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合成气催化转化直接制备低碳烯烃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
作者 于飞 李正甲 +3 位作者 安芸蕾 高鹏 钟良枢 孙予罕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01-814,共14页
合成气直接催化转化制备低碳烯烃是C1化学与化工领域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具有流程短、能耗低等优势,已成为非石油路径生产烯烃的新途径。直接转化方式主要包括经由OX-ZEO双功能催化剂直接制低碳烯烃的双功能催化路线以及经由费... 合成气直接催化转化制备低碳烯烃是C1化学与化工领域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课题,具有流程短、能耗低等优势,已成为非石油路径生产烯烃的新途径。直接转化方式主要包括经由OX-ZEO双功能催化剂直接制低碳烯烃的双功能催化路线以及经由费托反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的FTO路线。综述简述了近年来在合成气直接制备低碳烯烃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讨论了低碳烯烃的形成机理、新型催化剂的研发及助剂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并对合成气直接制烯烃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碳烯烃 合成气 费托反应 双功能催化 反应机理 纳米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CA的CO_(2)捕集-甲烷化一体化技术碳足迹分析
2
作者 付紫君 宋学行 +5 位作者 沈群 王晓波 顾佳名 汪丹峰 魏伟 孙楠楠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879-2887,共9页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被视为减少化石能源利用过程中碳排放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CCUS技术面临高能耗、高成本的缺点。CO_(2)捕集转化一体化技术则通过将CO_(2)吸附和催化转化集成的策略来克服以上缺点。近年来,研究者们探究...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被视为减少化石能源利用过程中碳排放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CCUS技术面临高能耗、高成本的缺点。CO_(2)捕集转化一体化技术则通过将CO_(2)吸附和催化转化集成的策略来克服以上缺点。近年来,研究者们探究了碳捕集与不同的CO_(2)转化途径集成的可行性,其中甲烷化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型减排技术,评估其低碳性能对于提升技术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本文作者课题组前期的实验成果,利用Aspen plus对CO_(2)捕集-甲烷化一体化技术(ICCC-CH_(4))进行工艺模拟,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了该工艺过程碳足迹核算方法学模型,对该技术的碳排放量进行计算与分析。研究发现,在目前电网条件下,ICCC-CH_(4)技术碳排放量为0.22kg CO_(2)/MJ;在目前风电、水电和核电条件下,该技术甚至可以实现负碳排放。未来随着碱性电解水电解效率的提升,在光伏发电条件下,该技术有望在2030年实现近零碳排放。此外,通过提高氢气利用率,发现该技术碳排放量下降至0.207kg CO_(2)/MJ,相比当前水平下降6%。然而,提升双功能催化剂材料性能对于碳排放量的影响微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捕集-转化一体化 生命周期评价 碳足迹 甲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掺杂方式对Cu/ZnO低温催化CO_(2)加氢制甲醇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培培 辛靖 +5 位作者 李思漩 米晓彤 杨国明 刘影 陈新国 夏林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24,共9页
CO_(2)加氢制甲醇是CO_(2)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Cu/ZnO催化剂因具有独特的催化性能而备受关注。采用共沉淀法、浸渍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了一系列掺杂Pd的Cu/ZnO催化剂,利用ICP-OES、N_(2)物理吸/脱附和XR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CO_(2)加氢制甲醇是CO_(2)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Cu/ZnO催化剂因具有独特的催化性能而备受关注。采用共沉淀法、浸渍法和机械混合法制备了一系列掺杂Pd的Cu/ZnO催化剂,利用ICP-OES、N_(2)物理吸/脱附和XR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在温度为170~250℃、压力为5.0 MPa和气体空速为4000 mL/(g·h)的条件下对各催化剂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深入研究了不同Pd掺杂方式对催化剂结构、形貌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未掺杂的Cu/ZnO催化剂,共沉淀法制备的Pd-Cu/ZnO-C催化剂具有更高的CO_(2)转化率、甲醇选择性和甲醇时空收率。共沉淀法促使Pd在催化剂中均匀分布且高度分散,贵金属Pd与Cu的协同催化作用有效增强了氢解离和溢流性能。此外,Pd-Cu/ZnO-C催化剂的粒径较小、比表面积较大且还原性能较为优异,从而有效降低了反应活化能。在170℃和190℃的低温下,Pd-Cu/ZnO-C催化剂的CO_(2)转化率分别为5.5%和8.9%,甲醇选择性分别为82.2%和74.9%,甲醇时空收率分别为0.058 g/(g·h)和0.088 g/(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加氢 Pd掺杂 Cu/ZnO催化剂 低温甲醇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海洋封存的技术和研究现状 被引量:4
