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0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新润滑材料,服务国家需求——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发展历程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维民 薛群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9-191,共3页
关键词 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 润滑材料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石油工业 创新 服务 两弹一星 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学慎思,笃行达善——忆中国科学院院士党鸿辛先生
2
作者 刘维民 陈建敏 张治军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51-352,共2页
党鸿辛(1929~2005),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河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摩擦学专家.我国摩擦学及固体润滑学科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为解决我国国防军工和高新技术特殊润滑材料与润滑技术... 党鸿辛(1929~2005),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河南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摩擦学专家.我国摩擦学及固体润滑学科的开拓者和学术带头人之一,为解决我国国防军工和高新技术特殊润滑材料与润滑技术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05年6月1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时光荏苒,岁月流逝,敬爱的导师党鸿辛先生离开我们已整整十载.但每每回想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防军工 固体润滑 摩擦学 润滑材料 大学兼职教授 润滑技术 时光荏苒 达善 学术带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掺杂类石墨涂层/蓖麻油酸固液复合润滑体系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马鹏程 周海斌 +4 位作者 鲁晓龙 隋旭东 杨柳青 玄翠娟 王强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5-723,共9页
钨掺杂类石墨涂层和蓖麻油酸组成的固液复合体系具有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有望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以及机械装备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本文中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出钨掺杂类石墨涂层,并研究了其在蓖麻油酸微量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结... 钨掺杂类石墨涂层和蓖麻油酸组成的固液复合体系具有优异的摩擦磨损性能,有望在轨道交通、航空航天以及机械装备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本文中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出钨掺杂类石墨涂层,并研究了其在蓖麻油酸微量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钨掺杂类石墨涂层和蓖麻油酸组成的固液复合润滑体系的摩擦系数低至约0.02,磨损率约为6.25×10^(-19)m^(3)/(N·m),比钨掺杂类石墨涂层和聚α烯烃(PAO)组成的固液复合体系的磨损率低约1个数量级,其磨痕在三维轮廓仪可观测的范围内几乎不可见,实现超低磨损.本文中研究结果为碳基涂层/蓖麻油酸固液复合体系的未来应用和发展提供了研究基础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复合润滑 绿色润滑剂 超低磨损 蓖麻油酸 碳基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氨基酸基离子液体作为水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机制研究
4
作者 孙学敏 刘骁 +6 位作者 郭平霞 陈强 白艳艳 于强亮 杨淑燕 蔡美荣 周峰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4-524,共11页
本文中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月桂酰肌氨酸钠和氨基酸为原料,采用简单的质子交换反应合成了2种氨基酸基离子液体Lys-LS和Arg-LS,并将其用作水基润滑添加剂.利用SRV-V微动摩擦磨... 本文中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批准的食品添加剂月桂酰肌氨酸钠和氨基酸为原料,采用简单的质子交换反应合成了2种氨基酸基离子液体Lys-LS和Arg-LS,并将其用作水基润滑添加剂.利用SRV-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全自动真彩共聚焦显微镜考察了2种离子液体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并采用扫描电镜(SEM)、石英晶体微天平(QC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深入探究了其润滑机理.研究结果表明:2种氨基酸基离子液体添加剂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可以显著抑制铸铁在水中的腐蚀.