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底对CoS电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建强 张韵 李小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2-125,共4页
以六水合氯化钴(CoCl_2·6H_2O)为钴源、硫脲[CS(NH_2)_2]为硫源,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分别在泡沫镍(NF)和三维石墨烯(3DGE)/泡沫镍(3DGE/NF)两种基底上制备三维硫化钴/石墨烯/泡沫镍(3DCoS/GE/NF)和硫化钴(CoS)/泡沫镍(CoS/NF)电极。... 以六水合氯化钴(CoCl_2·6H_2O)为钴源、硫脲[CS(NH_2)_2]为硫源,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分别在泡沫镍(NF)和三维石墨烯(3DGE)/泡沫镍(3DGE/NF)两种基底上制备三维硫化钴/石墨烯/泡沫镍(3DCoS/GE/NF)和硫化钴(CoS)/泡沫镍(CoS/NF)电极。通过考察NF与3DGE/NF两种基底对电极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可知3D GE/NF基底由于具有高品质、高导电性的石墨烯,促进了电极与电解液的电荷传输,能够有效提高电极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倍率性能。在1A/g电流密度下,3DCoS/GE/NF比容量达到2320F/g,高于CoS/NF电极的比容量(1269F/g),即使在20A/g时,3DCoS/GE/NF电极比容量仍有1638F/g,且在10A/g大电流密度下经过500次循环后,3DCoS/GE/NF的比容量保持率为73.44%,远远高于CoS/NF的比容量保持率(44.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钴 泡沫镍 三维石墨烯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法制备的钴酸镍微米带的磁性以及电化学性能(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朱福良 赵景新 +2 位作者 程永亮 李海宝 阎兴斌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874-2878,共5页
通过直接退火静电纺丝前驱样品以及调节升温速率最终得到了钴酸镍(NiCo2O4)微米带.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等分析手段对钴酸镍微米带的晶体结构、形貌、磁学性能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以... 通过直接退火静电纺丝前驱样品以及调节升温速率最终得到了钴酸镍(NiCo2O4)微米带.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振动样品磁强计以及电化学工作站等分析手段对钴酸镍微米带的晶体结构、形貌、磁学性能以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以1°C·min-1的升温速率得到的NiCo2O4微米带属于立方尖晶石结构,高温处理后仍能保持一维结构.室温磁化结果显示制备的NiCo2O4微米带具有超顺磁性,在10kOe时磁化强度为6.35emu·g-1.此外,电化学测试结果显示,NiCo2O4微米带的电容特性是典型的赝电容,并且比电容随着放电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Co2O4 微米带 磁学性能 电化学性能 倍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疏水纳米涂层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任国瑜 妥云 +6 位作者 郑文杰 谯泽庭 任壮壮 赵娅莉 尚军飞 陈晓东 高祥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450-4463,共14页
受自然界荷叶、玫瑰花瓣等植物超疏水现象启发,超疏水涂层在自清洁、油水分离、防冰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传统超疏水涂层依赖于其表面微观粗糙结构和特殊涂层材料,制备工艺复杂,耐久性差,防腐蚀性能不足。超疏水纳米涂层由于其独特... 受自然界荷叶、玫瑰花瓣等植物超疏水现象启发,超疏水涂层在自清洁、油水分离、防冰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然而,传统超疏水涂层依赖于其表面微观粗糙结构和特殊涂层材料,制备工艺复杂,耐久性差,防腐蚀性能不足。超疏水纳米涂层由于其独特的形貌和功能,使超疏水涂层变得多功能、通用、耐用、高效。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不同纳米材料超疏水涂层的设计与制备,针对不同超疏水纳米涂层的优缺点进行了评述,并简述了其在各个领域的潜在应用,如防菌、传感器、微流体、催化等。最后,本文指出了关于使用纳米技术的超疏水涂层的最新发展和未来趋势,通过对其新颖的制备策略和对其独特性质的研究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参考,推进超疏水纳米涂层在诸多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糙结构 超疏水纳米涂层 耐久性 防腐蚀 纳米材料 传感器 微流体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InAsN光伏材料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董琛 韩修训 +1 位作者 孙文华 高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19-24,共6页
