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L-1β和TNF-α对软骨细胞基质降解的影响及相关机制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黄金刚 童海骏 +1 位作者 刘宏强 张晓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84-1089,共6页
目的研究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关节软骨细胞,单独或联合使用IL-1β和(或)TNF-α刺激软骨细胞,分别设为IL-1β刺激组、TNF-α刺激组、IL-1β... 目的研究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关节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原代关节软骨细胞,单独或联合使用IL-1β和(或)TNF-α刺激软骨细胞,分别设为IL-1β刺激组、TNF-α刺激组、IL-1β和TNF-α联合刺激组;另设无任何刺激的对照组。在细胞培养24、48、72h时点,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软骨细胞外基质的变化;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蛋白聚糖降解酶-1(Adamts-4)和蛋白聚糖降解酶-2(Adamts-5)mRNA的表达。结果细胞在培养48、72h时点,显微镜观察显示对照组与TNF-α刺激组的软骨细胞外基质降解情况无明显差异;IL-1β刺激组、IL-1β和TNF-α联合刺激组细胞外基质失染、降解,细胞形态缩小,细胞间隙增宽。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培养24h时点,IL-1β刺激组MMP-13、Adamts-4和Adamts-5mRNA的表达显著上调(P<0.01);而在培养48、72h时点有所下调。IL-1β和TNF-α联合刺激组与IL-1β刺激组比较,在培养各时点,MMP-13、Adamts-4和Adamts-5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β诱导软骨细胞产生大量的MMP-13、Adamts-4和Adamts-5而直接降解软骨细胞外基质;TNF-α可能不直接引起软骨细胞外基质的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基质金属蛋白酶 蛋白聚糖酶 白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介素-17A与白介素-17C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2
作者 王静静 宋昕阳 钱友存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441-1446,1452,共7页
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家族细胞因子包括六个成员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也称IL-25)和IL-17F。IL-17家族细胞因子在机体的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家族细胞因子可以促进机体抵抗多种... 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家族细胞因子包括六个成员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也称IL-25)和IL-17F。IL-17家族细胞因子在机体的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系统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该家族细胞因子可以促进机体抵抗多种病原体的感染,且与自身免疫病和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IL-17A及其受体的阻断性抗体在牛皮癣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的临床治疗试验中取得很好的疗效。目前,IL-17A的功能和作用机制研究得最为清楚。该家族另一个细胞因子IL-17C的研究最近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发现,IL-17C在宿主抵抗肠道病原体感染以及肠道肿瘤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病理功能,与IL-17A相比,IL-17C在这些疾病中的表达调控方式及其介导的作用机制均有其独特之处。本文将深入分析IL-17A与IL-17C的功能和作用机制及其异同,并总结以IL-17A信号通路为靶点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在自身免疫疾病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介素-17家族 IL-17A IL-17C 自身免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马鱼血液肿瘤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勇 陈芳源 邓敏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889-895,共7页
斑马鱼已经成为当今人类遗传学和血液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文章介绍了斑马鱼造血系统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并重点阐述了斑马鱼在血液肿瘤学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概况,显示了斑马鱼在血液肿瘤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均有着独特的应用前景... 斑马鱼已经成为当今人类遗传学和血液学研究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文章介绍了斑马鱼造血系统的基本生物学特征,并重点阐述了斑马鱼在血液肿瘤学领域的应用和研究概况,显示了斑马鱼在血液肿瘤学的基础和临床研究方面均有着独特的应用前景,文章对此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血液肿瘤学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期性拉应力对间充质干细胞分化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石玉 戴尅戎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拉应力 成骨分化 周期性 力学刺激 分化潜能 调控基因 表达量 碱性磷酸酶活性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ML技术的个人健康档案 被引量:3