与去离子水相比,当Lys-LS和Arg-LS的添加质量分数为0.5%时,水基润滑液的摩擦系数和磨损体积分别降低了约70%和85%,具有显著的减摩抗磨效果.机理分析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在界面处形成的摩擦化学反应膜与物理/化学吸附膜协同作用,有效地阻止了滑动摩擦副之间的直接接触,进而赋予水基润滑液优异的摩擦学性能.2种润滑添加剂制备简单,安全无毒且绿色环保,有望作为水基金属加工液和难燃液压液的关键润滑添加剂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基离子液体 水基润滑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润滑机理 环境友好型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滚珠表面二维异质纳米复合涂层制备及固体超润滑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杨兴 王永富 +2 位作者 张俊彦 张斌 李瑞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14-22,共9页
目的针对工程规模生产的二维异质纳米粉体因强边缘效应和摩擦导致的复杂接触重构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二维异质纳米粉体实现宏观超润滑的策略,分析摩擦界面二维材料的复杂接触重构现象,推动二维异质纳米粉体宏观超润滑的工程应用。方法... 目的针对工程规模生产的二维异质纳米粉体因强边缘效应和摩擦导致的复杂接触重构等问题,提出一种利用二维异质纳米粉体实现宏观超润滑的策略,分析摩擦界面二维材料的复杂接触重构现象,推动二维异质纳米粉体宏观超润滑的工程应用。方法通过掺入石墨烯边缘氧,削弱二维纳米材料边缘钉扎效应,促进二维异质纳米粉体发生异质结转化,并控制同质结-异质结转化,实现载荷和速度可调的宏观超润滑。结果相较于无氧掺入体系,石墨烯边缘氧可以诱导二维异质纳米片(石墨烯、MoS2)在轴承滚珠表面的分层组装和充分混合,制备出大量纳米尺度同质结和异质结共存的复合涂层。当与无定形碳薄膜组成摩擦副时,二维纳米复合涂层实现了载荷和速度可调的宏观超润滑(摩擦因数低至0.007)。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显示,石墨烯边缘原子的活性较高,容易发生层间化学作用和边缘钉扎效应,而边缘氧钝化后可以有效削弱边缘钉扎效应。结论通过引入石墨烯边缘氧钝化技术,可以有效削弱边缘钉扎效应,促进二维异质纳米粉体到异质结的转化,调控同质结-异质结的转化,实现宏观超润滑,这为结构超滑的规模放大和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的技术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纳米粉体 结构超滑 石墨烯 二硫化钼 异质结 涂层 轴承滚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油酸甘油酯改性凹凸棒石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自修复性能研究
6
作者 牛宇琦 乐凯 +6 位作者 许江 柳宇震 张建军 车清论 徐书生 王爱勤 刘维民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9-420,共12页
采用SRV高频往复摩擦试验机考察了单油酸甘油酯改性凹凸棒石作为PAO6润滑油添加剂对GCr15钢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共聚焦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对磨痕的表面形貌、元素与... 采用SRV高频往复摩擦试验机考察了单油酸甘油酯改性凹凸棒石作为PAO6润滑油添加剂对GCr15钢摩擦副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共聚焦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对磨痕的表面形貌、元素与物相组成等进行了分析,探究了摩擦行为驱动下凹凸棒石添加剂修复磨痕表面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单油酸甘油酯改性的凹凸棒石作为PAO6润滑油添加剂能够显著改善GCr15钢的摩擦学性能,摩擦系数降低了57.1%,磨损率显著降低了86.3%,这是由于单油酸甘油酯具有良好的减摩作用,凹凸棒石在磨痕表面形成高耐磨的修复膜,使其耐磨性获得显著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凹凸棒石只有在较高载荷下容易发生摩擦化学反应,从而形成1层由底部铁的氧化物为支撑主体、上部硅酸盐与硬质陶瓷物相及少量碳等构成的复合修复膜,修复膜优先在犁沟处沉积并逐渐向整个摩擦接触界面扩散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单油酸甘油酯改性 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行为 修复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润滑剂苯并三氮唑类离子液体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7
作者 崔坤 田冰玉 +5 位作者 姚盈盈 刘梦瑶 徐帆 文平 董瑞 凡明锦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23-836,共14页
