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气风场探测星载干涉光谱技术进展综述 被引量:15
1
作者 冯玉涛 李娟 +8 位作者 赵增亮 原晓斌 余涛 付建国 武魁军 郝雄波 傅頔 孙剑 王爽 《上海航天》 CSCD 2017年第3期14-26,共13页
综述了被动光学遥感国外星载大气风场探测干涉光谱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Fabry-Perot干涉仪、Michelson干涉仪、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及其相应的探测原理,其中从单视场发展到双视场、四视场临边扫描。比较了不同技术体制特点和局限。介绍... 综述了被动光学遥感国外星载大气风场探测干涉光谱技术的研究进展。阐述了Fabry-Perot干涉仪、Michelson干涉仪、多普勒差分干涉仪及其相应的探测原理,其中从单视场发展到双视场、四视场临边扫描。比较了不同技术体制特点和局限。介绍了国外广角迈克尔逊多普勒成像干涉仪(WAMDII)、高分辨率多普勒成像仪(HRDI)、多普勒干涉仪(TIDI)等的特点、性能指标及其应用。分析了研制中二维空间转台、光纤视场合成技术、窄带滤光片工艺水平等关键技术。归纳了性能指标中测风精度提高、探测范围扩大、视场增大等进展;数据应用中由反演风速、温度和辐射率数据向探测重力波、成分密度、气辉和极光发射率、夜光云和离子流密度等动力学和热力学参数,大气有效反射率,气溶胶相位函数和散射系数等的转变。展望了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环境 多普勒效应 大气风场 星载干涉仪 被动遥感 Fabry-Perot干涉仪 Michelson干涉仪 多普勒差分干涉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振透雾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实验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夏璞 刘学斌 闫鹏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5-101,共7页
针对尘雾天气下对成像质量、集成度和实时性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可进行快速去雾处理的偏振成像系统.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差分电平转换,结合探测器内置锁相环路和CamLink图像传输协议搭建高集成度CMOS成像电路;利用斯托克斯方程对获... 针对尘雾天气下对成像质量、集成度和实时性的要求,设计了一种可进行快速去雾处理的偏振成像系统.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实现差分电平转换,结合探测器内置锁相环路和CamLink图像传输协议搭建高集成度CMOS成像电路;利用斯托克斯方程对获得的偏振图像进行反演,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器模块实现了实时去雾算法.该偏振成像系统尺寸为117mm×117mm×126mm,质量为1.2kg.在尘雾天气下进行成像实验,通过对比去雾前后图像直方图和RGB分布,表明该成像系统能有效地对大气散射进行校正,验证了该成像系统的透雾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该成像系统在2 048×2 048及180Hz下可获得稳定的彩色去雾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雾 偏振测量 CMOS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 数字信号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对高光谱端元提取的空谱联合预处理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吴银花 王鹏冲 +1 位作者 吴慎将 张发强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55-964,共10页
混合像元的存在是制约高光谱遥感应用精度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进行高光谱解混合。端元提取作为高光谱解混合的关键,往往易受噪声和异常点的干扰。为了提高端元提取精度,针对高光谱端元提取提出了一种空谱联合的预处理方法。首先,定义了... 混合像元的存在是制约高光谱遥感应用精度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进行高光谱解混合。端元提取作为高光谱解混合的关键,往往易受噪声和异常点的干扰。为了提高端元提取精度,针对高光谱端元提取提出了一种空谱联合的预处理方法。首先,定义了新概念光谱纯度指数,主要用于预估高光谱图像中每个像元的光谱纯度;其次,给出了基于光谱纯度指数的空间去冗余方法,利用真实地物的空间分布连续性,判断和移除高光谱图像中冗余像元,最终形成精简的候选端元集。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提出的预处理方法后,对于模拟高光谱图像,提取的端元与原始端元之间夹角平均减少了9.0223°,候选端元数量少于原始像元数量的10%。该预处理方法不仅有效消除了噪声和异常点的干扰,提高了端元提取精度,且大幅降低了时间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解混合 端元提取 预处理 光谱纯度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精简波段的高光谱血液数据检测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蕊 杨凡超 +3 位作者 刘颖 李大湘 甘玉泉 严敏 《西安邮电大学学报》 2020年第1期74-79,共6页