5
作者 谢莉 虞骢 姚志洪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3期152-155,共4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行业已逐步实现了信息化,HIS、LIS、PACS等系统也已进入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进一步的重视,传统的健康信息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个人健康档案PHR(Personal Health Rec...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卫生行业已逐步实现了信息化,HIS、LIS、PACS等系统也已进入较为成熟的发展阶段。然而随着人们对健康问题进一步的重视,传统的健康信息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个人健康档案PHR(Personal Health Record)这一概念也由此被提出。个人健康档案是一种以拥有人为中心,综合管理个人健康信息的方案,它记录了个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健康状态,包括各种病史,用药情况,每次体检情况以及自检情况等。通过这种方式,医疗资源可以被有效地集中起来,这对预防医学的发展无疑也是有益的。在设计个人健康档案的存储标准时,XML是一种较为合适的选择,它的可读性、扩展性、平台无关性恰好解决了健康信息多来源、非结构化等问题。HL7 CDA标准同样选择了XML,这也使得我们在设计符合中国国情的健康档案时有了很好的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扩展标记语言 HL7 CDA DB2 个人健康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离纯化法原代培养小胶质细胞的生物学差异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锐 郭民侠 +3 位作者 李晓青 种莉 刘红艳 乐卫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66-368,共3页
目的:比较两种分离方法原代培养所获小胶质细胞的的生物学差异。方法:分别采用振摇法和温和消化法从胶质细胞/神经元的混合培养体系中分离纯化小胶质细胞,通过1,1’-己二酸双酯-3,3,3’,3’-四甲基吲哚菁标记的低密度脂蛋白活体标记显... 目的:比较两种分离方法原代培养所获小胶质细胞的的生物学差异。方法:分别采用振摇法和温和消化法从胶质细胞/神经元的混合培养体系中分离纯化小胶质细胞,通过1,1’-己二酸双酯-3,3,3’,3’-四甲基吲哚菁标记的低密度脂蛋白活体标记显示小胶质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分别用Griess反应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培养小胶质细胞经脂多糖刺激后释放的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浓度。结果:温和消化法小胶质细胞的得率是振摇法的5.7倍,且其获得小胶质细胞的纯度(99.9±0.1)%远高于后者。温和消化法所获的小胶质细胞转化为静息状态需要的时间较振摇法明显缩短;经脂多糖刺激后,振摇法所得的小胶质细胞释放NO和TNF-α的水平均较温和消化法者高。结论:温和消化法在小胶质细胞的得率、纯度以及与静息状态的相似性方面明显优于振摇法,因此应在与小胶质细胞有关的实验室研究工作中得到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细胞培养 脂多糖 肿瘤坏死因子Α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338-5p在肾移植患者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旭怡 徐海燕 +4 位作者 何小舟 董盼盼 薛冬 张雁云 张学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08-1113,共6页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血清中miR-338-5p的表达特点,及其与B细胞活化因子(BAFF)信号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其在抗体介导肾移植排斥中的潜在意义。方法:收集肾移植患者的血清(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清中miR-338-5p的... 目的:研究肾移植受者血清中miR-338-5p的表达特点,及其与B细胞活化因子(BAFF)信号的相关性,进而探讨其在抗体介导肾移植排斥中的潜在意义。方法:收集肾移植患者的血清(健康志愿者为对照),应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患者血清中miR-338-5p的表达差异;ELISA法检测血清可溶性BAFF(sBAFF)水平;液相芯片技术检测血清中抗HLA-Ⅰ类抗体、抗HLA-Ⅱ类抗体、抗MICA抗体滴度。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两个独立样本均数间的比较采用双侧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法及Pearson法。P<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肾移植受者血清miR-338-5p水平显著下降(P<0.001)、血清sBAFF水平显著增高(P<0.01)。移植术后1年内者血清miR-338-5p水平显著低于移植术后1年以上者(P<0.01);移植术后3年内者血清miR-338-5p水平显著低于移植术后3年以上者(P<0.01)。对全部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显示,血清miR-338-5p与sBAFF、抗HLA-Ⅱ抗体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1(P<0.001)、-0.322(P<0.05);术后3年内者,血清miR-338-5p与抗HLA-Ⅱ抗体、抗MICA抗体均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3(P<0.05)、-0.411(P<0.05);术后3年以上者,血清miR-338-5p与抗MICA抗体、抗HLA&MICA抗体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86(P<0.05)、0.578(P<0.01)。结论:miR-338-5p直接或间接地对BAFF信号发挥调控作用;miR-338-5p可能通过对靶基因的调控参与肾移植术后抗体介导的免疫反应过程,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miR-338-5p BAFF 移植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模拟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魏峰涛 方宁远 +1 位作者 杨巍维 于卓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15-1118,共4页
