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凹凸棒石基新型水处理吸附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
作者 朱永峰 宗莉 +1 位作者 于惠 王爱勤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08-2320,共13页
随着我国对水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对高性能水处理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以凹凸棒石为代表的黏土矿物因其储量大、价格低廉、对多种污染物吸附好以及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凹凸棒石基水处理新型吸附材料... 随着我国对水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对高性能水处理材料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以凹凸棒石为代表的黏土矿物因其储量大、价格低廉、对多种污染物吸附好以及环境相容性好等特点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凹凸棒石基水处理新型吸附材料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利用凹凸棒石一维纳米棒晶表面改性、负载和复合等新型吸附材料。重点介绍了各种新型吸附剂的构筑方法及其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凹凸棒石基新型吸附剂的研发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吸附剂 构筑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硅酸盐黏土/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华华 宋焕玲 +3 位作者 陶新姚 陈革新 王爱勤 丑凌军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93-504,共12页
层状硅酸盐黏土因其独特的纳米层状结构在改性硅橡胶高分子材料性能上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和绿色无污染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层状硅酸盐黏土包括2∶1型结构如蒙脱石、凹凸棒石和1∶1型... 层状硅酸盐黏土因其独特的纳米层状结构在改性硅橡胶高分子材料性能上具有明显的理论优势,其资源丰富、成本低和绿色无污染等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层状硅酸盐黏土包括2∶1型结构如蒙脱石、凹凸棒石和1∶1型结构如高岭石、埃洛石等在改性硅橡胶高分子材料机理和性能方面的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硅橡胶性能提高方面,如何使层状硅酸盐黏土粒子在硅橡胶基体中达到最佳纳米分散状态,从而获得性能优异的纳米复合材料是研究的难点。同时,展望了层状硅酸盐黏土/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发展前景,旨在为层状硅酸盐黏土改性和高性能硅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硅酸盐 硅橡胶 纳米复合材料 分散 蒙脱石 凹凸棒石 高岭石 埃洛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在动物健康养殖中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爱勤 卢予沈 +3 位作者 康玉茹 杨芳芳 惠爱平 牟斌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共9页
凹凸棒石是一种天然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矿物,具有一维纳米棒状形貌、规整纳米孔道、永久结构负电荷和表面活性基团。作为功能性饲料原料,凹凸棒石可以改善饲料机械强度和动物养殖环境、吸附霉菌毒素和重金属离子、促进肠道健康和提高动物... 凹凸棒石是一种天然含水富镁铝硅酸盐矿物,具有一维纳米棒状形貌、规整纳米孔道、永久结构负电荷和表面活性基团。作为功能性饲料原料,凹凸棒石可以改善饲料机械强度和动物养殖环境、吸附霉菌毒素和重金属离子、促进肠道健康和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经功能化改性后,赋予抗氧化和广谱抗菌等功能,可用于抗生素替代。围绕凹凸棒石在畜牧业健康养殖中的高值应用,文章综述了凹凸棒石在霉菌毒素吸附剂、抗菌材料、饲料粘结剂和养殖环境净化材料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未来研究及关注重点,以期推进凹凸棒石在动物生产中的高效应用,同时为我国动物健康安全养殖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霉菌毒素 抗菌 环境净化 健康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选择性太阳能吸收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祥虎 赵鑫 +1 位作者 耿庆芬 刘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26-31,共6页
