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外偏振成像探测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煜 刘海峥 +1 位作者 史泽林 佟秋男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81,共15页
红外偏振成像探测技术在传统强度信息的基础上引入偏振信息,在特定条件下可有效提升目标探测识别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杂比、抗伪装和抗干扰等优势,在目标侦察、探测与打击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首先介绍了物体表... 红外偏振成像探测技术在传统强度信息的基础上引入偏振信息,在特定条件下可有效提升目标探测识别能力,具有较高的信杂比、抗伪装和抗干扰等优势,在目标侦察、探测与打击等领域展现出广泛的应用潜力和良好的发展前景。首先介绍了物体表面偏振理论及相关现象,特别是目标高温偏振现象的发现,为偏振探测应用拓展了新领域;并基于目标偏振理论,分析了不同环境及应用背景下目标偏振特性的研究成果。其次,综述了近年来红外偏振探测器的发展以及目标红外偏振成像探测的最新进展,归纳了当前复杂战场环境下目标探测任务对红外偏振探测技术提出的新要求:突破实时高精度成像技术瓶颈、强化穿云透雾能力与抗遮蔽干扰性能等。最后,在总结目标偏振机理、目标偏振特性及偏振探测器技术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未来应深化目标表面偏振理论研究、推动高精度红外偏振探测器制备技术发展、探索多维度信息融合处理,并进一步展望红外偏振探测技术在复杂目标识别、反隐身作战及战场监测等军事领域的未来发展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振原理 目标偏振特性 红外偏振探测器 偏振探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180 nm CMOS工艺的281 GHz太赫兹探测器
2
作者 姜宁 郭莹 +1 位作者 刘朝阳 祁峰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47-255,共9页
基于180 nm标准CMOS工艺设计出了一种281 GHz太赫兹(THz)探测器。该探测器集成了贴片天线和NMOS场效应晶体管。为了提升天线和晶体管之间的太赫兹功率传输效率,在其之间设计了阻抗匹配网络。仿真结果显示,添加阻抗匹配网络后,探测器的... 基于180 nm标准CMOS工艺设计出了一种281 GHz太赫兹(THz)探测器。该探测器集成了贴片天线和NMOS场效应晶体管。为了提升天线和晶体管之间的太赫兹功率传输效率,在其之间设计了阻抗匹配网络。仿真结果显示,添加阻抗匹配网络后,探测器的性能提升了约20倍。为了消除栅极偏置线和芯片键合线对天线和晶体管之间阻抗匹配的影响,在晶体管栅极处设计了陷波滤波器。由于采用了辐射方向向上的贴片天线,无需集成硅透镜来补偿硅衬底导致的表面波损耗,降低了探测器的复杂性与成本。测试结果显示,在281 GHz频率下,探测器的电压响应率(Rv)和噪声等效功率(Noise Equivalent Power,NEP)分别为1524 V/W和19.9 pW/Hz1/2。利用该探测器搭建了太赫兹扫描成像系统,成像结果清晰地显示了门禁卡等物体内部线圈和芯片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OS探测器 贴片天线 阻抗匹配网络 陷波滤波器 太赫兹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动态调谐反射面天线研究
3
作者 张辉 陈宝权 +1 位作者 汪业龙 祁峰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8,共8页
可重构宽带元件因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性作用而具有深远意义,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宽带1-bit单元仍具有挑战性。该可重构单元基于极化转换原理,通过控制PIN二极管的通断状态,将入射波偏振态旋转±90°,实现双极化调控与精确... 可重构宽带元件因其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关键性作用而具有深远意义,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宽带1-bit单元仍具有挑战性。该可重构单元基于极化转换原理,通过控制PIN二极管的通断状态,将入射波偏振态旋转±90°,实现双极化调控与精确的180°相移。单元工作在25.58~31.87 GHz,相对带宽为21.9%,交叉极化反射系数均大于-2 dB。同时,具有良好的角度稳定性能,斜入射角可达30°。建立口径尺寸为70mm×70mm的相位可重构反射阵列,在30 GHz处,增益为20.6 dB,并实现±60°的全空间波束扫描功能。这一宽频带内可调谐设计可应用于无线通信、雷达探测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化转换 可重构 波束扫描 广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现人眼灰度感知信息最大化的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5
4
作者 范晓鹏 蔡铁峰 朱枫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900-1906,共7页
