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冰芯δ^(18)O记录的现代环境过程分析 被引量:13
1
作者 侯书贵 秦大河 +1 位作者 李忠勤 皇翠兰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8-116,共9页
据乌鲁木齐河源地区一个完整年周期的大气降水样品、1号冰川连续雪坑样品及浅冰芯样品的实测δ18O资料,初步探讨冰芯δ18O记录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δ18O与气温之间的关系转变。结果表明本区大气降水中的δ18O与气温之间存在显... 据乌鲁木齐河源地区一个完整年周期的大气降水样品、1号冰川连续雪坑样品及浅冰芯样品的实测δ18O资料,初步探讨冰芯δ18O记录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δ18O与气温之间的关系转变。结果表明本区大气降水中的δ18O与气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由于冬季雪层内水汽运移作用和风力导致积雪的重新分布作用,以及夏季雪层中融水渗浸作用等积雪沉积后的影响,1号冰川冰芯的δ18O记录与实测气温记录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即研究区域的冰芯δ18O记录不再具有明显的温度指标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Δ^18O 环境过程 乌鲁木齐河源 冰川 冰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冰芯δ^(18)O记录气候意义的再探讨 被引量:13
2
作者 侯书贵 秦大河 任贾文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38-442,共5页
根据乌鲁木齐河源1 号冰川冰芯δ18 O 记录与大西沟气象站实测的气温资料, 进一步系统地探讨了所研究区域冰芯δ18 O 记录的气候意义。结果表明,冰芯δ18 O 记录与夏半年(5月~10 月)平均气温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 根据乌鲁木齐河源1 号冰川冰芯δ18 O 记录与大西沟气象站实测的气温资料, 进一步系统地探讨了所研究区域冰芯δ18 O 记录的气候意义。结果表明,冰芯δ18 O 记录与夏半年(5月~10 月)平均气温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而与冬半年(11 月~次年4 月) 平均气温不存在稳定的相关性。该结果拓展了中、低纬主地区山地冰川冰芯δ18 O 记录作为温度指标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冰芯 Δ^18O记录 气候意义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雪淋溶作用对冰川雪层内主要阴、阳离子记录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侯书贵 秦大河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36-542,共7页
利用乌鲁木齐河源1 号冰川初始消融季节的连续雪坑离子浓度剖面,初步探讨本区冰川雪层中离子淋溶作用的特征及其对雪冰化学记录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始积雪内的大部分化学成分随融水向下渗浸,并富集在雪/ 冰界面处或附加冰内。当冰川... 利用乌鲁木齐河源1 号冰川初始消融季节的连续雪坑离子浓度剖面,初步探讨本区冰川雪层中离子淋溶作用的特征及其对雪冰化学记录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始积雪内的大部分化学成分随融水向下渗浸,并富集在雪/ 冰界面处或附加冰内。当冰川消融进一步加剧、导致大部分离子成分随融水进入冰川径流,则会最终形成离子浓度很低的冰川冰,冰芯之定量记录将蜕变为定性结果。另有证据表明各离子间不仅存在淋溶择优性,而且各离子在不同淋溶阶段被淋滤的程度也具有较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源 冰川 积雪淋溶作用 阴离子 阳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X-100型离子色谱仪用于冰雪样品中阴、阳离子的测定 被引量:15
4
作者 皇翠兰 蒲健辰 +1 位作者 李忠勤 侯书贵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95-199,共5页
本文介绍了DX-100型离子色谱仪用于冰雪样品中阴、阳离子的测定,以东北五大连池地区白龙洞和水晶宫为例,介绍了阴、阳离子测定在分析化学物质来源和成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离子色谱仪 测定 冰雪样品 环境气象 大气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拉斯加北坡巴罗地区(BARROW)水体的pH值和电导率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侯书贵 秦大河 张青松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55,共9页
根据1994年8~9月份在阿拉斯加北坡巴罗地区采集的5类水样(大气降水、河水、湖水、海水和地下水)的实测资料,初步探讨了本区水体的pH值和电导率的分布特征及环境意义。
关键词 水体 PH值 电导率 水样 巴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极阿拉斯加巴罗地区夏季降水化学特征
6
作者 侯书贵 秦大河 张青松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7年第2期83-90,共8页
本文根据1994年8~9月份阿拉斯加北坡巴罗地区降水的实测资料,初步探讨了本区夏季降水的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结果表明:巴罗地区夏季降水的pH值比冬季高,平均值接近与大气CO2平衡时纯水的酸度状况;电导率值普遍较低,个... 本文根据1994年8~9月份阿拉斯加北坡巴罗地区降水的实测资料,初步探讨了本区夏季降水的化学特征及环境意义。结果表明:巴罗地区夏季降水的pH值比冬季高,平均值接近与大气CO2平衡时纯水的酸度状况;电导率值普遍较低,个别电导率值较高的样品可能与海盐粒子有关;样品的主要离子浓度与北极其它地区和青藏高原的降水化学成分相当,exSO42-基本接近于零,反映了受人类活动影响非常小的自然本底状况。研究认为巴罗地区是进行北极地区现代环境状况研究的理想地区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巴罗地区 降水 大气环境 化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高原D110点不同季节土壤温度的日变化特征
7
作者 杨梅学 姚檀栋 +3 位作者 丁永建 王绍令 陈贤章 小池俊雄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70-574,共5页
利用1998 年GAMETibet 加强观测期间取得的一个年周期的土壤温度资料,对藏北高原D110 点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的月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夏半年(5 ~9 月) 土壤温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 可达40cm 深... 利用1998 年GAMETibet 加强观测期间取得的一个年周期的土壤温度资料,对藏北高原D110 点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的月际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夏半年(5 ~9 月) 土壤温度存在明显的日变化( 可达40cm 深处) ,且基本上按正弦曲线变化,但相位随深度的增加而滞后;冬半年(10 ~4 月) 土壤温度尽管也存在日变化,但变幅较小。就所研究的时段而言,6 月地表土壤温度的日变化最大。一年中最低温度的变化较小且平稳;而最高温度的变化较大,尤其是9 月到10 月的降温过程和4 月到5 月的升温过程都相当剧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土壤温度 日变化 季节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北高原土壤温度异常变化及其与雪灾关系初析
8
作者 杨梅学 姚檀栋 +1 位作者 小池俊雄 田殿武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88-95,共8页
通过对GAME-Tibet野外工作期间所得藏北高原一个年周期的土壤温度资料的初步分析,发现藏北高原1997~1998年冬半年上壤日温差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异常现象;指出了这种异常现象的发生可能与藏北高原1997年冬天的特大雪灾有关。从浅层土壤... 通过对GAME-Tibet野外工作期间所得藏北高原一个年周期的土壤温度资料的初步分析,发现藏北高原1997~1998年冬半年上壤日温差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异常现象;指出了这种异常现象的发生可能与藏北高原1997年冬天的特大雪灾有关。从浅层土壤日温差的异常变化,定性地说明了藏北高原1997~1998年冬半年不同地点雪灾的严重程度,但由于受资料的限制,目前尚无法进行定量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北高原 土壤温度 雪灾 异常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