙尘(IDPs),少量来自陆源风成微粒;Ar主要来自海水溶解的大气,少量来自陆源风成微粒或沉积岩建造水;Ne和Xe主要来自海水中溶解大气,少量来自宇宙尘;(2)在具三层结构的结壳中,亮煤层(致密层)的惰性气体同位素相对外层和疏松层有较大的不同.显示大洋磷酸岩化对早期沉积的结壳惰性气体组成有较大的影响,如导致^4He的升高和^3He/^4He的显著降低;(3)太平洋富钴结壳玄武岩基岩的^3He/^4He非常低,为0.0095~0.074Ra,与本区磷块岩基岩(0.087Ra)相似,而远低于正常海底玄武岩的^3He/^4He比值,显示这些基岩曾与富含放射性成因^4He和P的上升洋流或沉积物中建造水发生过水/岩反应,这个过程将释放出较多的成矿元素,有利于富钴结壳的形成.海底海山玄武岩中较低的He同位素组成可作为富钴结壳的找矿标志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气体 同位素组成 成因 富钴结壳 海山 太平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运移物理模拟实验及其结果 被引量:10
9
作者 史基安 卢龙飞 +2 位作者 王金鹏 王琪 王雷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2-34,共3页
运用自行设计的天然气运移物理模拟装置 ,研究天然气在运移过程中所发生的组分分异和碳同位素分馏特征 ,目的是了解天然气在不同疏导层运移过程中所发生的组分及同位素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天然气在运移过程中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成分... 运用自行设计的天然气运移物理模拟装置 ,研究天然气在运移过程中所发生的组分分异和碳同位素分馏特征 ,目的是了解天然气在不同疏导层运移过程中所发生的组分及同位素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 ,天然气在运移过程中发生了比较明显的成分色层效应和碳同位素分馏现象 ,粘土矿物对天然气中重烃组分具有较强的束缚能力 ,甲烷碳同位素对运移条件及过程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移 碳同位素 物理模拟实验 分馏 分异 天然气 粘土矿物 组分 甲烷 变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运移物理模拟实验及其组分分异与碳同位素分馏特征 被引量:28
10
作者 史基安 孙秀建 +2 位作者 王金鹏 王琪 王雷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93-298,共6页
天然气运移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气在运移过程中将发生组成的色层效应和分馏现象。天然气中甲烷等轻组分的渗透运移速度较大,粘土矿物对天然气中重烃组分具有较强的束缚能力,而且在不同输导层中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的运移速率存在... 天然气运移物理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天然气在运移过程中将发生组成的色层效应和分馏现象。天然气中甲烷等轻组分的渗透运移速度较大,粘土矿物对天然气中重烃组分具有较强的束缚能力,而且在不同输导层中正构烷烃和异构烷烃的运移速率存在着明显差别。实验结果还表明,运移可以造成天然气烃类气体碳同位素的分馏,特别是天然气中甲烷碳同位素对运移条件及过程较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运移 物理模拟 甲烷碳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油藏连通性特征研究——以定边—安边以南地区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吴保祥 段毅 +1 位作者 郑朝阳 王建功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8-632,共5页
油藏连通性评价是油田开发和管理方案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而原油色谱指纹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安边以南地区中生界油藏的原油色谱指纹参数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铁边城、定边和姬塬井区之间相同层位原油的色谱指... 油藏连通性评价是油田开发和管理方案中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而原油色谱指纹技术可以发挥重要作用。鄂尔多斯盆地定边—安边以南地区中生界油藏的原油色谱指纹参数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铁边城、定边和姬塬井区之间相同层位原油的色谱指纹特征相差较大,表明了它们之间的油藏流体不具有连通性。同一井区范围内,上三叠统延长组相同层段油藏原油色谱指纹分布特征相似,相互间流体连通性较好,而下侏罗统延安组相同层段油藏之间的原油色谱指纹分布特征大部分差异明显,表明它们之间的连通性较差。研究地区中生界油藏原油色谱指纹特征存在差异主要与油气运移过程有关,而且与油藏所在储层的古地理位置分布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定边-安边以南地区 中生界油藏 连通性 色谱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碳酸盐岩烃源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王杰 陈践发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21-23,共3页
