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技术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旭平 乐卫东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5-57,共3页
单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是神经科学中较新的领域,研究对象包括单细胞DNA、RNA、蛋白质和线粒体DNA。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技术具有传统技术难以相比的优势,正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介绍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技术的操作流程、技术... 单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是神经科学中较新的领域,研究对象包括单细胞DNA、RNA、蛋白质和线粒体DNA。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技术具有传统技术难以相比的优势,正成为神经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本文将介绍单细胞基因表达分析技术的操作流程、技术和方法的特点,概述其在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分子生物学 基因表达 核酸放大技术 神经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城市森林土壤理化性质 被引量:36
2
作者 刘为华 张桂莲 +3 位作者 徐飞 王亚萍 余雪琴 王开运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5-163,共9页
为了从植物群落角度探究城市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采集上海市中心城区(外环线以内)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4种功能区森林绿地的土壤,分6种群落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常绿... 为了从植物群落角度探究城市森林土壤的理化性质,采集上海市中心城区(外环线以内)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4种功能区森林绿地的土壤,分6种群落类型(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针叶林、常绿灌木林和落叶灌木林),3个土壤分层(0~10,10~20和20~30cm)进行理化性质测定。结果表明,30cm以上的土壤有机质平均质量分数为15.52g·kg^-1,属于低等水平;全氮和全磷质量分数分别为3.78和1.13g·kg^-1,属于中下水平。表层土壤中有机质和全氮质量分数均较高,随着剖面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磷质量分数未发现有递减性规律变化。土壤密度为1.44~1.60g·cm^-3,表明人类活动使上海城市绿地土壤的紧实度增大。针对上海森林土壤的状况,提高绿地土壤尤其是新建绿地土壤的肥力水平,以增强氮磷等营养元素质量分数;疏松土壤,以利于透气保水;乔、灌植被分层布局.能更好地增加城市森林土壤有机质并收到更好的景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上海 城市森林 植物群落 土壤有机质 土壤全氮 土壤全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SR标记在中国野桑蚕和家蚕的遗传多态性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竞 房守敏 +4 位作者 刘文明 李斌 苗雪霞 黄勇平 鲁成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1-256,共6页
采用25个微卫星标记(SSR)对中国5个不同地区的野桑蚕及2个家蚕品种进行了多态性分折,共产生5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多于2个等位基因。表明微卫星标记能反映各品种之间丰富的多态性,品种间的聚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家蚕和野桑蚕之间的... 采用25个微卫星标记(SSR)对中国5个不同地区的野桑蚕及2个家蚕品种进行了多态性分折,共产生5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多于2个等位基因。表明微卫星标记能反映各品种之间丰富的多态性,品种间的聚类结果较好地反映了家蚕和野桑蚕之间的遗传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中国野桑蚕 微卫星标记 遗传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红树植物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亚 宋国强 郭跃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3-25,共3页
从红树科红海榄 (Rhizophorastylosa)小枝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得 5个三萜化合物 ,通过波谱方法鉴定 ,它们分别是taraxerol (1) ,taraxerone (2 ) ,careaborin (3) ,cis careaborin (4 )和 palmitoyl β amyrin(5 )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 从红树科红海榄 (Rhizophorastylosa)小枝的石油醚提取物中分得 5个三萜化合物 ,通过波谱方法鉴定 ,它们分别是taraxerol (1) ,taraxerone (2 ) ,careaborin (3) ,cis careaborin (4 )和 palmitoyl β amyrin(5 ) ,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红树科 红海榄 药材 三萜 植物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货币流通速度的新度量:1978~2009 被引量:7
5
