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六蕊假稻Leersia hexandra病原真菌稻平脐蠕孢Bipolaris oryzae的分子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韩川 段桂芳 +2 位作者 张建萍 陆永良 余柳青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0-116,共7页
为了筛选获得具除草潜力的病原真菌菌株,经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ITS序列分析,6株分离自感病六蕊假稻的菌株被鉴定为稻平脐蠕孢Bipolaris oryzae。采用培养皿生测法和盆栽生测法分别评价其发酵液毒素和菌丝体悬浮液的除草活性,同时用盆... 为了筛选获得具除草潜力的病原真菌菌株,经形态学观察和18s rDNAITS序列分析,6株分离自感病六蕊假稻的菌株被鉴定为稻平脐蠕孢Bipolaris oryzae。采用培养皿生测法和盆栽生测法分别评价其发酵液毒素和菌丝体悬浮液的除草活性,同时用盆栽生测法测定了菌丝体悬浮液对主要作物的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6株稻平脐蠕孢培养14 d的发酵液对稗草根长、芽长均有很高的抑制作用,根长和芽长最高抑制率分别为100%和80.38%。培养7 d的菌丝体悬浮液对稗草的感病率、感病指数、株高抑制率、鲜重抑制率最高可达100%、72.00、50.29%和63.31%。6株稻平脐蠕孢菌丝体悬浮液对稗草、千金子、六蕊假稻、鸭舌草、矮慈姑、野荸荠具有不同程度的致病性,对双穗雀稗、异性莎草、看麦娘不致病。6株稻平脐蠕孢对主要农作物安全或致病性很弱,具有进一步开发为生物除草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蕊假稻 稻平脐蠕孢 分子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