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的气候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王宁练 姚檀栋 +2 位作者 田立德 刘时银 段克勤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4-40,共7页
依据山地冰川规模对于气候变化平衡态响应的一种统计模型,探讨了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东、西支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平衡态规模大小,根据该冰川的历史变化并应用这一统计模型,对于乌鲁木齐河源地区气候变化的趋势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天山 冰川 气候敏感性 小冰期 乌鲁木齐河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十年来的中国泥石流研究 被引量:67
2
作者 杜榕桓 李鸿琏 +1 位作者 唐邦兴 章书成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64-73,共10页
本文通过对我国泥石流研究成果的总结,结合作者们工作的心得体会,就我国30年来的泥石流研究工作进行回顾与展望;并针对国情和灾情,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泥石流 中国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马兰山冰川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谢自楚 韩健康 +1 位作者 冯清华 王晓军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83-88,共6页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马兰山共有冰川 4 2条 ,总面积 195km2 ,总储水量 2 2 2 3亿m3,平均年融水量 6 80万m3,属于极大陆型冰川 .近世纪来 ,冰川处于退缩状态 ,但幅度不大 ,下世纪对冰川径流的影响不大 .
关键词 冰川 资源 环境 青藏高原 可可西里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土Ⅰ-Ⅱ型复合断裂准则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增利 李洪升 +1 位作者 朱元林 彭万巍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8-152,共5页
采用四点弯曲试件,参照有关的测试方法,测定了几种不同含水量及不同温度下的冻土Ⅰ—Ⅱ型复合断裂的KⅠ和KⅡ,并绘制了相应的KⅠ/KⅠCKⅡ/KⅠC曲线,给出了曲线的表达式,对冻土的Ⅰ—Ⅱ型复合断裂准则进行了讨论,并给出... 采用四点弯曲试件,参照有关的测试方法,测定了几种不同含水量及不同温度下的冻土Ⅰ—Ⅱ型复合断裂的KⅠ和KⅡ,并绘制了相应的KⅠ/KⅠCKⅡ/KⅠC曲线,给出了曲线的表达式,对冻土的Ⅰ—Ⅱ型复合断裂准则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复合断裂准则 测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冰川泥石流的一些特征 被引量:24
5
作者 李鸿琏 蔡祥兴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1-9,共9页
本文重点阐述中国近期冰川泥石流的区域分布、发育条件与类型特征。中国的冰川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经102°以西、现代冰川急剧消退的10多座山系中,其中海洋型冰川区泥石流最发育,亚大陆型冰川区泥石流次之,极大陆型冰川区泥石流最弱... 本文重点阐述中国近期冰川泥石流的区域分布、发育条件与类型特征。中国的冰川泥石流主要分布在东经102°以西、现代冰川急剧消退的10多座山系中,其中海洋型冰川区泥石流最发育,亚大陆型冰川区泥石流次之,极大陆型冰川区泥石流最弱。按成因划分泥石流类型有冰雪消融型、冰雪融水与雨水混合型及冰湖溃决型。泥石流的发生率与规模,也以海洋型冰川区泥石流为大,如西藏古乡泥石流1964年发生85次,最大流量2.86万立方米/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冰川 泥石流 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冰川区水量(物质)平衡模型估计气候变化对冰川水资源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赖祖铭 叶佰生 朱守森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9-54,共6页
本文提出了一个水量(物质)平衡模型,估计可能的气候变化对冰川区水文的影响。以天山北坡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假设温度升高1—4℃和相应的降水量变化为0,±10%,±20%组合成二十种气候变化情景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目前的... 本文提出了一个水量(物质)平衡模型,估计可能的气候变化对冰川区水文的影响。以天山北坡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为例,假设温度升高1—4℃和相应的降水量变化为0,±10%,±20%组合成二十种气候变化情景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目前的冰川融水量(R_i)是处在冰川退缩阶段的高值期,假设的二十种气候情景下的R_i均小于此值。因此,未来全球气候变暖,将会导致我国西北高寒山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川径流量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模型 气候 冰川 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冰川资源估算及其对河流的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施雅风 杨针娘 《水文》 1982年第S1期6-12,共7页
