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幔矿物中硫化物熔体包裹体的成因
被引量:
10
1
作者
储雪蕾
徐九华
赵善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53-161,共9页
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产出的巨晶、辉石岩和橄榄岩等地幔捕虏体内硫化物熔体包裹体的矿物组成不尽相同,反映了它们成因上的差异巨晶中除有磁黄铁矿相的硫化物熔体包裹体外还有一些磁黄铁矿士黄铜矿上镍黄铁矿共生的硫化物熔体包...
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产出的巨晶、辉石岩和橄榄岩等地幔捕虏体内硫化物熔体包裹体的矿物组成不尽相同,反映了它们成因上的差异巨晶中除有磁黄铁矿相的硫化物熔体包裹体外还有一些磁黄铁矿士黄铜矿上镍黄铁矿共生的硫化物熔体包裹体这反映它们是在成分接近于上地幔硫化物平均组成的硫化物液滴逐步冷却过程中形成,即首先在1000℃以上的高温晶出单硫化物固溶体(MSS),然后在大约850℃晶出黄铜矿(固溶体),最后在610—300℃下由MSS中溶离出镍黄铁矿辉石岩中硫化物熔体包裹体有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而橄榄岩中主要为镍黄铁矿这表明地慢部分熔融造成残余的橄榄岩中硫化物包裹体富Ni,生成镍黄铁矿;而在部分熔融期间作为堆晶产出的辉石岩变得相对贫Ni,可以生成磁黄铁矿.另外,Ni在橄榄石和辉石矿物中分配系数的不同也许是另一个原因河北汉诺坝、福建明溪和闽清的二辉橄榄岩中出现的硫化物都是镍黄铁矿,也表明它们经历过地幔部分熔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矿物
熔体包裹体
硫化物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兴安岭中南段铜矿成矿背景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
69
2
作者
王京彬
王玉往
王莉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共4页
大兴安岭中南段主要铜矿类型为斑岩—热液脉型 ,其成矿与燕山早期浅定位中酸性侵入体有成因联系。成矿时代集中于 180Ma~ 16 0Ma ,与中生代早期岩石圈伸展背景下幔源岩浆底侵—同熔—分异作用有关 ,由于其形成于区域大规模火山喷发之...
大兴安岭中南段主要铜矿类型为斑岩—热液脉型 ,其成矿与燕山早期浅定位中酸性侵入体有成因联系。成矿时代集中于 180Ma~ 16 0Ma ,与中生代早期岩石圈伸展背景下幔源岩浆底侵—同熔—分异作用有关 ,由于其形成于区域大规模火山喷发之前 ,深部岩浆来不及进行彻底分异 ,对铜的大规模成矿不利。因此 ,寻找大型以上规模的铜矿床必须综合考虑岩浆条件和矿源层两个主要因素。本区大规模岩浆作用晚期 (燕山晚期 )形成的紫金山式铜矿应是寻找大型铜矿的重要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热液脉型
铜矿床
动力学背景
找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疆北部花岗岩─水~18O/~16O交换反应动力学──对于造山带岩浆熔融与流体循环的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伟
刘建明
+1 位作者
储雪蕾
孙世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95-205,共11页
对新疆北部花岗岩的两个典型岩体—阿拉尔和二台北岩体进行了系统的氧同位素组成测定,以探讨造山带的流体循环以及岩浆源区的熔融两个岩体的岩浆源区相对亏损18OZ它们在上部地壳侵位的次团相冷凝过程中共生矿物向富集18O的方向不平衡...
