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TiO_2薄膜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何超 于云 +1 位作者 周彩华 胡行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25-1033,共9页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Ag掺杂的TiO2薄膜.用XRD、氮吸附法、UV-VIS-NIR分光光度计以及XPS对Ag掺杂后TiO2薄膜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用分光光学法通过在紫外光照下分解亚甲基蓝的实验比较了TiO2薄膜与Ag/TiO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结果发现...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制备了Ag掺杂的TiO2薄膜.用XRD、氮吸附法、UV-VIS-NIR分光光度计以及XPS对Ag掺杂后TiO2薄膜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用分光光学法通过在紫外光照下分解亚甲基蓝的实验比较了TiO2薄膜与Ag/TiO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结果发现,掺杂适量的Ag有助于TiO2薄膜光催化氧化性能的提高,原因在于:(1)Ag通过引入耗尽层提高了TiO2的电荷分离能力,并吸引空穴向薄膜表面移动,结果使薄膜表面空穴的浓度提高,薄膜光催化效率提高;(2)Ag减小了TiO2粒子的粒径,使TiO2禁带宽度增大,薄膜光催化氧化的能力提高;(3)Ag掺杂后,TiO2薄膜表面对-OH基和水的吸附增加,使光照后TiO2薄膜表面活性自由基·OH的浓度增加,空穴向薄膜所吸附物质的转移能力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TiO2薄膜 溶胶-凝胶法 掺杂 结构 光催化性能 二氧化钛 掺杂 光催化剂 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SiO_2双组分膜结构与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何静 江伟辉 +2 位作者 于云 宋力昕 胡行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13-719,共7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Si/Ti比的TiO2-SiO2双组分膜.用紫外光照射亚甲基蓝的分解实验比较薄膜的光催化性能.通过XRD、FTIR、HRTEM、FE-SEM、AFM以及UV-VS-NIR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手段对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量S...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Si/Ti比的TiO2-SiO2双组分膜.用紫外光照射亚甲基蓝的分解实验比较薄膜的光催化性能.通过XRD、FTIR、HRTEM、FE-SEM、AFM以及UV-VS-NIR分光光度计等分析手段对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适量SiO2的引入,显著提高了TiO2薄膜的光催化活性,Si/Ti比为0.2时薄膜的光催化活性为最佳. SiO2引入TiO2薄膜后,生成了Ti-O-Si玻璃相和无定形SiO2,这两种物相聚集在TiO2 晶界周围,有效地阻止了TiO2的晶粒长大,提高了锐钛矿相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温度,使复合薄膜经过500℃热处理后,只有锐钛矿相存在,有利于薄膜的光催化活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iO2薄膜 双组分 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表面固体粉末包埋渗硅研究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明 宋力昕 +2 位作者 乐军 宋学平 郭占成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64-768,共5页
采用固体粉末包埋渗硅工艺在铌表面制备了二硅化铌涂层,研究了渗硅过程中Si沉积的反应机理和二硅化铌涂层的结构.结果表明:涂层由单相的二硅化铌组成;Si的输运和沉积主要依靠硅的低氟化物SiF2完成.