一、中国冰川基本特征我国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山岳冰川最多的国家之一。南起云南省玉龙雪山(27°N),北抵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49°lO′N),纵横数千公里的西部高山,据初步查明现代冰川面积近56500平方公里(见图1),占全球冰川复盖面... 一、中国冰川基本特征我国是世界上中低纬度山岳冰川最多的国家之一。南起云南省玉龙雪山(27°N),北抵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49°lO′N),纵横数千公里的西部高山,据初步查明现代冰川面积近56500平方公里(见图1),占全球冰川复盖面积16200000平方公里的3.5‰,为亚洲中部山岳冰川面积的一半左右。其中以昆仑山冰川复盖面积为最大,其次为喜马拉雅山,最小为阿尔泰山。分布于内陆河的冰川面积为33,600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冰川面积的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川 内陆河 径流模数 径流量 阿尔泰山 径流率 冰川面积 冰川水文 冰川融水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南坡昆马力克河冰川阻塞湖洪水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刘景时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70-74,共5页
天山南坡昆马力克河几乎每年出现一次冰湖洪水,洪水的涨水过程可用自然对数或直线方程模拟,从洪水前三天过程求出涨率,预报洪峰处流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预计未来该河5月出现的洪水次数将增多,6月次数减少,7、8月洪水... 天山南坡昆马力克河几乎每年出现一次冰湖洪水,洪水的涨水过程可用自然对数或直线方程模拟,从洪水前三天过程求出涨率,预报洪峰处流量。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预计未来该河5月出现的洪水次数将增多,6月次数减少,7、8月洪水规模扩大,冰湖洪水对河流水情影响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湖 洪水 昆马力克河 冰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康公路花石峡冻土路基试验研究站简介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东庆 朱林楠 +3 位作者 郭兴民 邢莉莉 房建宏 郭德存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94-95,共2页
青康公路花石峡冻土路基试验研究站简介李东庆朱林楠郭兴民邢莉莉(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房建宏郭德存(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公路研究室西宁810001)在全球大气环境转暖以... 青康公路花石峡冻土路基试验研究站简介李东庆朱林楠郭兴民邢莉莉(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730000)房建宏郭德存(青海省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公路研究室西宁810001)在全球大气环境转暖以及铺筑黑色沥青路面施工等人为活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 冻土 路基 试验研究站 青康公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竺可桢教授开拓了中国气候变迁研究的道路 被引量:2
10
作者 施雅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72-176,共5页
竺可桢教授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研究领域覆盖气象学、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三个方面,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他用力最深的研究课题,尤其最后发表也是最光辉的论著“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在国内和国际上引起广泛... 竺可桢教授是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教育家,研究领域覆盖气象学、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三个方面,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是他用力最深的研究课题,尤其最后发表也是最光辉的论著“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在国内和国际上引起广泛反响,他的研究方法与成果为中国气候变化研究开拓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竺可桢 中国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散斑法对冻土微裂纹形貌和发展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承姬 李洪升 +2 位作者 刘增利 孙秀堂 朱元林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52-156,共5页
将激光散斑法用于冻土材料,得出了裂纹尖端存在一个微裂纹损伤区(或称为断裂过程区)的结论.通过对裂纹尖端一系列散斑图的逐点分析,绘出了微裂纹区随载荷增加而发展的形貌及其全过程,测定了裂纹嘴张开位移的临界值δC,从而为冻... 将激光散斑法用于冻土材料,得出了裂纹尖端存在一个微裂纹损伤区(或称为断裂过程区)的结论.通过对裂纹尖端一系列散斑图的逐点分析,绘出了微裂纹区随载荷增加而发展的形貌及其全过程,测定了裂纹嘴张开位移的临界值δC,从而为冻土材料的宏微观力学行为研究及弹塑性断裂韧度测试分析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斑法 激光 冻土 裂纹张开位移 微裂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冰川冻土地区砂金矿形成机理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沈永平 《黄金科技动态》 1993年第2期15-16,共2页
