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发成功4英寸碳化硅单晶
1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6-256,共1页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立足自主研发,在掌握直径50.8mm(2英寸)、76.2mm(3英寸)碳化硅单晶生长技术之后,近日成功生长出直径100ram(4英寸)4H晶型碳化硅单晶。碳化硅单晶正朝着大尺寸的方向迅速发展。。
关键词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碳化硅单晶 自主研发 单晶生长技术 大尺寸 直径 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系硅酸盐系统相变的高分辨电镜研究
2
作者 孙洪巍 封鉴秋 +3 位作者 王淑玲 陈显求 高力明 郝好山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9,共3页
本文HREM系统研究了R2 O -CaO -ZnO -Al2 O3-SiO2 系统典型试样析晶与分相。研究结果表明 ,在Al2 O3和SiO2 含量较低的系统中 ,高锌系统主要析出硅锌矿 ,而锌含量较低时 ,主要析出锌黄长石 ,K2 O和Na2 O对析晶相的种类无明显影响 ;高能... 本文HREM系统研究了R2 O -CaO -ZnO -Al2 O3-SiO2 系统典型试样析晶与分相。研究结果表明 ,在Al2 O3和SiO2 含量较低的系统中 ,高锌系统主要析出硅锌矿 ,而锌含量较低时 ,主要析出锌黄长石 ,K2 O和Na2 O对析晶相的种类无明显影响 ;高能电子束导致的二次分相以及随后的核化和微晶化仅在由一次分相形成的衬度较深的富Zn2 + 、Ca2 + 相中出现 ,而在衬度较亮的富Si4 、Al3+ 区没有观察到类似现象 ;分相有利于系统的析晶。一次分相主要是通过成分的偏析 ,使其中的一相组成趋近于析出晶相的组成 ,一方面为析晶提供了更有效的成分扩散源 ,另一方面是使熔体结构更接近于晶体的网络结构而促进系统的析晶。高能电子束引起的二次分相除了成分富积效应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相 析晶 高分辨电子显微镜 锌系硅酸盐系统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温烧结PZN-PZT系陶瓷的压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江向平 廖军 +4 位作者 魏晓勇 张望重 李国荣 陈大任 殷庆瑞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81-286,共6页
在多层压电器件的研制过程中,为实现压电陶瓷和Ag/Pd内电极的共烧结,本文对中温1100~1140℃范围烧成的PZN-PZ-PT系压电陶瓷的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温时间对该组成的压电介电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随保... 在多层压电器件的研制过程中,为实现压电陶瓷和Ag/Pd内电极的共烧结,本文对中温1100~1140℃范围烧成的PZN-PZ-PT系压电陶瓷的电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温时间对该组成的压电介电性能有重要的影响,随保温时间的延长,d33从420×10-12C/N增加到 560×10-12C/N, T33从 2180增加到 29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烧结 PZN-PZT 压电性能 介电性能 压电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敏化的TiO_2纳米晶表面形貌、晶相、光谱及光催化灭菌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敏 王振岭 +1 位作者 石恒真 曾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261-1266,共6页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不同形态和晶相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以叶绿素作为敏化剂对不同形态的二氧化钛纳米晶进行敏化,敏化前后的二氧化钛纳米晶分别用XRD、AFM、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表明敏化达到了非常好的光电转换效... 采用sol-gel法,制备了不同形态和晶相的二氧化钛纳米粒子.以叶绿素作为敏化剂对不同形态的二氧化钛纳米晶进行敏化,敏化前后的二氧化钛纳米晶分别用XRD、AFM、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表明敏化达到了非常好的光电转换效果.选用白菜的软腐病菌作为实验菌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敏化的二氧化钛纳米晶在可见光下50min杀菌率几乎达到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叶绿素 敏化 光催化 灭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水溶液加热法制备纳米氧化锆粉体 被引量:30
5
作者 李蔚 高濂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61-164,共4页
本研究采用了一种新颖的粉体制备方法-醇-水溶液加热法来制备纳米ZrO_2(Y_2O_3)粉体.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选择适当的条件,该方法可制得粒径小、团聚少的纳米ZrO_2(Y_2O_3)粉体.与通常的共沉淀法相比。该方法制得的粉体因形成一种... 本研究采用了一种新颖的粉体制备方法-醇-水溶液加热法来制备纳米ZrO_2(Y_2O_3)粉体.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选择适当的条件,该方法可制得粒径小、团聚少的纳米ZrO_2(Y_2O_3)粉体.与通常的共沉淀法相比。该方法制得的粉体因形成一种“包裹”结构,使得单斜相含量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减少,从而更有利于烧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加热法 二氧化锆 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潜在应用和制备方法 被引量:18
6
作者 快素兰 章俞之 胡行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3-199,共7页
光子晶体是指具有光子能带和能隙的一类新型材料,它具有奇特的调节光子传播状态的特性.本文将从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潜在应用和制备方法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性介绍.由于光子晶体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一领域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 光子晶体是指具有光子能带和能隙的一类新型材料,它具有奇特的调节光子传播状态的特性.本文将从光子晶体的能带结构、潜在应用和制备方法三方面对其进行综述性介绍.由于光子晶体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一领域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晶体 光子带隙结构 介电常数 周期性变化 能带结构 应用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胶体晶体的制备及其光子带隙特性 被引量:13
7
作者 快素兰 章俞之 胡行方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9-162,共4页
利用胶体颗粒悬浊液的自组织生长技术制备了两种二氧化硅胶体晶体.透射光谱表明:所制备的胶体晶体的光子带隙位于近红外波段,带隙的位置随胶体晶体中胶粒的尺寸而变化;且放置时间延长,带隙将发生蓝移.