选择性吸收涂层技术是公认的太阳能光热转换较为核心的技术,它对提高太阳能热转换效率,大规模推广太阳能光热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主要综述了光谱选择性太阳能吸收涂层的分类及制备方法。
关键词 太阳能 光谱选择性 吸收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oMnO_x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于红超 刘刚 +2 位作者 赵鑫 耿庆芬 高祥虎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8-221,226,共5页
以丙烯酸改性聚氨酯为粘结剂,CuCoMnOx半导体复合氧化物为颜料,采用喷涂法制备了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考察了颜料与粘结剂的质量比〔简称颜基比(P/B),下同〕、球磨时间、温度、底材和膜层厚度等因素对涂层光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颜... 以丙烯酸改性聚氨酯为粘结剂,CuCoMnOx半导体复合氧化物为颜料,采用喷涂法制备了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考察了颜料与粘结剂的质量比〔简称颜基比(P/B),下同〕、球磨时间、温度、底材和膜层厚度等因素对涂层光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颜基比为3∶1,球磨时间9~12 h,Al作底材,膜层厚度1.9μm时所得涂层的吸收率αs=0.936,发射率εT=0.312,αs/εT=3.0。经测定,涂层具有较强的机械性能、耐腐蚀性能和耐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吸收涂层 x光谱 球磨时间 膜层厚度 改性聚氨酯 复合氧化物 耐腐蚀性能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废水的资源化处理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周添红 赵鑫 +1 位作者 高祥虎 刘刚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5-38,共4页
采用各种改性方法制备了蒙脱土基絮凝吸附材料,通过SEM、BET等分析手段对所得蒙脱土基絮凝吸附材料的形貌及其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絮凝吸附能力进行研究,测定了其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蒙脱土基絮凝吸附材料对COD吸附量... 采用各种改性方法制备了蒙脱土基絮凝吸附材料,通过SEM、BET等分析手段对所得蒙脱土基絮凝吸附材料的形貌及其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絮凝吸附能力进行研究,测定了其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蒙脱土基絮凝吸附材料对COD吸附量最高达到245 mg/g,浊度去除率最高达到93%,处理后废水的pH介于4.7~7.0,是马铃薯淀粉废水资源化处理的一种优选材料,为马铃薯淀粉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脱土 絮凝吸附材料 马铃薯淀粉废水 资源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能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马鹏军 耿庆芬 刘刚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8-53,60,共7页
太阳能是一种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目前,实现太阳能直接利用的方式主要是光-热转化技术。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光-热利用技术的核心。从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选择性吸收机理出发,阐述了涂层选择性吸收的理论依据。根据相应的理论,详细阐... 太阳能是一种永不枯竭的清洁能源,目前,实现太阳能直接利用的方式主要是光-热转化技术。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是光-热利用技术的核心。从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选择性吸收机理出发,阐述了涂层选择性吸收的理论依据。根据相应的理论,详细阐述了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结构。同时,综述了国内外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制备方法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谱选择性吸收涂层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化纳米粘土基絮凝吸附材料对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的资源化处理 被引量:4
8
作者 周添红 赵鑫 +1 位作者 高祥虎 刘刚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4-48,共5页
