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莹辉 孙野青 +11 位作者 郑慧琼 商澎 曲丽娜 雷晓华 刘红 刘敏 赫荣乔 龙勉 孙喜庆 王俊峰 周光明 孙联文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6-67,共22页
我国空间生命科学的探索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1981年随着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依托此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空间生命科学进入多学科并进多机构建设的新阶段.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及空间探索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分支学科或重大问题为牵引... 我国空间生命科学的探索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1981年随着空间生命专业委员会的正式成立,依托此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空间生命科学进入多学科并进多机构建设的新阶段.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及空间探索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分支学科或重大问题为牵引,我国在空间生命科学的几个重要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关键成果.本文从发展历程、研究成果、平台模型、重大项目与后续展望等方面综述了我国空间生命科学40年的发展历程与标志性成果,为后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生命科学 空间探索 中国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畸形细胞对寄生蜂及其寄主的生理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白素芬 陈学新 +3 位作者 叶恭银 程家安 符文俊 何俊华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5-39,共5页
本文对畸形细胞的生理作用、对寄主生长发育的影响、与寄生蜂其它寄生因子的协同作用和畸形细胞体外培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畸形细胞 寄生蜂 寄主 生理作用 生长发育 体外培养 天敌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内微透析采样技术及其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3
作者 尹萍波 梅镇彤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3-229,共7页
作为一种新的在体(invivo)化学采样技术,脑内微透析引起了神经科学家的关注。它与迅速发展起来的高灵敏度的微量化学分析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体内细胞外环境中化学物质变化的动态监测,从而在神经科学领域获得应用。本文系统... 作为一种新的在体(invivo)化学采样技术,脑内微透析引起了神经科学家的关注。它与迅速发展起来的高灵敏度的微量化学分析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对体内细胞外环境中化学物质变化的动态监测,从而在神经科学领域获得应用。本文系统地介绍了这一新技术的原理和方法,并扼要地介绍了这一技术在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及其取得的新进展。并结合本实验室的工作经验,对该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透析技术 神经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二氢-2-氧代喹啉衍生物的合成及其生理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叶蕴华 纪建国 +4 位作者 邱晓生 刘世熠 张文远 王泽盛 戴秀菊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207-213,共7页
本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合成了五个尚未见文献报道的1,2-二氢-2-氧代喹啉-4-羧酸酯,同时改进文献方法合成了DL-α-氨基-β-[4-(1,2-二氢-2-氧代喹啉)]丙酸及其中间体。用106只小鼠测定了以上化合物的生理活性,腹腔注射(25~50mg/kg)... 本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分别合成了五个尚未见文献报道的1,2-二氢-2-氧代喹啉-4-羧酸酯,同时改进文献方法合成了DL-α-氨基-β-[4-(1,2-二氢-2-氧代喹啉)]丙酸及其中间体。用106只小鼠测定了以上化合物的生理活性,腹腔注射(25~50mg/kg)均未见小鼠行为异常,全部动物均未见注射后24h内死亡现象,其中若干衍生物(25mg/kg,i.p.)可使小鼠呈现适度的降低肛温和呼吸频率生理效应,化合物Ⅴ与Ⅵ作用最显著。Ⅵ与戊巴比妥呈现协同作用表明该类化合物有可能具有外源性促眠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啉 衍生物 合成 生理活性 促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经济与中国农业现代化 被引量:4