关键词 二氧化硅胶体球 胶体晶体 光子带隙 制备 自组织生长 透射光谱 光子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点法测定微孔孔径分布的改进算法 被引量:18
8
作者 丁祥金 张继周 +1 位作者 宝志琴 丁传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93-498,共6页
在已有的图解法的基础上,对泡点法测定微孔孔径分布的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直接应用测试数据计算孔径分布,避免了图解法的繁杂.同时考虑了测试中的气体膨胀效应,使计算接近实际情况而且适于计算机处理.
关键词 多孔陶瓷 泡点法 孔径分布 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酸-硝酸盐燃烧法制备Ba_(0.5)Sr_(0.5)TiO_3介电材料 被引量:20
9
作者 沈彩 刘庆峰 刘茜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81-685,共5页
以硝酸钡、硝酸锶,钛酸四丁脂以及氨水为原料,利用柠檬酸-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了Ba_(0.5)Sr_(0.5)TiO_3(BST)超细粉末。详细研究了pH值、分散剂对形成BST粉末粒度的影响.用所合成的粉末压片,1300℃烧结2h即可获得致密烧结体,烧结样品的平... 以硝酸钡、硝酸锶,钛酸四丁脂以及氨水为原料,利用柠檬酸-硝酸盐燃烧法制备了Ba_(0.5)Sr_(0.5)TiO_3(BST)超细粉末。详细研究了pH值、分散剂对形成BST粉末粒度的影响.用所合成的粉末压片,1300℃烧结2h即可获得致密烧结体,烧结样品的平均粒径约为1μm.在10kHz,25℃下的介电性能为:介电常数1470,介电损耗0.0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酸锶钡 柠檬酸-硝酸盐燃烧法 介电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Al_2O_3涂层的电击穿机理 被引量:10
10
作者 郭瑞 梁波 +3 位作者 赵晓兵 杨英春 季珩 郑学斌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48,共6页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铜基体上沉积了Al2O3涂层。采用XRD和SEM对涂层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探讨孔隙率和吸潮行为对绝缘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等离子喷涂Al2O3涂层结构与电绝缘失效机理的关系。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Al2O3涂层较致密... 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在铜基体上沉积了Al2O3涂层。采用XRD和SEM对涂层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探讨孔隙率和吸潮行为对绝缘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等离子喷涂Al2O3涂层结构与电绝缘失效机理的关系。结果表明:等离子喷涂Al2O3涂层较致密,界面结合较好。随涂层厚度不同其孔隙率在5%~7%范围变化。等离子喷涂Al2O3涂层结构中的孔洞是电绝缘失效的主要部位且呈典型电晕击穿形貌。电晕击穿诱发的裂纹沿击穿方向扩展形成击穿隧道。击穿方向与电极极性无关而由击穿孔洞位置决定。涂层厚度与涂层击穿强度呈现倒数关系。吸潮会诱发导电通路形成降低A12O3,涂层抗击穿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喷涂 A12O3 涂层 电击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硼涂层显微结构和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曾毅 冯景伟 +1 位作者 张叶方 丁传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37-142,共6页
本文研究了碳化硼等离子喷涂涂层的显微结构和电导率.发现涂层中存在多种显微结构,颗粒状和板状的碳化硼相为主相;涂层中金属Fe杂质相的存在是涂层电导率出现异常的决定因素;碳化硼涂层中还发现了由B、O和Fe三种元素组成的杂质... 本文研究了碳化硼等离子喷涂涂层的显微结构和电导率.发现涂层中存在多种显微结构,颗粒状和板状的碳化硼相为主相;涂层中金属Fe杂质相的存在是涂层电导率出现异常的决定因素;碳化硼涂层中还发现了由B、O和Fe三种元素组成的杂质相,其显微硬度比碳化硼低,这是碳化硼涂层显微硬度同碳化硼陶瓷相比要低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硼涂层 显微结构 电导率 陶瓷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表面改性法制备PTC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薛军民 李承恩 +2 位作者 赵梅瑜 朱为民 殷之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232-236,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液相颗粒表面改性技术添加二次掺杂物来制备PTC粉体的新方法.