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等离子体处理丁腈橡胶表面摩擦学研究
1
作者
王新飞
邢朝阳
+2 位作者
李奥迪
张斌
王欣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9,共9页
目的为了降低丁腈橡胶的摩擦系数,提高丁腈橡胶产品使用寿命。方法使用丁腈橡胶作为基体材料,分别将Ar、Ar+O_(2)、Ar+N_(2)、Ar+C_(2)H_(2)在不同比例下作为等离子体源对丁腈橡胶表面进行改性。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量仪...
目的为了降低丁腈橡胶的摩擦系数,提高丁腈橡胶产品使用寿命。方法使用丁腈橡胶作为基体材料,分别将Ar、Ar+O_(2)、Ar+N_(2)、Ar+C_(2)H_(2)在不同比例下作为等离子体源对丁腈橡胶表面进行改性。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量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摩擦试验机,分别对试样的表面形貌、接触角大小、官能团及元素价态信息、摩擦系数等进行表征分析。结果不同气氛等离子体对丁腈橡胶表面形貌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对摩擦系数的改变程度具有明显差异,其中Ar+C_(2)H_(2)(4∶1)等离子体处理之后显示出0.266左右的稳定低摩擦系数,同时也显示出约50°的最小水接触角。结论不同气氛和比例的等离子体源离化后具有不同的能量,对NBR表面的轰击作用力不同,造成表面形貌的差异。相比于含氧和含氮气氛,含乙炔等离子体中的氢元素可能在降低摩擦系数方面起作用,红外图谱显示不同比例碳氢键含量与等离子体源种类相关。具有更高含氢量的乙炔气氛等离子体处理之后有更低的水接触角,可能与NBR表面基团的极性共价键和表面基团与水分子间的作用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腈橡胶
表面改性
摩擦学性能
接触角
等离子体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异质a-C:H/a-C:H:F配副的摩擦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唐诗琪
邢朝阳
+2 位作者
王圆圆
张俊彦
张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115,共9页
目的研究F元素掺杂非晶碳基薄膜与a-C:H薄膜摩擦配副的摩擦学行为机制。方法利用PECVD法在Si基底上制备a-C:H:F薄膜,与直径为6.0mm的a-C:H薄膜摩擦对偶球组成摩擦配副体系,使用往复模式的CSMTRB3摩擦机研究a-C:H:F薄膜的摩擦学特性,频率...
目的研究F元素掺杂非晶碳基薄膜与a-C:H薄膜摩擦配副的摩擦学行为机制。方法利用PECVD法在Si基底上制备a-C:H:F薄膜,与直径为6.0mm的a-C:H薄膜摩擦对偶球组成摩擦配副体系,使用往复模式的CSMTRB3摩擦机研究a-C:H:F薄膜的摩擦学特性,频率为5Hz,滑动总次数为9000,外加载荷分别为2、4、6、8、10 N。通过纳米硬度、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及CSM摩擦试验机等,分别评价a-C:H:F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等。结果在干摩擦环境下,随着载荷的增加,a-C:H:F薄膜的摩擦因数逐渐降低,平稳后摩擦因数低至0.018。通过掺杂F元素,一方面促进了薄膜的sp^(2)-C杂化,另一方面增大了薄膜的无序度。F元素具有钝化薄膜表面和静电排斥的作用,使得a-C:H:F薄膜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结论采用PECVD方法制备的a-C:H:F薄膜具有更好的减摩降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学性能
F元素掺杂改性
类金刚石薄膜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聚苯胺原位聚合改性氧化石墨烯制备复合涂层及其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李凤英
鞠鹏飞
+3 位作者
陈磊
吉利
周惠娣
陈建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87-296,共10页
目的提高聚苯胺(PANI)涂层的腐蚀防护性能,并明确其防腐机理。方法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采用PANI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功能化修饰,并对其在GO表面的生长状态进行调控。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