简述了冻土区砂金矿形成的地球化学和生物学变化。
关键词 冰川冻土 砂金 地球化学
全文增补中
近百年中国年气温序列的建立 被引量:381
13
作者 王绍武 叶瑾琳 +2 位作者 龚道溢 朱锦红 姚檀栋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92-401,共10页
该文根据气温观测,并利用敦德及古里雅冰芯资料及有关史料、树木年轮资料,得到了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台湾、华中、西南、西北、新疆、西藏10个区1880~1996年的年平均气温序列.然后根据每个区的面积加权平均得到代表... 该文根据气温观测,并利用敦德及古里雅冰芯资料及有关史料、树木年轮资料,得到了东北、华北、华东、华南、台湾、华中、西南、西北、新疆、西藏10个区1880~1996年的年平均气温序列.然后根据每个区的面积加权平均得到代表中国的气温序列.根据这个序列,1880~1996年增温为0.44℃/100a,显著高于过去对中国气候变暖的估计值0.09℃/100a.这主要是因为新计算的中国气温包括了我国西部地区,而那里在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气温显著偏低.另外本世纪90年代的迅速增暖也加强了这个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序列 气候变化 气候变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几种新方法评介 被引量:162
14
作者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60-64,共5页
可持续发展衡量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和模型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它可以为政府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优先考虑的问题 ,还可以为公众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信息。在分析国际上和国内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 可持续发展衡量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和模型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 ,它可以为政府的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和优先考虑的问题 ,还可以为公众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信息。在分析国际上和国内衡量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本文介绍了 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上提出的几种新的、有代表性的基于货币化估值的指标体系和以具体生物物理衡量的指标体系 ,并系统分析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指标体系 ISEW GPI 经济 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末次间冰期兰州黄土记录中的粘土矿物及其环境意义探讨 被引量:35
15
作者 师育新 戴雪荣 +1 位作者 李节通 王家澄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87-94,共8页
本文研究了末次间冰期高分辨率兰州黄土(S1)21个样品中的粘土矿物,并与现代尘暴沉积物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1三个古土壤层及其间所夹两个黄土层中的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基本一致,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绿泥石和高岭石及少量... 本文研究了末次间冰期高分辨率兰州黄土(S1)21个样品中的粘土矿物,并与现代尘暴沉积物作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S1三个古土壤层及其间所夹两个黄土层中的粘土矿物组合特征基本一致,以伊利石为主,其次为绿泥石和高岭石及少量伊/蒙间层矿物。粘土矿物的形成以碎屑成因为主,其总量在剖面上的变化具有指示气候变化的意义。古土壤层中伊利石结晶度较黄土层中低,反映在气候温暖潮湿的条件下粘土矿物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造。粘土矿物总量及各种矿物相对含量的变化和对伊利石结晶度的研究均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更新世 黄土 粘土矿物 伊利石结晶度 环境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源区高寒冰缘植被的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安黎哲 刘艳红 +3 位作者 冯国宁 冯虎元 陈拓 程国栋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98-105,共8页