5
作者 邓心安 王世杰 姚庆筱 《研究与发展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0-65,共6页
通过比较研究与实证分析,对农业的概念进行了新的拓展,揭示出生物经济时代农业新的功能与使命,研究提出了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和基于生物经济时代的新型农业体系,旨在为从根本上缓解当前中国“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一个具有理论... 通过比较研究与实证分析,对农业的概念进行了新的拓展,揭示出生物经济时代农业新的功能与使命,研究提出了农业易相发展理论和基于生物经济时代的新型农业体系,旨在为从根本上缓解当前中国“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提供一个具有理论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的概念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生物经济 新型农业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式法和磁珠法提取原油脱氧核糖核酸
6
作者 熊驷骏 陶建强 +6 位作者 万云洋 胡春余 樊宝旭 杨元亮 徐朋朋 高志卫 赵国屏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4-230,共7页
直接提取原油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分析原油微生物群落和多样性最基础、最重要的第一步。分别用柱式法(SE)和磁珠法(ME)提取12份原油样品的微生物基因组总DNA,并通过因美纳(Illumina)高通量测序进一步分析其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差异。结... 直接提取原油脱氧核糖核酸(DNA)是分析原油微生物群落和多样性最基础、最重要的第一步。分别用柱式法(SE)和磁珠法(ME)提取12份原油样品的微生物基因组总DNA,并通过因美纳(Illumina)高通量测序进一步分析其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差异。结果表明:SE的DNA质量浓度和纯度(A260/A280比值,其中A为吸光度)分别为20.17±31.83 ng/μL和1.01±0.63,ME的DNA质量浓度和纯度分别为11.14±17.27 ng/μL和1.29±0.20;SE检出30门和507属,ME检出38门和677属,其中未分类属和未培养属的相对含量分别为1.12%和0.20%(SE)、1.24%和1.10%(ME);两种方法均检测到专有属(SE专有65属,ME专有235属),SE检出油藏微生物如地杆菌属(Geobacter)等,ME检出疑似油藏微生物如黄杆菌属(Xanthobacter);两种方法在原油DNA提取方面各有优劣,SE提取质量浓度高并对油藏微生物有更好响应,ME检测微生物多样性能力略强,但两种方法在分类学水平上均有较强的偏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提取 柱式法 磁珠法 微生物多样性 微生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神经科学的发展 被引量:2
7
作者 杨雄里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2-104,共3页
近年来神经科学呈现出爆炸性的发展,在基础和临床方面都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深刻地改观着对神经活动的认识,也大大增强了人们与神经、精神疾患抗争的力量。作为这种发展的一个生动的反映,1969年刚成立时只有数百名会员的美国神经科学会... 近年来神经科学呈现出爆炸性的发展,在基础和临床方面都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深刻地改观着对神经活动的认识,也大大增强了人们与神经、精神疾患抗争的力量。作为这种发展的一个生动的反映,1969年刚成立时只有数百名会员的美国神经科学会目前已拥有17000余名会员,一跃而为生物科学方面最大的学会。鉴于神经科学所取得的重大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的动物实验和心血管生理学研究
8
作者 周兆年 吴秀凤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42-45,共4页
空间生命科学研究非常重视以动物为对象在空间和地面模拟的实验研究.本文主要叙述了空间的动物实验及其效应,并介绍近年空间飞行中心血管生理学研究的主要工作.
关键词 空间动物实验 心血管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神经科学发展的一点思索
9
作者 杨雄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5,共5页
对神经科学发展的一点思索杨雄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上海200031)当代自然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揭示脑的奥秘。在'神经科学,这面旗帜下,科学家们正在全力以赴地迎接这场挑战,并且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重要成果... 对神经科学发展的一点思索杨雄里(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上海200031)当代自然科学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揭示脑的奥秘。在'神经科学,这面旗帜下,科学家们正在全力以赴地迎接这场挑战,并且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重要成果。承蒙《神经解剖学杂志》主编李继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科学 神经系统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鲫鱼视网膜水平细胞的分离、形态及生理特性 被引量:4