采用物理化学提纯方法制备了有机化纳米粘土基絮凝吸附材料,经过以聚乙二醇2000(PEG-20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CTAB)、四丁基氢氧化铵(TBAOH,质量分数25%)和溴化四苯基磷(TPPB)4种表面活性剂对絮凝吸附材料进行有机化修饰,并将其应... 采用物理化学提纯方法制备了有机化纳米粘土基絮凝吸附材料,经过以聚乙二醇2000(PEG-20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氨(CTAB)、四丁基氢氧化铵(TBAOH,质量分数25%)和溴化四苯基磷(TPPB)4种表面活性剂对絮凝吸附材料进行有机化修饰,并将其应用于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的资源化处理。实验结果表明,有机化纳米粘土基絮凝吸附材料对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有良好的絮凝吸附性能,浊度去除率均在90%以上,COD吸附量在170mg/g以上。吸附处理废水后,有机化纳米粘土基絮凝吸附材料还可用于制备有机肥料,符合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和粘土矿物的资源化利用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 絮凝吸附材料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凹凸棒复合材料对亚甲蓝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永生 孔莲 +3 位作者 牛文花 宋海 任雪峰 王爱勤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将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凹凸棒复合吸附剂用于亚甲蓝的吸附,研究了时间、浓度、酸度、表面活性剂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复合吸附剂对亚甲蓝的吸附是吸热过程,60℃时吸附量达到1 273.3 mg.g-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单分... 将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凹凸棒复合吸附剂用于亚甲蓝的吸附,研究了时间、浓度、酸度、表面活性剂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复合吸附剂对亚甲蓝的吸附是吸热过程,60℃时吸附量达到1 273.3 mg.g-1,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单分子层吸附等温模式,并计算了热力学常数ΔG、ΔH和ΔS。在实验考察范围内吸附过程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特征。该复合吸附剂具有高吸附容量和较快的吸附速率,是良好的亚甲蓝吸附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 亚甲蓝 吸附热力学 吸附动力学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凹凸棒石在Pickering乳液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于惠 朱永峰 +2 位作者 惠爱平 杨芳芳 王爱勤 《日用化学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0-678,共9页
凹凸棒石因具有独特的一维纳米棒状形貌、纳米孔道结构、天然的负电性和良好的水分散性等特点,在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和应用方面受到广泛关注。在介绍凹凸棒石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的基础上,综述了凹凸棒石在Pickering乳液制备中的应用研... 凹凸棒石因具有独特的一维纳米棒状形貌、纳米孔道结构、天然的负电性和良好的水分散性等特点,在Pickering乳液的制备和应用方面受到广泛关注。在介绍凹凸棒石结构特点和理化性质的基础上,综述了凹凸棒石在Pickering乳液制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凹凸棒石及其它黏土矿物稳定Pickering乳液的机理研究及应用拓展提供较全面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Pickering乳液 稳定机理 黏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品位凹凸棒石黏土水热合成介孔硅酸盐吸附剂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文波 田光燕 +3 位作者 王丹丹 宗莉 康玉茹 王爱勤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379-2386,共8页
