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濒危植物现状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惠茹 汪远 马金双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36-345,共10页
通过实地网格化调查、标本查阅及历史资料搜集对上海濒危植物现状及保护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共有国家重点保护和濒危野生植物23科27属28种,建议上海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54科82属101种。上海原生植物减少、外来植物增多、生物... 通过实地网格化调查、标本查阅及历史资料搜集对上海濒危植物现状及保护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上海共有国家重点保护和濒危野生植物23科27属28种,建议上海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54科82属101种。上海原生植物减少、外来植物增多、生物多样性降低等是上海一些原生植物变为濒危的主要原因。今后应建立上海濒危植物保护体系,重点保护上海的植物多样性中心,并尽快立法公布上海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加强植物多样性保护宣传,保护上海的野生植物资源并防范外来植物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植物 保护对策 植物多样性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与中国植物标本馆概况简介 被引量:10
2
作者 葛斌杰 严靖 +1 位作者 杜诚 马金双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8-292,共5页
简介了《世界植物标本馆索引》的现状,并对《世界植物标本馆索引》中收录的中国信息进行了分析,同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植物标本馆 中国 世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菊科一新归化植物——白花金钮扣(英文)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樟华 严靖 +2 位作者 闫小玲 李惠茹 马金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43-646,共4页
报道了中国菊科一新归化植物——白花金钮扣[Acmella radicans var.debilis(Kunth)R.K.Jansen],并提供了该变种详细的特征描述和彩色照片。该变种原产南美洲和西印度群岛,最近在我国安徽黟县发现一归化居群。野外调查发现,该植物在黟县... 报道了中国菊科一新归化植物——白花金钮扣[Acmella radicans var.debilis(Kunth)R.K.Jansen],并提供了该变种详细的特征描述和彩色照片。该变种原产南美洲和西印度群岛,最近在我国安徽黟县发现一归化居群。野外调查发现,该植物在黟县生长旺盛,成熟时种子结实量大,表现出一定的入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金钮扣 外来植物 中国 归化种 新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种中国原产鼠尾草属植物耐热性比较 被引量:9
4
作者 冯时 刘群录 +3 位作者 魏宇昆 金冬梅 李桂彬 黄艳波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6期3088-3092,共5页
以上海辰山植物园引种驯化的8种中国原产鼠尾草属(Salvia L.)植物为材料,测定了其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APD值),比较这8种植物的耐热性差异,从而对其在引种地的高温适应性做出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8种鼠尾草属植物的L... 以上海辰山植物园引种驯化的8种中国原产鼠尾草属(Salvia L.)植物为材料,测定了其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APD值),比较这8种植物的耐热性差异,从而对其在引种地的高温适应性做出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8种鼠尾草属植物的LT50值在50~57℃,且均呈"S"型曲线上升。8种植物的耐热性从强到弱依次排序为:贵州鼠尾草(Salvia cavaleriei Lévl.)>红根草(S.prionitis Hance)>南川鼠尾草(S.nanchuanensis H.T.Sun)>血盆草(S.cavaleriei Lévl.var.simplicifolia Stib.)>云南鼠尾草(S.yunnanensis C.H.Wright)>美丽鼠尾草(S.meiliensis S.W.Su)>南丹参(S.bowleyana Dunn)>佛光草(S.substolonifera E.Peter)。利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各植物的LT50值与SAPD值大小排序呈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评价鼠尾草属植物耐热性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草属 耐热性 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 叶绿素相对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2种归化植物新记录 被引量:3
5
作者 严靖 汪远 马金双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1-544,共4页