作者 胡正 秦娟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2-130,共9页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特征还存在许多争论,如何度量货币流通速度是解决争议的关键。以交易方程为基础,将虚拟经济因素整合到方程中,运用1978~2009的数据,分别计算M0、M1、M2的综合货币流通速度... 货币流通速度是货币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对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特征还存在许多争论,如何度量货币流通速度是解决争议的关键。以交易方程为基础,将虚拟经济因素整合到方程中,运用1978~2009的数据,分别计算M0、M1、M2的综合货币流通速度,结果表明:以1992年为界,三个层次的货币流通速度均呈现先递减后上升的"U型"特征,这与传统的货币流通速度递减假说具有重大差别。为了考察这一现象的成因,分别计算这一期间实体和虚拟经济中的货币流通速度,发现1992年以后随着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的扩大,虚拟经济增长引致的货币流通速度加速效应,不仅抵消了实体经济中货币流通速度的递减效应,而且使得综合货币流通速度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流动速度 实体经济 虚拟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广西红树林植物海漆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继栋 董美玲 +2 位作者 张文 沈旭 郭跃伟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6期945-947,967,共4页
用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对红树林植物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L.)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数据它们分别鉴定为kayadiol(1)、8(14),15-isopimaradiene-7α,18-diol(2)5、,11-epoxy-9-hydroxy-... 用硅胶柱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对红树林植物海漆(Excoecaria agallochaL.)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数据它们分别鉴定为kayadiol(1)、8(14),15-isopimaradiene-7α,18-diol(2)5、,11-epoxy-9-hydroxy-7-megastigmen-3-one(3)、annuionone E(4)、28,30-dihydroxy-lup-20(29)-ene-3-one(5)、mes-sagenic acid G(6)、3,β24-dihydroxy-12-oleanen-28-oic acid(7)s、yringaresinol(8)、ethyl gallate(9)。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海漆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蚕幼虫中肠细菌群落多样性的PCR-DGGE和16S rDNA文库序列分析 被引量:57
7
作者 相辉 李木旺 +3 位作者 赵勇 赵立平 张月华 黄勇平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22-233,共12页
采用基于16S rDNA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16S rDNA文库序列分析的手段,研究了重要经济昆虫家蚕Bombyxmori2个品系——专食性品系C108和广食性品系SCN2幼虫中肠内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同时还... 采用基于16S rDNA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DGGE)和16S rDNA文库序列分析的手段,研究了重要经济昆虫家蚕Bombyxmori2个品系——专食性品系C108和广食性品系SCN2幼虫中肠内的细菌群落多样性,同时还探讨了食料对家蚕中肠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文库序列分析表明,PCR扩增得到的16S rDNA基因代表了家蚕中肠内的41种细菌系统发育型(phylotype),大多数属于Proteobacteria,其次是Lactobacillales。此外,还有少数属于Deinococcus-Thermus、Bacillales、Clostridiales和Actinobacteria,尚有5种系统发育型不能确定其所属类型。家蚕的这2个品系中,肠球菌属Enterococcus是其中肠细菌的优势菌群,栖热菌属Thermus是次优势菌群。优势菌肠球菌属的组成在品系和不同食料喂养条件下有着一定的变化,无桑饲料喂养条件下SCN2品系中肠内还出现了新的次优势菌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DGGE图谱显示家蚕低龄幼虫和高龄幼虫肠道细菌格局存在差异,推测可能与其发育期生理状态的差异有关。本研究结果提示家蚕肠道特殊菌群的出现可能与其特殊的食性有一定的关系,食料改变、生长受阻后肠道微生态平衡也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专食性 广食性 中肠细菌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16S rDNA文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森林生态系中球孢白僵菌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28
8
作者 李旻 王四宝 +2 位作者 樊美珍 李增智 黄勇平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77-983,共7页