为了实现人眼感知信息最大化,结合人眼视觉系统亮度阈值特性提出一种具有目标函数的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在全局灰度映射约束条件下给出感知图像的计算方法,并以感知图像与原图像之间的互信息作为目标函数;然后采用动态规划算法实现了全局... 为了实现人眼感知信息最大化,结合人眼视觉系统亮度阈值特性提出一种具有目标函数的图像增强算法.首先在全局灰度映射约束条件下给出感知图像的计算方法,并以感知图像与原图像之间的互信息作为目标函数;然后采用动态规划算法实现了全局最优的灰度合并策略,以合并图像中人眼无法分辨的灰度;最后通过调整合并后灰度的取值实现目标函数最大化.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良好的图像增强效果,所提目标函数合理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平均交互信息 人眼感知亮度 临界可见偏差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眼感知信息保真约束下的图像局部增强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蔡铁峰 郝颖明 +1 位作者 吴清潇 朱枫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01期262-267,共6页
图像局部增强方法常使用规则窗口划分局部区域,这将使图像在局部增强过程中相邻像素灰度值关系可能发生改变。相邻像素灰度值关系发生改变就意味着图像中面向目标探测识别的信息被篡改。文中将通过确保灰度值关系发生了改变的相邻像素... 图像局部增强方法常使用规则窗口划分局部区域,这将使图像在局部增强过程中相邻像素灰度值关系可能发生改变。相邻像素灰度值关系发生改变就意味着图像中面向目标探测识别的信息被篡改。文中将通过确保灰度值关系发生了改变的相邻像素对灰度差小于人眼视觉阈值来实现人眼感知信息保真。在人眼感知信息保真前提下,使用规则矩形窗口划分图像,选用线性拉伸算子拉伸图像子区域,以整幅图像对比度拉伸最大为目标不同程度地拉伸图像各子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局部增强 人眼 目标探测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扰动下光电系统高精度稳像控制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伟明 史泽林 马德鹏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89-196,共8页
气流随机冲击引起的姿态扰动是飞行器光电系统的主要扰动源,在系统自身转轴摩擦和质量不平衡等因素的作用下,严重影响了光电系统视轴稳定性。为了有效抑制扰动力矩的影响,建立了外俯仰、内方位两轴光电系统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扰动因素和... 气流随机冲击引起的姿态扰动是飞行器光电系统的主要扰动源,在系统自身转轴摩擦和质量不平衡等因素的作用下,严重影响了光电系统视轴稳定性。为了有效抑制扰动力矩的影响,建立了外俯仰、内方位两轴光电系统动力学模型,给出了扰动因素和运动耦合综合作用下的扰动传递关系。根据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扩展卡尔曼滤波扰动力矩估计方法,并构建扰动力矩前馈控制回路,实现了对扰动力矩的实时补偿,大大提高了光电系统的稳像控制精度。利用飞行模拟转台对某两轴光电系统进行了半实物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在幅值为1°、频率为2 Hz的载体扰动条件下,采用前馈补偿方法系统俯仰和方位框架的视轴稳定精度均方根值分别达到0.026 4 mrad和0.029 0 mrad,相比扰动观测器控制方法分别提高了64.1%和6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轴稳定 光电稳像平台 扩展卡尔曼滤波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策略梯度和伪孪生网络的异源图像匹配
7
作者 张荐 梁奥 +2 位作者 花海洋 刘天赐 李峙含 《光学精密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45-960,共16页
针对可见光红外图像的匹配算法中因不同成像体制导致的关键点不对应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策略梯度和伪孪生网络的异源图像匹配算法PCMM-Net。该算法由关键点检测器和描述子提取器两部分组成。首先,引入策略梯度方法对模型的关键点检测器... 针对可见光红外图像的匹配算法中因不同成像体制导致的关键点不对应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策略梯度和伪孪生网络的异源图像匹配算法PCMM-Net。该算法由关键点检测器和描述子提取器两部分组成。首先,引入策略梯度方法对模型的关键点检测器进行优化,将像素转化为归一化概率来过滤低纹理区域,使网络模型学习可靠且可重复的关键点;然后,为了适应可见光和红外图像的辐射差异,采用伪孪生网络来提取局部图像块的相似特征;最后,使用一个融合层,融合相似特征和来自关键点检测器的特征,生成适应异源图像匹配的描述子。在VEDAI近红外数据集和MTV热红外数据集上对提出的算法进行匹配性能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VEDAI和MTV数据集上的平均匹配准确度分别为97.77%和95.88%,相比于算法DALF,在VEDAI和MTV数据上平均匹配准确度分别提高了2.26%和14%。具有更好的匹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与红外图像 异源图像匹配 深度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成像探测系统的性能预测方法
8
作者 徐保树 史泽林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3期7-8,11,共3页