目的建立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大鼠心肌纤维化影响的体外模型。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用RT-PCR鉴定两种细胞RAS各组分在基因水平的表达。从RAS各组分蛋白代谢的角度,采用依那普利阻断心肌细胞血管紧... 目的建立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对大鼠心肌纤维化影响的体外模型。方法原代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用RT-PCR鉴定两种细胞RAS各组分在基因水平的表达。从RAS各组分蛋白代谢的角度,采用依那普利阻断心肌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放免法观察培养基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量的变化,结合Western blotting验证ACE2的存在,确定心肌细胞局部RAS各组分在蛋白水平的存在。以Transwell共培养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构建局部RAS影响心肌纤维化的体外模型。结果在心肌细胞中检测到RAS各组分基因的表达,但在成纤维细胞中未发现肾素和ACE2的表达;对心肌细胞采用依那普利干预后AngⅡ呈剂量依赖性下降,10-7mol/L组[(36.24±3.27)pg/mL]与对照组[(44.08±0.76)pg/mL]有显著差异(P<0.05);Western blotting证实心肌细胞在蛋白水平有ACE2的表达。结论心肌细胞能够单独形成局部RAS;而成纤维细胞因为不能生成肾素和ACE2,则本身不能形成局部RAS。以Transwell体外共培养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能够建立一个用于研究局部RAS对心肌纤维化影响的体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TRANSWELL 心肌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的生物学标志及其靶向治疗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政 乐卫东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51-154,共4页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老年期神经变性疾病之一,其病理学特征表现为神经炎性斑[NPs,又称老年斑(SPs)]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形成,基底节区和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大量缺失;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损害和记忆力减退...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老年期神经变性疾病之一,其病理学特征表现为神经炎性斑[NPs,又称老年斑(SPs)]和神经原纤维缠结(NFTs)形成,基底节区和前脑胆碱能神经元大量缺失;临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认知损害和记忆力减退,致生活不能自理,直至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学标记 淀粉样蛋白 TAU蛋白质类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RF7表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缪倩 唐元家 +3 位作者 黄新芳 钱晓霞 黄秀琴 沈南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1-117,共7页
探讨了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的表达与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分别测定疾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IRF7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血清中干扰素水平、干扰素积分以及SLEDAI积分作相关... 探讨了干扰素调节因子7(IRF7)的表达与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运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方法分别测定疾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外周血IRF7mRNA的表达水平,并与血清中干扰素水平、干扰素积分以及SLEDAI积分作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患者外周血IRF7mRNA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的明显增高,且其与血清中干扰素水平、干扰素积分以及SLEDAI积分均呈正相关.由此可知,IRF7表达的增高可能促使干扰素通路异常激活,从而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干扰素调节因子7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信号与骨关节炎 被引量:4
11
作者 黄金刚 张晓玲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90-493,共4页
骨关节炎(OA)是机械性和生物性因素的作用破坏了关节软骨细胞、细胞外基质和软骨下骨正常合成与降解耦联的结果。经过大量研究,人们发现与OA形成有关的因素包含机械应力、体重、遗传、外伤等。