文章就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标准、有机质的赋存形式、生烃机制与生烃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主要进展进行讨论。目前对有机质丰度下限认识不一 ,石油勘探部门所采用的标准也很低 ,应用效果不理想 ,进而提出以 0 .5 %作为下限标... 文章就碳酸盐岩烃源岩有机质丰度下限标准、有机质的赋存形式、生烃机制与生烃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主要进展进行讨论。目前对有机质丰度下限认识不一 ,石油勘探部门所采用的标准也很低 ,应用效果不理想 ,进而提出以 0 .5 %作为下限标准 ,现场应用效果很好。在成岩演化过程中 ,不同赋存形式的有机质相互转变 ,在不同演化阶段的生烃量和生烃类型也存在较大差异。生烃模式的研究主要采用干法、加水以及小玻管热模拟实验 ,提出了“三段式”生烃模式 ,发现不同赋存状态的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不同。文章对于一些碳酸盐岩生烃研究热点问题的讨论希冀引起人们对碳酸盐岩生烃问题的关注 ,进而推动我国海相碳酸盐岩的基础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相碳酸盐岩 烃源岩 丰度 有机质 油气勘探 含油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郯庐断裂带中段幔源包体单矿物中的气体释放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锦龙 陶明信 +1 位作者 叶先仁 张小军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76-182,共7页
地幔流体对探讨地球深部地质作用意义重大。对山东境内幔源包体矿物的分步加热表明其气体的释放有一定的规律性 :随温度升高 ,总释气量逐渐增加 ,至 6 5 0~ 80 0℃出现释气峰 ,随后释气量逐渐降低。气体各主要组分的释放特征是 :5 0 0... 地幔流体对探讨地球深部地质作用意义重大。对山东境内幔源包体矿物的分步加热表明其气体的释放有一定的规律性 :随温度升高 ,总释气量逐渐增加 ,至 6 5 0~ 80 0℃出现释气峰 ,随后释气量逐渐降低。气体各主要组分的释放特征是 :5 0 0℃总有CH4释气峰 ;随温度升高 ,H2 释放呈增加趋势 ,而CO2 呈降低趋势 ,反映其各自赋存状态的差异和加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相互转化作用。根据各温度段气体组成特征 ,单矿物的释气特征可明显分为三个阶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流体 分步加热 释气特征 郯庐中段 深部地质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成因煤层气的生成及其资源意义 被引量:34
14
作者 张小军 陶明信 +2 位作者 王万春 段毅 史宝光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66-171,共6页
生物成因煤层气一般可分为原生和次生生物成因,它们在生成机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所不同,导致后期保存和同位素组成上的差异。研究指出,原生生物成因气不能被大量保留在煤层中,气田中的生物成因气多为次生生物成因气;次生生物成因... 生物成因煤层气一般可分为原生和次生生物成因,它们在生成机理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有所不同,导致后期保存和同位素组成上的差异。研究指出,原生生物成因气不能被大量保留在煤层中,气田中的生物成因气多为次生生物成因气;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分布比较普遍,含量较为丰富,且生物成因煤层气埋藏深度浅,勘探成本低,因此次生生物成因煤层气具有不容忽视的巨大资源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原生生物成因 次生生物成因 生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相沉积有机质的碳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被引量:27
15