目的提高聚苯胺(PANI)涂层的腐蚀防护性能,并明确其防腐机理。方法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采用PANI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功能化修饰,并对其在GO表面的生长状态进行调控。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拉曼光谱仪(Raman)和场发射高分辨扫描电镜(FESEM),对功能化GO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然后将其引入到聚苯胺涂层中,制备PANI/GO复合涂层。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详细研究PANI涂层以及不同的PANI/GO复合涂层对不锈钢基材的腐蚀防护效应,并对其耐腐蚀机制进行探讨。结果PANI均匀地生长在GO片层上,其结构与形貌可以通过控制苯胺的添加量进行有效调控,且PANI的原位聚合促进了GO的片层剥离及舒展,改善了其分散性以及与涂层间的相容性。与单一PANI涂层相比,PANI/GO复合涂层的稳定开路电压值较大,且当苯胺与GO的质量比为5︰1时,获得的功能化GO的分散效果最佳,对聚苯胺涂层的腐蚀防护性能增强效果最为显著。此时复合涂层表现出最大的容抗弧直径,且电化学阻抗谱拟合后的电荷转移电阻最大,双电层电容最小。结论PANI涂层本身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具有屏蔽作用的保护层,但其非致密的形态结构及腐蚀环境下的分子构型变化损害了涂层的腐蚀防护性能。通过功能结构化GO的复合,尤其是在GO分散性最佳的状态下,可有效提高涂层的致密性和抗渗透性,并且可抑制因质子反应导致的分子构型变化对涂层结构的破坏,从而增强涂层的腐蚀防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涂层
氧化石墨烯
化学改性
耐腐蚀性
电化学阻抗谱
防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应用环境下MoS_2基薄膜摩擦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4
作者
高斌基
杨保平
+3 位作者
张晓晓
高凯雄
张斌
张俊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5-119,133,共6页
综述近30年来MoS_2薄膜的摩擦学研究进展,以及MoS_2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固体润滑薄膜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分别从大气、真空、潮湿和高温等条件下简述MoS_2薄膜应用的优缺点及解决策略,并结合代表性的工作对具体问题展开论述;指出...
综述近30年来MoS_2薄膜的摩擦学研究进展,以及MoS_2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固体润滑薄膜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分别从大气、真空、潮湿和高温等条件下简述MoS_2薄膜应用的优缺点及解决策略,并结合代表性的工作对具体问题展开论述;指出随着制备方法和技术的突破,MoS_2薄膜易氧化、不耐潮湿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掺杂、织构化和纳米化等手段不仅发展出了大气环境下具有超滑性能的MoS_2薄膜,而且提高了其在450℃下的抗氧化性能;提出MoS_2薄膜的主要研究课题和方向为:进一步发展新型MoS_2基薄膜,以满足不同工况环境下的需求;进一步揭示高温、高湿度环境下MoS_2基薄膜润滑失效机制和延寿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S2基薄膜
环境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低摩擦长寿命类富勒烯碳基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特性
被引量:
4
5
作者
吴坤尧
孟志新
+3 位作者
李兆
丁旭
张斌
张俊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9-562,共4页
以甲烷(CH4)为前躯体,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在单晶硅〈n-100〉基底表面制备含氢类富勒烯碳基薄膜(FL-C∶H)。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拉曼光谱仪(LABRAM)和多功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薄膜及磨屑结构进行表...