4
作者 张海滨 卢迪 +4 位作者 王永昌 田文爽 沈国飞 宋学行 魏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8-121,共14页
全球变暖的问题正变得日益严峻,碳减排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努力目标。作为CO_(2)减排的重要方式之一,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近年来备受关注并且发展迅猛。CO_(2)海洋封存作... 全球变暖的问题正变得日益严峻,碳减排碳中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和努力目标。作为CO_(2)减排的重要方式之一,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 Storage,CCUS)近年来备受关注并且发展迅猛。CO_(2)海洋封存作为其中一种最具潜力的减排方式,了解其发展现状对进一步研究CO_(2)封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介绍了CO_(2)海洋封存的方法和封存机理,总结了该技术在国内外研究进展。此外,文章还概述了我国在CO_(2)海洋封存上的巨大潜力和库源匹配上的优势,以及海洋封存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最后,指出推进CO_(2)海洋封存技术的研究并开发相应的能力,将有助于加速推进碳减排进程、尽快实现碳中和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 海洋封存 研究进展 海洋环境 海洋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ZnZrO_(x)耦合ZSM-5催化CO_(2)加氢制芳烃
5
作者 秘亚鹏 于幸 +2 位作者 卜宪昵 孙予罕 高鹏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38-1049,共12页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二氧化碳被快速地排放到大气中,产生诸多环境问题。CO_(2)作为一种重要的碳资源,通过加氢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近年来逐渐受到研究人员广泛关注。芳烃作为一种基本化工原料,传统上主要靠石油裂解和石脑油重整...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二氧化碳被快速地排放到大气中,产生诸多环境问题。CO_(2)作为一种重要的碳资源,通过加氢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近年来逐渐受到研究人员广泛关注。芳烃作为一种基本化工原料,传统上主要靠石油裂解和石脑油重整来生产,通过CO_(2)加氢制备芳烃可以有效减缓对化石能源的过度依赖。但是CO_(2)的惰性强、活化能垒高、C–C偶联精准调控难,使低温CO_(2)加氢制备芳烃的高效催化剂开发存在巨大挑战。目前,采用氧化物–分子筛复合催化剂体系可以将CO_(2)加氢合成甲醇与甲醇制芳烃反应进行耦合,实现CO_(2)加氢直接合成芳烃。本文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ZnZrO_(x)复合氧化物,并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引入不同过渡金属(Fe、Cu、Co、Ni),随后将其与商用ZSM-5分子筛物理混合制备了M-ZnZrO_(x)/ZSM-5复合催化剂。在275℃、H_(2)/CO_(2)=3、空速为600 m L/(g·h)的反应条件下,采用质量分数为4%的Fe改性的Fe-ZnZrO_(x)与ZSM-5组成的复合催化剂,芳烃选择性高达80.4%,CO_(2)转化率为5.6%,CO选择性为42.2%。进一步探究了ZnZrO_(x)氧化物上Fe含量对复合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发现Fe含量增加有助于提升反应活性与芳烃选择性;当Fe负载量为8%时,芳烃选择性提升至85.0%。这一研究为在温和条件下通过CO_(2)加氢制备芳烃工业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加氢 芳烃 复合催化剂 ZnZrO_(x) 金属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城市电力消费模拟影响因素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莉 谢亚楠 +2 位作者 屈辰阳 汪鸣泉 王茂华 《遥感信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3-123,共11页
鉴于很少有系统探究城市夜间灯光与电力消费量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数模型的评估方法,在不同社会经济因素下,探究夜间灯光数据作为城市电力消费量模拟指标的能力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以2013年为例,基于DMSP-OLS和NPP-VII... 鉴于很少有系统探究城市夜间灯光与电力消费量关系影响因素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对数模型的评估方法,在不同社会经济因素下,探究夜间灯光数据作为城市电力消费量模拟指标的能力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以2013年为例,基于DMSP-OLS和NPP-VIIRS 2类卫星夜间灯光数据和IPAT公式,建立对数模型,评估了城市人口、富裕程度、科技水平、平均气温和灯光离散系数等因素对中国城市夜间灯光亮度-电力消费量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DMSP-OLS卫星,NPP-VIIRS卫星的夜间灯光亮度(NTL)与电力消费量(EPC)具有更好的相关性;城市EPC随人类活动的聚集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城市EPC随市辖区人口比例、地区GDP、科学技术支出的升高而增加,除西部贫困地区和东北地区外,随人均GDP和第三产业GDP占比的升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灯光数据 电力消费量 对数模型 模拟 社会经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电化学还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7