即将烧结助熔剂Al2O3、SiO2以及受主杂质MnO采用溶液形式,包裹在BaTiO3基粉体颗粒表面进行改性,由此可以得到二次掺杂物Al2O... 本文介绍了一种通过液相颗粒表面改性技术添加二次掺杂物来制备PTC粉体的新方法.即将烧结助熔剂Al2O3、SiO2以及受主杂质MnO采用溶液形式,包裹在BaTiO3基粉体颗粒表面进行改性,由此可以得到二次掺杂物Al2O3、SiO2和MnO分布均匀的PTC粉体.用这种粉体制得的PTC陶瓷,其晶粒均匀性以及电性能指标都优于传统固相法制得的PTC陶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表面改性 粉体 化学均匀性 PTC陶瓷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喷涂制备HA/ZrO_2复合涂层 被引量:16
13
作者 郑学斌 丁传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41-346,共6页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Ti-6Al-4V基体上成功地制备了羟基磷灰石/氧化锆(HA/ZrO2)复合涂层,对涂层的微观结构、相组成和结合强度进行了研究,并以模拟体液试验评估涂层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复合涂层具有较为均匀... 采用等离子喷涂技术,在Ti-6Al-4V基体上成功地制备了羟基磷灰石/氧化锆(HA/ZrO2)复合涂层,对涂层的微观结构、相组成和结合强度进行了研究,并以模拟体液试验评估涂层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复合涂层具有较为均匀的微观结构.HA/ZrO2复合涂层的结合强度明显高于 HA涂层, HA/60 wt% ZrO2涂层的结合强度高达 28.5MPa,为 HA涂层的 2.2倍.复合涂层在模拟体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表面覆盖一层碳酸磷灰石(carbonate-apatite),表明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涂层 强度 等离子喷涂 二氧化锆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Al_2O_3-TiB_2复相陶瓷的制备 被引量:5
14
作者 曾宇平 江东亮 +1 位作者 谭寿洪 郭景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7-30,共4页
利用流延成型工艺,制备了一定厚度的Al_20_3-TiB_2陶瓷膜,通过剪裁,层压,热压烧结制备了层状Al_2O_3-TiB_2复相材料,并讨论了影响浆料性质及材料性能的各种因素。
关键词 复相陶 流延成型 三氧化二铝 硼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C半导瓷用欧姆接触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何晓明 刘胜利 +1 位作者 张绍彬 祝炳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1996年第5期407-411,共5页
制备了六种含不同玻璃的铝电极浆料,研究了这些玻璃料对接触电阻的影响。结果表明,含NO.2玻璃料的烧渗铝电极试样显现出低的接触电阻和良好的抗老化特性。
关键词 PTC陶瓷 欧姆接触电极 铝浆料 半导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合物[Fe(bipy)_2]^(3+)修饰的MCM-41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郑珊 高濂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015-1020,共6页
以γ-氨丙基修饰介孔分子筛MCM-41内孔壁,将引入的γ-氨丙基与金属配位离子[Fe(bipy)2]3+通过配位键首次合成了金属配位化合物修饰的MCM-41(MCM-ap-Fe(bipy)2).通过XRD,77K氮气... 以γ-氨丙基修饰介孔分子筛MCM-41内孔壁,将引入的γ-氨丙基与金属配位离子[Fe(bipy)2]3+通过配位键首次合成了金属配位化合物修饰的MCM-41(MCM-ap-Fe(bipy)2).通过XRD,77K氮气吸附-脱附曲线,固体UV-vis漫反射光谱和循环伏安曲线表征了复合物MCM-ap-Fe(bipy)2。由于[Fe(bipy)2]3+的引入,使 MCM-ap-Fe(bipy)2的结晶度降低, BET比表面积、孔容和最可几孔径急剧下降.γ-氨丙基与Fe3+的配位而使其UV-vis漫反射吸收光谱与MCM-Fe(bipy)2不同;循环伏安特性曲线表明MCM-ap-Fe(bipy)2在电化学上比浸渍法制备的MCM-Fe(bipy)2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分子筛 MCM-41 铁配合物 修饰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烧结氮化硅的热压 被引量:3
17
作者 庄汉锐 华道权 +2 位作者 徐素英 刘宝国 符锡仁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15-320,共6页