针对传统的血迹检测方法检测不精确且具有破坏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血迹数据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血液与类血液红色物质的特征峰筛选的方式进行谱段抽取,实现类血迹红色物质和血迹高光谱数据的波段选择,达到谱段数量精简的效果;... 针对传统的血迹检测方法检测不精确且具有破坏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高光谱血迹数据的无损检测方法。通过血液与类血液红色物质的特征峰筛选的方式进行谱段抽取,实现类血迹红色物质和血迹高光谱数据的波段选择,达到谱段数量精简的效果;通过光谱角匹配算法对类红色血迹物质与真实血迹高光谱数据匹配识别,以实现血迹无损检测。在血迹与类血迹红色物质上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大幅降低血液检测所需谱段数量,并且具备更高的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血迹 波段精简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通道融合特征的现勘图像分类算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颖 张倩楠 +3 位作者 王富平 雷研博 公衍超 杨凡超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7-72,共6页
针对单一特征难以精确地表达复杂图像内容的问题,提出基于颜色通道融合特征的现勘图像分类算法。首先,分别在H,S和V三个颜色通道上提取图像的LBP特征和GIST特征,并利用颜色空间信息进行加权融合;然后,将融合的LBP和GIST特征串联形成新... 针对单一特征难以精确地表达复杂图像内容的问题,提出基于颜色通道融合特征的现勘图像分类算法。首先,分别在H,S和V三个颜色通道上提取图像的LBP特征和GIST特征,并利用颜色空间信息进行加权融合;然后,将融合的LBP和GIST特征串联形成新的特征描述向量,并用于训练分类器以实现精确地现勘图像分类。在现勘图像数据库上,大量实验结果显示提出的现勘图像分类算法优于基于单一特征的图像分类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勘图像分类 颜色通道 特征提取 特征融合 训练分类器 实验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波长可调的近红外波段完美吸收体
6
作者 李娟 孙剑 +2 位作者 傅頔 王爽 冯玉涛 《红外》 CAS 2017年第11期1-4,10,共5页
一般将电磁波完美吸收体简称为完美吸收体,它可用于很多行业。用有限时域差分法研究了一种可以在近红外波段工作的完美吸收体。模拟结果表明,这种完美吸收体可以实现98%的单峰1400 nm左右宽谱吸收,或者可以实现90%以上的1320 nm和1640 n... 一般将电磁波完美吸收体简称为完美吸收体,它可用于很多行业。用有限时域差分法研究了一种可以在近红外波段工作的完美吸收体。模拟结果表明,这种完美吸收体可以实现98%的单峰1400 nm左右宽谱吸收,或者可以实现90%以上的1320 nm和1640 nm波长的双峰吸收效率。通过调节共振腔结构的大小可以调节吸收波长和吸收宽度。电磁波完美吸收体是一种背靠背双共振腔模式的完美吸收体,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完美吸收体 共振腔 时域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结构夹芯板及其低宽频振动带隙机理 被引量:5
7
作者 李锁斌 魏儒义 +3 位作者 周安安 李丽霞 何彦斌 李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85,共9页
针对厚板类结构的低频减振问题,将超材料/结构概念引入夹芯板中,提出了一种夹芯型超板——超结构夹芯板,其结构主要由夹芯型周期基板和内嵌于其中的夹芯型周期振子组成,具有轻质、高刚度、厚尺度和低宽频振动带隙特性。对其减振机理进... 针对厚板类结构的低频减振问题,将超材料/结构概念引入夹芯板中,提出了一种夹芯型超板——超结构夹芯板,其结构主要由夹芯型周期基板和内嵌于其中的夹芯型周期振子组成,具有轻质、高刚度、厚尺度和低宽频振动带隙特性。对其减振机理进行理论研究发现:夹芯型周期基板的振动模式与夹芯振子的振动模式依据模态叠加原理分别主导系统响应,当二者的主模态相互耦合时,振子通过抑制夹芯型周期基板的主模态,使夹芯型超板中不产生波传播模式,形成振动带隙;夹芯振子的刚度模式是影响带隙特性的主要因素,当其为混合刚度模式时,可实现带隙位置和带隙宽度一起调节,形成低宽频振动带隙。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夹芯振子具有串并联刚度特性,致使振子中出现了两种刚度模式,分别对带隙位置和带隙宽度同时进行调节,最终于低频处将完全带隙扩宽了7倍。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夹芯型超板集夹芯板与超材料/结构二者优点于一体,实现了力学承载和低频带隙减振的统一,具有较好的低宽频减振特性,为厚板类结构的低频减振提供了新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芯板 超结构 振动带隙 低频减振 超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深度学习的硬件木马检测算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志强 张铭津 +1 位作者 池源 李云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7-45,共9页