报道了发现于辽宁省的2种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白毛马鞭草(Verbena stricta Vent.)和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白毛马鞭草穗状花序粗壮而紧凑,单生枝顶或呈简单的聚伞状或圆锥状排列,且花序轴在果期显著延长,叶卵圆形,无柄,与中国... 报道了发现于辽宁省的2种中国归化植物新记录:白毛马鞭草(Verbena stricta Vent.)和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白毛马鞭草穗状花序粗壮而紧凑,单生枝顶或呈简单的聚伞状或圆锥状排列,且花序轴在果期显著延长,叶卵圆形,无柄,与中国有报道的本属其他物种区别明显。该种原产美国西部至中部地区,近来在辽宁省铁岭市发现有归化。向日葵原产于北美地区,被发现广泛归化于辽宁省大连市,营口市鲅鱼圈也有发现。归化种群形态特征与该地区栽培类型完全不同,其花序极多分枝,头状花序直径较小,瘦果极小,表面纹饰多样性很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毛马鞭草 向日葵 新归化种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壳斗科淀粉资源植物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被引量:8
6
作者 杨舒婷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24-327,共4页
壳斗科植物资源富含淀粉,是重要的淀粉资源植物,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对我国壳斗科淀粉资源植物的分布概况、经济价值进行阐述,总结并分析了该科植物资源的研究现状、存在问题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壳斗科 橡实 淀粉资源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外来入侵植物的分布格局及其等级划分 被引量:38
7
作者 严靖 闫小玲 +2 位作者 王樟华 李惠茹 马金双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79-690,共12页
区域性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及其入侵等级划分在地方入侵植物管理与防治对策的制定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文献报道、标本记录和必要的分类学考证,特别是通过2013-2015年对安徽省外来入侵植物的全面调查,统计分析了安徽省外来入... 区域性外来入侵植物的研究及其入侵等级划分在地方入侵植物管理与防治对策的制定上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基于文献报道、标本记录和必要的分类学考证,特别是通过2013-2015年对安徽省外来入侵植物的全面调查,统计分析了安徽省外来入侵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原产地、区系组成和水平分布格局,并对其入侵危害进行等级划分。结果显示,安徽省有外来入侵植物37科86属132种,总体上呈现种类丰富、原产于美洲的种类多、泛热带起源的种类多、危害严重的种类多、区域分化明显、入侵途径集中等特征。提出在外来入侵植物的防控中应重点警惕起源于美洲的、泛热带分布属的植物和关注人类活动频繁的热点区域。还对中国外来入侵植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澄清了几个长期以来被忽视的关于外来入侵物种认知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入侵植物 分布格局 等级划分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湿胁迫对鼠尾草属5种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陈云 肖汉文 +3 位作者 黄艳波 周翔宇 黄卫昌 彭东辉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5-852,共8页
为探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鼠尾草属(Salvia)植物的耐湿热性,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温高湿环境,对丹参(S.miltiorrhiza)、张家界鼠尾草(S.daiguii)、贵州鼠尾草(S.cavaleriei)、铁线鼠尾草(S.adiantifolia)及‘辰丹月白’鼠尾草(‘Chendan... 为探究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鼠尾草属(Salvia)植物的耐湿热性,采用人工气候箱模拟高温高湿环境,对丹参(S.miltiorrhiza)、张家界鼠尾草(S.daiguii)、贵州鼠尾草(S.cavaleriei)、铁线鼠尾草(S.adiantifolia)及‘辰丹月白’鼠尾草(‘Chendanyuebai’)的外部形态变化及生理生化响应进行研究,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鼠尾草属植物的耐湿热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种鼠尾草在胁迫下黄叶数明显增多,但受湿热伤害程度不高,胁迫结束后经过正常养护均可恢复正常生长;在复合胁迫下,叶绿素含量下降,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上升,植株受到一定程度的湿热伤害;胁迫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均显著提高,产生了适应性反应。5种鼠尾草的耐湿热能力表现为:张家界鼠尾草≈铁线鼠尾草>‘辰丹月白’鼠尾草≈丹参>贵州鼠尾草。‘辰丹月白’鼠尾草表现出了较强的耐湿热能力,可以推广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尾草属 高温高湿胁迫 耐湿热性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桥阴环境对5种绿化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邢强 曾丽 +2 位作者 胡永红 刘智媛 秦俊 《上海农业学报》 2021年第6期78-85,共8页