采用5-甲基-1H-苯并三氮唑作为阴离子,以四丁基磷和四丁基铵盐为阳离子,设计合成2种新型离子液体(5CP和5CN).选取传统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L-P104)作为对照样,研究了3种离子液体(ILs)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钢/钛摩擦副... 采用5-甲基-1H-苯并三氮唑作为阴离子,以四丁基磷和四丁基铵盐为阳离子,设计合成2种新型离子液体(5CP和5CN).选取传统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L-P104)作为对照样,研究了3种离子液体(ILs)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在钢/钛摩擦副上的润滑性能.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离子液体润滑剂在钛合金上表现出卓越的吸附性能;摩擦学试验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离子液体在钢/钛摩擦副上表现出优异的减摩(摩擦系数减小60%)和抗磨性能(钛合金磨损体积降低69%).其润滑性能的提升主要归因于离子液体在钛合金表面的高效吸附和界面润滑保护膜的形成,此外,苯并三氮唑阴离子结构中的刚性环结构能与钛合金表面络合成键,同时四丁基铵/磷阳离子上的柔性烷基链通过范德华力有效地增强了摩擦膜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离子液体 润滑剂 摩擦膜 润滑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硫化钼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径向和切向微动损伤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朱旻昊 周惠娣 +1 位作者 陈建敏 周仲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8,共5页
通过径向和切向微动试验考察了二硫化钼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微动摩擦学特性 ,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了两类微动损伤区的微观特征 .结果表明 :二硫化钼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具有良好的抗径向微动损伤性能 ... 通过径向和切向微动试验考察了二硫化钼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微动摩擦学特性 ,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量色散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分析了两类微动损伤区的微观特征 .结果表明 :二硫化钼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具有良好的抗径向微动损伤性能 ;切向微动条件下无混合区存在 ,涂层损伤强烈依赖于位移幅值 ,并伴随MoS2 的氧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粘结固体润滑膜 微动损伤 径向微动 切向微动 微动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域固体自润滑涂/覆层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9
作者 陈建敏 卢小伟 +1 位作者 李红轩 周惠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2-600,共9页
随着国防、航空、热核等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润滑材料的研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材料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减摩耐磨性能,同时要求材料在室温到高温宽温域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因此研制从室温到高温宽温域内均具有良... 随着国防、航空、热核等高新科技的迅速发展,对润滑材料的研发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材料在高温下具有优异的减摩耐磨性能,同时要求材料在室温到高温宽温域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因此研制从室温到高温宽温域内均具有良好摩擦学性能的涂/覆层材料意义重大.在综合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宽温域固体自润滑涂/覆层材料的结构设计和性能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未来一段时间内宽温域固体自润滑涂/覆层材料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温域 固体润滑 涂/覆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条件润滑耐磨表面工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10
作者 陈建敏 陈磊 +1 位作者 李红轩 周惠娣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共18页
极端条件是高技术装备经常遇到的使役工况,在极端条件下,常规材料将难以满足应用需求,急需发展超高极限性能的材料和技术。针对国家高技术领域装备发展对极端条件润滑耐磨表面工程技术的需求,在综述极端条件润滑耐磨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与... 极端条件是高技术装备经常遇到的使役工况,在极端条件下,常规材料将难以满足应用需求,急需发展超高极限性能的材料和技术。