10
作者 鲁涛 杨雄里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99-306,共8页
单个视网膜细胞已成为视网膜研究的重要标本。本文对现有的酶解方法加以改进,成功地分离了鲫鱼视网膜各类种经元和胶质细胞,并依据其形态学特征鉴定了类型.进而,应用全细胞模式的膜片箝技术,对急性分离的水平细胞上电压门控和配体... 单个视网膜细胞已成为视网膜研究的重要标本。本文对现有的酶解方法加以改进,成功地分离了鲫鱼视网膜各类种经元和胶质细胞,并依据其形态学特征鉴定了类型.进而,应用全细胞模式的膜片箝技术,对急性分离的水平细胞上电压门控和配体门控通道进行了初步研究。水平细胞电流-电压关系呈明显的内向整流特性,对胞外钾离子和铯离子作用的进一步考察提示存在内向整流钾通道(inwardrectifier),其激活程度及通道电导受胞外钾离子浓度的影响.此外,微摩尔级的谷氨酸在水平细胞上诱导内向电流,而较高浓度的谷氨酸引起受体明显的失敏(desensitization)。丙种新近鉴定的谷氨酸受体调制物cyclothiazide和伴刀豆球蛋白对谷氨酸电流有调制作用,但其效应与在哺乳类中枢神经元上不尽相同,提示水平细胞上谷氨酸受体的亚基组成有一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鲫鱼 视网膜 水平细胞 分离 形态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最常见嗜尸性蝇类三龄幼虫图解检索表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虹 何琳 +4 位作者 陈之梓 阎建军 陈新 徐仁权 邓耀华 《华东昆虫学报》 2005年第4期303-306,共4页
本文提供上海地区最常见嗜尸性蝇类三龄幼虫图解检索表,共4科11种。该检索表可用于案发现场法医昆虫的分类鉴定,进而推断尸体的死亡时间,也可用于重要有瓣蝇类幼虫的孽生地调查。
关键词 嗜尸性蝇类 法医昆虫 三龄幼虫 上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直翅目螽亚目物种信息数据集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瀚强 戴莉 +1 位作者 朱卫兵 殷海生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18年第1期4-8,共5页
螽亚目Ensifera昆虫现存15000余种,多于蝗亚目Caelifera昆虫,包含15个总科,以植食性和杂食性为主,较少集群为害农作物,个别种类还是重要的天敌昆虫。本数据集收集了截至2013年在中国有分布记录的直翅目螽亚目昆虫的物种信息,涵盖5总科17... 螽亚目Ensifera昆虫现存15000余种,多于蝗亚目Caelifera昆虫,包含15个总科,以植食性和杂食性为主,较少集群为害农作物,个别种类还是重要的天敌昆虫。本数据集收集了截至2013年在中国有分布记录的直翅目螽亚目昆虫的物种信息,涵盖5总科17科537种,每条物种信息内容包括分类信息、形态特征、分布信息、参考文献及特征图片。本数据集可为相关类群的分类学、生物地理、生态学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翅目 螽亚目 中国 物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急性柯萨奇B_3病毒性心肌炎电生理的表现
13
作者 郭棋 杨英珍 +4 位作者 周泰生 张健 李李 金佩英 吴伟忠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257-261,共5页
用常规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及实时微机数据处理系统,对柯萨奇B_3病毒(CB_3V)感染的BALB/c小鼠(早期7d、14d)作心肌电生理参数及动作电位波形研究。发现在病毒感染早期,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振幅(APA)、超射(Os)、O相最大上升速... 用常规细胞内微电极技术及实时微机数据处理系统,对柯萨奇B_3病毒(CB_3V)感染的BALB/c小鼠(早期7d、14d)作心肌电生理参数及动作电位波形研究。发现在病毒感染早期,心肌细胞的静息电位(RP)、动作电位振幅(APA)、超射(Os)、O相最大上升速率(Vmax)均数值除感染7d组Os值无差异,其余均显著低于同期正常对照组:而动作电位时程APD50和APD90均数值除感染14d组APD90无差异外,均显著延长。动作电位异常波形多达十种,占感染组的65%以上。提示CB_3V感染对心肌造成的损害,可产生多种心电活动异常,并成为形成各种形式心律失常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 心肌炎 动作电位 B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VD大鼠记忆障碍及c-fos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雪朝 吕明庄 +1 位作者 贺志光 肖茂磊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74-76,共3页