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安徽大别山区的球孢白僵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33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ISSRs用于正式的扩增分析,在2个自然保护区、3个不同季节和3个不同海拔梯度采集的48个菌株中共扩增出84条带,其中73条... 应用ISSR分子标记对安徽大别山区的球孢白僵菌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33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多态性高、稳定性好的ISSRs用于正式的扩增分析,在2个自然保护区、3个不同季节和3个不同海拔梯度采集的48个菌株中共扩增出84条带,其中73条为多态性条带,多态性为81%,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7条(2~11)。群体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PL)达81%,Nei’s基因多样性(H)为0.3187,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782。居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较小(GST)0.1028。以上结果表明:安徽大别山区球孢白僵菌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居群间遗传变异较小,居群内表现出较高水平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生真菌 分子标记 遗传多态性 遗传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带长体茧蜂寄生对亚洲玉米螟幼虫体内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9
作者 冯从经 邱鸿贵 +1 位作者 邱中良 符文俊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98-304,共7页
通过对被腰带长体茧蜂MacrocentruscingulumBrischke寄生的 5龄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啨e幼虫体内不同组织中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采用体外注射腰带长体茧蜂雌性成蜂的萼液成分、毒液成分、萼液与毒液混合物的方法 ,研究了... 通过对被腰带长体茧蜂MacrocentruscingulumBrischke寄生的 5龄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啨e幼虫体内不同组织中酚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采用体外注射腰带长体茧蜂雌性成蜂的萼液成分、毒液成分、萼液与毒液混合物的方法 ,研究了寄生蜂各种主要生理因子对寄主血清中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寄生蜂寄生可明显抑制寄主体内的酚氧化酶活性 ,减少黑色素产生 ;被寄生组FITC标记的血细胞阳性百分率低于未被寄生组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萼液成分可明显地抑制亚洲玉米螟幼虫血清中酚氧化酶的活性 (P <0 0 1) ;萼液与毒液混合物对酚氧化酶活性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P <0 0 1)。研究认为寄生蜂产卵时注入的萼液、毒液可对寄主昆虫酚氧化酶活性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中萼液是抑制寄主免疫能力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带长体茧蜂 亚洲玉米螟 寄生 萼液 酚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处理对亚洲玉米螟幼虫抗寒性的诱导效应 被引量:19
10
作者 冯从经 吕文静 +2 位作者 董秋安 陈俊 符文俊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共6页
室内条件下将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啨e)幼虫放置在5℃(LT1处理组)和0℃(LT2处理组)下低温处理2h后,分别测定了其低温诱导识别温度、存活率、抗寒性、过冷却点、体内水分和脂质含量百分率,并进行抗冻特异蛋白的诱导;利用SDS... 室内条件下将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Guen啨e)幼虫放置在5℃(LT1处理组)和0℃(LT2处理组)下低温处理2h后,分别测定了其低温诱导识别温度、存活率、抗寒性、过冷却点、体内水分和脂质含量百分率,并进行抗冻特异蛋白的诱导;利用SDS-PAGE方法分析了低温诱导后亚洲玉米螟5龄幼虫血清中抗冻特异蛋白。结果表明:亚洲玉米螟3、4和5龄幼虫的低温诱导识别温度分别为-13·5℃、-16·5℃和-18·5℃;3、4和5龄幼虫存活率LT2组>LT1组>对照组(P<0·05);随虫龄增加,幼虫抗寒性逐步增强;对幼虫过冷却点无明显影响(P>0·05);幼虫水分和脂质含量百分率为LT2组>LT1组>对照组,且随虫龄增加,虫体含水率和脂质含量百分率增高(P<0·05);低温诱导产生了一种分子量约为29·0kD的抗冻特异蛋白。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诱导可以增强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抗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抗寒性 过冷却点 抗冻特异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褐天牛成虫高毒力病原真菌筛选及林间感染试验 被引量:29
11
作者 王四宝 黄勇平 +3 位作者 张心团 刘云鹏 樊美珍 李增智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3-16,共4页
选用 7株虫生真菌对松褐天牛成虫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毒力存在差别 ,其中以金龟子绿僵菌Ma83菌株的毒力最强 ,校正死亡率及感染率分别为 1 0 0 %和 79% ,致死中时LT50 为 5 2 4d ,致死中浓度LC50 为 1 3 8× 1 0 ... 选用 7株虫生真菌对松褐天牛成虫进行了生物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毒力存在差别 ,其中以金龟子绿僵菌Ma83菌株的毒力最强 ,校正死亡率及感染率分别为 1 0 0 %和 79% ,致死中时LT50 为 5 2 4d ,致死中浓度LC50 为 1 3 8× 1 0 6孢子 /mL。松褐天牛虫体不同部位接触白僵菌Bb2 0 2 1无纺布菌条的感染试验表明 ,触角、口器、足和腹的感染率依次升高 ,致死中时依次下降 ,表明足与腹部是白僵菌感染天牛成虫的主要部位。林间感染试验表明 ,球孢白僵菌Bb2 0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褐天牛 球孢白僵菌 金龟子绿僵菌 致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储藏根采后生理性变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2