以上海漕溪立交、虹梅立交和莘庄立交3个典型的高架桥阴环境为试点,以上海辰山植物园非高架桥阴环境下种植的同一批植物作为对照,通过测定上海市常用的5种绿化植物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抗性相关... 以上海漕溪立交、虹梅立交和莘庄立交3个典型的高架桥阴环境为试点,以上海辰山植物园非高架桥阴环境下种植的同一批植物作为对照,通过测定上海市常用的5种绿化植物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叶绿素、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抗性相关生理指标,对不同绿化植物的生理指标进行比较,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对5种绿化植物的综合抗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莘庄立交下环境胁迫程度最重,虹梅立交下环境胁迫程度较重,漕溪立交下环境胁迫相对较轻;综合隶属函数值表现为‘花叶’常春藤>小叶黄杨>麦冬>八角金盘>五叶地锦,说明‘花叶’常春藤、小叶黄杨和麦冬3种绿化植物对高架桥阴环境的适应性比八角金盘和五叶地锦的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交桥 桥阴环境 绿化植物 耐阴性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茄属一新归化种——羽裂叶龙葵 被引量:2
10
作者 严靖 赵利清 马金双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0-732,共3页
报道了中国茄科茄属的一新记录种——羽裂叶龙葵(Solanum triflorum Nutt.)。该种具有独特的匍匐习性,叶片通常为羽状深裂且稍肉质,花冠呈星芒状,花药细长,在花序轴的顶端通常具一枚叶状小苞片,与国内记载的茄属其他物种区别明显。该种... 报道了中国茄科茄属的一新记录种——羽裂叶龙葵(Solanum triflorum Nutt.)。该种具有独特的匍匐习性,叶片通常为羽状深裂且稍肉质,花冠呈星芒状,花药细长,在花序轴的顶端通常具一枚叶状小苞片,与国内记载的茄属其他物种区别明显。该种为泛热带分布,原产于美洲,归化于欧洲、南非和澳大利亚,近年来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亦有归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裂叶龙葵 归化种 新记录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槭叶小牵牛——中国大陆一新归化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樟华 汪远 +1 位作者 严靖 马金双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33-1536,共4页
该研究报道了广东省湛江市霞山区发现的中国大陆旋花科番薯属一新归化种——槭叶小牵牛(Ipomoea wrightii A.Gray)。该种原产热带美洲,引入并归化于中国台湾。通过野外调查,获得该种的详细特征和生境信息,并简要讨论了该种潜在的生态风险。
关键词 槭叶小牵牛 归化 番薯属 外来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陆生境下入侵种喜旱莲子草与土著种莲子草表型变异和细胞渗透势调节能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乐旋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5-202,共8页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能成功入侵不同水陆生境,而其同属近缘种莲子草(A.sessilis(Linn.)DC.)适于生长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为揭示两物种生态幅差异的机理及与其入侵潜力的关系,我们在模拟不同水陆生...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能成功入侵不同水陆生境,而其同属近缘种莲子草(A.sessilis(Linn.)DC.)适于生长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为揭示两物种生态幅差异的机理及与其入侵潜力的关系,我们在模拟不同水陆生境的同质园环境下,比较了喜旱莲子草和莲子草的形态特征、细胞渗透势变异状况和细胞内溶质物质合成相关基因(蛋氨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喜旱莲子草对环境变异更敏感,表型变异幅度更大,具有更有效的渗透势调节能力;蛋氨酸合成酶基因在喜旱莲子草进入水生环境的早期阶段表现出短暂上调的特殊表达趋势。这说明有效的细胞渗透势调节机制与喜旱莲子草对不同水陆生境的广泛适应性和较强的表型可塑性能力可能有关,从而帮助其在不同生境中成功入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旱莲子草 莲子草 表型可塑性 细胞渗透势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传统繁殖与离体再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继刚 秦俊 +1 位作者 胡永红 朱木兰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4年第4期77-81,共5页