关键词 渗硅 涂层 二硅化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复合超硬薄膜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4
作者 赵红雨 范秋林 +2 位作者 宋力昕 施尔畏 胡行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6,共8页
自1994年Veprek等人提出纳米复合超硬薄膜的概念以来,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而成为当今材料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将介绍纳米复合超硬薄膜的概念、设计思想、超硬机制、制备技术及工艺、性能和应用前景,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 超硬薄膜 纳米复合结构 CVD 磁控溅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用铝光亮阳极氧化涂层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罗列超 赵荣根 +1 位作者 孟佳 陈杰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269-1276,共8页
铝光亮阳极氧化涂层是一种重要的航天器热控制材料.本文对硫酸电解液铝阳极氧化工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发现抛光时间、阳极氧化电压、电解液温度和涂层的膜厚等对涂层光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适度抛光可以提高涂层的太阳反射率,提高氧化... 铝光亮阳极氧化涂层是一种重要的航天器热控制材料.本文对硫酸电解液铝阳极氧化工艺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发现抛光时间、阳极氧化电压、电解液温度和涂层的膜厚等对涂层光学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适度抛光可以提高涂层的太阳反射率,提高氧化电压和电解液温度可以显著增加涂层的红外发射率,膜厚对红外发射率影响较大而对太阳吸收影响并不明显.在最优工艺条件下(10V、20℃)可以制备出性能优异的铝光亮阳极氧化热控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铝光亮阳极氧化涂层 热控涂层 太阳吸收比 红外发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SO_4水性溶胶制备TiO_2薄膜及其亲水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罗仲宽 宋力昕 +2 位作者 李明 刘剑洪 蔡弘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97-1401,共5页
采用TiOSO4水性溶胶制备了TiO2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薄膜表面接触角对TiO2薄膜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亲水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iOSO4水性溶胶制备的TiO2薄膜具有优异的光照亲水性;在100-50... 采用TiOSO4水性溶胶制备了TiO2薄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薄膜表面接触角对TiO2薄膜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亲水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iOSO4水性溶胶制备的TiO2薄膜具有优异的光照亲水性;在100-500℃之间热处理,温度的升高有利于亲水性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薄膜 亲水性 接触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TiO_2-SiO_2薄膜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静 江伟辉 +2 位作者 于云 宋力昕 胡行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30-234,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杂量的La/TiO2-SiO2复合薄膜.通过XRD、 FE-SEM和AFM研究了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采用紫外光照射下亚甲基蓝的分解实验比较薄膜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La掺杂可显著提高TiO2-SiO2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活性,以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掺杂量的La/TiO2-SiO2复合薄膜.通过XRD、 FE-SEM和AFM研究了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采用紫外光照射下亚甲基蓝的分解实验比较薄膜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La掺杂可显著提高TiO2-SiO2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活性,以5%掺杂量为最佳,其光降解率比掺杂前提高了约23%.薄膜活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La掺杂后细化了TiO2的晶粒,提高了薄膜的比表面积,使其具有更高的氧化还原电势,La2+取代Ti4+ 进入到TiO2晶格,引起晶格膨胀,这种不同价离子的取代导致TiO2粒子表面电荷分布不平衡,从而提高了光生电子-空穴的分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SiO2薄膜 LA掺杂 溶胶-凝胶法 光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P-SiC复合镀层的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俞世俊 宋力昕 +2 位作者 黄银松 赵荣根 胡行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47-652,共6页
采用化学复合镀工艺,成功地制备出了不同颗粒含量的Ni-P-SiC复合镀层,SiC颗粒均匀分布于镍磷合金基质中.复合镀层的镀态硬度随颗粒的复合量增加成线性上升;经400℃,1h热处理后,复合镀层硬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最大硬度为HV_(50)1435.磨损... 采用化学复合镀工艺,成功地制备出了不同颗粒含量的Ni-P-SiC复合镀层,SiC颗粒均匀分布于镍磷合金基质中.复合镀层的镀态硬度随颗粒的复合量增加成线性上升;经400℃,1h热处理后,复合镀层硬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最大硬度为HV_(50)1435.磨损试验表明,400℃,1h热处理后,复合镀层磨损率只有相同磷含量镍磷镀层的30%,其耐磨性能比中碳钢提高了近一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复合镀层 耐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导法研究TiO_2溶胶对水中微量氯代甲烷的光催化脱氯的作用 被引量:6
9