作者 白晓芳 陈为 +4 位作者 王白银 冯光辉 魏伟 焦正 孙予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88-2403,共16页
利用低品阶的可再生电能,将二氧化碳(CO_2)电化学还原生成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或燃料,既可以"变废为宝"、减少CO_2排放,又能将可再生能源转变为高能量密度的燃料储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化学还原CO_2的研究,是目前世界范围... 利用低品阶的可再生电能,将二氧化碳(CO_2)电化学还原生成高附加值的化学品或燃料,既可以"变废为宝"、减少CO_2排放,又能将可再生能源转变为高能量密度的燃料储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电化学还原CO_2的研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许多标志性的重要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CO_2电化学还原的基本原理,然后概述了近5年来在其电催化剂材料和反应机理相关的实验与理论研究方面的昀新研究进展,昀后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可再生能源 电化学还原 电催化剂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多相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8
作者 周紫璇 杨海艳 +1 位作者 孙予罕 高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2-104,共13页
化石燃料的利用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然而,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过量的二氧化碳(CO_(2))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而且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化石燃料的消耗将迫使人们寻找其它碳源以维持可持续的发展.利用可再生... 化石燃料的利用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然而,化石燃料燃烧引起的过量的二氧化碳(CO_(2))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而且作为一种有限的资源,化石燃料的消耗将迫使人们寻找其它碳源以维持可持续的发展.利用可再生能源获取电能分解水制得的绿色氢气(H_(2))与捕集后的CO_(2)反应制成甲醇,不仅能有效利用工业废气中多余的CO_(2),还能获取清洁、可再生的甲醇化学品,该过程的技术核心是开发高效稳定的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本文综合评述了现有研究关注较多的多相催化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的反应机理和构效关系,总结了目前多相催化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剂(Cu基催化剂、贵金属与双金属催化剂、氧化物催化剂以及其它新型催化剂)的设计与合成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对该领域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加氢 甲醇合成 反应机理 多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ldol缩合反应的碳碳双键共价有机框架材料的设计合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建松 孙楠楠 +1 位作者 高强 魏伟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765-6776,共12页
具有C_(3)对称性的三甲基三嗪(TMT)分别与2,4,6-三(4-醛基苯基)-1,3,5-三嗪(TFPT)、均三苯甲醛(TFB)和四氟对苯二甲醛(TFBA)在酸或者碱催化条件下发生Aldol缩合反应,成功构建出3种新型的碳碳双键桥联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TMT-TFPT-COF、T... 具有C_(3)对称性的三甲基三嗪(TMT)分别与2,4,6-三(4-醛基苯基)-1,3,5-三嗪(TFPT)、均三苯甲醛(TFB)和四氟对苯二甲醛(TFBA)在酸或者碱催化条件下发生Aldol缩合反应,成功构建出3种新型的碳碳双键桥联的共价有机框架材料(TMT-TFPT-COF、TMT-TFB-COF、TMT-TFBA-COF)。本研究通过Material Studio、ZEO++等软件对材料进行结构的精确解析,并结合粉末X射线衍射(P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表征手段确定了材料的结构、连接方式及其荧光特性。结果表明,这3种较高结晶度的新型共价有机框架材料均为二维层层堆积结构,其中碱催化条件下合成的TMT-TFPT-COF、TMT-TFB-COF材料呈现出良好的荧光性质,此类荧光COFs材料在光催化、化学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 多孔有机材料 碳碳双键 ALDOL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助剂对合成气制高碳醇Co/AC催化剂性能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郭磊 刘培功 +2 位作者 龚坤 齐行振 林铁军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63-1672,共10页