关键词 骨关节炎 WNT信号 机械性 生物性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观遗传修饰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游 孔祥银 蒋敬庭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7-732,共6页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并且我国的肿瘤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免疫治疗作为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第4种治疗手段被临床广泛应用。肿瘤免疫治疗通过激发或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肿瘤微环境的抗肿瘤免疫力,从而控制和...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并且我国的肿瘤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免疫治疗作为手术、放疗和化疗之后第4种治疗手段被临床广泛应用。肿瘤免疫治疗通过激发或调动机体的免疫系统,增强肿瘤微环境的抗肿瘤免疫力,从而控制和杀伤肿瘤细胞,是当前肿瘤治疗领域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表观遗传学是研究DNA序列未改变而基因表达发生变化的一种可遗传改变,其调节机制主要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调节等。表观遗传修饰在免疫应答及肿瘤免疫治疗中的调控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了表观遗传修饰对机体免疫细胞的调控以及通过干预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的相关研究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表观遗传 免疫调节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和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共同致病基因的筛选与验证 被引量:3
13
作者 琚明亮 黄涛 +4 位作者 刘成林 潘晓欧 贺林 陈文忠 蔡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7-84,共8页
目的筛选并验证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ATDH)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之间可能的共同致病基因。方法通过查询基因数据库及文献,分别确定ATDH和SCZ的致病基因,利用重启动随机游走(... 目的筛选并验证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ATDH)与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SCZ)之间可能的共同致病基因。方法通过查询基因数据库及文献,分别确定ATDH和SCZ的致病基因,利用重启动随机游走(integrating network random walk with restart,RWR)、基因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GSEA)和超几何检验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筛选出两种疾病的可能共同致病基因,建立定期更新的两种疾病共同致病基因在线数据库(www.bio-x.cn/atdh-sczgenes.html),查阅文献以进一步筛选与ATDH和SCZ都有关的基因;利用meta分析等方法验证候选基因,以最终确定共同致病基因。结果经信息学分析技术筛选,共获得500个候选共同致病基因。进一步经文献检索,得到GSTM1和GSTT1基因为候选共同致病基因并纳入meta分析。Meta分析显示,GSTM1基因同ATDH(P=0.01)和SCZ(P<0.01)相关均有统计学意义;而GSTT1基因同ATDH和SCZ的发病风险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TM1基因为ATDH和SCZ的共同致病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 基因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关节软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特性的鉴定 被引量:1
14
作者 童文学 向晟楠 +2 位作者 张宁 戴尅戎 张晓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06-1110,共5页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关节软骨干细胞(ACSCs)并鉴定其特性。方法运用纤连蛋白黏附法从大鼠关节软骨细胞中分选出ACSCs,流式细胞技术分别鉴定干细胞阳性表面抗原(阳性标志物CD90与CD44)和阴性表面抗原(阴性标志物CD45、CD31与CD34)在ACSCs中... 目的分离培养大鼠关节软骨干细胞(ACSCs)并鉴定其特性。方法运用纤连蛋白黏附法从大鼠关节软骨细胞中分选出ACSCs,流式细胞技术分别鉴定干细胞阳性表面抗原(阳性标志物CD90与CD44)和阴性表面抗原(阴性标志物CD45、CD31与CD34)在ACSCs中的表达水平,单克隆形成实验鉴定ACSCs的单克隆形成能力,成骨、成脂及成软骨诱导鉴定ACSCs的多向分化潜能。结果纤连蛋白可以特异性地分选出ACSCs。ACSCs高表达CD90与CD44,几乎不表达CD45、CD31与CD34。经过7d培养,单个ACSC可以形成大于32个细胞的单克隆细胞团。ACSCs具备很强的成骨、成脂和成软骨分化能力。结论大鼠关节软骨内存在ACSCs,ACSCs具有比较典型的干细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干细胞 软骨 纤连蛋白 软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性白内障小鼠晶状体的比较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季樱红 卢奕 +4 位作者 李娜 金红 杨芃原 孔祥银 燕顺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15-1419,共5页