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观赏价值极高,其丹皮可入药,种子可榨油,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对我国牡丹传统繁殖和离体再生的方法及其利弊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以种胚、芽、叶柄、叶片和花粉等为起始外植体的牡丹离体快... 牡丹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观赏价值极高,其丹皮可入药,种子可榨油,因而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通过对我国牡丹传统繁殖和离体再生的方法及其利弊进行综述,着重介绍了以种胚、芽、叶柄、叶片和花粉等为起始外植体的牡丹离体快繁殖研究现状,提出了目前该物种离体快繁中存在褐化和生根困难等问题,展望了牡丹传统繁殖和离体再生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传统繁殖 离体再生 种胚 褐化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泽泻蕨孢子培养的环境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莫日根高娃 谭桂娟 +2 位作者 严岳鸿 赵国华 刘保东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3-418,共6页
为了解环境因子对泽泻蕨(Hemionitis arifolia Moore.)培养的影响,采用孢子培养技术研究温度、光照、pH、密度等对其有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泽泻蕨孢子为需光萌发,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5℃,日光灯光照强度为... 为了解环境因子对泽泻蕨(Hemionitis arifolia Moore.)培养的影响,采用孢子培养技术研究温度、光照、pH、密度等对其有性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泽泻蕨孢子为需光萌发,孢子萌发和配子体发育的最适环境条件为:温度25℃,日光灯光照强度为150 μmol m^–2s^–1,pH 为6.5,播种密度为5-8 grains cm^–2,幼苗管护简单,成活率较高,未见病虫害.这为保护和开发我国泽泻蕨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植物 泽泻蕨 孢子培养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酢浆草属一新归化种及分类整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黄戈晗 李晓晨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97-502,共6页
报道了发现于苏州、上海和杭州等地的1种中国新记录植物,即原产于美国南部的得州酢浆草[Oxalis texana Small(Fedde)].得州酢浆草的茎和花梗被稀疏、贴生的短粗毛,基部木质化;花瓣黄色,喉部具纵向红色纹路,与中国有报道的本属其他植物... 报道了发现于苏州、上海和杭州等地的1种中国新记录植物,即原产于美国南部的得州酢浆草[Oxalis texana Small(Fedde)].得州酢浆草的茎和花梗被稀疏、贴生的短粗毛,基部木质化;花瓣黄色,喉部具纵向红色纹路,与中国有报道的本属其他植物区别明显.本文同时考证并修订了华东地区酢浆草属植物名录,给出简明的检索方法,以期为外来杂草鉴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得州酢浆草 酢浆草属 新记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地方植物志出版情况简介(九)
16
作者 刘全儒 汪远 马金双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470-1474,共5页
该文介绍了自2006年以来我国省市级以及跨省区的20种地方植物志的出版信息,包括出版年代、页码、收载类群的科属种、线描图及彩图等信息。其中,《昆仑植物志》为跨青海、甘肃、四川、新疆和西藏等五省(区)的地方植物志。
关键词 地方植物志 出版信息 苔藓植物 维管植物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2+胁迫对丹参生长及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川 李昆伟 +2 位作者 魏宇昆 崔浪军 李发荣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4-128,共5页
研究了土壤Cu2+胁迫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Cu2+胁迫下丹参的生长受到抑制,土壤和丹参体内Cu2+残留量、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加,而叶绿素含量降低。此外,与对照相比,Cu2+胁迫... 研究了土壤Cu2+胁迫对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生长和有效成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Cu2+胁迫下丹参的生长受到抑制,土壤和丹参体内Cu2+残留量、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加,而叶绿素含量降低。此外,与对照相比,Cu2+胁迫下丹参地上部分中水溶性酚酸类成分咖啡酸、丹参素和原儿茶酸含量增加,迷迭香酸、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含量显著降低,而根系中这6种酚酸类成分和4种脂溶性丹参酮类成分二氢丹参酮、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的含量均降低。表明铜胁迫抑制了丹参的生长,影响了有效成分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铜胁迫 生长 膜脂过氧化 有效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地区凤丹经济性状及其籽油脂肪酸成分分析 被引量:29
18
作者 李晓青 韩继刚 +2 位作者 刘炤 刘庆华 胡永红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3-46,共4页