作者 腾格尔 刘文汇 +1 位作者 徐永昌 陈践发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16,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桌子山剖面的奥陶系克里摩里组沉积有机质为腐泥型,其碳同位素(δ13Corg)值为-30.0‰^-28.1‰,自下向上呈偏轻趋势,归因于沉积时底部水体缺氧及细菌改造作用,加之浮游生物繁盛,有机碳含量较高(平均为0.31%),可视为潜在有... 鄂尔多斯盆地桌子山剖面的奥陶系克里摩里组沉积有机质为腐泥型,其碳同位素(δ13Corg)值为-30.0‰^-28.1‰,自下向上呈偏轻趋势,归因于沉积时底部水体缺氧及细菌改造作用,加之浮游生物繁盛,有机碳含量较高(平均为0.31%),可视为潜在有效烃源岩;岐山剖面的奥陶系马家沟组的有机质为宿殖型,δ13 Corg值偏重(-25.7‰^-24.1‰),与底栖藻类的发育及氧化环境密切相关。岩石中δ13 Corg既蕴涵着有机质类型的信息,又记录了生态和沉积环境的性质及其演化,结合其它指标,可作为恢复沉积有机质古环境的有效依据,进而研究高演化海相烃源岩的时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同位素组成 鄂尔多斯盆地 马家沟组 古环境 有效烃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同位素用于库车坳陷天然气主力气源岩判识 被引量:14
16
作者 张殿伟 刘文汇 +2 位作者 郑建京 王晓锋 南青云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01-105,共5页
稀有气体是天然气中指示其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组分,放射成因氩(Arr)的年代积累效应广泛应用于同位素定年和天然气的气源对比。本文系统地讨论了40Ar的形成机理及其运移进入气藏的过程,利用40Ar的母体元素K在煤和煤系泥岩中的丰度差异,... 稀有气体是天然气中指示其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组分,放射成因氩(Arr)的年代积累效应广泛应用于同位素定年和天然气的气源对比。本文系统地讨论了40Ar的形成机理及其运移进入气藏的过程,利用40Ar的母体元素K在煤和煤系泥岩中的丰度差异,分析了以煤和煤系泥岩为母源的天然气40Ar/36Ar同位素组成上的不同,并利用这种差异对煤系中煤岩或煤系泥岩为源岩的天然气藏的主力源岩进行了判识,继而建立了利用氩同位素组成判识煤系烃源岩主力源岩的方法。利用此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三叠系—侏罗系煤与煤系泥岩互层的烃源岩进行了探讨,数学计算结果表明该区主力源岩为煤系泥岩,煤对天然气藏的贡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同位素组成 气源对比 碳质泥岩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岩生气热模拟及其对煤层气形成的示踪意义 被引量:4
17
作者 段毅 吴保祥 +2 位作者 郑朝阳 王传远 陶明信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煤岩热解模拟实验为认识含煤盆地的成烃演化、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的成因及其资源预测提供了科 学依据。文章在336.8~600℃温度和50MPa压力及20℃/h和2℃/h升温速率条件下,对沁水盆地上古生界煤 岩进行了热解生气模拟实验。结果表明... 煤岩热解模拟实验为认识含煤盆地的成烃演化、煤层气地球化学特征的成因及其资源预测提供了科 学依据。文章在336.8~600℃温度和50MPa压力及20℃/h和2℃/h升温速率条件下,对沁水盆地上古生界煤 岩进行了热解生气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煤岩热模拟气体产物主要由甲烷(CH4)、C2-5烃类气体和二氧化碳(CO2) 非烃气体组成,氢气(H2)和硫化氢(H2S)含量极低;随着模拟温度的增加,气体产物中甲烷和大部分氢气(H2)的 相对百分含量呈单向增加,二氧化碳表现为单向降低,C2-5烃类气体和硫化氢(H2S)气体先增加后降低;低温速率 有利于甲烷、C2-5气体、氢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的生成,并且它们的形成表现为多阶段性;相同升温速率下二氧化碳 和氢气的相对产率与甲烷的相对产率变化表现为正相关,反映了它们与甲烷同是煤岩热解过程中同步进行的平行 反应产物;相同模拟温度和温速条件下,山西组煤岩比太原组煤岩具有较高的产甲烷和C2-5烃类气体能力,这意味 着在实际的地质环境中,山西组煤岩更有利于煤层气的形成。并且对煤岩生气热模拟实验结果在煤层气形成方面 的示踪意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 热模拟 升温速率 示踪意义 煤岩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自然伽马曲线反演陇东地区延安组沉积旋回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李凤杰 王多云 程微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3-477,共5页