提出一种光电成像探测系统的性能预测方法。介绍包含传感器、处理器的探测系统模型。根据信号检测理论,以最小错误概率准则设计似然比探测器,利用中心极限定理计算错误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量化位数的增大,系统错误率逐渐减少,且计算... 提出一种光电成像探测系统的性能预测方法。介绍包含传感器、处理器的探测系统模型。根据信号检测理论,以最小错误概率准则设计似然比探测器,利用中心极限定理计算错误率。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量化位数的增大,系统错误率逐渐减少,且计算错误率与仿真错误率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系统 成像探测 性能预测 假设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信息熵最大的多曝光控制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侯幸林 罗海波 周培培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55-261,共7页
基于融合多幅低动态图像来获取高动态图像的过程中,传统方法中低动态图像获取时对曝光时间选取的策略简单,使拍摄的多幅图像信息冗余较多,严重影响融合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信息熵最大准则的多曝光控制方法。讨论了低动态场景图像... 基于融合多幅低动态图像来获取高动态图像的过程中,传统方法中低动态图像获取时对曝光时间选取的策略简单,使拍摄的多幅图像信息冗余较多,严重影响融合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局部信息熵最大准则的多曝光控制方法。讨论了低动态场景图像信息熵与曝光时间的关系,得出了低动态范围场景的图像信息熵随曝光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并在某个曝光时间处信息熵最大。对于高动态场景,首先,利用图像平均灰度响应与曝光时间的近似线性关系确定场景的曝光时间范围;然后,根据图像直方图将高动态场景分成若干个低动态范围场景区域;最后,以信息熵最大为优化目标,设计一维搜索算法,搜索各个低动态范围区域的最优曝光时间,直到所有区域都搜索到最优曝光时间。此方法将场景的局部信息熵与曝光时间联系起来,能针对不同的区域进行曝光时间优化,目的性强,有效地避免了传统曝光控制中的缺点,实验证明:用该方法获取的图像进行融合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曝光控制 高动态成像 信息熵 一维搜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非一致模糊核标定的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方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军峰 丁庆海 罗海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近年来,红外成像系统在工业、安防、遥感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制造工艺及成本制约,红外系统的分辨率仍然较低。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单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是提高红外图像分辨率的有效方法,获得了广泛研究,并在仿真图像上取... 近年来,红外成像系统在工业、安防、遥感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由于制造工艺及成本制约,红外系统的分辨率仍然较低。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单帧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是提高红外图像分辨率的有效方法,获得了广泛研究,并在仿真图像上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应用于实际场景图像时容易出现伪影或图像模糊等现象。造成这种性能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目前方法大多假定造成图像退化的模糊核是空间一致的,然而实际红外光学系统不可避免地存在像差、热离焦等,由此造成的图像模糊的模糊核并非空间一致的。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非盲模糊核估计方法,通过采集特定的靶标图像,并设计模糊核估计网络,求解空间非一致模糊核;设计基于图像分块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将图像块和对应区域的模糊核一起输入非盲超分辨率重建网络进行子块图像重建,再通过子块合并和重叠区域图像融合,得到最终的高分辨率图像。实验结果表明,光学系统自身引起了模糊核随空间位置缓慢变化,在实验室条件下标定模糊核并基于图像分块进行超分辨率重建的方法可显著提高红外图像超分辨率重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重建 空间非一致模糊 模糊核估计 红外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均匀光照下的合作目标图像分割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亮 郝颖明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29-234,共6页