由于传统的硬件木马检测均采用功能测试等电信号检测技术,检测方法存在成本高、漏检率高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深度学习的非电信号硬件木马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增强残差网络将低分辨率芯片显微图像转换为高分辨率芯片显... 由于传统的硬件木马检测均采用功能测试等电信号检测技术,检测方法存在成本高、漏检率高和效率低下等问题,对此提出了一种深度学习的非电信号硬件木马检测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增强残差网络将低分辨率芯片显微图像转换为高分辨率芯片显微图像;然后通过循环一致对抗生成网络将该高分辨率图像生成与母版图像同源的芯片显微图像,生成的芯片显微图像通过二阶微分图像增强算法区分出目标区域与背景区域,并结合阈值分割算法将目标区域分割出来;最后通过数学形态学操作去除由于工业噪声产生的微小干扰,利用变化检测算法检测芯片中存在的硬件木马。通过在芯片显微图像数据集上的实验显示,基于深度学习的硬件木马检测方法正检率高达约92.4%,与传统的电信号检测方法相比,精度更高,速度更快,且操作更简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件木马检测 深度学习 图像增强 图像分割 数学形态学操作 变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差异度量约束的图像修复 被引量:3
9
作者 来毅 任莉 刘颖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00-906,共7页
针对传统算法在图像修复时选取最佳块匹配准则的单一性和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间差异度量约束的图像修复方法。该算法利用等照度线确定待修复块的优先级,根据空间差异度量约束的最佳块匹配准则搜索与该待修复块最匹配的样本块,采... 针对传统算法在图像修复时选取最佳块匹配准则的单一性和随机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空间差异度量约束的图像修复方法。该算法利用等照度线确定待修复块的优先级,根据空间差异度量约束的最佳块匹配准则搜索与该待修复块最匹配的样本块,采用最佳匹配块的信息更新优先级最高的待修复块的信息以修复其缺失像素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所提算法能有效提高图像修复的主客观质量,对三种类型的信息缺失均取得了较好的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修复 空间差异度量 块匹配 平方差之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特征融合的视频镜头分割 被引量:2
10
作者 来毅 辛可嘉 刘颖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92-797,共6页
针对传统镜头分割算法特征单一、分割效果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特征融合的视频镜头分割算法。首先,通过建立一种优化模型,融合空间差异度量和感知哈希度量两种重要特征,构造一种镜头边界区分能力更强的镜头边界检测特征,即像素差异度... 针对传统镜头分割算法特征单一、分割效果较差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特征融合的视频镜头分割算法。首先,通过建立一种优化模型,融合空间差异度量和感知哈希度量两种重要特征,构造一种镜头边界区分能力更强的镜头边界检测特征,即像素差异度量;其次,结合直方图差异度量,形成有效的镜头边界检测策略,以便更加准确判断是否发生镜头切换。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取得了较好的分割效果,具有较高的查准率和查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镜头分割 特征融合 空间差异度量 感知哈希度量 直方图差异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噪声环境下单基地MIMO雷达目标角度估计算法
11
作者 夏耘 毕英杰 +1 位作者 王玉磊 朱晓梅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0-54,71,共6页
以α稳定分布作为脉冲噪声数学模型,研究了脉冲噪声环境下单基础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目标角度估计问题。为了解决基于分数低阶统计量的目标角度估计算法需要脉冲噪声先验信息的问题,利用雷达接收数据构造出两种鲁棒的相关矩阵,即... 以α稳定分布作为脉冲噪声数学模型,研究了脉冲噪声环境下单基础多输入多输出(MIMO)雷达目标角度估计问题。为了解决基于分数低阶统计量的目标角度估计算法需要脉冲噪声先验信息的问题,利用雷达接收数据构造出两种鲁棒的相关矩阵,即相关熵相关矩阵和非线性压缩核函数相关矩阵,提出了基于这两种鲁棒相关矩阵的单基地MIMO雷达目标角度估计算法。仿真实验表明:在α稳定分布脉冲噪声环境下,新提出的责任中算法的性能明显优于传统的基于二阶统计量和基于分数低阶统计量的目标角度估计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基地多输入多输出雷达 Α稳定分布 目标角度估计 相关熵 非线性压缩核函数 分数低阶统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