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乳腺癌干细胞微球体形成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9
1
作者 黄明主 张凤春 张雁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00-504,共5页
目的:探讨MCF-7、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细胞微球体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检测其中CD44+/CD24-/low的表达。方法:将MCF-7、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细胞进行微球体培养。取培养第7天的微球体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干细胞比例。结果:MCF-7形... 目的:探讨MCF-7、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细胞微球体形成的影响因素,并检测其中CD44+/CD24-/low的表达。方法:将MCF-7、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细胞进行微球体培养。取培养第7天的微球体细胞,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干细胞比例。结果:MCF-7形成微球体的效率最高(2.1%±0.3%),MDA-MB-231很少能形成微球体,原代乳腺癌细胞中未观察到微球体形成。但在无B27的干细胞培养环境中,MCF-7易贴壁生长。MCF-7单层培养细胞中CD44+/CD24-/low的比例为2.0%±0.1%,将悬浮及贴壁来源的MCF-7细胞进行微球体培养,微球体细胞中CD44+/CD24-/low的比例分别为11.8%±0.3%和8.2%±0.8%(P<0.01)。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细胞中CD44+/CD24-/low的表达比例分别为92.2%±3.1%和93.8%±2.4%。结论:MCF-7细胞通过微球体培养富集了肿瘤干细胞,而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细胞则不能。MDA-MB-231及原代乳腺癌细胞中CD44+/CD24-/low的表达与微球体形成不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肿瘤干细胞 细胞培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