针对复杂光照条件下目标测量中,合作目标图像很难被快速、准确分割这一难题,将模糊积分引入图像分割领域,改进传统的局部自适应阈值算法。首先,采用面积求和表(SAT)算法求出合作目标图像的积分图像;其次,根据模糊测度和所选择的离散模... 针对复杂光照条件下目标测量中,合作目标图像很难被快速、准确分割这一难题,将模糊积分引入图像分割领域,改进传统的局部自适应阈值算法。首先,采用面积求和表(SAT)算法求出合作目标图像的积分图像;其次,根据模糊测度和所选择的离散模糊积分公式计算模糊积分图像;最后,根据模糊积分图像计算每个像素点的阈值,对原图像进行二值化。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基于模糊积分的局部自适应阈值算法分割的平均结构相似性(SSIM)指标相较于改进前普遍提升了10%~30%,分割效率大幅提升,最终成功地分割合作目标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作目标图像 阈值分割 局部自适应阈值分割 模糊测度 模糊积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s的车辆-人员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凯 吴清潇 +2 位作者 关键 方英健 李思聪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240-245,共6页
在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形下,及时定位车内被困人员对救援工作至关重要。针对救援中车内人员检测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的检测模型,以实现对车与车内人员的两阶段检测。在第一阶段,检测出车辆位置,并通过动态缩放聚焦感兴趣区域(ROI);... 在交通事故等紧急情形下,及时定位车内被困人员对救援工作至关重要。针对救援中车内人员检测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的检测模型,以实现对车与车内人员的两阶段检测。在第一阶段,检测出车辆位置,并通过动态缩放聚焦感兴趣区域(ROI);然后采用直方图均衡化增强过暗图像的对比度,并使用非局部均值滤波去除噪声,从而提升图像的质量;在第二阶段,准确判定车内是否有被困人员,并定位人员的确切位置。在BIT-Vehicle数据集和UA-DETRAC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Faster-RCNN、YOLOv7-tiny等模型,所提模型的精度、召回率等多个指标都表现最佳,展示出更强的鲁棒性和更高的准确率。此外,所提模型的实时性能可以满足智能救援场景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图像增强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YOLOv5 车内被困人员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成像退化模型辨识及超分辨率成像方法
13
作者 曹军峰 丁庆海 +2 位作者 邹德鹏 秦恒加 罗海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8-228,共11页
红外成像系统由于制造工艺和成本制约,分辨率仍然较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是提高图像分辨率的有效方法,获得了广泛研究,并在仿真图像上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应用于实际图像时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原因是实际成像退化更加复杂,包括红外光... 红外成像系统由于制造工艺和成本制约,分辨率仍然较低。图像超分辨率重建技术是提高图像分辨率的有效方法,获得了广泛研究,并在仿真图像上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应用于实际图像时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原因是实际成像退化更加复杂,包括红外光学系统像差和装配误差引起的空间非一致模糊,以及受工作温度影响导致的模糊核变化。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红外成像退化模型辨识方法和基于退化模型约束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通过在不同工作温度下采集标定靶标图像,标定不同工作温度、不同空间位置的模糊核;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成像退化模型,并利用定标数据进行模型参数求解,为超分辨率重建提供更多先验信息;设计迭代超分辨率重建网络,交替进行退化参数估计和超分辨率重建,经过多次迭代逐步提高重建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求解的成像退化模型可准确描述模糊核变化规律,基于退化模型约束和退化参数在线学习的超分辨率重建方法可显著提高红外超分辨率成像的效果,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分辨率 退化模型辨识 空间非一致模糊 模糊核估计 迭代优化 红外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谱分析的红外成像模糊去除算法研究
14
作者 徐祖新 王霄 +1 位作者 李鹏 乔俊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51-758,共8页