本实验考察了不同金属助剂(Mn、Zn、La和Zr)对活性炭负载的Co基催化剂(Co/AC)在合成气转化中的活性和产物选择性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金属助剂对CO解离速率,Co_(2)C生成以及醇类产物选择性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构筑的Co_(2)C/Co^... 本实验考察了不同金属助剂(Mn、Zn、La和Zr)对活性炭负载的Co基催化剂(Co/AC)在合成气转化中的活性和产物选择性调控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金属助剂对CO解离速率,Co_(2)C生成以及醇类产物选择性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所构筑的Co_(2)C/Co^(0)构成了高碳醇合成所需的双活性位结构。其中,Zn修饰的Co/AC催化剂表现出最强的CO解离速率、最高的活性和醇类产物的时空收率。Mn助剂最有利于Co_(2)C的生成,但过高的Co_(2)C/Co^(0)比例导致活性略有下降。Zr和La助剂修饰的催化剂具有相似的CO解离速率和催化活性,但CoZr/AC催化剂适宜的Co_(2)C/Co^(0)比及界面环境更有利于实现CO解离和CO非解离功能的协同,从而表现出最高的醇产物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高碳醇合成 CO加氢 助剂 碳化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0–2016年UNFCCC附件一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因子数据集
11
作者 张莉 王茂华 +2 位作者 常征 吕正 黄永健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0年第1期148-162,共15页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是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来源,其对温室气体(GHGs)排放总量的贡献达58%以上,是各国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关注对象。因此,对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量的准确核算,是减排政策制...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CO2是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来源,其对温室气体(GHGs)排放总量的贡献达58%以上,是各国温室气体减排的主要关注对象。因此,对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量的准确核算,是减排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基础。不同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核算方法之间的区别主要在于排放因子的选择。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报告是巴黎协定缔约方各国向联合国提交的官方文件,具有较强的权威性。本研究将44个附件一国家所提交的温室气体清单报告数据表进行处理,获得了分类统一的1990–2016年长时间序列附件一国家按部门方法核算的化石燃料CO2排放因子数据集。数据集为主流xlsx文件,包含各国数据和汇总数据,便于进行数据检索、筛选、比较和分析,也可以作为后续温室气体排放核算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排放因子 附件一国家 排放核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加氢制甲醇铜基催化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丽君 杨海艳 高鹏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9-1773,共15页
大气中二氧化碳(CO_(2))浓度的增加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减少和降低大气中CO_(2)的浓度迫在眉睫。其中,借助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获得的绿色低成本氢气,将CO_(2)加氢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甲醇,将有助于减... 大气中二氧化碳(CO_(2))浓度的增加对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减少和降低大气中CO_(2)的浓度迫在眉睫。其中,借助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获得的绿色低成本氢气,将CO_(2)加氢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甲醇,将有助于减少CO_(2)排放,助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铜基催化剂因其具有良好的活性和甲醇选择性,一直是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领域的研究重点。本工作综述了近年来CO_(2)加氢制甲醇铜基催化剂的研究进展,首先对CO_(2)加氢制甲醇反应进行了热力学与反应机理分析;其次,探讨了助剂、载体以及制备方法对铜基催化剂物化性质及催化性能的影响;随后,讨论了CO_(2)加氢制甲醇的工业化进展;最后,对当前铜基催化剂催化CO_(2)加氢制甲醇的挑战以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加氢 甲醇合成 铜基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龄黑水虻油脂衍生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晗 冯思静 +1 位作者 胡文敬 李久盛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6,共10页