以甲烷(CH4)为前躯体,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在单晶硅〈n-100〉基底表面制备含氢类富勒烯碳基薄膜(FL-C∶H)。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拉曼光谱仪(LABRAM)和多功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薄膜及磨屑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测试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和观察磨屑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基薄膜具有类富勒烯纳米结构,且磨屑的显微结构亦呈现类富勒烯结构的特征。同时,类富勒烯纳米结构的碳基薄膜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与传统非晶类金刚石薄膜相比,其磨损寿命显著提高,在载荷为30N、摩擦速率为0.1m/s下薄膜的磨损寿命为3 538.2m,摩擦系数低至0.012左右,显示出长寿命低摩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富勒烯碳基薄膜
长寿命
低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等离子体处理丁腈橡胶表面摩擦学研究
1
作者
王新飞
邢朝阳
李奥迪
张斌
王欣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
航发北京航空
材料
研究
院
出处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1-109,共9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项目(J2019-Ⅶ-0015-0155)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20YF8WA006)
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135”人才培养项目~~
文摘
目的为了降低丁腈橡胶的摩擦系数,提高丁腈橡胶产品使用寿命。方法使用丁腈橡胶作为基体材料,分别将Ar、Ar+O_(2)、Ar+N_(2)、Ar+C_(2)H_(2)在不同比例下作为等离子体源对丁腈橡胶表面进行改性。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接触角测量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摩擦试验机,分别对试样的表面形貌、接触角大小、官能团及元素价态信息、摩擦系数等进行表征分析。结果不同气氛等离子体对丁腈橡胶表面形貌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对摩擦系数的改变程度具有明显差异,其中Ar+C_(2)H_(2)(4∶1)等离子体处理之后显示出0.266左右的稳定低摩擦系数,同时也显示出约50°的最小水接触角。结论不同气氛和比例的等离子体源离化后具有不同的能量,对NBR表面的轰击作用力不同,造成表面形貌的差异。相比于含氧和含氮气氛,含乙炔等离子体中的氢元素可能在降低摩擦系数方面起作用,红外图谱显示不同比例碳氢键含量与等离子体源种类相关。具有更高含氢量的乙炔气氛等离子体处理之后有更低的水接触角,可能与NBR表面基团的极性共价键和表面基团与水分子间的作用力有关。
关键词
丁腈橡胶
表面改性
摩擦学性能
接触角
等离子体处理
Keywords
NBR
surface modification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contact angle
plasma treatment
分类号
TH117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质a-C:H/a-C:H:F配副的摩擦学行为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唐诗琪
邢朝阳
王圆圆
张俊彦
张斌
机构
许昌
学院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7-115,共9页
基金
甘肃省重点研发计划国际合作专项(20YF8WA006)。
文摘
目的研究F元素掺杂非晶碳基薄膜与a-C:H薄膜摩擦配副的摩擦学行为机制。方法利用PECVD法在Si基底上制备a-C:H:F薄膜,与直径为6.0mm的a-C:H薄膜摩擦对偶球组成摩擦配副体系,使用往复模式的CSMTRB3摩擦机研究a-C:H:F薄膜的摩擦学特性,频率为5Hz,滑动总次数为9000,外加载荷分别为2、4、6、8、10 N。通过纳米硬度、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里叶红外光谱、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谱、场发射扫描电镜及CSM摩擦试验机等,分别评价a-C:H:F薄膜的结构、表面形貌、力学性能、摩擦学性能等。结果在干摩擦环境下,随着载荷的增加,a-C:H:F薄膜的摩擦因数逐渐降低,平稳后摩擦因数低至0.018。通过掺杂F元素,一方面促进了薄膜的sp^(2)-C杂化,另一方面增大了薄膜的无序度。F元素具有钝化薄膜表面和静电排斥的作用,使得a-C:H:F薄膜具有较低的摩擦因数和磨损率。结论采用PECVD方法制备的a-C:H:F薄膜具有更好的减摩降损能力。
关键词
摩擦学性能
F元素掺杂改性
类金刚石薄膜
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
Keywords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fluorine doping
amorphous carbon film
PECVD
分类号
TH117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苯胺原位聚合改性氧化石墨烯制备复合涂层及其耐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
8
3
作者
李凤英
鞠鹏飞
陈磊
吉利
周惠娣
陈建敏
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
大学
材料
与光电
研究
中心
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87-296,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775537)。
文摘