作者 马秋香 许佳 +1 位作者 乔爱民 张鹏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09-314,共6页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能源作物。木薯产量很高,储藏根富含淀粉,但收获后采后生理性变质严重,严重影响了木薯的开发和利用。结合近期研究工作,综述了木薯储藏根采后生理性变质的研究进展,... 木薯(Manihot esculenta Crantz)是热带、亚热带地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能源作物。木薯产量很高,储藏根富含淀粉,但收获后采后生理性变质严重,严重影响了木薯的开发和利用。结合近期研究工作,综述了木薯储藏根采后生理性变质的研究进展,包括采后生理性变质的检测标准、生化基础、抗采后生理性变质的杂交育种、以活性氧自由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功能基因组学与基因工程、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木薯储藏根采后生理性变质的遗传改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储藏根 采后生理性变质 活性氧自由基 遗传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菲康对硫代乙酰胺诱导的大鼠肝性脑病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田建锋 李晓玉 +3 位作者 刘建华 孙溢 许建一 陆小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 探讨培菲康对硫代乙酰胺 (TAA)引起的大鼠肝性脑病 (HE)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大鼠TAAHE模型 ,观察活菌制剂培菲康对HE大鼠神经反射 ,血清氨浓度 ,血清氨基酸支 /芳比值 ,肝门静脉LPS浓度和肝脏病理损伤的影响。结果 ... 目的 探讨培菲康对硫代乙酰胺 (TAA)引起的大鼠肝性脑病 (HE)模型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利用大鼠TAAHE模型 ,观察活菌制剂培菲康对HE大鼠神经反射 ,血清氨浓度 ,血清氨基酸支 /芳比值 ,肝门静脉LPS浓度和肝脏病理损伤的影响。结果 培菲康能降低大鼠的HE等级 ,改善HE大鼠的神经反射 ;显著降低血氨和门静脉LPS浓度 ,升高氨基酸的支 /芳比值 ,减轻肝脏的病理损伤。结论 培菲康对TAA引起的大鼠HE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氨、门静脉LPS浓度和升高血清氨基酸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菲康 肝性脑病 硫代乙酰胺 血氨 LPS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青乌头的生物碱 被引量:24
14
作者 王海顷 蒋山好 +3 位作者 杨培明 应明华 林双君 朱大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3-15,共3页
从甘青乌头 (AconitumTanguticum(Maxim)Stapf.)中分出五个生物碱 ,其中一个为新生物碱 ,命名为Tangutimine ,四个为已知生物碱 ,分别为 :Hetisinone、Talatizamine、Atisine、Hordeine。经IR ,MS ,1H和13 CNMR以及 2DNMR的测定 ,确定... 从甘青乌头 (AconitumTanguticum(Maxim)Stapf.)中分出五个生物碱 ,其中一个为新生物碱 ,命名为Tangutimine ,四个为已知生物碱 ,分别为 :Hetisinone、Talatizamine、Atisine、Hordeine。经IR ,MS ,1H和13 CNMR以及 2DNMR的测定 ,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其中Talatizam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青乌头 毛莨科 Tangutimine Hetisinone Talatizamine Atisine Hordei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尾目昆虫在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3
15
作者 许杰 柯欣 +1 位作者 宋静 骆永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44-549,共6页
土壤弹尾目昆虫作为无脊椎动物和中型土壤动物的典型代表,其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巨大的生物量,在重金属污染环境评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优势。本文简要概述弹尾目昆虫在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中、生态毒理学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生物... 土壤弹尾目昆虫作为无脊椎动物和中型土壤动物的典型代表,其具有丰富的种类和巨大的生物量,在重金属污染环境评估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独特的优势。本文简要概述弹尾目昆虫在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中、生态毒理学研究以及其他相关生物标志物研究上的一些方法体系及检测主要指标参数(群落结构,种群特征,生存率,生长率,繁殖率,金属硫蛋白和酶活指标)。最后对弹尾目昆虫在重金属污染土壤生态风险评估应用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污染 风险评估 弹尾目昆虫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在昆虫寄主选择行为中的作用 被引量:74
16
作者 戴建青 韩诗畴 杜家纬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7-414,共8页
植物信息化学物质在植食性昆虫的寄主定向、产卵、聚集、传粉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机理,也可为提出新的害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昆虫寄主选择定向中起关键... 植物信息化学物质在植食性昆虫的寄主定向、产卵、聚集、传粉等行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植食性昆虫的寄主选择机理,也可为提出新的害虫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昆虫寄主选择定向中起关键作用的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学物质的种类、基本特性和作用方式,并就植物挥发性信息化合物应用前景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挥发物 信息化学物质 信息素 寄主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敌昆虫利用信息化学物质寻找寄主或猎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7