为探索黑水虻幼虫体内的粗油脂作为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应用可行性,本文中以五龄黑水虻虫体的粗油脂为原料,通过纯化、水解反应和酯化反应合成了虫体油脂衍生物.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仪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 为探索黑水虻幼虫体内的粗油脂作为生物润滑油添加剂的应用可行性,本文中以五龄黑水虻虫体的粗油脂为原料,通过纯化、水解反应和酯化反应合成了虫体油脂衍生物.采用核磁共振波谱、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热重分析仪对其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表征,发现其热稳定性良好.采用UMT-TriboLab摩擦磨损试验机和四球摩擦试验机分别研究了虫体油脂衍生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点-面和点-点接触模式下的摩擦学性能,并与商用合成酯的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基础油150N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的虫体油脂衍生物时,油品表现出较优的减摩和抗磨效果.在点-面接触模式下,摩擦系数和磨损率相对于基础油分别降低25.0%和92.0%,且在200℃高温下仍能保持减摩效果.在点-点接触模式下,磨损率相对于基础油降低了84.5%.可见虫体油脂衍生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能够有效提高油品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接触角试验验证了虫体油脂衍生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虫体油脂衍生物在润滑过程中能够优先吸附在摩擦副的金属表面,形成润滑保护膜,使油品的减摩和抗磨性能提升.通过显微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研究了虫体油脂衍生物的润滑作用机理,表明磨痕表面存在的铁氧化物和碳能够形成润滑膜,防止摩擦副表面的微凸体直接接触,进而改善了油品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水虻幼虫 虫体油脂衍生物 热稳定性能 润滑油添加剂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种纤维素纳米纤维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14
作者 张彧一 胡文敬 李久盛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95-1305,共11页
为探索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纤维素纳米纤维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选择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氧化法和机械法得到的2种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F和C-CNF).采用光学显微镜(P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 为探索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纤维素纳米纤维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选择TEMPO(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氧化法和机械法得到的2种纤维素纳米纤维(TO-CNF和C-CNF).采用光学显微镜(P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激光粒度仪、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发现上述2种不同类型的CNF均为棒状结构,且为纤维素I型,其中氧化法制备的TO-CNF结构中含有一定量的羧基官能团.通过热重分析表明,C-CNF的热稳定性略优于TO-CNF.进一步通过UMT往复摩擦试验机研究了2种CNF作为水基润滑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添加量(质量分数,w)不超过1%时,2种CNF在不同添加浓度下均表现出显著的减摩性能.其中TO-CNF的减摩性能略优于C-CNF,添加w=1%可使摩擦系数相对于基础体系降低51%.通过钢板表面接触角和磨损后的表面分析对CNF的润滑作用机理进行分析,推测由于CNF结构中含有大量的羟基或羧基等极性官能团,作为添加剂能够在摩擦副表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吸附从而形成润滑保护膜,防止滑动表面微凸体的直接接触进而改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纤维 水基润滑添加剂 极性基团 摩擦学性能 润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gulating crystal phase of TiO_(2) to enhance catalytic activity of Ni/TiO_(2) for solar-driven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被引量:2
15
作者 HE Zhanjun GONG Kun +3 位作者 DAI Yuanyuan NIU Qiang LIN Tiejun ZHONG Liangshu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03-1213,共11页