以低品位凹凸棒石(APT)黏土为原料,在硅酸钠和氯化钙存在的条件下,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新型介孔硅酸盐吸附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BET孔结构分析等手段表征了吸附剂的结构、形貌和理化性质。结果表... 以低品位凹凸棒石(APT)黏土为原料,在硅酸钠和氯化钙存在的条件下,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了新型介孔硅酸盐吸附剂。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BET孔结构分析等手段表征了吸附剂的结构、形貌和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反应初始Si/Ca比对产物结构和形貌有显著影响,在Si/Ca比为3∶1和2∶1条件下,APT形成了介孔硅钙石型吸附剂,而在Si/Ca比为1∶1和1∶2条件下,则形成了1.1 nm铝取代托贝莫来石。在Si/Ca比2∶1条件下制备的最优硅酸盐吸附剂比的表面积和表面负电位分别达到了APT黏土的3.42和1.83倍。吸附研究表明,在Si/Ca比为2∶1条件下制备的硅钙石型吸附剂对Cd(Ⅱ)的吸附量达到了136.87 mg/g,是APT黏土吸附量的6.4倍,吸附速率也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硅酸盐 吸附 水热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吸水性树脂Super-Ⅰ对Pb^(2+)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8
12
作者 郑易安 杨效和 王爱勤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45-1048,共4页
考察了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凹凸棒黏土高吸水性树脂吸附剂(标记为Super-Ⅰ)对重金属Pb2+的吸附行为及溶液pH(3.0~7.0)、吸附时间(0~720 m in)、Pb2+溶液初始浓度(0.002 5~0.03 mol/L)和吸附剂加入量(0.08~0.30 g)等因素对吸附性... 考察了聚(丙烯酸—co—丙烯酰胺)/凹凸棒黏土高吸水性树脂吸附剂(标记为Super-Ⅰ)对重金属Pb2+的吸附行为及溶液pH(3.0~7.0)、吸附时间(0~720 m in)、Pb2+溶液初始浓度(0.002 5~0.03 mol/L)和吸附剂加入量(0.08~0.30 g)等因素对吸附性能的影响。在pH=6.0、吸附时间60 m in、Pb2+溶液初始浓度0.02 mol/L和吸附剂用量0.1 g条件下,该吸附剂对Pb2+的吸附量达到296.0 mg/g。高吸水性树脂吸附剂对Pb2+的吸附行为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 ir等温线模型。与常用多孔吸附剂相比,该三维网络吸附剂对Pb2+的吸附量高出1~2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吸附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营养综述 被引量:151
13
作者 曾凡逵 许丹 刘刚 《中国马铃薯》 2015年第4期233-243,共11页
马铃薯块茎大约含有20%干物质,干物质主要由淀粉组成,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马铃薯储存能量的形式几乎完全是淀粉,因为烹饪过的马铃薯淀粉糊化以后几乎能够完全被消化吸收,被认为是高血糖指数食品,但是糊化... 马铃薯块茎大约含有20%干物质,干物质主要由淀粉组成,还含有少量的蛋白质、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等。马铃薯储存能量的形式几乎完全是淀粉,因为烹饪过的马铃薯淀粉糊化以后几乎能够完全被消化吸收,被认为是高血糖指数食品,但是糊化后返生的马铃薯淀粉含有抗性淀粉,抗性淀粉可以被当成膳食纤维。马铃薯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高,营养价值高,富含赖氨酸,这一点刚好能弥补大米、小麦等主粮的缺陷。然而,马铃薯可溶性蛋白营养价值的一个限制因素是含硫氨基酸含量低,包括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尤其是半胱氨酸含量低,这一点会对马铃薯面条、馒头的开发造成不利影响。对马铃薯块茎的营养进行了全面综述:阐述马铃薯淀粉的理化性质及消化过程中对血糖的影响,马铃薯蛋白的营养价值及对加工性能的影响,同时也对马铃薯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植物营养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营养价值 淀粉 血糖指数 蛋白质 植物营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马铃薯块茎中糖苷生物碱的含量 被引量:16
14
作者 曾凡逵 周添红 +1 位作者 康宪学 刘刚 《中国马铃薯》 2015年第5期263-268,共6页
商品马铃薯中主要含有2种糖苷生物碱,α-卡茄碱和α-茄碱,是由相同的糖苷配基茄啶组成的三糖。这2种物质占马铃薯块茎中糖苷生物碱的95%,其水解产物,β-、γ-形式的糖苷生物碱以及茄啶所占的比例相对很低。采用改正的HPLC法测定了马铃... 商品马铃薯中主要含有2种糖苷生物碱,α-卡茄碱和α-茄碱,是由相同的糖苷配基茄啶组成的三糖。这2种物质占马铃薯块茎中糖苷生物碱的95%,其水解产物,β-、γ-形式的糖苷生物碱以及茄啶所占的比例相对很低。采用改正的HPLC法测定了马铃薯块茎中α-卡茄碱和α-茄碱的含量,条件为柱子,Inertsil NH2(5μm,4.0 mm×250 mm);流动相,乙腈/20 mmol KH2PO4(80??20,v/v);流速,1.0 m L/min;柱温,室温;二极管阵列检测器,210 nm;进样量,20μL。结果表明,重量为116.98 g,1/4表皮发绿长有一个5 mm芽的‘陇薯3号’马铃薯块茎当中α-卡茄碱的含量为150.07 mg/kg,α-茄碱的含量为57.80 mg/kg,2种糖苷生物碱的总和为207.87 mg/kg。该改正的HPLC法可用于准确测定马铃薯块茎中糖苷生物碱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苷生物碱 α-卡茄碱 α-茄碱 HPLC 马铃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度对瓜尔胶-g-聚丙烯酸/腐植酸钠高吸水性树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文波 王爱勤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1-44,共4页