GaInAsN能与GaAs、Ge等重要衬底晶格匹配,并同时满足三结或四结太阳能电池的带隙要求,因而备受瞩目。但目前制备高质量的GaInAsN材料仍十分困难,主要原因在于N在GaInAs中的固溶度特别低,难以实现均匀并入,由此产生的N缺陷很大程度上降... GaInAsN能与GaAs、Ge等重要衬底晶格匹配,并同时满足三结或四结太阳能电池的带隙要求,因而备受瞩目。但目前制备高质量的GaInAsN材料仍十分困难,主要原因在于N在GaInAs中的固溶度特别低,难以实现均匀并入,由此产生的N缺陷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该材料体系的光电性能。总结了近年来GaInAsN薄膜材料应用于太阳能电池的研究进展,介绍了GaInAsN材料体系的研究历程和基本物理特性,分析了GaInAsN材料体系存在的关键问题,讨论了目前优化GaInAsN薄膜质量和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方法。在此基础之上,对GaInAsN光伏材料的研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INASN 外延生长 太阳能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菠菜叶基分级孔活性炭作对称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英文) 被引量:13
5
作者 欧玉静 彭超 +2 位作者 郎俊伟 朱丹丹 阎兴斌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09-215,共7页
采用KOH活化高温裂解的菠菜叶,制得分级孔活性炭。低温氮气吸脱附表明利用KOH活化所制活性炭材料含有微孔、介孔和大孔,且比表面积高达2616m2/g。FE-SEM和FTIR表明,分级孔活性炭呈颗粒状,且表面含有富氧官能团。采用循环伏安(CV)、恒流... 采用KOH活化高温裂解的菠菜叶,制得分级孔活性炭。低温氮气吸脱附表明利用KOH活化所制活性炭材料含有微孔、介孔和大孔,且比表面积高达2616m2/g。FE-SEM和FTIR表明,分级孔活性炭呈颗粒状,且表面含有富氧官能团。采用循环伏安(CV)、恒流充放电(GCD)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等测试技术,对分级孔活性炭进行电化学性能表征。在三电极测试体系中,分级孔活性炭在CV曲线中呈现良好矩形特征的双电层电容行为;在充放电电流密度为1A/g下,其比电容值为238 F/g。利用该分级孔活性炭所组装的水系对称双电层电容器,其电压可达到1.2 V,同时具有可观的能量密度,较高的放电倍率及良好的电化学充放电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菠菜叶 活化 活性炭 超级电容器 能量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法制备硫/膨胀石墨复合材料及其锂硫电池性能(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朱福良 杨志 +1 位作者 赵金平 赵薪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9-204,共6页
采用简单的微波辅助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硫/膨胀石墨复合材料。膨胀石墨可以用作锂硫电池中阴极的微型容器及集流体。通过控制硫与膨胀石墨的配比成功控制了复合材料中硫颗粒的大小。当硫与膨胀石墨的比例为10∶1时,可以得到相对较均匀的... 采用简单的微波辅助的方法成功制备了硫/膨胀石墨复合材料。膨胀石墨可以用作锂硫电池中阴极的微型容器及集流体。通过控制硫与膨胀石墨的配比成功控制了复合材料中硫颗粒的大小。当硫与膨胀石墨的比例为10∶1时,可以得到相对较均匀的硫颗粒。同时研究了不同条件下所制样品的锂硫电池性能。结果表明,硫的含量与硫颗粒的大小对锂硫电池的容量非常重要。当硫与膨胀石墨的比例为10∶1时,在0.1C放电速率下,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放电容量1 020 m Ah·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石墨 锂硫电池 微波 硫颗粒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石墨烯/泡沫镍基底上制备Ni掺杂Co(OH)_2复合材料及其超电容性能 被引量:4
7
作者 郭铁明 王力群 +1 位作者 李小成 寇生中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16,共5页
