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MCAO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张天舒
阮志
+2 位作者
刘霞
黄瑾
张乃霞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运用MCAO方法建立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后通过开展针对MCAO大鼠的NMR代谢组学研究来阐明缺血再灌注早期缺血半脑脑组织以及对侧半脑脑组织的代谢物组改变和相关联的脑损伤机制。结果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3 h缺血半脑脑组织的不同区...
运用MCAO方法建立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后通过开展针对MCAO大鼠的NMR代谢组学研究来阐明缺血再灌注早期缺血半脑脑组织以及对侧半脑脑组织的代谢物组改变和相关联的脑损伤机制。结果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3 h缺血半脑脑组织的不同区域均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能量不足(单磷酸腺苷水平下降;尿嘧啶含量升高)、无氧酵解上调(乳酸含量显著升高)、氧化应激(丙二酸、琥珀酸含量上升)、磷脂代谢异常(胆碱水平显著升高;磷酰胆碱和甘油磷酰胆碱含量下降)、神经递质紊乱(谷氨酸含量下降;γ-氨基丁酸、甘氨酸、丙氨酸含量升高)和神经细胞损伤(N-乙酰天冬氨酸含量下降)等应激性变化,而对侧非缺血端半脑脑组织的代谢模式改变总体上与左脑相类似,但发生显著性变化的代谢物的数量明显比左脑少,能量匮乏的程度也比左脑小,研究结果提示在局灶性脑卒中病人治疗过程中,非缺血损伤端同样应该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代谢组学
缺血再灌注
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组学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许静静
刘幸
周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99-1205,共7页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是调节细胞内生理活动的重要途径。该文总结了近年来PTMs蛋白质组学相关的分离方法,包括反相(RP)色谱法、离子交换(IEX)色谱法、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法、多孔石墨化碳(PGC)色谱法、毛细管电泳(CE)法及分子筛...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是调节细胞内生理活动的重要途径。该文总结了近年来PTMs蛋白质组学相关的分离方法,包括反相(RP)色谱法、离子交换(IEX)色谱法、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法、多孔石墨化碳(PGC)色谱法、毛细管电泳(CE)法及分子筛色谱(SEC)法等。这些新方法为磷酸化、乙酰化、糖基化等PTM肽段或蛋白质的鉴定提供了更高的分离度和灵敏度。此外,该文也介绍了蛋白质领域其他重要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这些方法可能被进一步应用于PTMs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后修饰
蛋白质组学
反相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多孔石墨化碳色谱
毛细管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1H NMR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马兜铃酸I诱导的雌雄小鼠急性肾毒性
被引量:
27
3
作者
刘霞
肖瑛
+2 位作者
高红昌
任进
林东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7-932,共6页
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了C57BL/6 J小鼠尿样的代谢特征,揭示出马兜铃酸I(AAI)导致急性肾毒性的分子机理及其在雌性和雄性小鼠上差异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AAI的急性肾毒性主要来自AAI给药后抑制了体内的三羧酸(TCA)循环和能量代...