对新疆北部花岗岩的两个典型岩体—阿拉尔和二台北岩体进行了系统的氧同位素组成测定,以探讨造山带的流体循环以及岩浆源区的熔融两个岩体的岩浆源区相对亏损18OZ它们在上部地壳侵位的次团相冷凝过程中共生矿物向富集18O的方向不平衡偏转推覆到阿尔泰山区热板片之下的晚古生代沉积物冷板片,通过进变质过程中的脱水反应提供了大量的含水流体.在倒转地温梯度驱动下,含水流体从下伏冷板片释放到上覆热板片,与富18O的早古生代变质沉积物发生18O/16O交换反应,并且最终导致造山花岗岩源区的熔融,产生相对亏损18O的过铝质花岗岩浆.对于以二台北岩体为代表的非造山花岗岩而言,幔源岩浆的下垫诱导的进变质反应造成流体对流,促进了幔源岩浆与花岗岩源区岩石的18O/16O交换反应,从而降低了后者的δ18O值.流体循环是深熔作用的先驱事件.与两个岩体侵位相联系的流体具有围绕岩体分布的外封皮性质.当岩浆温度下降到某一数值时,它们迅速进入岩体,瞬间流动速率较大.随着18O/16O交换反应的进行,流体来源迅速枯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O/16O交换反应动力学
岩浆源区熔融
流体循环
造山带
新疆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蒙古早二叠纪火山熔岩痕量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
1
4
作者
朱永峰
孙世华
+1 位作者
毛骞
刘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151-1154,共4页
本文报道了内蒙古东部早二叠纪火山岩的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该区火山岩的源区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东部早二叠纪火山岩是不同性质组成的地幔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基性熔岩主要是具有亏损地幔性质的E—MORB高度部分熔融的产...
本文报道了内蒙古东部早二叠纪火山岩的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该区火山岩的源区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东部早二叠纪火山岩是不同性质组成的地幔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基性熔岩主要是具有亏损地幔性质的E—MORB高度部分熔融的产物,而中酸性火山岩的源区物质具有OIB特征。具有OIB型富集地幔特征的中酸性火山岩的源区可能是循环到地幔与海水发生强烈作用的古洋壳物质。这一结果表明,中晚古生代时期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拼合后,俯冲到地幔中的古洋壳在早二叠纪以火山作用的方式返回到地壳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熔岩
地幔
二叠纪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幔矿物中硫化物熔体包裹体的成因
被引量:
10
1
作者
储雪蕾
徐九华
赵善仁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中国矿物资源探查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地质
研究
所
北京科技大学
资源
工程
学院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53-16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673175
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生态环境重大项目!KZ951-B1-404和KZ951-A1-401
文摘
中国东部新生代碱性玄武岩中产出的巨晶、辉石岩和橄榄岩等地幔捕虏体内硫化物熔体包裹体的矿物组成不尽相同,反映了它们成因上的差异巨晶中除有磁黄铁矿相的硫化物熔体包裹体外还有一些磁黄铁矿士黄铜矿上镍黄铁矿共生的硫化物熔体包裹体这反映它们是在成分接近于上地幔硫化物平均组成的硫化物液滴逐步冷却过程中形成,即首先在1000℃以上的高温晶出单硫化物固溶体(MSS),然后在大约850℃晶出黄铜矿(固溶体),最后在610—300℃下由MSS中溶离出镍黄铁矿辉石岩中硫化物熔体包裹体有磁黄铁矿和镍黄铁矿,而橄榄岩中主要为镍黄铁矿这表明地慢部分熔融造成残余的橄榄岩中硫化物包裹体富Ni,生成镍黄铁矿;而在部分熔融期间作为堆晶产出的辉石岩变得相对贫Ni,可以生成磁黄铁矿.另外,Ni在橄榄石和辉石矿物中分配系数的不同也许是另一个原因河北汉诺坝、福建明溪和闽清的二辉橄榄岩中出现的硫化物都是镍黄铁矿,也表明它们经历过地幔部分熔融.
关键词
地幔矿物
熔体包裹体
硫化物
成因
Keywords
Mantle minerals, Melt inclusion, Sulfides, Origin.