作者 魏建荣 杨忠岐 杜家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563-2573,共11页
应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是传统生物防治中的主要内容。信息化学物质是天敌昆虫远距离向寄主或猎物栖息地进行定向,以及近距离对寄主或猎物进行定位所依赖的重要信号。综述了能够引诱天敌昆虫的信息化学物质的产生、分类、作用、异同及背景... 应用天敌昆虫控制害虫是传统生物防治中的主要内容。信息化学物质是天敌昆虫远距离向寄主或猎物栖息地进行定向,以及近距离对寄主或猎物进行定位所依赖的重要信号。综述了能够引诱天敌昆虫的信息化学物质的产生、分类、作用、异同及背景,并介绍了天敌昆虫对信息化学物质的行为反应和特异性。同时,对这类物质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及前景作了介绍与探讨。对不同营养层的种间化学通讯作为研究协同进化时的重要参考也作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化学物质 天敌昆虫 虫害诱导挥发物 寄主搜寻 植物防御 三级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SSR标记进行家蚕日系品种资源指纹图谱的构建及亲缘关系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钱荷英 李木旺 +6 位作者 张月华 郭秋红 湘晖 赵云坡 孙平江 侯成香 徐安英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22-428,共7页
利用微卫星标记(SSR),在DNA分子水平上构建了家蚕84个日本系统二化性品种和9个多化性品种共94个材料的指纹图谱。用68对SSR引物扩增出705条有效带,最多的一对引物有31个等位片段,最少的仅有2个,平均每个引物10.4个。根据每个品种的指纹... 利用微卫星标记(SSR),在DNA分子水平上构建了家蚕84个日本系统二化性品种和9个多化性品种共94个材料的指纹图谱。用68对SSR引物扩增出705条有效带,最多的一对引物有31个等位片段,最少的仅有2个,平均每个引物10.4个。根据每个品种的指纹特征,利用UPGMA聚类法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其SSR标记不但具有系统特异性,而且具有品种特异性,能够证明二化性日系品种与多化性品种在进化上属于显著差异的两个类群,较准确地将各品种按亲缘关系远近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微卫星标记 遗传差异 分子系统树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陈玉 杨光忠 李援朝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01-302,共2页
研究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根心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从其氯仿提取物中分得五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stigmastane3β,6αdiol(1)、epigallocatechin(2)、2,5二甲氧基苯醌(3)、琥... 研究雷公藤(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根心部分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色谱法进行分离,从其氯仿提取物中分得五个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化合物分别鉴定为:5αstigmastane3β,6αdiol(1)、epigallocatechin(2)、2,5二甲氧基苯醌(3)、琥珀酸(4)和卫矛碱(5)。化合物1~4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成分 雷公藤 化合物 HOOK 柱色谱法 波谱分析 二甲氧基 提取物 琥珀酸 分离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柄瘤蚜茧蜂与其寄主豆蚜的相互作用:寄主龄期选择及其对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3
20
作者 甘明 苗雪霞 丁德诚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98-604,共7页
在 2 5℃下研究了日本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japonicusAshmead对寄主豆蚜AphiscraccivoraKoch龄期的选择和被寄生豆蚜的龄期对蚜茧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混合虫态寄主中 ,日本柄瘤蚜茧蜂通常选择较小龄期的若蚜寄生 ,其中 2龄若蚜... 在 2 5℃下研究了日本柄瘤蚜茧蜂LysiphlebusjaponicusAshmead对寄主豆蚜AphiscraccivoraKoch龄期的选择和被寄生豆蚜的龄期对蚜茧蜂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混合虫态寄主中 ,日本柄瘤蚜茧蜂通常选择较小龄期的若蚜寄生 ,其中 2龄若蚜的相对被寄生率最高 ,为 2 6 4 % ;其次是 1龄若蚜 ,为 2 0 6 % ;无翅成蚜与 3、 4龄有翅若蚜和成蚜的相对被寄生率较低。日本柄瘤蚜茧蜂的寄生延长了豆蚜若蚜的发育 ,其中 1龄若蚜被寄生后 ,1~ 3龄历期显著延长 ;有翅 3龄若蚜被寄生后 ,3、 4龄历期明显延长 ;但无翅和有翅 4龄若蚜被寄生后的发育历期均不受影响。各龄若蚜被寄生后羽化的成蚜寿命明显缩短 ,其中 ,被寄生的 1龄若蚜不能发育至成蚜 ,其它较早龄期被寄生的若蚜羽化的成蚜繁殖力均显著降低。寄生时寄主的发育期也影响寄生蜂的发育 ,2龄豆蚜被寄生时的日本柄瘤蚜茧蜂个体发育最快 ,为 194 10h ;1龄寄主被寄生时蚜茧蜂的发育最慢 ,需 2 15 8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蚜 日本柄瘤蚜茧蜂 寄主-寄生蜂的相互关系 寄主龄期选择 繁殖力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