以天然瓜尔胶(GG),丙烯酸(AA)和腐植酸钠(SH)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不同交联度的瓜尔胶接枝聚丙烯酸/腐植酸钠(GG-g-PAA/SH)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交联度对树脂的表... 以天然瓜尔胶(GG),丙烯酸(AA)和腐植酸钠(SH)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不同交联度的瓜尔胶接枝聚丙烯酸/腐植酸钠(GG-g-PAA/SH)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交联度对树脂的表面形态、溶胀动力学、盐敏感度和反复溶胀性能的影响。扫描电镜(SEM)和溶胀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交联度的增加可以改善高吸水性树脂的均匀度,提高吸水速率,降低对盐的敏感度,以及改进树脂的反复溶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吸水性树脂 瓜尔胶 腐植酸 交联度 溶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马铃薯加工产品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测定 被引量:4
16
作者 曾凡逵 程锦春 +2 位作者 唐思宇 刘伟 刘刚 《中国马铃薯》 2018年第5期303-307,共5页
热加工食品中的丙烯酰胺是由天冬酰胺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的,采用活性炭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种商品薯片和市售法式炸薯条的丙烯酰胺含量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3种商品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为7.52~15.53μg/kg,法式炸薯条的丙烯酰... 热加工食品中的丙烯酰胺是由天冬酰胺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的,采用活性炭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3种商品薯片和市售法式炸薯条的丙烯酰胺含量进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3种商品薯片的丙烯酰胺含量为7.52~15.53μg/kg,法式炸薯条的丙烯酰胺含量为(174.18±2.57)μg/kg,均低于或接近文献报道的最低值,属于较安全的马铃薯加工产品。法式炸薯条的丙烯酰胺含量略高于3种商品薯片,可能跟零售商最后一步油炸用油使用时间稍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薯片 薯条 丙烯酰胺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结构特征、生物合成、毒性及加工对其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7
17
作者 曾凡逵 《中国马铃薯》 2022年第2期155-164,共10页
马铃薯属于茄科植物,以其含有天然毒素形式的糖苷生物碱而闻名。尽管如此,马铃薯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廉价的低脂肪食物来源,其富含能量、高质量的蛋白质、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马铃薯主要含有α-卡茄碱和α-茄碱,但也含有少量的β-、γ... 马铃薯属于茄科植物,以其含有天然毒素形式的糖苷生物碱而闻名。尽管如此,马铃薯仍然是一种主要的、廉价的低脂肪食物来源,其富含能量、高质量的蛋白质、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马铃薯主要含有α-卡茄碱和α-茄碱,但也含有少量的β-、γ-和茄啶形式的水解产物。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合成可分为3个阶段,第1个阶段涉及C5单元的形成和缩合,块茎糖苷生物碱的合成主要发生在栓内层细胞。高浓度糖苷生物碱的毒性可能是由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的抗胆碱酯酶活性、诱导肝损伤和破坏细胞膜,从而对人体消化系统和基础代谢造成不良影响。考虑其毒性,非正式的指南确定将马铃薯新品种的总糖苷生物碱含量限制在200 mg/kg鲜重。马铃薯糖苷生物碱能耐受高温,但商品马铃薯加工产品中糖苷生物碱的含量相对于新鲜马铃薯块茎中的含量要低很多,原因是加工过程对马铃薯进行了去皮处理,很多糖苷生物碱被去除。酸热絮凝法从马铃薯淀粉加工分离汁水中回收的蛋白,糖苷生物碱含量大约为2000 mg/kg,需要进行水解脱毒以后才能作为动物饲料。文章就马铃薯糖苷生物碱的结构特征、生物合成、毒性以及加工对马铃薯糖苷生物碱含量的影响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糖苷生物碱 α-卡茄碱 α-茄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热絮凝法提取甘薯淀粉分离汁水中的蛋白质