以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三维网状石墨烯/泡沫镍(3DGE/NF)为基底,电化学沉积Ni掺杂Co(OH)2纳米片得到三维镍钴双氢氧化物/石墨烯/泡沫镍(3D NixCo1-x(OH)2/GE/NF)复合电极材料,研究Ni掺杂量对材料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o... 以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的三维网状石墨烯/泡沫镍(3DGE/NF)为基底,电化学沉积Ni掺杂Co(OH)2纳米片得到三维镍钴双氢氧化物/石墨烯/泡沫镍(3D NixCo1-x(OH)2/GE/NF)复合电极材料,研究Ni掺杂量对材料的形貌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o(OH)2中掺杂适量的Ni可以改善材料的表面形貌;高质量、高导电性石墨烯的存在促进电极与电解液的电荷传输,加上镍钴的协同作用,能有效提高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倍率性能.当Ni掺杂量为34%时,3D Ni0.34Co0.66(OH)2/GE/NF复合电极材料具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当电流密度为3 A/g时,其在1mol/L的KOH电解液中比容量达到1 714F/g,当电流密度升高到30A/g时比容量仍保持有73%达到1 254F/g,显示出较好的倍率性,且在10A/g的大电流密度下经过50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率为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石墨烯 镍钴双氢氧化物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驱动氧化锰刻蚀制备纳米氧化锰-多孔石墨烯及其锂空气电池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娟 郎俊伟 +1 位作者 张鹏 刘宝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21-630,共10页
本文通过简单的电荷吸附制备了高分散的氧化石墨烯含锰化合物(Mn-GO),利用高温驱动下氧化锰的生长以及热运动同时实现了GO的还原、刻蚀和纳米氧化锰的负载,即成功构筑了纳米氧化锰-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MnO-PGNSs).对影响GO分散性的Mn2+... 本文通过简单的电荷吸附制备了高分散的氧化石墨烯含锰化合物(Mn-GO),利用高温驱动下氧化锰的生长以及热运动同时实现了GO的还原、刻蚀和纳米氧化锰的负载,即成功构筑了纳米氧化锰-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MnO-PGNSs).对影响GO分散性的Mn2+的添加量、影响GO层数的分散液浓度以及影响MnO热运动的烧结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考察.研究发现,当Mn-GO同时满足优异的分散性、适合的片层厚度和烧结条件(>800oC,>2h),才能在GNSs表面刻蚀成孔制备得到MnO-PGNSs.本文进一步将MnO-PGNSs作为锂空气电池正极材料,结果表明在50 mA·g-1的电流密度下深度放电后容量达到5100 mA h·g-1,相比于GNSs和PGNSs,MnO-PGNSs具有更高的比容量.锂空气电池性能的提高得益于GNSs表面的多孔结构和MnO优异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氧化锰 氧化锰-多孔石墨烯复合材料 锂空气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氢/碳氟混杂型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杨美 郝京诚 李洪光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38-643,共6页
阐述了分子中同时含有一条碳氢链和一条碳氟链的碳氢/碳氟混杂型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概念,介绍了该类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典型分子的合成方法,归纳了其流变特性、聚集行为及其在乳化、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提出应从分子... 阐述了分子中同时含有一条碳氢链和一条碳氟链的碳氢/碳氟混杂型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概念,介绍了该类表面活性剂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典型分子的合成方法,归纳了其流变特性、聚集行为及其在乳化、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提出应从分子结构设计入手,有针对性地研发新一代碳氢/碳氟混杂型表面活性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碳氟混杂型表面活性剂 流变特性 聚集行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能的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黏附性 被引量:17
10
作者 赵艳 李波 +2 位作者 曹贵 杨娟 李志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41-1347,共7页
