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因工程培育可恢复的植物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玉锋
黄霁月
杨金水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7,共8页
植物雄性不育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生产利用价值。植物雄性不育可从自然突变、人工诱变和远缘杂交中发现,现在可通过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方法来创造。文章综述了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雄性不育品系及其相应的育性恢复策...
植物雄性不育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生产利用价值。植物雄性不育可从自然突变、人工诱变和远缘杂交中发现,现在可通过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方法来创造。文章综述了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雄性不育品系及其相应的育性恢复策略,分为"单组分策略"和"双组分策略"。其中利用"单组分策略"制备的不育植株是条件型雄性不育(可逆转的雄性不育),它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实现雄性可育与不育的转换,实践中可直接作为两用系(不育系和保持系)用于两系法杂交制种;"双组分策略"是利用基因互作和亲本杂交直接培育雄性不育系,或利用基因互作原理分别研制不育系和恢复系,用于三系法生产杂交种。文章分析了"单组分策略"和"双组分策略"的基因工程方法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育性恢复策略优缺点,对以上两种技术路线在实际应用中的现状作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性不育
基因工程
条件型/可逆转的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啮小蜂雄蜂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
6
2
作者
陆剑锋
李永
+2 位作者
邱鸿贵
沈伯钧
符文俊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71-75,共5页
应用扫描电镜对啮小蜂(膜翅目Hymenoptera啮小蜂科Tetrastichinae)Tetrastichus sp.雄蜂触角及其表面的化学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雌蜂触角表面存在板形感器和坛形感器两大类,两者数量和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探讨了这两类触角化...
应用扫描电镜对啮小蜂(膜翅目Hymenoptera啮小蜂科Tetrastichinae)Tetrastichus sp.雄蜂触角及其表面的化学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雌蜂触角表面存在板形感器和坛形感器两大类,两者数量和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探讨了这两类触角化学感器的形态差异以及在寄主接受和交配行为中的不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小蜂
触角
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啮小蜂视觉和触角在交配中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
7
3
作者
陆剑锋
邱鸿贵
+2 位作者
邱中良
沈伯钧
符文俊
《昆虫天敌》
CSCD
2005年第1期15-20,共6页
本文研究了啮小蜂Tetrastichussp.视觉和触角在交配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视觉对雄蜂起重要作用,对雌蜂作用则不显著;触角在啮小蜂求偶识别和接受中起重要的作用,雄蜂柄节具有一分泌小孔,求偶的雄蜂遇到雌蜂后柄节能分泌大量的膏状渗出...
本文研究了啮小蜂Tetrastichussp.视觉和触角在交配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视觉对雄蜂起重要作用,对雌蜂作用则不显著;触角在啮小蜂求偶识别和接受中起重要的作用,雄蜂柄节具有一分泌小孔,求偶的雄蜂遇到雌蜂后柄节能分泌大量的膏状渗出物,雌蜂是靠接触雄蜂触角来识别和接受雄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蜂
啮小蜂
触角
靠接
交配
识别
分泌
作用
观察
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空间培养箱中实时观察GFP标记开花基因表达方法与技术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丽华
谢俊燕
+1 位作者
张岳
郑慧琼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2-565,共4页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已被广泛用作一种强有力的生物发光报告蛋白.但是,其在空间植物培养箱中应用尚存很大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在空间植物培养箱中利用LED作为激发光源,对拟南芥中开花基因启动子控制下GFP基因表...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已被广泛用作一种强有力的生物发光报告蛋白.但是,其在空间植物培养箱中应用尚存很大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在空间植物培养箱中利用LED作为激发光源,对拟南芥中开花基因启动子控制下GFP基因表达的观察与分析方法,为在空间生物学实验中研究基因表达模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培养箱
绿色荧光蛋白质
开花基因
拟南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因工程培育可恢复的植物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王玉锋
黄霁月
杨金水
机构
复旦大学
生命科学
学院
