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泡石配施石灰对水稻镉和中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嘉林 许超 +5 位作者 王华静 肖敏 朱捍华 黄道友 张泉 朱奇宏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2-540,共9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试验设置对照(CK)、低量海泡石处理(S1)、高量海泡石处理(S2)、石灰处理(L)、低量海泡石和石灰处理(S1L)、高量海泡石和石灰处理(S2L)6个处理,探究海泡石和石灰单施及两者配施对土壤Cd和中微量元素(Fe、Mn、Zn和Cu)有...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试验设置对照(CK)、低量海泡石处理(S1)、高量海泡石处理(S2)、石灰处理(L)、低量海泡石和石灰处理(S1L)、高量海泡石和石灰处理(S2L)6个处理,探究海泡石和石灰单施及两者配施对土壤Cd和中微量元素(Fe、Mn、Zn和Cu)有效性以及水稻籽粒Cd和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为酸性Cd污染稻田的稻米安全生产和中微量元素营养管理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海泡石和石灰单施及两者配施均可显著提高土壤pH值、交换性Ca和有效态Si含量,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Cd、Fe、Mn、Zn和Cu含量;S2L处理土壤CaCl_(2)提取态Cd含量显著降低98.0%。海泡石和石灰单施及两者配施均显著降低稻米Cd、Mn和Cu含量;S2L处理稻米Cd含量降低62.0%,Cd从水稻根部向稻米的转运系数(TF_(米/根))显著降低48.7%。海泡石和石灰通过提高土壤pH值、交换性Ca和Mg以及有效态Si含量而降低土壤Cd有效性,土壤Cd有效性和TF_(米/根)降低是稻米Cd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海泡石和石灰配施对土壤Cd有效性和稻米Cd含量的降低效果优于两者单施,高量海泡石和石灰配施处理土壤Cd有效性和稻米Cd含量降幅最大。海泡石和石灰单施及两者配施处理土壤有效Fe、Zn和Cu含量处于“丰富”水平,土壤有效Mn含量水平降低1~2个等级,稻米Mn和Cu含量处于正常营养范围内。海泡石和石灰配施可降低Cd的植物有效性和土壤有效态Mn水平,需结合其他措施提高土壤有效态Mn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钝化修复 中微量元素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位和长期秸秆还田对土壤镉有效性及稻米镉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徐敏 许超 +6 位作者 余光辉 尹力初 张泉 朱捍华 朱奇宏 张杨珠 黄道友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57,共8页
稻田土壤镉(Cd)容易在水稻中积累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地下水位和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土Cd有效性及水稻Cd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效应值得关注。以红壤性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为对象,选取高地下水位(-20 cm)秸秆还田(HRS)、高地下水位... 稻田土壤镉(Cd)容易在水稻中积累进而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地下水位和长期秸秆还田对水稻土Cd有效性及水稻Cd吸收积累特性的影响效应值得关注。以红壤性水稻土长期定位试验为对象,选取高地下水位(-20 cm)秸秆还田(HRS)、高地下水位施化肥(HCF)、低地下水位(-80 cm)秸秆还田(LRS)、低地下水位施化肥(LCF)4个处理,检测土壤有效态Cd、各形态Cd占比(BCR法)和水稻地上部Cd含量,分析地下水位和秸秆还田对土壤Cd有效性与形态转化和稻米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水位长期秸秆还田增加了土壤Cd有效性,HRS和LRS处理土壤有效态Cd比HCF和LCF处理分别高49.4%和53.2%。相同施肥处理低水位土壤Cd有效性高于高水位,LCF和LRS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比HCF和HRS分别高46.5%和50.2%。RS下高水位促进残渣态Cd向可氧化态和可还原态Cd转化,化肥下高水位促进酸提取态Cd向可还原和可氧化态Cd转化。相同水位秸秆还田处理稻米Cd含量显著高于化肥处理,高水位下RS处理稻米Cd含量比化肥处理高11.6倍,低水位下则高42.3%。相同施肥处理高水位稻米Cd含量显著低于低水位;RS下高水位稻米Cd含量比低水位低57.4%,化肥下则低95.2%。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地受溶解性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稻米和稻草Cd含量显著地受土壤有效态Cd和有效态Fe含量的影响。地下水位和长期秸秆还田通过改变土壤Cd有效性及Cd形态比例,从而影响水稻对土壤中Cd的吸收积累;高低地下水位下稻田秸秆还田提高了土壤Cd有效性和稻米Cd含量,带来了稻米Cd超标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地下水位 有效性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