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 in-coup led receptor,GPCR)是与G蛋白有信号连接的一大类受体家族,是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蛋白家族,是一类具有7个跨膜螺旋的跨膜蛋白受体。GPCR的结构特征和在信号传导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可以作为很好的药物靶...G蛋白偶联受体(G-prote in-coup led receptor,GPCR)是与G蛋白有信号连接的一大类受体家族,是人体内最大的膜受体蛋白家族,是一类具有7个跨膜螺旋的跨膜蛋白受体。GPCR的结构特征和在信号传导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其可以作为很好的药物靶标。目前世界药物市场上有三分之一的小分子药物是GPCR的激活剂(agon ist)或拮抗剂(antagon ist)。以其为靶点的药物在医药产业中占据显著地位。在当今前50种最畅销的上市药物中,20%属于G蛋白受体相关药物。近来的研究发现,大多数G蛋白偶联受体具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具有固有活性(Constitutive ac-tivity),即无激动剂条件受体自发的维持激活并维持下游信号传导通路的活性。固有活性涉及受体、G蛋白及下游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该文就G蛋白偶联受体固有活性概念、研究进展、反相激动剂与固有活性研究、固有活性与新药开发4个方面,进行以下论述。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来源于海芒果种子的强心苷化合物β-D-glucosyl-(1-4)-α-L-thevetosides of 17β-digitoxigenin(GHSC-73)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HSC-73对人肝癌细...目的:观察来源于海芒果种子的强心苷化合物β-D-glucosyl-(1-4)-α-L-thevetosides of 17β-digitoxigenin(GHSC-73)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GHSC-73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Propidium Iodide(PI)单标法检测GHSC-73对HepG2细胞周期进程的影响;Real-time RT-PCR检测S期相关基因在GHSC-73处理前后表达的变化。结果:GHSC-73可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其作用具有时间和浓度依赖性,作用HepG2细胞24、48、72h后,IC50分别为(5.18±0.21)、(0.37±0.08)、(1.66±0.16)μmol/L。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S期细胞百分比逐渐增多,而G0/G1期细胞百分比逐渐减少(P<0.05),G2/M期细胞百分比基本保持不变,表明GHSC-73阻滞HepG2细胞于S期。Real-timeRT-PCR检测S期相关基因的结果显示:GHSC-73诱导后HepG2细胞GADD153、cyclin D1、p21基因表达上调,cyclin A2、DHFR、TYMS基因表达下调。结论:GHSC-73可通过S期阻滞来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其阻滞作用可能与GADD153、cyclin D1、p21、cyclinA2、DHFR和TYMS基因表达变化有关。展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