分类号
P578.2 [天文地球—矿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兴安岭中南段铜矿成矿背景及找矿潜力
被引量:
69
2
作者
王京彬
王玉往
王莉娟
机构
中国
有色金属工业北京矿产地质
研究
所
中国科学院中国矿物资源探查研究中心
出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4,共4页
文摘
大兴安岭中南段主要铜矿类型为斑岩—热液脉型 ,其成矿与燕山早期浅定位中酸性侵入体有成因联系。成矿时代集中于 180Ma~ 16 0Ma ,与中生代早期岩石圈伸展背景下幔源岩浆底侵—同熔—分异作用有关 ,由于其形成于区域大规模火山喷发之前 ,深部岩浆来不及进行彻底分异 ,对铜的大规模成矿不利。因此 ,寻找大型以上规模的铜矿床必须综合考虑岩浆条件和矿源层两个主要因素。本区大规模岩浆作用晚期 (燕山晚期 )形成的紫金山式铜矿应是寻找大型铜矿的重要目标。
关键词
斑岩--热液脉型
铜矿床
动力学背景
找矿潜力
Keywords
porphry-hydrothermal vein type,Cu-deposits,geodynamic setting,Da Hinggan Mts.
分类号
P618.4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疆北部花岗岩─水~18O/~16O交换反应动力学──对于造山带岩浆熔融与流体循环的意义
被引量:
1
3
作者
刘伟
刘建明
储雪蕾
孙世华
机构
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
研究
所
中国科学院中国矿物资源探查研究中心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95-205,共11页
文摘
对新疆北部花岗岩的两个典型岩体—阿拉尔和二台北岩体进行了系统的氧同位素组成测定,以探讨造山带的流体循环以及岩浆源区的熔融两个岩体的岩浆源区相对亏损18OZ它们在上部地壳侵位的次团相冷凝过程中共生矿物向富集18O的方向不平衡偏转推覆到阿尔泰山区热板片之下的晚古生代沉积物冷板片,通过进变质过程中的脱水反应提供了大量的含水流体.在倒转地温梯度驱动下,含水流体从下伏冷板片释放到上覆热板片,与富18O的早古生代变质沉积物发生18O/16O交换反应,并且最终导致造山花岗岩源区的熔融,产生相对亏损18O的过铝质花岗岩浆.对于以二台北岩体为代表的非造山花岗岩而言,幔源岩浆的下垫诱导的进变质反应造成流体对流,促进了幔源岩浆与花岗岩源区岩石的18O/16O交换反应,从而降低了后者的δ18O值.流体循环是深熔作用的先驱事件.与两个岩体侵位相联系的流体具有围绕岩体分布的外封皮性质.当岩浆温度下降到某一数值时,它们迅速进入岩体,瞬间流动速率较大.随着18O/16O交换反应的进行,流体来源迅速枯竭.
关键词
18O/16O交换反应动力学
岩浆源区熔融
流体循环
造山带
新疆北部
Keywords
18O/16O exchange kinetics, Melting in the source region, Fluid circulation,Orogen, Northern Xinjiang.
分类号
P588.11 [天文地球—岩石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蒙古早二叠纪火山熔岩痕量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
1
4
作者
朱永峰
孙世华
毛骞
刘焰
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中国科学院中国矿物资源探查研究中心
出处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151-1154,共4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生态环境重大课题(编号KZ-951-81-404)资助成果
文摘
本文报道了内蒙古东部早二叠纪火山岩的痕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讨论了该区火山岩的源区特征,结果表明,内蒙古东部早二叠纪火山岩是不同性质组成的地幔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产物。基性熔岩主要是具有亏损地幔性质的E—MORB高度部分熔融的产物,而中酸性火山岩的源区物质具有OIB特征。具有OIB型富集地幔特征的中酸性火山岩的源区可能是循环到地幔与海水发生强烈作用的古洋壳物质。这一结果表明,中晚古生代时期中朝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拼合后,俯冲到地幔中的古洋壳在早二叠纪以火山作用的方式返回到地壳环境中。
关键词
火山熔岩
地幔
二叠纪
内蒙古
Keywords
volcanic lava
mantle
Permian
Inner Mongolia
分类号
P595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幔矿物中硫化物熔体包裹体的成因
储雪蕾
徐九华
赵善仁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兴安岭中南段铜矿成矿背景及找矿潜力
王京彬
王玉往
王莉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
6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新疆北部花岗岩─水~18O/~16O交换反应动力学──对于造山带岩浆熔融与流体循环的意义
刘伟
刘建明
储雪蕾
孙世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内蒙古早二叠纪火山熔岩痕量元素地球化学
朱永峰
孙世华
毛骞
刘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