针对国家高技术领域装备发展对极端条件润滑耐磨表面工程技术的需求,在综述极端条件润滑耐磨表面工程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基础上,以粘结固体润滑涂层为主要对象,聚焦关键共性技术难题,以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难题为目标,重点介绍近年来围绕国家航空航天和核能领域对高极限性能润滑耐磨表面工程关键技术的需求开展相关研究所取得的突破,并列举在此基础上研发的典型产品,展示相关产品在解决高技术领域重大装备极端条件摩擦学问题方面的典型应用成果,体现高极限性能润滑耐磨表面工程技术对国家高技术装备发展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最后结合国家先进制造未来发展需求,探讨极端条件润滑耐磨表面工程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对全面了解国家高技术领域对极端条件润滑耐磨表面工程技术的需求,推进相关技术和产品的高技术应用,针对未来高技术装备需求发展更高极限性能的润滑耐磨表面工程技术,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条件 苛刻工况 润滑 耐磨 表面工程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 高技术应用 高技术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纳米LaF_3的固体润滑涂层摩擦学及抗腐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岳美娥 周惠娣 +2 位作者 陈建敏 贾均红 冶银平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9-22,38,共5页
研究了纳米LaF_3微粒对粘结固体润滑涂层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重点考察了纳米LaF_3填料的质量分数对涂层耐磨性的影响以及纳米和微米LaF_3填料对涂层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1%纳米LaF_3的涂层的耐磨性最佳,而纳米LaF_3填料对... 研究了纳米LaF_3微粒对粘结固体润滑涂层耐磨性及耐腐蚀性能的影响,重点考察了纳米LaF_3填料的质量分数对涂层耐磨性的影响以及纳米和微米LaF_3填料对涂层耐腐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含1%纳米LaF_3的涂层的耐磨性最佳,而纳米LaF_3填料对涂层减摩性能的影响不大;纳米LaF_3填料可以更有效地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三氟化镧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 摩擦学性能 抗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微动磨损性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徐进 朱旻昊 +2 位作者 陈建敏 周惠娣 周仲荣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0-234,共5页
采用Deltalab-Nene型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UMT-2型通用摩擦磨损试验仪对比考察了42CrMo钢基体表面MoS2基、石墨基、PTFE基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微动磨损性能及其同涂层划痕临界载荷的相关性;基于微动损伤表面和截面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以及... 采用Deltalab-Nene型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UMT-2型通用摩擦磨损试验仪对比考察了42CrMo钢基体表面MoS2基、石墨基、PTFE基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微动磨损性能及其同涂层划痕临界载荷的相关性;基于微动损伤表面和截面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以及涂层原始表面和微动磨损表面X射线衍射分析,探讨了几种涂层的微动损伤机理.结果表明:3种涂层的减摩抗磨性能并不简单取决于其同基体的结合强度,而是同时与涂层本身的机械力学性能和微结构密切相关;涂层在微动早期经历较轻微的塑性变形和流动,并可沿滑动方向发生晶粒择优取向,进而在偶件磨损表面形成转移膜,从而有效地起到减摩抗磨作用;涂层的失效主要归因于往复疲劳应力作用下的裂纹萌生、扩展以及层状剥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固体润滑涂层 微动磨损性能 磨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环氧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月梅 周惠娣 +2 位作者 陈建敏 陈磊 冶银平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2-45,49,共5页
水性环氧粘结固体润滑剂,以水作为分散介质,具有价格低廉、无毒、不燃等优点,并且不含VOC,是一类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环保型润滑剂。制备了一种环保型的含MoS2、石墨和Sb2O3的性能优良的水性环氧粘结固体润滑剂,其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能和... 水性环氧粘结固体润滑剂,以水作为分散介质,具有价格低廉、无毒、不燃等优点,并且不含VOC,是一类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的环保型润滑剂。制备了一种环保型的含MoS2、石墨和Sb2O3的性能优良的水性环氧粘结固体润滑剂,其具有优异的理化性能和摩擦学性能,尤其是在微动磨损的条件下,其摩擦学性能优于有机溶剂型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对比样品。环保的摩擦学性能优异的水性环氧粘结固体润滑剂的制备,为环保型润滑剂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粘结 固体润滑涂层 摩擦学性能 二硫化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钾固体润滑薄膜的制备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于波 周峰 +3 位作者 王博 刘刚 梁永民 刘维民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7-412,共6页