18
作者 王雪婷 赵博超 +4 位作者 罗岷 苑喜男 朱克松 潘涔轩 曾凡逵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874-1882,共9页
甘薯淀粉加工过程产生大量的淀粉分离汁水,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采用酸热絮凝法从甘薯淀粉分离汁水中提取蛋白质,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pH、温度、离心时间和离心转速为变量,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影响甘薯淀粉分离汁水蛋白质提取效果的因素... 甘薯淀粉加工过程产生大量的淀粉分离汁水,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采用酸热絮凝法从甘薯淀粉分离汁水中提取蛋白质,通过单因素试验,选择pH、温度、离心时间和离心转速为变量,利用正交试验分析影响甘薯淀粉分离汁水蛋白质提取效果的因素主次和较佳工艺,采用集成装置进行工艺模拟试验,检验甘薯淀粉分离汁水蛋白质提取的效果,并分析技术和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在温度为100℃、pH为4.0、离心转速3500 r/min和离心时间10 min条件下,甘薯淀粉分离汁水的TN和COD_(Cr)去除率分别达到76.79%和40.66%;集成装置的蛋白质回收率达到48.86%,回收的粗蛋白质粉的蛋白质含量(以干基计)为73.22%,满足动物饲料原料要求。此外,对于1个大中型甘薯淀粉企业,1 m^(3)甘薯淀粉分离汁水通过回收蛋白质可以创造毛利润20.51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淀粉分离汁水 酸热絮凝法 蛋白质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合成CoMn2O4尖晶石型陶瓷颜料用于制备墨绿色太阳能吸光涂层 被引量:3
19
作者 方针 陈宝辉 +4 位作者 马鹏军 金灵华 高祥虎 刘刚 陆佳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93-297,306,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在400℃的低温条件下合成单相CoMn_2O_4尖晶石型陶瓷颜料。通过XRD、SEM及颜料的漫反射光谱系统地研究了煅烧温度对陶瓷颜料的晶型结构、晶粒尺寸、晶粒形貌、色值(L*、a、b)及热发射值(εT)的影响。最终,将... 采用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在400℃的低温条件下合成单相CoMn_2O_4尖晶石型陶瓷颜料。通过XRD、SEM及颜料的漫反射光谱系统地研究了煅烧温度对陶瓷颜料的晶型结构、晶粒尺寸、晶粒形貌、色值(L*、a、b)及热发射值(εT)的影响。最终,将合成的CoMn_2O_4尖晶石型陶瓷颜料与环氧改性的有机硅树脂、有机助剂混合,形成吸光涂料。采用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容易实现大面积制备的涂料喷涂法将吸光涂料喷涂到金属铝基底上,制备出尖晶石型墨绿色陶瓷太阳能吸光涂层,其太阳能吸收值αs为0.785~0.815,热发射值为ε100为0.342~0.400。CoMn_2O_4尖晶石型陶瓷涂层为冷色太阳光吸收涂层,其呈现的墨绿色丰富了涂料涂层的颜色,能够满足太阳能户外建筑对彩色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自蔓延燃烧法 CoMn2O4尖晶石型陶瓷颜料 喷涂法 尖晶石型陶瓷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还田对土壤氮磷钾迁移转化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晓婷 刘刚 +1 位作者 王天宁 窦广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17期91-96,111,共7页
选取固原市某淀粉厂试验基地,对其有机废水还田种植作物后,连续2年采取土样分析土壤耕作层(0~30 cm)肥力变化和土壤剖面(30~60、60~90 cm)氮磷钾迁移规律。结果表明,施用马铃薯淀粉有机废水还田,还田量在600~900 m^3/hm^2时,能明显提高... 选取固原市某淀粉厂试验基地,对其有机废水还田种植作物后,连续2年采取土样分析土壤耕作层(0~30 cm)肥力变化和土壤剖面(30~60、60~90 cm)氮磷钾迁移规律。结果表明,施用马铃薯淀粉有机废水还田,还田量在600~900 m^3/hm^2时,能明显提高土壤耕作层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使土壤耕作层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等级从Ⅲ级提高到Ⅰ级,有机质提高到Ⅲ级。有机废水还田量为600 m^3/hm^2时,30~60和60~90 cm剖面中氮元素无明显迁移趋势。超过900 m^3/hm^2时,在30~60和60~90 cm^2个剖面氮元素有明显迁移变化。随着还田量、还田和耕作次数的增加,氮元素向下迁移量增加。施用600 m^3/hm^2有机废水还田,土壤中磷和钾元素已经开始向下迁移。且随着还田量、还田和耕作次数的增加,磷和钾元素向下迁移越明显。在向下迁移过程中,有效磷和速效钾有逐渐转化为矿化磷和矿物质钾的固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淀粉加工废水 氮磷钾 迁移转化 还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