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框架核酸的细胞表面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郭琳洁 彭红珍 +2 位作者 李江 王丽华 诸颖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75-1487,共13页
细胞表面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在细胞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与均相溶液不同,受体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非连续的、动态的,因此细胞表面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通常呈现复杂的非线性结合模式。框架核酸作为一类具有确... 细胞表面受体与配体之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在细胞生物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然而,与均相溶液不同,受体分子在细胞膜上的分布是非连续的、动态的,因此细胞表面的受体配体相互作用通常呈现复杂的非线性结合模式。框架核酸作为一类具有确定几何形状的DNA纳米支架,可用于多价配体的偶联,为深入揭示受体配体相互作用机制提供了可靠的工具。利用框架核酸纳米分辨率的可寻址特性,可实现对配体数目、间距及空间构象等参数的精确调控,进而研究细胞表面受体配体的结合特性及影响因素,优化结合条件最终实现高效的分子识别及靶向治疗。本文综述了基于框架核酸的细胞表面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研究进展,通过探讨细胞表面受体配体相互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及生物学应用,对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和未来趋势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核酸 受体配体相互作用 分子识别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技术在脑成像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汤乔伟 蔡小青 +5 位作者 李江 诸颖 王丽华 田阳 樊春海 胡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7-44,共18页
脑疾病的诊疗、探索高级脑功能机制和理解意识本源对脑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成像技术在阐明脑科学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迄今,核磁共振成像、光学成像和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已为脑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取得了突出... 脑疾病的诊疗、探索高级脑功能机制和理解意识本源对脑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成像技术在阐明脑科学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迄今,核磁共振成像、光学成像和电子显微镜成像技术已为脑科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取得了突出的进展.同步辐射X射线显微成像技术具有高分辨率、快成像速度和高穿透深度等优点,是一类与已有技术互补的新型脑成像技术.本文介绍了核磁共振波谱、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等成像方法在脑成像领域中的应用,重点阐述了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的优势以及在脑结构成像和功能成像中的应用.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同步辐射X射线成像应用于脑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讨论了该技术在绘制人脑联接图谱中的优势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X射线成像 神经元 脑结构成像 联接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级精确的币金属纳米团簇在光催化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逯慧 李江 +2 位作者 王丽华 诸颖 陈静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652-1664,共13页
光催化技术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制造化学燃料或环境友好的产品。然而,常用的光催化剂大多为具有宽能隙的半导体材料,所需光源大多在紫外区,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不高;并且电子-空穴复合率高,导致光催化反应效率低。币金属纳米团... 光催化技术可以直接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制造化学燃料或环境友好的产品。然而,常用的光催化剂大多为具有宽能隙的半导体材料,所需光源大多在紫外区,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不高;并且电子-空穴复合率高,导致光催化反应效率低。币金属纳米团簇具有超小尺寸(<2 nm)和分立能级,能够实现电子和空穴的分离,电子结构可调,可以通过调节其电子结构进而提高其光催化性能。同时,精确的原子级组成和结构使其成为一种在原子水平上探索光催化机制的理想模型。本文报道了基于币金属纳米团簇的光催化反应的现状,包括水分解产氢、有机污染物降解和光催化氧化胺等。通过探讨调节币金属纳米团簇的光催化性能的策略,对币金属纳米团簇光催化剂的发展前景予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团簇 光催化 币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戳相机中心算法和解离电子/离子动量分布仿真 被引量:1
4
作者 花晓宏 郭玉良 +3 位作者 阎天民 李帅 王新成 江玉海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243,共12页