为了研究氧化石墨烯(GO)对沥青黏附性能的影响,在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中添加0.5%GO粉末和GO分散液来制备GO改性沥青并对其进行接触角试验.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计算GO改性沥青的黏附功、黏聚功和剥落功等参数来评价其黏附性能,同时通... 为了研究氧化石墨烯(GO)对沥青黏附性能的影响,在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中添加0.5%GO粉末和GO分散液来制备GO改性沥青并对其进行接触角试验.基于表面自由能理论,计算GO改性沥青的黏附功、黏聚功和剥落功等参数来评价其黏附性能,同时通过浸水马歇尔和冻融劈裂试验对GO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GO提高了沥青和集料体系的表面能,增加了表面能中色散成分的比例;GO分散液比GO粉末在沥青中的分散程度更好;GO分散液对基质沥青和SBS改性沥青的黏聚功、黏附功及剥落功有明显的提升;SBS‐2#GO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和冻融劈裂强度比最大,表明GO增强了沥青混合料的抗水损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自由能 氧化石墨烯改性沥青 抗水损害性能 黏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的提升策略 被引量:13
11
作者 郎俊伟 张旭 +1 位作者 王儒涛 阎兴斌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7-532,共26页
超级电容器具有优良的脉冲充放电性能和快速充放电性能,同时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安全无污染,但能量密度较低.本文对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发展状况、缺陷所在和改进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以作者课题组在高比能超级电容器方面的... 超级电容器具有优良的脉冲充放电性能和快速充放电性能,同时循环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宽、安全无污染,但能量密度较低.本文对超级电容器的工作原理、发展状况、缺陷所在和改进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以作者课题组在高比能超级电容器方面的研究工作为主线,结合近几年的文献报道,重点阐述了超级电容器能量密度的提升策略.主要围绕以下3个方面开展了工作:1)通过将电极材料尺寸纳米化来提高传统电极材料的比容量或开发其他高比容量的电极材料;2)发展具有高电压窗口的离子液体电解液,或利用不同材料在不同电位区间的电容特性构筑不对称电容器,从而提高超级电容器的电压窗口;3)将超级电容器和锂离子电池进行"内部交叉"构筑兼具高能量密度和高功率密度的锂离子混合电容器.最后,对超级电容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不对称电容器 锂离子混合电容器 能量密度 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量子点掺杂的蠕虫状胶束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晓峰 李洪光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83-488,共6页
以富勒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炭灰为原料,利用酸回流法制备了表面含有羧基的碳量子点(CQDs)。将所制备的CQDs代替传统有机酸,发现其与十四烷基二甲基氧化胺(C_(14)DMAO)在水溶液中能形成蠕虫状胶束。考察了CQDs质量浓度、pH等对蠕虫状胶... 以富勒烯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炭灰为原料,利用酸回流法制备了表面含有羧基的碳量子点(CQDs)。将所制备的CQDs代替传统有机酸,发现其与十四烷基二甲基氧化胺(C_(14)DMAO)在水溶液中能形成蠕虫状胶束。考察了CQDs质量浓度、pH等对蠕虫状胶束流变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CQDs质量浓度的增加和溶液pH值的降低均有利于蠕虫状胶束的形成。利用低温透射电镜可以原位地观察到蠕虫状胶束和CQDs的存在。CQDs外围-COOH解离出的H^+可以使C_(14)DMAO质子化为C_(14)DMAOH^+,而C_(14)DMAOH^+与C_(14)DMAO之间形成的氢键是蠕虫状胶束形成的主要驱动力。以上结果表明,CQDs可以有效地诱导C_(14)DMAO形成蠕虫状胶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表面活性剂 碳量子点 PH响应 蠕虫状胶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质烟灰的碳量子点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庆红 孙晓峰 +1 位作者 阮红 李洪光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71-577,共7页
分别以河北沧州和山东日照的民居烟道灰为原料,通过酸回流法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稳定性的碳量子点。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碳量子点为球形颗粒,内核尺寸小于1 n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研究表明碳量... 分别以河北沧州和山东日照的民居烟道灰为原料,通过酸回流法成功制备了具有良好水溶性和稳定性的碳量子点。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碳量子点为球形颗粒,内核尺寸小于1 n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研究表明碳量子点表面含有羧基、羟基等有机官能团;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测量表明碳量子点结晶性差,内部含有大量缺陷;荧光光谱测量结果表明碳量子点发射黄色荧光,波长大于500 nm且具有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最高可达3. 