对安徽亳州、湖南邵阳、重庆垫江三个地区栽培凤丹进行了经济性状调查,同时对三个地区凤丹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对经济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安徽亳州地区凤丹单株产量、单株种子数量和单株结果数量最高,... 对安徽亳州、湖南邵阳、重庆垫江三个地区栽培凤丹进行了经济性状调查,同时对三个地区凤丹的含油率和脂肪酸组分进行测定和分析,并对经济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安徽亳州地区凤丹单株产量、单株种子数量和单株结果数量最高,单株产量为16.20 g,种子数量为90.83粒,结果数量为3.67个;湖南邵阳地区凤丹单株产量、单株种子数量最低,单株产量为4.11 g,单株种子数量为14.24粒,单株结果数量为1.18个;重庆垫江市的单株产量为7.22 g,单株种子数量为24.36粒,单株结果数量最低,为0.81个。单株产量与单株种子数量、单株结果数量、千粒重、种子大小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种子大小具有极显著正相关。采用GC法对凤丹籽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鉴定,共分离出10种脂肪酸组分,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2.65%~92.92%。凤丹籽油主要由亚麻酸、油酸、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五种脂肪酸组成,其中亚麻酸含量最高,为42.78%;其次为亚油酸26.50%、油酸22.97%、棕榈酸5.11%、硬脂酸1.90%。不同地区凤丹的五种主要脂肪酸组成和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丹 经济性状 含油率 脂肪酸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景宁望东垟亚高山湿地植被构成及分布格局 被引量:7
19
作者 张龙 严靖 邵学新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1-506,共6页
于2014年11-12月和2016年7-8月2个阶段对浙江景宁望东垟亚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进行了系统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对望东垟亚高山湿地植物的生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以群系组为基本单位对该区域的植被类型进行描述,建立矢量模型... 于2014年11-12月和2016年7-8月2个阶段对浙江景宁望东垟亚高山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进行了系统全面调查和样方调查,对望东垟亚高山湿地植物的生活型进行了统计分析,以群系组为基本单位对该区域的植被类型进行描述,建立矢量模型对其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域植物共计61科122属182种,其中以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51.10%),木本植物也占有较大比例(25.82%);该区域植被可划分为2个植被型组(山地天然植被型组和沼泽湿地植被型组), 4个植被型(常绿针叶林植被型、亚热带山地矮林植被型、森林沼泽植被型和草丛沼泽植被型), 6个群系组(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浙江红山茶Camellia lucidissima,江南桤木Alnus trabeculosa,沼原草Moliniopsis hui,芒Miscanthus sinensis和华东藨草Scirpus karuizawensis)。分析表明:区域植被的分布表现出优势种较少、盖度大,外貌不整齐,层片结构分化明显的群落学特征。最后,分析了湿地植被分布在人为破坏前后的自我恢复变化过程及规律,针对该区域湿地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提出了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生活型 植被构成 分布格局 望东垟亚高山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NnFUL基因克隆、亚细胞定位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岳 张微微 +1 位作者 田代科 王金刚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4期11-18,共8页
为了研究MADS—box A类基因在莲花器官发育中的作用,以莲品种‘大洒锦'(Nelumbo nucifera‘Da sajin')的花蕾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莲FUL-like基因cDNA序列,命名为NnFUL。NnFUL的cDNA长度为763 bp,其开放阅读框(Open ... 为了研究MADS—box A类基因在莲花器官发育中的作用,以莲品种‘大洒锦'(Nelumbo nucifera‘Da sajin')的花蕾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方法克隆了莲FUL-like基因cDNA序列,命名为NnFUL。NnFUL的cDNA长度为763 bp,其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共编码250个氨基酸。该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无规则卷曲和延伸链组成。系统进化分析表明:NnFUL编码的蛋白与AP1/SQUA亚家族中的FUL-like蛋白聚为一类,与二球悬铃木(Platanus×acerifolia)的FUL-like蛋白具有较高的亲缘关系。亚细胞定位显示该基因位于细胞核中。荧光定量Real-time PCR结果表明:NnFUL在花器官中表达量最高,主要集中在花萼和花瓣中,同时在营养器官中也有表达;因此,NnFUL在花器官发育尤其花萼和花瓣形成中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器官发育 FUL—like基因 克隆 亚细胞定位 MADS—bo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