Ni/TiO_(2) catalyst is widely employed for photo-driven DRM reaction while the influence of crystal structure of TiO_(2) remains unclear.In this work,the rutile/anatase ratio in supports was successfully controlled by... Ni/TiO_(2) catalyst is widely employed for photo-driven DRM reaction while the influence of crystal structure of TiO_(2) remains unclear.In this work,the rutile/anatase ratio in supports was successfully controlled by varying the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of anatase-TiO_(2).Structural characterizations revealed that a distinct TiO_(x) coating on the Ni nanoparticles(NPs)was evident for Ni/TiO_(2)-700 catalyst due to strong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It is observed that the TiOx overlayer gradually disappeared as the ratio of rutile/anatase increased,thereby enhancing the exposure of Ni active sites.The exposed Ni sites enhanced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and boosted the dissociation capability of CH4,which led to the much elevated catalytic activity for Ni/TiO_(2)-950 in which rutile dominated.Therefore,the catalytic activity of solar-driven DRM reaction wa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by the rutile/anatase ratio.Ni/TiO_(2)-950,characterized by a predominant rutile phase,exhibited the highest DRM reactivity,with remarkable H_(2) and CO production rates reaching as high as 87.4 and 220.2 mmol/(g·h),respectively.These rates were approximately 257 and 130 times higher,respectively,compared to those obtained on Ni/TiO_(2)-700 with anatase.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optimization of crystal structure of TiO_(2) support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performance of photothermal DRM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y reforming of methane photothermal catalysis crystal phase TiO_(2)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类水滑石为前驱体的Cu/Zn/Al/(Zr)/(Y)催化剂制备及其催化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性能 被引量:34
16
作者 高鹏 李枫 +3 位作者 赵宁 王慧 魏伟 孙予罕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55-1163,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Cu:Zn:Al:Zr:Y原子比分别为2:1:1:0:0、2:1:0.8:0.2:0、2:1:0.8:0:0.2和2:1:0.8:0.1:0.1的Cu/Zn/Al/(Zr)/(Y)类水滑石化合物.将前驱体材料在空气中500°C焙烧后得到复合金属氧化物,并将其用于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了Cu:Zn:Al:Zr:Y原子比分别为2:1:1:0:0、2:1:0.8:0.2:0、2:1:0.8:0:0.2和2:1:0.8:0.1:0.1的Cu/Zn/Al/(Zr)/(Y)类水滑石化合物.将前驱体材料在空气中500°C焙烧后得到复合金属氧化物,并将其用于CO2加氢合成甲醇反应.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TG)分析、N2吸附、氧化亚氮(N2O)反应吸附、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和H2/CO2程序升温脱附(H2/CO2-TPD)技术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Zr和Y的引入使得催化剂BET比表面积大幅增加,金属铜的比表面积和分散度均按以下顺序依次增加:Cu/Zn/Al<Cu/Zn/Al/Zr<Cu/Zn/Al/Y<Cu/Zn/Al/Zr/Y,然而,强碱位数目占总碱位数目的比例的变化顺序为:Cu/Zn/Al<Cu/Zn/Al/Y<Cu/Zn/Al/Zr/Y<Cu/Zn/Al/Zr.活性评价结果揭示CO2转化率取决于金属铜的比表面积,甲醇选择性则随强碱位比例的增加而线性增加.因而,Zr和Y的引入有利于甲醇的合成,Cu/Zn/Al/Zr/Y催化剂上的甲醇收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水滑石前驱体 助剂 Cu ZN Al催化剂 二氧化碳加氢 甲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CO_2加氢高选择性合成化学品和液体燃料 被引量:20
17
作者 高鹏 崔勖 +1 位作者 钟良枢 孙予罕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83-195,共13页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CO/CO_2)转化利用是碳一化学与CO_2捕集利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今碳资源的非石油路线利用最具挑战性的方向之一。CO_2的高效活化与定向转化是CO_2利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而CO加氢转化最大的瓶颈问题为如何有效控制C-...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CO/CO_2)转化利用是碳一化学与CO_2捕集利用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当今碳资源的非石油路线利用最具挑战性的方向之一。