目的:比较研究先天性遗传性白内障的晶状体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方法:采用自发的Crygs基因突变先天性隐性遗传白内障小鼠模型,分别提取白内障与正常小鼠晶状体总蛋白,进行固相pH梯度(IPG)等电聚焦双向电泳,R-250染色,使用PDQuest7.30图... 目的:比较研究先天性遗传性白内障的晶状体蛋白质表达谱的改变。方法:采用自发的Crygs基因突变先天性隐性遗传白内障小鼠模型,分别提取白内障与正常小鼠晶状体总蛋白,进行固相pH梯度(IPG)等电聚焦双向电泳,R-250染色,使用PDQuest7.30图像分析软件分析电泳图像。选择部分差异蛋白点胶上酶解,应用MALDI-TOF/TOF仪器进行串联质谱(MS/MS)鉴定及分析。结果:上样量为882μg时,白内障和正常小鼠分别检测到(417±53)个蛋白点(n=3)和(370±41)个蛋白点(n=3)。上样量为190μg时,白内障和正常小鼠分别检测到(60±7)个蛋白点和(57±5)个蛋白点(n=3)。对γS、BFSP/filensin、γF、βA1、βB1、βB2和αB等7种差异蛋白进行了鉴定。突变小鼠晶状体正常γS、念珠状纤维结构蛋白(BFSP/filensin)缺失,γF表达下调(<4倍),异常βA1、βB1、βB2和αB表达上调(>4倍),分子量比正常小,提示βA1、βB1、βB2和αB可能发生裂解。结论: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和质谱分析有助于基因突变后下游蛋白的功能分析。Crygs基因突变导致γS晶状体蛋白的异常,并引起细胞骨架蛋白(BFSP/filensin)和其它晶状体蛋白(γF、βA1、βB1、βB2和αB等)继发改变,从而间接诱发白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晶体蛋白类 蛋白质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非病毒纳米基因载体PEI-β-CyD对软骨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有效性评估
16
作者 童海骏 黄金刚 +2 位作者 汤谷平 戴尅戎 张晓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33-738,共6页
目的评估新型非病毒纳米基因载体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PEI-β-CyD)对软骨细胞系C5.18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1/2转染的有效性。方法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系C5.18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1/2,MTT法观察并比较PEI-β-CyD和相对分子质... 目的评估新型非病毒纳米基因载体聚乙烯亚胺-β-环糊精(PEI-β-CyD)对软骨细胞系C5.18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1/2转染的有效性。方法体外培养软骨细胞系C5.18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1/2,MTT法观察并比较PEI-β-CyD和相对分子质量为25 000的聚乙烯亚胺(PEI25KDa)对C5.18细胞和C3H10T1/2细胞的细胞毒性。在不同的N/P(载体有效氮含量/外源基因有效磷含量)复合条件下,利用PEI-β-CyD和PEI25KDa分别转染C5.18细胞和C3H10T1/2细胞,倒置荧光显微镜结合流式细胞仪分析转染效率。结果 PEI-β-CyD对C5.18细胞和C3H10T1/2细胞的细胞毒性均小于PEI25KDa。PEI-β-CyD与PEI25KDa对C5.18细胞的转染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I-β-CyD对C3H10T1/2细胞的转染效率显著高于PEI25KDa(P<0.05)。结论 PEI-β-CyD对于软骨细胞系C5.18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C3H10T1/2是一种低毒有效的非病毒纳米基因载体,在软骨组织工程和细胞治疗研究及应用领域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病毒纳米基因载体 PEI-β-CyD 细胞毒性 转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506通过靶向Slug调节上皮间充质转化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梁永俊 周佽想 +1 位作者 宇小婷 赵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9-705,共7页
目的探讨miR-506通过靶向Slug调节上皮间充质转化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8株乳腺癌细胞系(MCF7、BT474、SK-BR-3、MDA-MB-453、MDA-MB-468、HCC1937、BT549和MDA-MB-231)中miR-506的表达量,以... 目的探讨miR-506通过靶向Slug调节上皮间充质转化对乳腺癌细胞侵袭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8株乳腺癌细胞系(MCF7、BT474、SK-BR-3、MDA-MB-453、MDA-MB-468、HCC1937、BT549和MDA-MB-231)中miR-506的表达量,以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为对照。通过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在MDA-MB-231和BT549细胞系中瞬时过表达miR-506模拟物(设阴性对照),通过划痕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观察细胞运动能力的变化;观察MDA-MB-231和BT549细胞系转染miR-506前后细胞形态学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cadherin、Vimentin和Slug蛋白表达的变化。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中miR-506过表达对野生型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miR-506在各乳腺癌细胞中的表达量相对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MCF10A显著降低(P<0.01)。miR-506过表达显著抑制MDA-MB-231和BT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与阴性对照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DA-MB-231和BT549细胞瞬时转染miR-506 48 h后发生明显的形态学改变;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miR-506过表达在MDA-MB-231和BT549细胞中均上调E-cadherin的表达,下调Vimentin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MDA-MB-231细胞转染miR-506后Slug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阴性对照;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结果显示miR-506过表达显著抑制野生型荧光素酶的活性。