采用浸渍-提拉法制备出硬脂酸钾薄膜,用DF-PM型静-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UMT-2MT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在低速滑动和高速滑动条件下硬脂酸钾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观察分析了薄膜及偶件磨损表面的形... 采用浸渍-提拉法制备出硬脂酸钾薄膜,用DF-PM型静-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和UMT-2MT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在低速滑动和高速滑动条件下硬脂酸钾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仪观察分析了薄膜及偶件磨损表面的形貌及其典型元素的面分布情况.结果表明,以GCr15钢球为偶件在高速滑动和以氮化硅球作为偶件在高、低速滑动条件下,薄膜具有较好的摩擦磨损性能.由于钢球和氮化硅陶瓷球表面粗糙度及其化学状态存在差异,硬脂酸钾更容易在氮化硅球表面形成转移膜,从而具有更低的摩擦系数和更长的耐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钾 纳米薄膜 摩擦条件 摩擦磨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寿命黏结固体润滑涂层的制备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万宏启 许涛 +3 位作者 王军 赵利斌 赵晓琴 陈磊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4,59,共5页
采用红外光谱和XRD对进口银锑黏结固体润滑涂层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锑涂层主要由酚醛树脂、石墨、三氧化二锑和银组成。根据银锑涂层的成份,研制THC-800和F44两种黏结固体润滑涂层,分别采用CSM摩擦试验机和MHK-500A环块磨损试... 采用红外光谱和XRD对进口银锑黏结固体润滑涂层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银锑涂层主要由酚醛树脂、石墨、三氧化二锑和银组成。根据银锑涂层的成份,研制THC-800和F44两种黏结固体润滑涂层,分别采用CSM摩擦试验机和MHK-500A环块磨损试验机评价两种涂层在干摩擦和RP-3航空煤油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载荷15 N、振幅1.25 mm、频率10Hz及干摩擦的实验条件下,THC-800涂层的耐磨寿命大于540min,而F44涂层的耐磨寿命仅220 min,摩擦因数分别为0.075和0.080;在载荷1120 N、滑动速度2.56 m/s及RP-3航空煤油润滑下,THC-800涂层和F44涂层的耐磨性分别为16.3 km/μm和11.8 km/μm,摩擦因数分别为0.076和0.080;无论在干摩擦还是油润滑下,THC-800涂层比F44涂层均具有较好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接固体润滑涂层 石墨 摩擦 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润滑轴承运转行为的在轨飞行试验
16
作者 王德生 吕宏宇 +2 位作者 胡明 孙嘉奕 翁立军 《轴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0-85,共6页
高真空、微重力、极端温度、原子氧以及其他辐照的空间环境因素会对润滑材料的综合性能产生影响。空间润滑材料在轨环境效应的研究对发展具有良好空间环境适应性的润滑材料,满足服役可靠性高、运动寿命长的空间机械运动部件均具有十分... 高真空、微重力、极端温度、原子氧以及其他辐照的空间环境因素会对润滑材料的综合性能产生影响。空间润滑材料在轨环境效应的研究对发展具有良好空间环境适应性的润滑材料,满足服役可靠性高、运动寿命长的空间机械运动部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介绍了我国空间站舱外暴露平台下开展的润滑轴承的在轨飞行试验装置的设计与研制,在轨试验过程,试验样品的下行回收以及分析方法,明确了润滑轴承空间摩擦学行为研究的意义,并对空间润滑薄膜材料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固体润滑轴承 空间站 在轨测试 舱外活动 空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氮烷/MoS_(2)高温自润滑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谋吉 杨武芳 +5 位作者 汤洁 马正峰 王睿 麻拴红 于波 周峰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52-762,共11页
高温固体自润滑涂层因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和极好的附着力,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本文中采用陶瓷前驱体聚硅氮烷为粘接剂,MoS_(2)为润滑填料制备了1种新型的宽温域减摩抗磨涂层.系统探究了各因素对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 高温固体自润滑涂层因具有优异的摩擦学性能和极好的附着力,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本文中采用陶瓷前驱体聚硅氮烷为粘接剂,MoS_(2)为润滑填料制备了1种新型的宽温域减摩抗磨涂层.系统探究了各因素对涂层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Raman等表征分析涂层的微观组织、物相组成及磨损机理.结果表明:聚硅氮烷/MoS_(2)涂层不仅和基底结合力强,且在25~300℃较宽温域范围内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其中300℃热处理的涂层在200℃、9 N及90 r/min的测试条件下具有最佳润滑性能:平均摩擦系数为0.05,磨损率为7.6×10^(-5)mm^(3)/(N·m).涂层在中高温下体现出优异的润滑和耐磨性能,这主要得益于MoS_(2)特殊层状结构和弱的剪切应力以及高硬度无机非晶态陶瓷相SiOC的形成.该涂层的成功制备有望为高温工况下服役的零部件表面润滑防护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氮烷 二硫化钼 宽温域 高温润滑 耐磨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RV的重载轴承润滑脂摩擦磨损性能模拟评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启龙 姜程 +3 位作者 苏怀刚 娄文静 张如良 王晓波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2-253,共12页