对乌鲁木齐河源区高寒冰缘植被进行了调查和生态环境分析。研究了高寒冰缘植物对寒区环境在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等方面的适应特征及其生态对策。在该区域垂直带谱中,植被包括了两个垂直带:高山草甸和高山垫状植被。主要植物群系有:苔... 对乌鲁木齐河源区高寒冰缘植被进行了调查和生态环境分析。研究了高寒冰缘植物对寒区环境在形态结构和繁殖方式等方面的适应特征及其生态对策。在该区域垂直带谱中,植被包括了两个垂直带:高山草甸和高山垫状植被。主要植物群系有:苔草群系、嵩草群系、早熟禾群系、四蕊山莓草群系、高山红景天群系、簇生柔籽草群系、珠芽蓼群系等7 个,共包括27 类植物群落(群丛)。此外,在高山流石堆上具有处于演替早期阶段的高山植物群聚。决定该区植物群落类型和空间分布的主要生态因子是热量(温度、海拔)和有效水分。这些植物类群和植物群落在改善土壤、气候条件、涵养水源和维持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鲁木齐河流区 高寒冰缘植被 群落 生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风尘沉积的粒度分布模式及其古气候意义 被引量:27
17
作者 戴雪荣 李吉均 +2 位作者 俞立中 师育新 王家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6-42,共7页
通过对兰州不同气候背景下形成的风尘沉积 1 80个样品详细的粒度分析 ,建立了该地区风尘沉积的粒度分布基本模式。发现研究区风尘沉积具有以下特征 :(1 )沉积物分选差 ,主要由粒径 >4Φ的颗粒组成 ,平均6 .4Φ ;(2 )粒级构成为极细砂... 通过对兰州不同气候背景下形成的风尘沉积 1 80个样品详细的粒度分析 ,建立了该地区风尘沉积的粒度分布基本模式。发现研究区风尘沉积具有以下特征 :(1 )沉积物分选差 ,主要由粒径 >4Φ的颗粒组成 ,平均6 .4Φ ;(2 )粒级构成为极细砂 2 .6 %、粉砂 77.8%、粘土 1 9.6 % ,属粉质重亚粘土或典型黄土 ;(3)频率曲线为单峰、极正偏类型 ,且具有粗头短促、中间宽大和细尾拉长的特点 ;(4)短期悬浮颗粒与长期悬浮颗粒大致呈对等配比。这些特征同时也为兰州现代尘暴沉积物所具备 ,因而可视为该地区风尘沉积的一个基本诊断模式搬运方式。颗粒粒径 <5 .5 0Φ的含量指标 (GSP1)和 4.5 0~ 6 .5 0Φ的含量指标 (GSP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尘沉积 诊断模式 粒度指标 古气候 粒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山南坡湖相沉积和湖泊演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8
18
作者 李世杰 郑本兴 焦克勤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06-314,共9页
根据西昆仓山南坡湖盆区古湖相地层的分布和地层变化以及^(14)C 测年资料,阐述了湖泊的演变历史及其原因。指出该区湖泊变化经历了如下几个过程:统一大湖分裂的若干小湖→高湖面期→湖面降低→高潮面期→湖面降低→湖泊大幅度萎缩.其湖... 根据西昆仓山南坡湖盆区古湖相地层的分布和地层变化以及^(14)C 测年资料,阐述了湖泊的演变历史及其原因。指出该区湖泊变化经历了如下几个过程:统一大湖分裂的若干小湖→高湖面期→湖面降低→高潮面期→湖面降低→湖泊大幅度萎缩.其湖泊演化是青藏高原的构造隆升和全球性气候变化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相 沉积 湖泊 演化 昆仑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冰芯δ^(18)O记录的现代环境过程分析 被引量:13
19
作者 侯书贵 秦大河 +1 位作者 李忠勤 皇翠兰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8-116,共9页
据乌鲁木齐河源地区一个完整年周期的大气降水样品、1号冰川连续雪坑样品及浅冰芯样品的实测δ18O资料,初步探讨冰芯δ18O记录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δ18O与气温之间的关系转变。结果表明本区大气降水中的δ18O与气温之间存在显... 据乌鲁木齐河源地区一个完整年周期的大气降水样品、1号冰川连续雪坑样品及浅冰芯样品的实测δ18O资料,初步探讨冰芯δ18O记录的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以及δ18O与气温之间的关系转变。结果表明本区大气降水中的δ18O与气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由于冬季雪层内水汽运移作用和风力导致积雪的重新分布作用,以及夏季雪层中融水渗浸作用等积雪沉积后的影响,1号冰川冰芯的δ18O记录与实测气温记录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即研究区域的冰芯δ18O记录不再具有明显的温度指标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Δ^18O 环境过程 乌鲁木齐河源 冰川 冰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洲伊丽莎白公主地区两雪坑内环境气候时间序列记录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张明军 李忠勤 +2 位作者 秦大河 李军 慕富强 《极地研究》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9-24,共6页
对1996/1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获得的南极洲伊丽莎白公主地区两个雪坑样品的阴离子、阳离子和δ18O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NO-3的浓度变化和δ18O的变化同相,Cl-的浓度变化和δ18O的变化异相,两者... 对1996/1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获得的南极洲伊丽莎白公主地区两个雪坑样品的阴离子、阳离子和δ18O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NO-3的浓度变化和δ18O的变化同相,Cl-的浓度变化和δ18O的变化异相,两者的变化和δ18O的变化一样,都形成明显的季节变化层,这为研究者在本地区冰盖内划分年层、建立时间序列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与之相反的是,各种阳离子的时间序列却不明显。另外,两个雪坑中的nssSO42-在1995/1994和1993/1992都表现出非常高的浓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丽莎白公主地 Δ^18O 火山爆发 环境气候 雪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