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提取米尔贝链霉菌中米尔贝霉素A3和A4的工艺研究(英文)
1
作者 鲁凤娟 侯燕燕 +2 位作者 张鹤铭 夏海洋 田永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89-197,共9页
本文报道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米尔贝链霉菌中米尔贝霉素A3和A4的产量的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表征米尔贝霉素A3和A4的产量,并通过响应面法来优化提取工艺。对提取时间(X_1)、超声功率(X_2)和占空比(X_3)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设计,... 本文报道了超声波辅助提取米尔贝链霉菌中米尔贝霉素A3和A4的产量的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表征米尔贝霉素A3和A4的产量,并通过响应面法来优化提取工艺。对提取时间(X_1)、超声功率(X_2)和占空比(X_3)进行了三因素三水平BoxBehnken设计,以获得米尔贝霉素A3(Y_1)和A4(Y_2)的最佳产量。研究表明,最佳超声波辅助提取条件为:溶剂为乙酸乙酯,料液比0.8,提取时间30min,超声功率110W,占空比40%和提取温度10℃。在此提取条件下米尔贝霉素A3和A4的最大产量分别为312.5和174mg/g,分别是传统提取方法产量的2.3和2.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方法学 超声辅助提取 优化 米尔贝霉素 米尔贝链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功能生物元器件的筛选、设计与功能鉴定
2
作者 周志华 赵宗保 牛国清 《生物产业技术》 2015年第6期49-58,共10页
合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代谢工程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能够将大量生物元器件进行快速、随意的组装,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将生物元件或器件进行详细地功能表征与标准化。目前合成生物学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可用的生物元件和模块(... 合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代谢工程最显著的区别,在于能够将大量生物元器件进行快速、随意的组装,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将生物元件或器件进行详细地功能表征与标准化。目前合成生物学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可用的生物元件和模块(器件)种类局限、数量不足、表征描述不清楚、通用性程度不高。为此,有必要在功能元件的挖掘、表征、设计、改造与标准化方面开展系统研究。文章对重要天然产物合成途径的生物元件进行了挖掘与功能表征,并对氧化还原代谢的功能元件进行了设计与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生物学 功能鉴定 元器件 设计 筛选 生物元件 代谢工程 功能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糖体工程技术选育米尔贝霉素高产菌株 被引量:5
3
作者 鲁凤娟 侯燕燕 +4 位作者 李晓广 何林凌 褚以文 夏海洋 田永强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7期811-816,共6页
本实验室中保存的一株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米尔贝链霉菌(Streptomyces milbemycinicus)27号菌株所产米尔贝霉素A3和A4的初始产量分别为61.0和23.8μg/m L。以该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核糖体工程技术,结合紫外诱变技术,对米尔贝霉素产生菌... 本实验室中保存的一株从土壤中分离得到的米尔贝链霉菌(Streptomyces milbemycinicus)27号菌株所产米尔贝霉素A3和A4的初始产量分别为61.0和23.8μg/m L。以该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核糖体工程技术,结合紫外诱变技术,对米尔贝霉素产生菌米尔贝链霉菌进行诱变,并以链霉素耐受为筛选压力进行筛选。经过诱变后对单菌落进行摇瓶复筛,其中正突变株中米尔贝霉素产量最高的菌株编号是R2-6-5,其米尔贝霉素A3和A4的产量分别是105.2和38.8μg/m L,较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72.5%和63.3%,且遗传稳定。最后,对产量变化较大的11株突变株基因组中rsm G基因和rsp L基因进行突变位点分析,发现在rsp L基因内均未发生突变,rsm G基因均发生突变。本研究表明,链霉素抗性降低的突变菌株确实都在相关基因内发生突变,且核糖体工程结合紫外诱变的诱变方式效果良好,能够快速有效的提高米尔贝链霉菌生物合成米尔贝霉素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工程 复合诱变 链霉素 米尔贝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