83%。结果表明,民居烟道灰有望成为碳量子点制备的新型廉价原料,所获得的黄光发射碳量子点在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烟道灰 酸回流 碳量子点 生物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热还原氧化石墨烯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因素比较(英文)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鹏 王大辉 郎俊伟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53-562,共10页
通过改进的Hummer法制得氧化石墨烯,并在不同温度的氩气气氛中还原得到一系列热还原氧化石墨烯(T-RGO).电化学测试表明,T-RGO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良好的导电性是必需的,但石墨烯表面含氧官能团对其电容性能的影响要远大于导电性... 通过改进的Hummer法制得氧化石墨烯,并在不同温度的氩气气氛中还原得到一系列热还原氧化石墨烯(T-RGO).电化学测试表明,T-RGO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时,良好的导电性是必需的,但石墨烯表面含氧官能团对其电容性能的影响要远大于导电性和比表面积的影响.900oC还原的T-RGO比表面积为314 m2·g-1,电导率为2421 S·m-1,但其容量只有56 F·g-1.而300 oC还原的T-RGO比表面积为18.8 m2·g-1,电导率为574 S·m-1,其容量却达到281 F·g-1.材料表征分析表明,300 oC还原的石墨烯之所以有更高的电容,是因为除双电层电容外,更多的是由其表面含氧官能团提供的赝电容,这使作者以后在设计制备超级电容器等储能设备用石墨烯基电极材料时更加有针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赝电容 超级电容器 表面官能团 热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萘为良溶剂液/液界面法制备多级C60晶体(英文)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琳雯 周升菊 +2 位作者 陈孟军 尹克样 李洪光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8-246,共9页
采用液/液界面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多级C60结构。以四氢萘作良溶剂,异丙醇、乙醇、甲醇作不良溶剂,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成功制备了形貌特殊、界面清晰的C60晶体结构。此晶体表面粗糙度能通过乙醇洗涤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对晶体内部形貌的... 采用液/液界面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多级C60结构。以四氢萘作良溶剂,异丙醇、乙醇、甲醇作不良溶剂,通过优化实验条件,成功制备了形貌特殊、界面清晰的C60晶体结构。此晶体表面粗糙度能通过乙醇洗涤得到进一步提高。通过对晶体内部形貌的观察,证实了晶体的多级自组装结构。红外、拉曼光谱和热重分析表明晶体仅由C60组成,不含溶剂分子。在纳米尺度上,通过X-射线衍射证实了分子水平上C60分子按照面心立方结构方式排列。此法制备的多级结构C60晶体比高温转变、溶剂热处理等方法更为简易,为多级材料制备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勒烯C60晶体 多级结构 液-液界面法 面心立方晶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兼具高质量和高体积能量密度的水系全金属氧化物不对称超级电容器(英文)
16
作者 荆鑫 张旭 +1 位作者 王玮 郎俊伟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32-343,共12页
超级电容器只有兼具高质量和高体积能量密度才能拥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具有纳米结构及高填充密度的RuO_2(纳米球,1.69 g·cm-3)和Co-Ni氧化物(纳米片,2.14 g·cm-3)分别作为负极和正极材料,成功地构筑了氧化物非对称超... 超级电容器只有兼具高质量和高体积能量密度才能拥有更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采用具有纳米结构及高填充密度的RuO_2(纳米球,1.69 g·cm-3)和Co-Ni氧化物(纳米片,2.14 g·cm-3)分别作为负极和正极材料,成功地构筑了氧化物非对称超级电容器.所得不对称超级电容器具有高电压窗口、高质量比容量(217.5 F·g-1)和高体积比容量(412.3 F·cm-3)、高质量能量密度(61.8 Wh·kg-1)和高体积能量密度(121Wh·L-1)的优良性能,在1.4 V的电压下以2 A·g-1的电流密度历经5000次循环后比容量保持率为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 Co-Ni氧化物纳片 RuO2纳米球 高质量和高体积能量密度 水系不对称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