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1
作者 刘景 温兆银 +2 位作者 吴梅梅 樊增钊 林祖纕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9,共9页
介绍了不同正极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能、研究现状,探讨了影响正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若干因素,比较了不同粉体合成方法的优缺点,说明了软化学法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制备中的优越性.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合成 锂钒氧化物 锂锰氧化物 锂钴氧化物 锂镍氧化物 锂镍钴氧化物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制备多孔碳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李红芳 席红安 王若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1-94,共4页
多孔碳材料在催化、吸附、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和导热性高、化学稳定好、价格便宜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氧化硅模板法制备多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并简要地阐述了各种氧化硅为模板制备多孔... 多孔碳材料在催化、吸附、能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具有比表面积大、导电和导热性高、化学稳定好、价格便宜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综述了氧化硅模板法制备多孔碳材料的研究进展,并简要地阐述了各种氧化硅为模板制备多孔碳材料的制备过程和优缺点。最后总结和展望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和今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模板 多孔 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Fe_2O_3-Nb_2O_5混合物中钙钛矿相前驱体的煅烧反应过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喻佑华 姚文龙 +2 位作者 杨毅 冯楚德 李承恩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45-753,共9页
用XRD法系统地研究了PFN-PMN二元系中钙钛矿相的前驱体FeNbO4(FN)-MgNb2O6(MN)煅烧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发现,富镁的前驱体混合物在较高的煅烧温度下有富镁的Mg4Nb2O9(M4N)生成,而富铁的前驱体混合物中FN的生成,有利于抑制M4N的形成... 用XRD法系统地研究了PFN-PMN二元系中钙钛矿相的前驱体FeNbO4(FN)-MgNb2O6(MN)煅烧过程中的物相变化。发现,富镁的前驱体混合物在较高的煅烧温度下有富镁的Mg4Nb2O9(M4N)生成,而富铁的前驱体混合物中FN的生成,有利于抑制M4N的形成.M4N的形成与钙钛矿相煅烧产物中烧绿石相的出现有密切的关系.在MN与FN二种前驱体中,MN在大约650℃时即开始生成,而FN则需至800℃才开始生成,表明较低温度下Fe2O3的反应活性不及MgO的反应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Fe2O3-Nb2O5混合物 煅烧反应过程 前驱体 铌酸镁 铌酸铁 钙钛矿相 铁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介质陶瓷的中低温烧结 被引量:30
4
作者 王宁 赵梅瑜 殷之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15-924,共10页
综述了近年来微波介质陶瓷在低温烧结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降低微波介质陶瓷的烧结温度,传统的方法是添加氧化物或低熔点玻璃作为烧结助剂、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和使用超细粉体作为起始原料.另外,发展具有低烧结温度的新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体... 综述了近年来微波介质陶瓷在低温烧结方面的研究进展.为降低微波介质陶瓷的烧结温度,传统的方法是添加氧化物或低熔点玻璃作为烧结助剂、采用化学合成方法和使用超细粉体作为起始原料.另外,发展具有低烧结温度的新的微波介质陶瓷材料体系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介质陶瓷 低温烧结 化学合成 氧化物 低熔点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法合成SrBi_2Ta_2O_9粉体 被引量:19
5
作者 宋煜昕 李承恩 晏海学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5-148,共4页
采用熔盐法合成了纯的 系层状结构的SrBi2Ta2O9粉体.采用XRD和SEM等手段对粉体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并与固相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熔盐法所得粉体形状呈片状,无团聚现象.对影响粉体颗粒尺寸和形状的因素进行... 采用熔盐法合成了纯的 系层状结构的SrBi2Ta2O9粉体.采用XRD和SEM等手段对粉体的结构和形态进行了分析,并与固相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熔盐法所得粉体形状呈片状,无团聚现象.对影响粉体颗粒尺寸和形状的因素进行了考查,并对熔盐法合成SrBi2Ta2O9粉体的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法 SrBi2Ta2O9 钽酸铋锶粉体 合成 压电陶瓷 结构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0.2)Ce_(0.8)O_2包覆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Ni-ScSZ复合阳极制备及性能表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刘仁柱 黄波 +4 位作者 叶晓峰 王绍荣 曹佳弟 聂怀文 温廷琏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7,共8页
应用双层流延法制备Ni-ScSZ阳极支撑体-ScSZ电解质复合膜素坯,经共烧结得到复合膜.以硝酸铈和硝酸钆为原料,柠檬酸作燃料,由燃烧合成法制备Gd0.2Ce0.8O2(GDC)包覆的Ni-ScSZ阳极.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显微镜(TEM和SEM)分析显示,Ni-ScSZ... 应用双层流延法制备Ni-ScSZ阳极支撑体-ScSZ电解质复合膜素坯,经共烧结得到复合膜.以硝酸铈和硝酸钆为原料,柠檬酸作燃料,由燃烧合成法制备Gd0.2Ce0.8O2(GDC)包覆的Ni-ScSZ阳极.X-射线衍射(XRD)和电子显微镜(TEM和SEM)分析显示,Ni-ScSZ阳极颗粒表面的包覆层是由直径小于100 nm的GDC微粒构成,并与Ni-ScSZ阳极颗粒紧密烧结在一起.实验表明,2.0%(by mass)GDC包覆的Ni-ScSZ阳极具有较佳的性能,以其组装的单电池在850℃用H2或CH4作燃料的最大功率密度分别是825和848 mW/cm2,而由无包覆的Ni-ScSZ作阳极的单电池,功率密度分别是584和586 mW/cm2.由两种阳极材料组装的单电池,分别在700℃于CH4气氛下作长时间发电实验,发现2.0%(by mass)GDC包覆的Ni-ScSZ阳极比Ni-ScSZ阳极具有较好的抗碳沉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甲烷氧化 阳极 碳沉积 交流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