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了C57BL/6 J小鼠尿样的代谢特征,揭示出马兜铃酸I(AAI)导致急性肾毒性的分子机理及其在雌性和雄性小鼠上差异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AAI的急性肾毒性主要来自AAI给药后抑制了体内的三羧酸(TCA)循环和能量代谢,破坏了体内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改变了肾脏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从而引起了肾小管的损伤.代谢模式分析显示雄性小鼠对AAI的肾毒性比雌性小鼠更敏感,可能源于雄性小鼠本身更低的能量代谢.结果表明,基于尿样1H NMR代谢组学方法有可能为药物的毒性机制和毒性性别差异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兜铃酸
肾毒性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毒性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MCAO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
被引量:
14
1
作者
张天舒
阮志
刘霞
黄瑾
张乃霞
机构
华东理工大学药
学院
中国科学院
上海
药物
研究所
受体结构与功能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室
出处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8-198,共11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项目~~
文摘
运用MCAO方法建立了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随后通过开展针对MCAO大鼠的NMR代谢组学研究来阐明缺血再灌注早期缺血半脑脑组织以及对侧半脑脑组织的代谢物组改变和相关联的脑损伤机制。结果表明:脑缺血再灌注后3 h缺血半脑脑组织的不同区域均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能量不足(单磷酸腺苷水平下降;尿嘧啶含量升高)、无氧酵解上调(乳酸含量显著升高)、氧化应激(丙二酸、琥珀酸含量上升)、磷脂代谢异常(胆碱水平显著升高;磷酰胆碱和甘油磷酰胆碱含量下降)、神经递质紊乱(谷氨酸含量下降;γ-氨基丁酸、甘氨酸、丙氨酸含量升高)和神经细胞损伤(N-乙酰天冬氨酸含量下降)等应激性变化,而对侧非缺血端半脑脑组织的代谢模式改变总体上与左脑相类似,但发生显著性变化的代谢物的数量明显比左脑少,能量匮乏的程度也比左脑小,研究结果提示在局灶性脑卒中病人治疗过程中,非缺血损伤端同样应该受到关注。
关键词
核磁共振
代谢组学
缺血再灌注
脑卒中
Keywords
NMR
metabolomics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stroke
分类号
R74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组学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3
2
作者
许静静
刘幸
周虎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室
上海
市食品药品检验所
化学
药品室
出处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99-120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37513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31500110)
+1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江苏省儿童呼吸疾病(中医药)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课题(JKLPRD201404)~~
文摘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PTMs)是调节细胞内生理活动的重要途径。该文总结了近年来PTMs蛋白质组学相关的分离方法,包括反相(RP)色谱法、离子交换(IEX)色谱法、亲水相互作用色谱(HILIC)法、多孔石墨化碳(PGC)色谱法、毛细管电泳(CE)法及分子筛色谱(SEC)法等。这些新方法为磷酸化、乙酰化、糖基化等PTM肽段或蛋白质的鉴定提供了更高的分离度和灵敏度。此外,该文也介绍了蛋白质领域其他重要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这些方法可能被进一步应用于PTMs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中。
关键词
翻译后修饰
蛋白质组学
反相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
亲水相互作用色谱
多孔石墨化碳色谱
毛细管电泳
Keywords
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s (PTMs)
proteomics
reversed phase (RP) chromatography
ion exchange (IEX) chromatography
hydrophilic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HILIC)
porous graphitic carbon (PGC) chromatography
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 (CE)
分类号
O658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1H NMR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马兜铃酸I诱导的雌雄小鼠急性肾毒性
被引量:
27
3
作者
刘霞
肖瑛
高红昌
任进
林东海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分析化学研究室
温州医
学院
药
学院
出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7-93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705037)
温州医学院科研启动经费(批准号:QTJ08008)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青年人才领域前沿和重要方向项目(批准号:SIMM0709QN-07,KSCX2-YW-R-118)资助
文摘
基于1H 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分析了C57BL/6 J小鼠尿样的代谢特征,揭示出马兜铃酸I(AAI)导致急性肾毒性的分子机理及其在雌性和雄性小鼠上差异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AAI的急性肾毒性主要来自AAI给药后抑制了体内的三羧酸(TCA)循环和能量代谢,破坏了体内肠道菌群的生态平衡,改变了肾脏细胞内外的渗透压,从而引起了肾小管的损伤.代谢模式分析显示雄性小鼠对AAI的肾毒性比雌性小鼠更敏感,可能源于雄性小鼠本身更低的能量代谢.结果表明,基于尿样1H NMR代谢组学方法有可能为药物的毒性机制和毒性性别差异研究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
马兜铃酸
肾毒性
代谢组学
核磁共振
毒性性别差异
Keywords
Aristolochic acid
Renal toxicity
Metabonomics
NMR
Toxicity gender difference
分类号
O657.2 [理学—分析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MCAO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的核磁共振代谢组学研究
张天舒
阮志
刘霞
黄瑾
张乃霞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翻译后修饰蛋白质组学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许静静
刘幸
周虎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1H NMR代谢组学方法分析马兜铃酸I诱导的雌雄小鼠急性肾毒性
刘霞
肖瑛
高红昌
任进
林东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