作者 罗仲宽 宋力昕 +3 位作者 蔡弘华 刘剑洪 洪伟良 黄俊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45-150,共6页
利用二氧化钛溶胶进行光催化氯代甲烷的水溶液.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溶液在二氧化钛溶胶和紫外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化氢的水溶液,氯离子和氢离子使溶液的电导率增大.在光催化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溶液时,二氧化钛溶胶的浓度... 利用二氧化钛溶胶进行光催化氯代甲烷的水溶液.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溶液在二氧化钛溶胶和紫外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氯化氢的水溶液,氯离子和氢离子使溶液的电导率增大.在光催化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溶液时,二氧化钛溶胶的浓度与电导率的变化值有一定的关系.当二氧化钛的浓度过高时,光照所产生的自由基和氧空穴对中间产物作用导致二氯甲烷的降解反应速度变缓,反映在电导率的变化上,电导率的增加速度变缓.选择合适的二氧化钛的浓度,将有利于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的光催化脱氯.随着甲烷上氯取代度的增加,催化剂对其的催化脱氯效果依次降低,光催化效果依次为: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光催化 氯代甲烷 电导率 脱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γ-MnO_2薄膜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赵丽丽 王榕树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73-378,共6页
利用,γ-MnO2纳米粉体,通过悬浮粒子烧结法制备γ-MnO2薄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BET比表面积测量及X射衍射等技术对薄膜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La、PVA添加剂及pH调节对薄膜结构的影响.另外,通过H2-TPR技术比较了γ-MnO2纳米... 利用,γ-MnO2纳米粉体,通过悬浮粒子烧结法制备γ-MnO2薄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扫描电镜、BET比表面积测量及X射衍射等技术对薄膜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La、PVA添加剂及pH调节对薄膜结构的影响.另外,通过H2-TPR技术比较了γ-MnO2纳米粉体与γ-MnO2薄膜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La/Mn=0.15,La助剂对薄膜的稳定作用最佳;当浸涂液pH=10、PVA/γ-MNO2=7%,薄膜表面不易产生裂纹;γ-MnO2薄膜比γ-MnO2粉体的还原过程稍难、氧中心活性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MnO2纳米粉体 γ-MnO2薄膜 添加剂 催化性能 悬浮粒子烧结法 薄膜结构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基复合材料微弧氧化陶瓷膜的组成与性能 被引量:17
11
作者 辛世刚 宋力昕 +1 位作者 赵荣根 胡行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23-229,共7页
微弧氧化是一种利用液相介质中阳极表面产生的等离子体放电合成氧化物陶瓷膜的技术.本文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氧化铝陶瓷膜.XRD和SEM分析结果显示,陶瓷膜由α-Al2O3、γ-Al2O3和ε-Al2O3组成,与基体结合效果好,... 微弧氧化是一种利用液相介质中阳极表面产生的等离子体放电合成氧化物陶瓷膜的技术.本文利用微弧氧化技术在铝基复合材料表面制备了氧化铝陶瓷膜.XRD和SEM分析结果显示,陶瓷膜由α-Al2O3、γ-Al2O3和ε-Al2O3组成,与基体结合效果好,陶瓷膜表面存在大量类似火山口的等离子体放电产物,说明陶瓷膜是沿着放电通道生长.陶瓷膜的最高硬度可达21GPa,分布在距界面12μm附近;恒电位极化实验结果显示,经微弧氧化后的铝基复合材料拥有非常好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基复合材料 微弧氧化 氧化铝 陶瓷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掺杂对TiO_2粉末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5
12
作者 何超 于云 +2 位作者 周彩华 胡行方 André LARBOT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457-464,共8页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Ag掺杂的TiO_2粉末.通过XRD、SEM、EDX、DSC-TG、BET氮吸附法等研究了Ag掺杂对TiO2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掺杂的Ag降低了TiO_2锐钛矿向金红石相转变的温度,促进了相转变.适量掺杂时,Ag抑制了锐钛矿粒子的生长,结...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Ag掺杂的TiO_2粉末.通过XRD、SEM、EDX、DSC-TG、BET氮吸附法等研究了Ag掺杂对TiO2结构的影响,结果发现掺杂的Ag降低了TiO_2锐钛矿向金红石相转变的温度,促进了相转变.适量掺杂时,Ag抑制了锐钛矿粒子的生长,结果使锐钛矿粒子的粒径降低,TiO2_粉末的比表面积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AG 溶胶-凝胶法 掺杂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弧氧化Al-Si-O陶瓷涂层的结构与结合强度 被引量:19
13
作者 辛世刚 宋力昕 +1 位作者 赵荣根 胡行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3-498,共6页
使用微弧氧化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包含Al-Si-O的复合氧化物陶瓷涂层.利用 XRD和SEM分析了陶瓷涂层的组成和结构,通过机械冲击、热冲击和拉伸法评价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结果显示,陶瓷涂层由α-Al2O3、γ-Al2O3和莫来石组成.涂... 使用微弧氧化方法在铝合金表面制备了包含Al-Si-O的复合氧化物陶瓷涂层.利用 XRD和SEM分析了陶瓷涂层的组成和结构,通过机械冲击、热冲击和拉伸法评价了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强度.结果显示,陶瓷涂层由α-Al2O3、γ-Al2O3和莫来石组成.涂层表面粗糙,有大量等离子体放电产物.陶瓷涂层能承受机械和600℃热冲击,说明涂层与基体结合好,具有很好的延展性、抗热震性.拉伸结果显示,涂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高于20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微弧氧化 陶瓷涂层 结合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