自然伽马曲线包含丰富的地质信息,能够很好地反映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地层旋回。采用频谱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安组湖沼相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反演,可以得出地层中很好地保存了高频的米兰科维奇旋回,认为研究区延安组地层中的沉... 自然伽马曲线包含丰富的地质信息,能够很好地反映由气候变化引起的地层旋回。采用频谱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安组湖沼相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反演,可以得出地层中很好地保存了高频的米兰科维奇旋回,认为研究区延安组地层中的沉积旋回主要受古气候变化的控制,其中偏心率周期引起的地层旋回厚度变化范围为7.86~16.75m;地轴倾角周期引起的地层旋回厚度变化范围为2.34~6.36m;岁差周期引起的地层旋回厚度变化范围为1.14~2.96m。频谱分析法可用于测井曲线进行高频沉积旋回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伽马曲线 米兰科维奇旋回 快速傅立叶变换 鄂尔多斯盆地 延安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烃类的有机(生物)与无机(非生物)来源——油气成因理论思考之二 被引量:17
19
作者 刘文汇 王万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9-186,共8页
自然界烃类的大规模形成是有机—无机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烃类物质两大组成元素中 ,碳的来源多以有机质为主 ,特别是液态烃 ,而氢却有多种来源。有机氢来自有机质 ,无机氢主要来自同沉积水 ,还有深部挥发分中的氢 ,同沉积水中的氢则... 自然界烃类的大规模形成是有机—无机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在烃类物质两大组成元素中 ,碳的来源多以有机质为主 ,特别是液态烃 ,而氢却有多种来源。有机氢来自有机质 ,无机氢主要来自同沉积水 ,还有深部挥发分中的氢 ,同沉积水中的氢则以多种途径进入烃类。本文从油田水的垂向演化及其与非油田水的对比、烃类物质的氢同位素组成及其与源岩沉积环境的关系、成烃加水与否的模拟实验 ,以及世界大型油气田分布与构造带的关系等方面 ,论述了烃类形成的有机与无机的相互作用 ,特别是烃类中氢的无机来源的本质 ,并对氢的来源及其加氢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 ,对油气形成理论的完善和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成因 烃类 构造带 沉积环境 油气形成 油气勘探 源岩 挥发分 加氢 组成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与我国东部盆地天然气的He同位素对比 被引量:2
20
作者 郑建京 孙国强 +1 位作者 孙省利 刘文汇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26-29,共4页
利用天然气中He同位素组成探讨天然气的形成与运聚成藏机制。塔里木盆地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中天然气氦同位素分析表明 ,3 He/ 4 He分布在 2 .5 8× 10 -8~ 8.33× 10 -8范围 ,R/Ra为 0 .0 19~ 0 .0 5 9,平均值为 0 .0 31,为... 利用天然气中He同位素组成探讨天然气的形成与运聚成藏机制。塔里木盆地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中天然气氦同位素分析表明 ,3 He/ 4 He分布在 2 .5 8× 10 -8~ 8.33× 10 -8范围 ,R/Ra为 0 .0 19~ 0 .0 5 9,平均值为 0 .0 31,为典型的壳源He同位素组成特征。我国东部主要含油气盆地天然气的R/Ra平均比值则变化于 1.2 1~ 2 .30 ,说明在东部盆地天然气形成过程中有幔源He的加入。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除构造活动外 ,更重要的是成烃过程中热源不同。东部含油气盆地成烃作用过程中 ,携带有深部气体挥发分的幔源热流加热地层水形成地层中热水对流体系 ,同时幔源He进入热水流体。热水流体与烃源岩发生作用 ,可促使源岩中有机质转化成烃类并进入流体 ,烃源岩中壳源放射性成因He也进入流体一起运移成藏 ,所以东部盆地天然气中的He同位素组成具有壳幔二元混合特征。塔里木盆地成烃热源来自于盆地沉积体埋深形成的壳内地热增温 ,天然气He同位素组成特征表现为壳源He同位素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同位素 塔里木盆地 幔源 含油气盆地 烃源岩 流体 中生代地层 天然气 成藏 成烃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