为提高润滑脂产品配方筛选效率、节约轴承台架试验成本,提出了1种基于SRV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圆柱滚子-圆盘线接触往复运动模式评定重载轴承润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试验方法.采用四款重载润滑脂为试验样本,通过Pearson相关性系数法进行了SRV... 为提高润滑脂产品配方筛选效率、节约轴承台架试验成本,提出了1种基于SRV摩擦磨损试验机的圆柱滚子-圆盘线接触往复运动模式评定重载轴承润滑脂摩擦磨损性能的试验方法.采用四款重载润滑脂为试验样本,通过Pearson相关性系数法进行了SRV圆柱滚子-圆盘线接触往复摩擦磨损试验结果与FE-8轴承磨损台架试验结果间的相关性探讨,确定了方法最优试验参数,并在最优试验条件温度25℃,载荷1 kN,位移1 mm,往复速率50 Hz下完成了方法重复性考察.结果表明:SRV圆柱滚子-圆盘线接触往复试验方法试验结果重复性良好、可靠性高,与FE8轴承台架结果对应性优于四球机磨斑直径法(SH/T 0204-1992)以及SRV球滚子-圆盘接触试验法(NB/SH/T0721),更适用于重载轴承用润滑脂在摩擦副表界面的抗磨减摩性能的分析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磨损 可靠性 重载润滑脂 相关性 轴承台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及其在关节轴承中的应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明明 张招柱 +3 位作者 袁军亚 姜葳 李佩隆 刘维民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6-420,共25页
自润滑关节轴承是1种球面滑动轴承,因其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可靠性高以及免维护(不需要润滑油脂)等优异性能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自润滑关节轴承已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起落架、机体襟副翼以及直升机旋翼系统,其在航天飞行器、汽车... 自润滑关节轴承是1种球面滑动轴承,因其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可靠性高以及免维护(不需要润滑油脂)等优异性能受到广泛关注.目前,自润滑关节轴承已广泛应用于飞机发动机、起落架、机体襟副翼以及直升机旋翼系统,其在航天飞行器、汽车、核电和水利水电等领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随着高端装备极限性能不断提升,对自润滑轴承的服役性能及寿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自润滑关节轴承寿命提升、损伤失效机制和轴承寿命预测等方面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中从摩擦学视角出发,总结了自润滑关节轴承用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包括织物坯布组织结构、增强纤维、树脂基体、功能增强材料以及纤维-树脂界面改性等内容.此外,文中还介绍了自润滑关节轴承寿命评价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自润滑关节轴承试验规范及产品标准、轴承寿命试验及预测、轴承寿命及可靠性影响因素.最后对关节轴承用自润滑纤维织物复合材料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润滑织物复合材料 轴承 摩擦 磨损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皮多肽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与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恩惠 王宁丽 +2 位作者 李维民 赵改青 王晓波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3-241,共9页
采用酶解和大孔树脂分离技术从渔业废弃物中提取了3种不同极性的多肽,研究了多肽在水乙二醇溶液中溶解性、摩擦学性能,并探讨了其摩擦学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3种不同极性的多肽在水乙二醇体系中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 采用酶解和大孔树脂分离技术从渔业废弃物中提取了3种不同极性的多肽,研究了多肽在水乙二醇溶液中溶解性、摩擦学性能,并探讨了其摩擦学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3种不同极性的多肽在水乙二醇体系中均具有良好的溶解性,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摩擦学研究表明,多肽可显著提升水乙二醇溶液在钢/钢摩擦副间的减摩、抗磨性能,有效保护摩擦副表面,其中小极性的多肽抗磨性能最强,磨损体积比水乙二醇溶液降低55.49%,并且3种多肽均可显著提升水乙二醇的抗承载性能.多肽的分子结构中存在较多的极性基团,有助于多肽与金属摩擦副表面发生物理吸附,而且多肽在摩擦副表面还形成1层以含碳、氮有机化合物、铁氧化物为主的化学反应膜.因此,多肽优异的摩擦学性能是摩擦化学反应和物理吸附协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基润滑剂 环境友好润滑添加剂 多肽 摩擦学性能 摩擦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