结论在乳腺癌中,miR-506可以通过靶向转录因子Slug诱导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进而抑制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这是miR-506参与乳腺癌发生和发展的可能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506 乳腺癌 上皮间充质转化 SLU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STC1的表达与乳腺癌肺转移相关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佳涛 李惠 胡国宏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8-622,共5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分泌蛋白斯坦尼钙调节蛋白1(stanniocalcin 1,STC1)的表达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质谱及Western blot分析STC1在具有不同转移能力细胞系中的蛋白表达情况。荧光定量RTPCR(qRT-PCR)分析STC1 mRNA在乳腺癌细胞系及23... 目的研究乳腺癌中分泌蛋白斯坦尼钙调节蛋白1(stanniocalcin 1,STC1)的表达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方法用质谱及Western blot分析STC1在具有不同转移能力细胞系中的蛋白表达情况。荧光定量RTPCR(qRT-PCR)分析STC1 mRNA在乳腺癌细胞系及23例患者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并通过网上数据库分析1609例乳腺癌患者STC1 mRN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发生远端转移之间的关系。结果质谱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具有高转移能力的乳腺癌细胞系高表达STC1。qRT-PCR分析结果显示,STC1在高转移乳腺癌细胞系中高表达,STC1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的表达高于非转移性患者。另外,通过对数据库中乳腺癌患者样本的分析发现,原位癌高表达STC1的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远端转移。结论 STC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转移具有相关性,提示STC1具有临床预测乳腺癌肺转移的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C1 乳腺癌 肿瘤转移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蛋白偶联受体在血管发育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方方 李文庆 荆清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59-467,共9页
血管发育包括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两个阶段。近年研究表明,G蛋白偶联受体广泛参与调控成血管细胞的分化、迁移和接合,尖端细胞和柄细胞命运决定,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等多个过程。文章以血管发育中的这些关键事件为主线,总结了... 血管发育包括血管发生和血管生成两个阶段。近年研究表明,G蛋白偶联受体广泛参与调控成血管细胞的分化、迁移和接合,尖端细胞和柄细胞命运决定,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等多个过程。文章以血管发育中的这些关键事件为主线,总结了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特别是视紫红质类和卷曲类受体在调节血管发育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文章着重介绍了斑马鱼作为模式生物在血管发育生物学研究中的独特优势,并展望了利用斑马鱼深入开展G蛋白偶联受体相关研究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蛋白偶联受体 血管发生 血管生成 视紫红质样受体 FRIZZLED SMOOTHENED 斑马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GAL4/UAS系统与CyO-GFP平衡子获取表达RNA干扰序列果蝇幼虫并有效干扰Tis11表达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梅超 刘勇 +1 位作者 韦有恒 马维骏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9-414,共6页
TIS11是转录后调控因子TTP在果蝇中的同源物,在果蝇幼虫免疫、发育和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TIS11的功能,需要利用GAL4/UAS系统获得整体高干扰效率的Tis11 RNAi果蝇幼虫.为平衡GAL4转基因果蝇高活性启动子的致死效应... TIS11是转录后调控因子TTP在果蝇中的同源物,在果蝇幼虫免疫、发育和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TIS11的功能,需要利用GAL4/UAS系统获得整体高干扰效率的Tis11 RNAi果蝇幼虫.为平衡GAL4转基因果蝇高活性启动子的致死效应,需要使用带有成蝇卷翅标记CyO的第二染色体的平衡子,但CyO标记在幼虫中无可见表型,因此无法区分杂交幼虫的基因型.为解决这一问题,引入了带有CyO-GFP标记的平衡子.携带CyO-GFP平衡子的G-Actin果蝇与携带Tis11 RNAi序列的101765果蝇杂交,杂交幼虫可以通过GFP标记进行区分,剔除带有CyOGFP平衡子的幼虫,从而挑选出表达Tis11 RNAi序列的幼虫,最后经real-time PCR检测所得幼虫具有整体高干扰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幼虫 TIS11 GAL4/UAS系统 CyO-GFP平衡子 RNA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