针对红外成像中出现的像差和运动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分析的红外成像模糊去除算法。该方法通过对模糊问题的分析,利用红外图像频谱信息构建了模糊函数估计方法,通过数据拟合项和正则项的优化,实现红外图像的模糊去除。实验在运动... 针对红外成像中出现的像差和运动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谱分析的红外成像模糊去除算法。该方法通过对模糊问题的分析,利用红外图像频谱信息构建了模糊函数估计方法,通过数据拟合项和正则项的优化,实现红外图像的模糊去除。实验在运动模糊图像数据集和静态像差图像上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在数据集模糊去除实验上,相比之前的方法,本文方法峰值信噪比(PSNR,peak signal-to-noise ratio)提升了2.01 dB,结果相似性(SSIM,structural similarity index)提升了0.06;静态像差图像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短波红外探测器采集,算法在主观上有较明显的复原效果,且针对高通量光学系统成像复原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复原 像差校正 红外图像 相对孔径 点扩散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光照对动车组用矿物型变压器油荧光特性的影响
15
作者 赵恩波 史泽林 +1 位作者 刘云鹏 李晨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233-2239,共7页
牵引变压器渗漏油检测是动车组运行故障检测的重要部分。动车组运行故障图像检测系统采集的近红外底板图像中渗漏变压器油痕迹与水迹的特征相似,致使列检员与图像识别算法均无法有效识别渗漏油痕迹,进而导致渗漏油故障的误报率高,影响... 牵引变压器渗漏油检测是动车组运行故障检测的重要部分。动车组运行故障图像检测系统采集的近红外底板图像中渗漏变压器油痕迹与水迹的特征相似,致使列检员与图像识别算法均无法有效识别渗漏油痕迹,进而导致渗漏油故障的误报率高,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和检修效率。由于水不具有荧光特性,而矿物型变压器油具有紫外荧光特性,故可通过荧光成像将两者区分。另外,由于动车组运行季节、地域、时间段不同,致使渗漏的变压器油处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中,进而影响渗漏油的荧光特性。而渗漏油的荧光特性决定荧光成像系统激发光源波长和成像波段的选取。因此,为了明确动车组用矿物型变压器油的荧光特性,以及两个主要环境因素温度、光照对荧光特性的影响,首先制备了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变压器油样本;而后,利用荧光光谱仪采集样本的三维荧光光谱,进而分析样本的荧光特性、温度和光照对荧光特征峰位置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动车组用矿物型变压器油具有两个较强的荧光激发/发射峰,分别位于350/382 nm和350/402 nm;温度的升高引起荧光强度下降,但未改变荧光波峰位置;光照强度的增加与光照时间的延长都引起荧光强度下降,但未显著改变荧光波峰的位置;在动车组运行监测时间间隔内,温度和光照未显著改变油品的荧光特性。实验结果为荧光成像检测动车组用矿物型变压器油的渗漏故障提供了实验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渗漏油检测 温度 光照 荧光特性 动车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跟踪方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3
16
作者 罗海波 许凌云 +1 位作者 惠斌 常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12,共7页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精确制导、智能视频监控、人机交互、机器人导航、公共安全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目标跟踪的基本问题是在一个视频或图像序列中选择感兴趣的目标,在接下来的连续帧中,找到该目标的准确... 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在精确制导、智能视频监控、人机交互、机器人导航、公共安全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目标跟踪的基本问题是在一个视频或图像序列中选择感兴趣的目标,在接下来的连续帧中,找到该目标的准确位置并形成其运动轨迹。目标跟踪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问题,目标的非刚性变化往往改变了目标的表观模型,同时复杂的光照变化、目标与场景间的遮挡、背景中相似物体的干扰和摄像机的抖动等使目标跟踪任务变得更加困难。近年来,随着深度学习在目标检测和识别等领域中取得巨大的突破,许多学者开始将深度学习模型引入到目标跟踪中,并在一系列数据评测集上取得了优于传统方法的性能,逐渐开启了目标跟踪领域的新篇章。文中将首先阐述目标跟踪问题的难点和基本解决思路;然后根据利用深度学习算法解决目标跟踪问题的不同思路,对当前出现的此类主流算法进行分析,介绍这些算法各自的优缺点及未来的工作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跟踪 深度学习 计算机视觉 精确制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度自适应暗通道先验去雾方法 被引量:27
17
作者 宋颖超 罗海波 +1 位作者 惠斌 常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79-290,共12页