目的 :探讨针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 (VD)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及其与c -fos的关系。方法 :采用 4-血管阻断全脑缺血再灌注制备VD大鼠模型 ,针刺脑、肾耳穴后 ,作原位分子杂交、免疫组化、行为学检测、图像分析。结果 :治疗后VD大鼠海马CA1区... 目的 :探讨针刺对血管性痴呆大鼠 (VD)学习记忆障碍的改善及其与c -fos的关系。方法 :采用 4-血管阻断全脑缺血再灌注制备VD大鼠模型 ,针刺脑、肾耳穴后 ,作原位分子杂交、免疫组化、行为学检测、图像分析。结果 :治疗后VD大鼠海马CA1区c -fos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与学习记忆成绩呈正相关。结论 :耳针改善VD大鼠学习记忆 ,可能与针刺加强c -fos的表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针 血管性痴呆 学习 记忆 C-FOS 海马 mRNA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7
15
作者 张朝云 叶红英 +3 位作者 俞茂华 游利 颜贻谦 杨秀芳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6-478,共3页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 (APS)对链脲左菌素 (STZ)糖尿病大鼠物质代谢、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STZ以建立糖尿病模型 (DM) ,成模后分组 ,APS组每日给予黄芪多糖灌胃 ,DM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作为对照。另设一正常对照... 目的 观察黄芪多糖 (APS)对链脲左菌素 (STZ)糖尿病大鼠物质代谢、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SD大鼠腹腔注射STZ以建立糖尿病模型 (DM) ,成模后分组 ,APS组每日给予黄芪多糖灌胃 ,DM组每日给予生理盐水灌胃作为对照。另设一正常对照组。实验 6周后采血 ,测血糖、血脂 ,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 ,原子吸收光谱测心肌钙含量。结果 APS组的血糖、三酰甘油水平和心肌钙含量较DM组明显降低 ,电镜下心肌超微结构的异常明显减轻。结论 APS可以改善STZ糖尿病大鼠的物质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糖尿病 心肌病变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特青及其杂交稻米的蒸煮与食味品质刘巧泉 被引量:55
16
作者 刘巧泉 蔡秀玲 +6 位作者 李钱峰 汤述翥 龚志云 于恒秀 严长杰 王宗阳 顾铭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4-69,共6页
特青是我国育成的一个超高产籼稻常规品种,同时也可作为两系杂交稻的重要亲本,但其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蒸煮与食味品质较差。采用水稻蜡质基因内的一个分子标记(称为PCR-AccⅠ)进行辅助选择育种,经回交转育向特青品种导入来自中等直链淀... 特青是我国育成的一个超高产籼稻常规品种,同时也可作为两系杂交稻的重要亲本,但其直链淀粉含量较高,蒸煮与食味品质较差。采用水稻蜡质基因内的一个分子标记(称为PCR-AccⅠ)进行辅助选择育种,经回交转育向特青品种导入来自中等直链淀粉含量优质籼稻的Wx基因,选育了仍保持原有亲本主要农艺性状的3个优质品系特青TT-1、特青TT-2和特青TT-3。改良品系胚乳中Wx基因表达量较改良前明显下降,直链淀粉合成大幅减少,由改良前的28.5%成功下调至15%左右的中等偏低水平。用改良品系与培矮64S所配两系杂交组合仍能保持较高的结实率及其他优异农艺性状,而杂交稻米的直链淀粉含量明显改善。直链淀粉含量降低后对亲本及杂种稻米中胶稠度等其他蒸煮食味品质的改善也有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籼稻 直链淀粉含量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蒸煮与食味品质 两系杂交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菜蛾盘绒茧蜂主要寄生因子导致的寄主小菜蛾幼虫脂肪体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13
17
作者 白素芬 陈学新 +2 位作者 程家安 符文俊 何俊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6-171,共6页
在不同的寄生状态下, 菜蛾盘绒茧蜂 Cotesia plutellae 不同的寄生因子可引起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脂肪体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显微和亚显微形态结构显示: 假寄生后多分DNA病毒和毒液对脂肪体结构的完整性没有显著影响, ... 在不同的寄生状态下, 菜蛾盘绒茧蜂 Cotesia plutellae 不同的寄生因子可引起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脂肪体结构发生相应的改变。显微和亚显微形态结构显示: 假寄生后多分DNA病毒和毒液对脂肪体结构的完整性没有显著影响, 但细胞内脂质体变得小而密集, 线粒体和内质网丰富, 并有糖原积累; 正常寄生后, 脂肪体结构被破坏, 多数线粒体内嵴紊乱, 脂质体也变得不规则, 特别是当幼蜂完成在寄主体内发育时, 寄主体内几乎无完整脂肪体存在。与此同时, 同批未被寄生的小菜蛾幼虫发育到4龄末期时, 体内脂肪体细胞发育正常, 已开始向蛹期细胞形态转化, 细胞内脂质体很大, 细胞器数量较多、糖原积累丰富, 而且部分细胞已成为游离态细胞。由此证明, 寄生蜂携带的寄生因子, 如多分DNA病毒、毒液、畸形细胞和幼蜂等, 均对寄主脂肪体结构的改变产生影响, 但程度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蛾盘绒茧蜂 小菜蛾 寄生因子 多分DNA病毒 畸形细胞 毒液 脂肪体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蔬采后致病真菌的检测及其控制 被引量:43