模拟仿真了速度成像谱仪中解离电子/离子飞行运动轨迹,获得电子/离子动量三维分布的真实图像,针对时间戳相机Tpx3Cam在动量分布探测成像中存在的团簇效应问题,发展了适用于高计数率情况下的中心算法。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中心算法可以... 模拟仿真了速度成像谱仪中解离电子/离子飞行运动轨迹,获得电子/离子动量三维分布的真实图像,针对时间戳相机Tpx3Cam在动量分布探测成像中存在的团簇效应问题,发展了适用于高计数率情况下的中心算法。仿真结果显示,提出的中心算法可以减少约一个数量级的数据容量,并让单像素位置精度提高到0.1像素,实现了粒子动量分布的超分辨位置成像。模拟ns态电子电离和N_(2)分子(1,1)通道库伦爆炸实验,发现中心算法能够使电子平行于探测器平面的动量分辨提升30%;使库伦爆炸产生的N^(+)飞行时间谱分辨提升80%。同时,在具有背景气体干扰情况下,对CO分子库伦爆炸产物离子进行半径协方差分析,提出的中心算法成功观测到C^(+)和O^(+)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戳相机 成像算法 电子和离子探测 超分辨成像 速度成像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杂化水凝胶的构建及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张琦 孙锐 +2 位作者 张瑜 李霞 诸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4-240,共7页
以纯DNA水凝胶为主体,引入3种不同类型的杂化因子,依次对纯DNA水凝胶进行编码和结构改造,制备了DNA杂化水凝胶.研究了DNA杂化水凝胶的微观结构、机械性能和生物毒性.结果表明,二元编码因子(海藻酸钠/琼脂糖)DNA杂化水凝胶符合机械强度... 以纯DNA水凝胶为主体,引入3种不同类型的杂化因子,依次对纯DNA水凝胶进行编码和结构改造,制备了DNA杂化水凝胶.研究了DNA杂化水凝胶的微观结构、机械性能和生物毒性.结果表明,二元编码因子(海藻酸钠/琼脂糖)DNA杂化水凝胶符合机械强度和生物安全效应双评价指标,生物安全性优异,且机械性能提高了3个数量级.本文研究结果为DNA水凝胶的编程改造提供了新思路,拓展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杂化水凝胶 编码型 双评价指标 机械性能 生物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步原位还原法制备WS_(2)@Au量子点复合物及其传感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彭红珍 张瑜 +3 位作者 郭琳洁 宋伟 李晴暖 孟祥英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80-488,共9页
电化学传感器界面改造是提升其检测性能的重要途径。其中,增强电化学传感界面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是电化学传感器发展遇到的一个重大挑战。本文基于一步原位还原法制备的WS_(2)@Au量子点(WS_(2)@Au QDs),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功能化,用... 电化学传感器界面改造是提升其检测性能的重要途径。其中,增强电化学传感界面的生物相容性和导电性,是电化学传感器发展遇到的一个重大挑战。本文基于一步原位还原法制备的WS_(2)@Au量子点(WS_(2)@Au QDs),对玻碳电极表面进行功能化,用于氧化还原酶的固定,实现了高性能生物传感的构建。借助WS_(2)@Au QDs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导电性特性,WS_(2)@Au QDs有效保护了葡萄糖氧化酶(GOx)的催化活性,同时促了进GOx与电极间的直接电子转移,其电子转移速率常数达到2.25 s^(-1)。基于该传感器对葡萄糖良好的电催化作用,该方法被成功用于葡萄糖的检测,其线性范围为5~50μmol/L,检测限为1.5μmol/L,且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选择性、重现性和稳定性。WS_(2)@Au QDs在生物传感器的界面改造方面,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其为构建高性能生物传感器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_(2)@Au 量子点 原位还原 直接电化学 葡萄糖氧化酶 生物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面体框架核酸对脑靶向肽分子的可控组装及性能
7
作者 闫美玲 彭红珍 +3 位作者 左婷婷 田甜 诸颖 孙艳红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501-1509,共9页
通过设计带手臂链的四面体框架核酸,组装1~3条肽段修饰的手臂链的互补链,以及组装不同种类的脑靶向肽修饰的互补链,比较其毒性、细胞靶向摄取,探讨肽链的数量和种类对四面体DNA纳米探针脑靶向的影响。结果发现,在100 nmol/L浓度范围内,... 通过设计带手臂链的四面体框架核酸,组装1~3条肽段修饰的手臂链的互补链,以及组装不同种类的脑靶向肽修饰的互补链,比较其毒性、细胞靶向摄取,探讨肽链的数量和种类对四面体DNA纳米探针脑靶向的影响。结果发现,在100 nmol/L浓度范围内,探针无细胞毒性。细胞在不同时间段内对脑靶向Angiopep-2(ANG)肽链修饰的四面体探针的摄取量与单纯四面体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End.3细胞共孵育0.5 h,与脑胶质瘤细胞U87共孵育1 h,四面体框架核酸组装3条肽链被摄取的量明显比组装1条肽链的摄取量多(P<0.01),但在与细胞共孵育2 h后,组装不同数量肽的探针在细胞内的摄取量没有显著差异。除此外,组装相同数量的噬菌体展示肽TGN和细胞穿膜肽TAT后,组装肽的四面体探针细胞摄取量比单纯四面体细胞内显著升高(P<0.01),但3种肽链组装的四面体探针在bEnd.3中细胞摄取量并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肽链的数量可能影响短时间内细胞对其摄取的速率,但并不影响2 h后细胞对探针的摄取总量,这一发现可有效节省出四面体修饰位点,为四面体框架核酸的更多功能修饰提供借鉴,在修饰单个靶向肽延长作用时间达到靶向目的的同时,可增加其它位点的功能化修饰,使其结构功能最大化,而且DNA框架核酸还可以作为其它脑靶向肽TGN和TAT的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面体框架核酸 脑靶向探针 可控组装 靶向摄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冷冻涂敷技术制备定向电极结构
8
作者 郭勇明 黄淳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9-42,共4页
电池在快速充电下仍可以保持足够的容量,对目前的应用领域如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储存和传输是具有高度吸引力的。设计一种能够方便地传输锂离子和电子的电极结构,是提高电池在快速充放电速率下容量保持率的有效途径。报道了一种应用内部开... 电池在快速充电下仍可以保持足够的容量,对目前的应用领域如可再生能源的电力储存和传输是具有高度吸引力的。设计一种能够方便地传输锂离子和电子的电极结构,是提高电池在快速充放电速率下容量保持率的有效途径。报道了一种应用内部开发的新型冷冻涂敷(FTC)技术得到的定向孔状阴极结构。探究了电极在不同固含量下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并得到了最优化的定向电极结构。该电极在0.1 C和15 C下实现了有竞争力的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3.5和41.3 mAh/g,15 C代表~4 min完成充放电。对比之下,弯曲孔状结构的传统涂敷电极容量在15 C的快速充放电倍率下已经下降到几乎可以忽略的地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涂敷技术 微观结构设计 定向电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