在雾、霾等天气条件下,大气粒子的散射作用使环境的能见度偏低,视觉系统采集到的图像严重降质。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图像复原方法因其去雾效果自然、约束条件少,且易于实现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该方法的去雾效果受尺度(暗通道的求... 在雾、霾等天气条件下,大气粒子的散射作用使环境的能见度偏低,视觉系统采集到的图像严重降质。基于暗通道先验的图像复原方法因其去雾效果自然、约束条件少,且易于实现等优点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该方法的去雾效果受尺度(暗通道的求解半径)影响很大,对于不同场景的图像,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最优尺度。针对该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尺度自适应方法,根据图像的颜色和边缘特征自适应地调节暗通道的尺度范围,得到像素级的暗通道求解尺度,兼顾大尺度求解色彩失真小和小尺度求解"光晕"失真小等优点。此外,针对暗通道去雾方法会使天空光估计点落到前景区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天空光估计方法,可使估计点鲁棒地落到与其物理意义相符的背景区域。对多种雾化场景图像的处理结果表明:文中方法适应性强、去雾效果自然,且对比度提升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尺度自适应 暗通道先验 天空光 透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聚类分割和直方图均衡的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16
18
作者 曹军峰 史加成 +2 位作者 罗海波 常铮 惠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3436-3441,共6页
针对现有直方图均衡化算法难以兼顾图像细节增强和噪声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割和直方图均衡的图像增强算法。引入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将低通滤波后的图像分成若干类,并利用原图的边缘信息和形态学操作修正聚类结果;根据各... 针对现有直方图均衡化算法难以兼顾图像细节增强和噪声抑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聚类分割和直方图均衡的图像增强算法。引入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将低通滤波后的图像分成若干类,并利用原图的边缘信息和形态学操作修正聚类结果;根据各类的均值和标准差确定映射后的动态范围,对其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采用平滑滤波方法消除类间的边界效应。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该算法处理后的图像,对比度得到明显增强,噪声得到有效抑制。该方法不但可用于图像增强,还可用于图像动态范围压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增强 图像分割 直方图均衡 模糊C均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目标红外辐射特性计算与实时仿真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明明 郝颖明 +2 位作者 朱枫 付双飞 石坤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979-1984,共6页
飞机红外仿真图像是空中目标红外识别算法的重要数据源,为改进飞机红外仿真效果并提高仿真实时性,在细节部分修正了现有红外计算方法并搭建了仿真平台。首先,全面分析了影响飞机红外辐射特性的因素,基于黑体辐射理论建立了蒙皮、尾喷管... 飞机红外仿真图像是空中目标红外识别算法的重要数据源,为改进飞机红外仿真效果并提高仿真实时性,在细节部分修正了现有红外计算方法并搭建了仿真平台。首先,全面分析了影响飞机红外辐射特性的因素,基于黑体辐射理论建立了蒙皮、尾喷管、尾焰、蒙皮对环境辐射反射的红外计算模型,修正了蒙皮温度和飞行速度这两个影响因素的计算方法;其次,基于VS2005 C++和三维渲染引擎OpenSceneGraph(OSG)搭建了一套仿真平台,该系统能动态改变飞机红外效果,实时生成飞机红外图像。实验结果表明:红外计算结果更精确,可以为空中目标红外识别算法提供数据;单目标仿真速率在100帧/s以上,满足实时仿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 实时仿真 空中目标 OS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LC与GIST特征的静态人体行为分类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恩德 刘巧英 李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8-272,278,共6页
针对静态图像人体行为识别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局部约束线性编码(LLC)和全局特征描述子的方法。该方法对图像进行密集采样,提取每个子区域的SIFT特征,利用LLC方法对提取的密集SIFT特征进行编码和池化。为了加入空间信息,采用空间金字塔的... 针对静态图像人体行为识别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局部约束线性编码(LLC)和全局特征描述子的方法。该方法对图像进行密集采样,提取每个子区域的SIFT特征,利用LLC方法对提取的密集SIFT特征进行编码和池化。为了加入空间信息,采用空间金字塔的思想,获得具有空间位置信息的LLC池化特征。将LLC池化特征串联通用搜索树(GIST)特征作为图像的最终描述,使用核函数为直方图交叉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与利用LLC、空间金字塔匹配特征和GIST特征进行识别的方法相比,该方法识别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识别 全局特征描述子 局部约束线性编码 空间金字塔匹配 最大池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