目的提高聚苯胺(PANI)涂层的腐蚀防护性能,并明确其防腐机理。方法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采用PANI对氧化石墨烯(GO)进行功能化修饰,并对其在GO表面的生长状态进行调控。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拉曼光谱仪(Raman)和场发射高分辨扫描电镜(FESEM),对功能化GO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然后将其引入到聚苯胺涂层中,制备PANI/GO复合涂层。采用电化学阻抗谱(EIS)详细研究PANI涂层以及不同的PANI/GO复合涂层对不锈钢基材的腐蚀防护效应,并对其耐腐蚀机制进行探讨。结果PANI均匀地生长在GO片层上,其结构与形貌可以通过控制苯胺的添加量进行有效调控,且PANI的原位聚合促进了GO的片层剥离及舒展,改善了其分散性以及与涂层间的相容性。与单一PANI涂层相比,PANI/GO复合涂层的稳定开路电压值较大,且当苯胺与GO的质量比为5︰1时,获得的功能化GO的分散效果最佳,对聚苯胺涂层的腐蚀防护性能增强效果最为显著。此时复合涂层表现出最大的容抗弧直径,且电化学阻抗谱拟合后的电荷转移电阻最大,双电层电容最小。结论PANI涂层本身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具有屏蔽作用的保护层,但其非致密的形态结构及腐蚀环境下的分子构型变化损害了涂层的腐蚀防护性能。通过功能结构化GO的复合,尤其是在GO分散性最佳的状态下,可有效提高涂层的致密性和抗渗透性,并且可抑制因质子反应导致的分子构型变化对涂层结构的破坏,从而增强涂层的腐蚀防护性能。
关键词
聚苯胺涂层
氧化石墨烯
化学改性
耐腐蚀性
电化学阻抗谱
防腐机理
Keywords
polyaniline coating
graphene oxide
chemical modification
corrosion resistance
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anti-corrosion mechanism
分类号
TG17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应用环境下MoS_2基薄膜摩擦学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
5
4
作者
高斌基
杨保平
张晓晓
高凯雄
张斌
张俊彦
机构
兰州
理工大学石油化工
学院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进润滑与防护材料研究发展中心
固体
润滑
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5-119,133,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205383)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501RJZA012)
中国科学院"青年促进会"项目(2017459)
文摘
综述近30年来MoS_2薄膜的摩擦学研究进展,以及MoS_2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固体润滑薄膜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分别从大气、真空、潮湿和高温等条件下简述MoS_2薄膜应用的优缺点及解决策略,并结合代表性的工作对具体问题展开论述;指出随着制备方法和技术的突破,MoS_2薄膜易氧化、不耐潮湿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通过掺杂、织构化和纳米化等手段不仅发展出了大气环境下具有超滑性能的MoS_2薄膜,而且提高了其在450℃下的抗氧化性能;提出MoS_2薄膜的主要研究课题和方向为:进一步发展新型MoS_2基薄膜,以满足不同工况环境下的需求;进一步揭示高温、高湿度环境下MoS_2基薄膜润滑失效机制和延寿机制。
关键词
MoS2基薄膜
环境
摩擦学性能
Keywords
MoS2-based films
environment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TH117.1 [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低摩擦长寿命类富勒烯碳基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特性
被引量:
4
5
作者
吴坤尧
孟志新
李兆
丁旭
张斌
张俊彦
机构
西安航空
学院
材料
工程
学院
中国科学院
兰州
化学
物理
研究所
出处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9-562,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5508)
西安航空学院大创项目(DCX2017075)
文摘
以甲烷(CH4)为前躯体,利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技术,在单晶硅〈n-100〉基底表面制备含氢类富勒烯碳基薄膜(FL-C∶H)。采用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拉曼光谱仪(LABRAM)和多功能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薄膜及磨屑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别测试薄膜的摩擦学性能和观察磨屑的微观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碳基薄膜具有类富勒烯纳米结构,且磨屑的显微结构亦呈现类富勒烯结构的特征。同时,类富勒烯纳米结构的碳基薄膜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与传统非晶类金刚石薄膜相比,其磨损寿命显著提高,在载荷为30N、摩擦速率为0.1m/s下薄膜的磨损寿命为3 538.2m,摩擦系数低至0.012左右,显示出长寿命低摩擦特性。
关键词
类富勒烯碳基薄膜
长寿命
低摩擦
Keywords
fullerene-like carbon film
long-life
low-friction
分类号
TG174.444 [金属学及工艺—金属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等离子体处理丁腈橡胶表面摩擦学研究
王新飞
邢朝阳
李奥迪
张斌
王欣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异质a-C:H/a-C:H:F配副的摩擦学行为研究
唐诗琪
邢朝阳
王圆圆
张俊彦
张斌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聚苯胺原位聚合改性氧化石墨烯制备复合涂层及其耐腐蚀性能研究
李凤英
鞠鹏飞
陈磊
吉利
周惠娣
陈建敏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不同应用环境下MoS_2基薄膜摩擦学性能研究进展
高斌基
杨保平
张晓晓
高凯雄
张斌
张俊彦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低摩擦长寿命类富勒烯碳基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学特性
吴坤尧
孟志新
李兆
丁旭
张斌
张俊彦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