18
作者 许玲 李学文 滕康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55-158,共4页
本文以葡萄采后致病真菌的检测与控制法研究为例,介绍了如何检测和制定控制采后病害的研究方法。提出在制定保鲜贮运措施之前应首先检测贮运对象采后致腐的病原菌种类及其侵染途径和致病特性;在田间施用化学农药和采收后使用防腐保鲜药... 本文以葡萄采后致病真菌的检测与控制法研究为例,介绍了如何检测和制定控制采后病害的研究方法。提出在制定保鲜贮运措施之前应首先检测贮运对象采后致腐的病原菌种类及其侵染途径和致病特性;在田间施用化学农药和采收后使用防腐保鲜药物之前应预先针对主要采后病原菌进行实验室内抑菌筛选,以减少实际操作过程中盲目用药造成损失;主张并强调采后病害采前预防的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控制采后病害的方法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 采后致病真菌 检测 保鲜 贮运 控制方法 采后病害 葡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主龄期、过寄生和寄主饥饿处理对菜蛾盘绒茧蜂幼蜂及畸形细胞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1
19
作者 白素芬 陈学新 +2 位作者 程家安 符文俊 何俊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1-336,共6页
过寄生、寄生时寄主龄期和寄生后寄主饥饿处理影响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Kurdj.)幼蜂及畸形细胞的发育。显微解剖和观察表明,4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幼虫被寄生后,其体内菜蛾盘绒茧蜂幼蜂发育不整齐、假寄生比例增高。... 过寄生、寄生时寄主龄期和寄生后寄主饥饿处理影响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plutellae(Kurdj.)幼蜂及畸形细胞的发育。显微解剖和观察表明,4龄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幼虫被寄生后,其体内菜蛾盘绒茧蜂幼蜂发育不整齐、假寄生比例增高。过寄生后,每头被寄生的寄主血腔中畸形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但直径变小;随着过寄生程度的加剧,幼蜂发育严重受阻。寄主营养显著影响体内幼蜂及畸形细胞的发育,被寄生的小菜蛾经饥饿处理62h后,体内畸形细胞的数量、活性明显降低,与此同时,幼蜂的发育也受到明显抑制,寄主发育与寄生蜂和畸形细胞的发育呈正相关性。由此可见,寄主不同龄期、过寄生及寄主营养状况均对寄主体内幼蜂和畸形细胞发育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蛾盘绒茧蜂 小菜蛾 寄主龄期 过寄生 饥饿处理 畸形细胞 幼蜂 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系统的优化及转反义Wx基因植株的获得 被引量:16
20
作者 于恒秀 刘巧泉 +4 位作者 陈秀花 陆美芳 王兴稳 王宗阳 顾铭洪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04-310,共7页
以具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籼粳稻品种为受体材料 ,试验了适宜于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其诱导培养的时间。结果表明 ,一种基于 MS基本培养基的商品培养基较适合作为籼粳稻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 ;对于籼型杂交... 以具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籼粳稻品种为受体材料 ,试验了适宜于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的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及其诱导培养的时间。结果表明 ,一种基于 MS基本培养基的商品培养基较适合作为籼粳稻幼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基 ;对于籼型杂交稻亲本协青早 B,转化前幼胚较适合的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天数为 8d左右。在此基础上 ,将反义蜡质 (Wx)基因分别导入上述受体亲本中 ,获得了一批转基因水稻植株。PCR和 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反义 Wx基因已经整合进了转基因水稻的基因组中。遗传分析表明外源基因在转基因水稻后代中的分离符合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系统 水稻 根癌农杆菌 反义蜡质基因 直链淀粉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