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所
出处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0-47,共8页
基金
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973)(编号:2007CB109002)资助
文摘
植物雄性不育是植物杂种优势利用的资源,具有重要的生产利用价值。植物雄性不育可从自然突变、人工诱变和远缘杂交中发现,现在可通过细胞工程和基因工程等方法来创造。文章综述了利用基因工程方法制备雄性不育品系及其相应的育性恢复策略,分为"单组分策略"和"双组分策略"。其中利用"单组分策略"制备的不育植株是条件型雄性不育(可逆转的雄性不育),它能在特定的条件下实现雄性可育与不育的转换,实践中可直接作为两用系(不育系和保持系)用于两系法杂交制种;"双组分策略"是利用基因互作和亲本杂交直接培育雄性不育系,或利用基因互作原理分别研制不育系和恢复系,用于三系法生产杂交种。文章分析了"单组分策略"和"双组分策略"的基因工程方法培育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育性恢复策略优缺点,对以上两种技术路线在实际应用中的现状作了分析和展望。
关键词
雄性不育
基因工程
条件型/可逆转的雄性不育
育性恢复
Keywords
male sterility
genetic engineering
conditional /reversible male sterility
restoring fertility
分类号
Q943.2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啮小蜂雄蜂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
6
2
作者
陆剑锋
李永
邱鸿贵
沈伯钧
符文俊
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
学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所
出处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6年第2期71-75,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39930030和30370195)
文摘
应用扫描电镜对啮小蜂(膜翅目Hymenoptera啮小蜂科Tetrastichinae)Tetrastichus sp.雄蜂触角及其表面的化学感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雌蜂触角表面存在板形感器和坛形感器两大类,两者数量和分布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探讨了这两类触角化学感器的形态差异以及在寄主接受和交配行为中的不同功能。
关键词
啮小蜂
触角
感器
Keywords
Hymenoptera Tetrastichinae Tetrastichus sp.
antennae
sensilla
分类号
S476+.1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啮小蜂视觉和触角在交配中的作用观察
被引量:
7
3
作者
陆剑锋
邱鸿贵
邱中良
沈伯钧
符文俊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所
出处
《昆虫天敌》
CSCD
2005年第1期15-2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9930030和30370195)
文摘
本文研究了啮小蜂Tetrastichussp.视觉和触角在交配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视觉对雄蜂起重要作用,对雌蜂作用则不显著;触角在啮小蜂求偶识别和接受中起重要的作用,雄蜂柄节具有一分泌小孔,求偶的雄蜂遇到雌蜂后柄节能分泌大量的膏状渗出物,雌蜂是靠接触雄蜂触角来识别和接受雄蜂。
关键词
雄蜂
啮小蜂
触角
靠接
交配
识别
分泌
作用
观察
视觉
Keywords
Tetrastichus sp
mating behaviour
antennae
vision
分类号
Q959 [生物学—动物学]
S47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空间培养箱中实时观察GFP标记开花基因表达方法与技术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丽华
谢俊燕
张岳
郑慧琼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所
出处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2-565,共4页
基金
国家载人航天天宫二号工程项目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项目(XDA04020202)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2011CB710902)共同资助
文摘
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已被广泛用作一种强有力的生物发光报告蛋白.但是,其在空间植物培养箱中应用尚存很大困难.本文提出一种在空间植物培养箱中利用LED作为激发光源,对拟南芥中开花基因启动子控制下GFP基因表达的观察与分析方法,为在空间生物学实验中研究基因表达模式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
关键词
空间培养箱
绿色荧光蛋白质
开花基因
拟南芥
Keywords
Space culture chamber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Flowering locus T
Arabidopsis
分类号
V524.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因工程培育可恢复的植物雄性不育系的研究进展
王玉锋
黄霁月
杨金水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啮小蜂雄蜂触角的扫描电镜观察
陆剑锋
李永
邱鸿贵
沈伯钧
符文俊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啮小蜂视觉和触角在交配中的作用观察
陆剑锋
邱鸿贵
邱中良
沈伯钧
符文俊
《昆虫天敌》
CSCD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空间培养箱中实时观察GFP标记开花基因表达方法与技术
王丽华
谢俊燕
张岳
郑慧琼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