以添加 Y_2O_3、La_2O_3的反应烧结氮化硅为起始材料,研究热压工艺参数(温度、压力和保温时间)和添加物数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当热压反应烧结氮化硅时,材料的致密化速度较慢,而α-Si_3N_4向β-Si_3N_4转化的速度较快,为了获得较佳性能... 以添加 Y_2O_3、La_2O_3的反应烧结氮化硅为起始材料,研究热压工艺参数(温度、压力和保温时间)和添加物数量对材料性能的影响。当热压反应烧结氮化硅时,材料的致密化速度较慢,而α-Si_3N_4向β-Si_3N_4转化的速度较快,为了获得较佳性能的材料,采用了适当的热压温度、较大的热压压力和充分的保温时间,使反应烧结氮化硅变成致密的高性能陶瓷材料,其抗弯强度(≥800 MPa)可保持到1300℃,目前,通过严格控制微观结构的形成已能获得抗弯强度>1000MPa 的制品。TEM 的研究表明:材料的晶界相为含 Y、La 的玻璃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反应烧结 热压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20R_2O-0.25CaO-0.55ZnO-Al_2O_3-SiO_2系统的分相与析晶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洪巍 陈显求 高力明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4,12,共5页
本文通过大量的配方实验 ,利用OM、TEM和XRD分析 ,系统研究了 0 2 0R2 O -0 2 5CaO -0 .55ZnO -Al2 O3-SiO2 系统的分相与析晶。研究结果表明 ,在Al2 O3 含量高于 0 3 0摩尔的区域可以获得乳浊程度和光泽度各异的析晶乳浊釉 ,在低铝... 本文通过大量的配方实验 ,利用OM、TEM和XRD分析 ,系统研究了 0 2 0R2 O -0 2 5CaO -0 .55ZnO -Al2 O3-SiO2 系统的分相与析晶。研究结果表明 ,在Al2 O3 含量高于 0 3 0摩尔的区域可以获得乳浊程度和光泽度各异的析晶乳浊釉 ,在低铝区可获得分相乳浊釉 ,且乳浊程度随Al2 O3 含量的降低、SiO2 含量的提高而提高。用Na2 O取代K2 O ,有利于瓷釉的析晶而不利于瓷釉的分相 ,分相区具有铝反常现象。釉中析出的晶体主要为硅锌矿、锌黄长石、白榴石和锌铝尖晶石。当SiO2 含量较低时主要为硅锌矿和白榴石 ,SiO2 含量较高时则主要为锌黄长石 ;用Na2 O等摩尔取代K2 O不利于白榴石和锌黄长石的析晶 ,而有利于硅锌矿大晶体的析出 ;硅锌矿的析晶除受组成的影响外 ,还受到析晶保温温度的显著影响 ,过高的保温温度不利于硅锌矿的析出。通过设计合理的配方 ,采用适当的烧成温度制度 ,可以获得结晶良好的析晶乳浊釉、分相乳浊釉、分相结晶釉和透明结晶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析晶 分相 陶瓷釉 R2O-CaO-ZnO-Al2O3-SiO2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和真空等离子喷涂钨涂层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季珩 黄利平 +3 位作者 胡德扬 牛亚然 郑学斌 丁传贤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57-60,共4页
应用大气和真空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钨涂层,对涂层形貌、氧含量、热导率、结合强度以及抗热冲击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气喷涂W涂层存在明显的氧化现象,而真空喷涂W涂层几乎没有发生氧化。与大气喷涂W涂层相比,真空喷涂W涂层... 应用大气和真空等离子喷涂技术制备钨涂层,对涂层形貌、氧含量、热导率、结合强度以及抗热冲击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大气喷涂W涂层存在明显的氧化现象,而真空喷涂W涂层几乎没有发生氧化。与大气喷涂W涂层相比,真空喷涂W涂层具有更为致密的显微结构和较少的氧化物杂质,从而具有较高的热导率,与基体的结合也更加良好。通过高能电子束辐照实验,对涂层的抗热冲击性能进行考察,结果表明真空等离子喷涂W涂层具有较好的抗热冲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涂层 真空等离子喷涂 大气等离子喷涂 抗热冲击性能 氧化现象 热导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钕BGO单晶的光谱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秀荣 祁长鸿 刘建成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8-163,共6页
本文详细分析研究了掺钕BGO单晶的光谱特性.测量了Nd(3+)离子在BGO单晶中的吸收谱、荧光谱(4F3/2→4I(9/2、11/2、13/2)及荧光寿命,并研究了荧光谱的温度效应.计算了跃迁几率、发射截面、分支比和... 本文详细分析研究了掺钕BGO单晶的光谱特性.测量了Nd(3+)离子在BGO单晶中的吸收谱、荧光谱(4F3/2→4I(9/2、11/2、13/2)及荧光寿命,并研究了荧光谱的温度效应.计算了跃迁几率、发射截面、分支比和Ω(2、4、6)等光谱参数,和YAG:Nd(3+)作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 光谱 锗酸铋 掺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