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水相脂肪酶催化合成维生素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辛嘉英 温荣荣 +1 位作者 于丽滨 夏春谷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5-389,共5页
综述了近年来非水相脂肪酶催化合成几种维生素酯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维生素A酯、维生素C酯和维生素E酯的酶催化合成过程中,脂肪酶、有机溶剂、体系水活度以及其它反应条件的影响,分析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并对酶法合成维生素酯的发展... 综述了近年来非水相脂肪酶催化合成几种维生素酯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维生素A酯、维生素C酯和维生素E酯的酶催化合成过程中,脂肪酶、有机溶剂、体系水活度以及其它反应条件的影响,分析了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并对酶法合成维生素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水相 脂肪酶 维生素酯 有机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张嘉钰 辛嘉英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12-217,共6页
过氧化苯甲酰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应当建立一个有效的测定方法。通过对过氧化苯甲酰常用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等)以及新方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等)的介绍,为相关部门检测以及过... 过氧化苯甲酰的使用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应当建立一个有效的测定方法。通过对过氧化苯甲酰常用的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光光度法等)以及新方法(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拉曼光谱法等)的介绍,为相关部门检测以及过氧化苯甲酰检测方法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苯甲酰 苯甲酸 面粉 增白剂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破碎微藻细胞释放功能性蛋白的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3
作者 曾剑华 杨杨 +1 位作者 石彦国 辛嘉英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19-327,334,共10页
微藻细胞破碎技术是微藻商业化应用的技术瓶颈。微藻细胞存在刚性细胞壁,阻碍了微藻蛋白等功能性物质的释放,过度破碎又易影响微藻蛋白等的功能活性。因此,选择合适的破碎技术和条件是微藻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来国内外微... 微藻细胞破碎技术是微藻商业化应用的技术瓶颈。微藻细胞存在刚性细胞壁,阻碍了微藻蛋白等功能性物质的释放,过度破碎又易影响微藻蛋白等的功能活性。因此,选择合适的破碎技术和条件是微藻产业发展的关键。本文综述了近五年来国内外微藻细胞破碎技术现状,分析珠磨法、高压匀浆、超声处理、离子液体处理和酶解法5种传统微藻细胞适度破碎技术的研究现状,并讨论流体空化法、微流法、脉冲电场处理和阳离子聚合物涂抹法4种新兴技术的研究进展,进一步对比这9种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对微藻细胞适度破碎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细胞 细胞破碎技术 微藻活性蛋白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β-羟基丁酸酯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许锡凯 辛嘉英 +2 位作者 盆璐 李家柔 林雪 《发酵科技通讯》 CAS 2019年第2期79-84,共6页
聚β-羟基丁酸酯(PHB)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多种特性,其广泛应用于医疗组织工程和工农业等方面。由于PHB的用途广泛,其提取显得尤为重要。PHB的提取方法除了溶剂提取法、酶法、次氯酸钠氯仿提取法、高压匀浆法和珠磨法等常用... 聚β-羟基丁酸酯(PHB)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等多种特性,其广泛应用于医疗组织工程和工农业等方面。由于PHB的用途广泛,其提取显得尤为重要。PHB的提取方法除了溶剂提取法、酶法、次氯酸钠氯仿提取法、高压匀浆法和珠磨法等常用方法外,还有螯合剂法、噬菌体裂解法、超声破碎法、基因工程法、直接成型法、化学法合成和从活性污泥中提取PHB等其他方法。对这些提取方法进行介绍,并展开比较分析。在未来的研究中,PHB的提取会向着更加无污染、低成本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B 可降解性 相容性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Cu2O纳米颗粒修饰高效促进γ-Bi2MoO6的可见光催化活性 被引量:8
5
作者 杨自嵘 彭杰庭 +4 位作者 韩玉琦 王芳 刘倩 张扬 敏世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13-820,共8页
采用水热法在γ-Bi2MoO6光催化剂表面修饰了纳米级Cu2O,得到了具有高效可见光响应的复合光催化材料,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 采用水热法在γ-Bi2MoO6光催化剂表面修饰了纳米级Cu2O,得到了具有高效可见光响应的复合光催化材料,并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选区电子衍射(SAE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DRS)等技术对其相结构、微观形貌和光吸收性能进行了表征.在可见光条件下(λ>400nm)考察了Cu2O表面修饰对γ-Bi2MoO6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MB)性能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纳米级Cu2O(~10nm)颗粒均匀地修饰于γ-Bi2MoO6的表面,使γ-Bi2MoO6的可见光吸收带发生明显红移,且吸收强度大幅提高,增强了复合材料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效率,从而使复合材料表现出较高的光催化活性.当Cu2O的表面修饰量为1.5%(w)时,复合光催化剂降解MB的活性与纯γ-Bi2MoO6相比提高了6.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2O γ-Bi2MoO6 表面修饰 可见光 亚甲基蓝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敷三苯甲酰基纤维素酯手性固定相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来来 高平 +3 位作者 吕士杰 傅宏祥 李树本 魏太保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31-434,共4页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三苯甲酰基纤维素酯(CTB),通过电子透射显微分析考察涂敷CTB手性固定相的表面分布和表面浓度,用CTB涂敷大孔硅胶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三对旋光异构体,(±)-α-苯乙醇对映体获得完全分离,降... 以微晶纤维素为原料制备三苯甲酰基纤维素酯(CTB),通过电子透射显微分析考察涂敷CTB手性固定相的表面分布和表面浓度,用CTB涂敷大孔硅胶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三对旋光异构体,(±)-α-苯乙醇对映体获得完全分离,降冰片烯乙酯和4-十六碳烷氧基-(1′-溴)正壬基苯对映体未完全分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三苯甲酰基 纤维素质 手性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状假丝酵母产脂肪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8
7
作者 陈林林 辛嘉英 +1 位作者 张颖鑫 张帅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83-185,共3页
利用粗状假丝酵母发酵生产脂肪酶,通过对粗状假丝酵母胞外脂肪酶发酵过程的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得出产脂肪酶的最佳条件:碳源为聚乙烯醇乳化的橄榄油和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和尿素,酵母浸出液4.5g/L,MgSO4.7H2O0.4g/L,K2HPO43.5g... 利用粗状假丝酵母发酵生产脂肪酶,通过对粗状假丝酵母胞外脂肪酶发酵过程的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得出产脂肪酶的最佳条件:碳源为聚乙烯醇乳化的橄榄油和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和尿素,酵母浸出液4.5g/L,MgSO4.7H2O0.4g/L,K2HPO43.5g/L;反应温度30℃,培养基初始pH7.0,接种量为10%,摇床转速180r/min,培养24h。在此发酵条件下,发酵液的最高酶活达到12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状假丝酵母 脂肪酶 发酵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乙烯/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及产物的结构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罗河宽 李达刚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5-128,共4页
钯(Ⅱ)DDDP(1,3双二苯基膦丙烷)催化剂可催化CO/乙烯/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考察了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溶剂以及丙烯酸丁酯单体用量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4个因素中,丙烯酸丁酯单体用量对该... 钯(Ⅱ)DDDP(1,3双二苯基膦丙烷)催化剂可催化CO/乙烯/丙烯酸丁酯三元共聚)。考察了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溶剂以及丙烯酸丁酯单体用量对共聚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4个因素中,丙烯酸丁酯单体用量对该三元共聚反应的影响相对较大,利用1HNMR、13CNMR、FTIR以及FT激光拉曼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中CO与烯烃(乙烯或丙烯酸丁酯)呈线性交替排列结构,并对其端基作了详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一氧化碳 丙烯酸丁酯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