CO_2的高效活化与定向转化是CO_2利用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而CO加氢转化最大的瓶颈问题为如何有效控制C-O键的活化、C—C键的形成、碳链增长及终止。本文主要综述CO/CO_2加氢高选择性合成重要化工原料低碳烯烃(C2=~C4=)以及一步高效合成汽油馏分(C5~C11)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进展。目前,CO/CO_2加氢主要经过费托合成与氧化物/分子筛双功能两条路线合成低碳烯烃与汽油燃料。针对费托合成C2=~C4=,分析表明棱柱状碳化钴得到的烃类产物分布可以显著突破Anderson-Schulz-Flory (ASF)分布的限制,而分子筛已被广泛用于构建双功能费托催化剂,由于酸性分子筛具有加氢裂化、低聚与异构化等功能,使得CO/CO_2还可以直接高选择性地转化为C5~C11烃类。另一方面,将可以活化CO或CO_2到甲醇的可还原型氧化物与具有C—C偶联功能的SAPO-34或HZSM-5分子筛进行耦合,也可以实现CO/CO_2加氢一步合成低碳烯烃或汽油且具有非常优异的选择性和高转化率。今后,借鉴纳米合成领域新方法,使产物分布打破经典ASF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目标烃类化合物的选择性并显著减少甲烷的生成是研究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气 二氧化碳 加氢 费托合成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Means城市分类算法的夜光遥感电力消费估算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莉 谢亚楠 +3 位作者 屈辰阳 汪鸣泉 常征 王茂华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2-189,共8页
为了减小利用夜间灯光影像估算城市电力消费量时的误差,需要考虑样本地区的发展状况,在估算之前对样本进行分类。选取2015年中国大陆263个地级市的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对城市电力消费量进行估算。提出了基于灯光结构而非传统统计数据... 为了减小利用夜间灯光影像估算城市电力消费量时的误差,需要考虑样本地区的发展状况,在估算之前对样本进行分类。选取2015年中国大陆263个地级市的NPP-VIIRS夜间灯光数据对城市电力消费量进行估算。提出了基于灯光结构而非传统统计数据的K-Means城市分类算法。利用该方法将样本分为5类并估算电力消费量,与其他分类方法的估算结果相比可知:该方法估算值的平均相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32.02%和57.04,较不分类时分别减小25和3.39百分点;估算中的高精度城市比例为53.99%,较不分类时增加了13.59百分点,且为所有方法中的最高比例;相较不分类时的估算结果,有152个城市的估算误差有所降低。该方法性能与其他分类方法的最优性能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VIIRS 电力消费量 城市分类 K-MEANS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的中文实体关系联合抽取 被引量:15
19
作者 张军莲 张一帆 +1 位作者 汪鸣泉 黄永健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3-111,共9页
现有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未充分考虑中文句子中实体关系的复杂结构特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的中文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抽取序列特征的基础上,利用GCN编码依存分析结果中的语法结构信息,借鉴... 现有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未充分考虑中文句子中实体关系的复杂结构特征,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图卷积神经网络(GCN)的中文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方法。在双向长短时记忆网络抽取序列特征的基础上,利用GCN编码依存分析结果中的语法结构信息,借鉴改进的实体标注策略构建端到端的中文实体关系联合抽取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F值可达61.4%,相比LSTM-LSTM模型提高了4.1%,GCN能有效编码文本的先验词间关系并提升实体关系抽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抽取 关系抽取 联合抽取 图卷积神经网络 依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PP/VIIRS卫星夜光数据的新建高铁站所在县域的GDP估算模型 被引量:7
20
作者 屈辰阳 张莉 +1 位作者 汪鸣泉 王茂华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1-87,共7页
基于美国的新一代对地观测卫星NPP/VIIRS卫星夜光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以我国25个中西部首次开通高铁的县域为研究对象,对其2013—2018年间县域GDP进行经济估算。首先,对公开的NPP/VIIRS数据进行基于最大估计的矫正处理;然后,建立夜... 基于美国的新一代对地观测卫星NPP/VIIRS卫星夜光数据,构建面板回归模型,以我国25个中西部首次开通高铁的县域为研究对象,对其2013—2018年间县域GDP进行经济估算。首先,对公开的NPP/VIIRS数据进行基于最大估计的矫正处理;然后,建立夜间灯光-GDP的面板回归模型;最后,进行GDP估算。结果显示25个县中,有16个县的相关系数(R^2)达到了0.9以上,6个县级区域的R^2在0.85~0.9之间,证实NPP/VIIRS卫星夜光数据的变化与新建高铁站所在县域的经济增长呈现较好和长期平稳的正相关性。对高铁与县级经济发展的影响做了简要分析,认为通过面板回归模型来拟合NPP/VIIRS卫星夜光数据并推算新建高铁站所在县域GDP的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P/VIIRS卫星夜光数据 新建高铁站 县域经济估算 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