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为潜在靶点的新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付云峰 吴庆莉 +1 位作者 杨以阜 左建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0-514,共5页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HH)是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酶,它催化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AdoHcy)水解生成腺苷和同型半胱氨酸。抑制SAHH将导致细胞内甲基化抑制物AdoHcy的堆积,从而对转甲基反应产生反馈性抑制作用。而甲基化对于维持细胞...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HH)是细胞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酶,它催化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AdoHcy)水解生成腺苷和同型半胱氨酸。抑制SAHH将导致细胞内甲基化抑制物AdoHcy的堆积,从而对转甲基反应产生反馈性抑制作用。而甲基化对于维持细胞的活性是必需的。鉴于SAHH在调节生物体转甲基化反应中的核心地位,它已被选择作为多种新药研发的重要靶点,包括免疫抑制剂、抗病毒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阿尔茨海默病药物。SAHH抑制剂全新的化学结构、良好的作用效果和独特的作用靶点已引起国内外研究者广泛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 自身免疫性疾病 病毒 动脉粥样硬化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逆型的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抑制剂DZ2002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林泽民 马萌 +2 位作者 何世君 唐炜 左建平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89-1089,共1页
目的 DZ2002是可逆型的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HH)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内甲基化反应,发挥显著的免疫抑制及免疫调节活性。本研究观察了DZ2002对咪喹莫特(imiquimod)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模型的疗效作用及对病理性效应细胞功能的调控。... 目的 DZ2002是可逆型的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酶(SAHH)抑制剂,通过抑制细胞内甲基化反应,发挥显著的免疫抑制及免疫调节活性。本研究观察了DZ2002对咪喹莫特(imiquimod)诱导的小鼠银屑病模型的疗效作用及对病理性效应细胞功能的调控。方法 (1)运用10周龄正常雌性BALB/C小鼠,采用咪喹莫特乳膏涂抹背部及双侧耳部皮肤,建立小鼠银屑病模型,并以DZ2002软膏自造模当日起每天涂抹小鼠背部及双侧耳部皮肤,连续涂抹15 d,持续观察药物对银屑病小鼠的体重、背部及耳部皮肤损伤(红斑、鳞屑、皮层增厚)程度的影响作用;(2)采用流式细胞术,对DZ2002治疗干预银屑病小鼠脾脏淋巴细胞进行活化表型及病理性细胞亚群分析,并同时对受损皮肤中炎性细胞浸润情况及细胞表型进行分析;(3)ELISA法检测银屑病样小鼠损伤皮肤中炎性细胞因子水平,考察DZ2002治疗对皮肤病灶炎症反应的控制作用;(4)运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DZ2002治疗对银屑病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炎症信号通路转导关键分子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 (1)DZ2002能够缓解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严重程度,持续改善小鼠背部及耳部皮肤红斑、鳞屑、皮层增厚情况,并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脾指数;(2)DZ2002治疗持续降低银屑病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中CD44+CD62L-的效应性活化T细胞比例,减少病理性Th17亚型细胞比例;(3)DZ2002治疗显著减少T细胞及IL-17分泌细胞向皮损部位的浸润;(4)DZ2002治疗显著降低银屑病皮损部位IL-17炎性细胞因子的含量;(5)DZ2002治疗可下调银屑病模型小鼠脾淋巴细胞中JNK/STAT及MAPK炎症信号通路转导强度,并降低脾细胞中SAHH的表达水平。结论 DZ2002对咪喹莫特诱导的小鼠银屑病具有显著的干预和治疗作用,能通过抑制效应性T细胞向损伤皮肤的浸润,减少病灶部位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并降低Th17型细胞比例、下调其下游炎症信号通路的转导,从而缓解银屑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HH抑制剂 银屑病 炎性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