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周期性张应变作用下成骨细胞凋亡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晅 张晓玲 +1 位作者 沈刚 唐国华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23-227,共5页
目的研究周期性张应变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凋亡作用及其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颅顶骨成骨细胞,P2-P4代成骨细胞培养2d和4d后,用无血清培养法诱导成骨细胞凋亡,同时使用Flexcell4000TM细胞应... 目的研究周期性张应变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凋亡作用及其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培养新生SD大鼠颅顶骨成骨细胞,P2-P4代成骨细胞培养2d和4d后,用无血清培养法诱导成骨细胞凋亡,同时使用Flexcell4000TM细胞应变加载系统分别对细胞施加72h变形率为6%和13.6%的等轴周期性张应变。根据总培养时间分为5d和7d两组。运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成骨细胞凋亡水平进行检测,同时进行细胞记数及碱性磷酸酶(ALP)蛋白含量检测。结果与不加力的对照组相比,6%周期性张应变使成骨细胞凋亡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伴随细胞数量增加;而在13.6%的周期性张应变下,成骨细胞凋亡率增加的同时,细胞数量有不同程度地降低;而相同培养时间下,5d组细胞对6%的周期性张应变更加敏感,而7d组细胞对13.6%的周期性张应变更加敏感。ALP活性在两种张应变刺激作用下均有所下降。结论周期性张应变对成骨细胞的凋亡具有影响,不同力值的周期性张应变可通过促进或抑制细胞凋亡的方式调控成骨细胞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期性张应变 成骨细胞 细胞凋亡 细胞增殖 细胞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dian Hedgehog在牵张力促进成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韩磊 张晓玲 唐国华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观察Hedgehog(Hh)信号在牵张力调控成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新生大鼠颅顶骨成骨细胞,应用Flexcell 4000TM加力系统施加3%和6%的2种牵张应变。用N端Hedgehog重组蛋白(N-Shh)、Hed-gehog通道抑制剂环巴胺(cy)和机械... 目的观察Hedgehog(Hh)信号在牵张力调控成骨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和培养新生大鼠颅顶骨成骨细胞,应用Flexcell 4000TM加力系统施加3%和6%的2种牵张应变。用N端Hedgehog重组蛋白(N-Shh)、Hed-gehog通道抑制剂环巴胺(cy)和机械通道抑制剂三氯化钆(GdCl3)对成骨细胞进行干预。分别采用细胞计数、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采用SAS 8.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成骨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牵张力促进了成骨细胞的增殖,以6%牵张应变更显著;牵张力仍能促进经cy处理后的成骨细胞的增殖,但这种促进作用能被GdCl3抑制。结论牵张力促进成骨细胞增殖的作用有一部分是通过上调Ihh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HEDGEHOG 牵张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质干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的可塑性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发宝 杨黄恬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9-204,共6页
减少心肌缺血后损伤,促进心肌细胞和血管再生是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心力衰竭的重要思路,而干细胞移植为该思路带来了新的曙光。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也称为骨髓基质细胞,能分化为骨、软骨和脂肪细胞表型。研究表... 减少心肌缺血后损伤,促进心肌细胞和血管再生是治疗心肌缺血损伤、心力衰竭的重要思路,而干细胞移植为该思路带来了新的曙光。骨髓间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也称为骨髓基质细胞,能分化为骨、软骨和脂肪细胞表型。研究表明,MSCs还能分化为内皮细胞、神经细胞、平滑肌细胞、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表型。MSCs具有多向分化的潜能,且自体移植可以避免免疫排斥反应,同时也易于在体外大量扩增。研究显示,MSCs移植能抑制损伤心肌的重塑和改善心肌功能。因此,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给人们展示了一个诱人的前景。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MSCs特性的新认识,尤其是MSCs向心肌细胞方向分化的可塑性、影响因素和信号转导机制,以及MSCs治疗心肌梗死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质干细胞 分化 可塑性 细胞治疗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张应力对Hedgehog通路相关基因和细胞增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韩磊 张晓玲 唐国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9期853-856,共4页
目的:观察牵张力下Hh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牵张力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探索机械应力对成骨细胞的调控机制。方法:应用Flexcell 4000TM加力系统对大鼠成骨细胞施加0.5Hz,3%、6%和9%的张应变,作用时间4h、12h和24h。用机械通道抑制剂... 目的:观察牵张力下Hh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及牵张力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探索机械应力对成骨细胞的调控机制。方法:应用Flexcell 4000TM加力系统对大鼠成骨细胞施加0.5Hz,3%、6%和9%的张应变,作用时间4h、12h和24h。用机械通道抑制剂三氯化钆(GdCl3)对成骨细胞进行干预。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测定细胞周期分布与细胞增殖变化,定量PCR检测Hedgehog通路相关基因Ihh、Shh、Ptch和Smo的表达。采用SAS8.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强度、不同作用时间的张应变对Ihh表达量的上调作用亦不相同,6%张应变作用24h的对Ihh表达量上调最为明显,其下游基因Ptch和Smo的表达变化与Ihh类似;上述上调Ihh表达的作用均可被GdCl3抑制。;6%同3%牵张力相比,更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结论:Ihh基因对力学刺激敏感;Ihh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成骨细胞的增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HEDGEHOG 牵张力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干细胞或诱导性全能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金颖 任晓慧 刘晓帆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66-1170,共5页
"211工程"三期建设遗传发育与生殖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子项目——胚胎干细胞或诱导性全能干细胞定向分化机制的研究,在2008—2011年建立了着床后人胚胎早期发育的全基因组表达谱式;揭示了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对细胞谱系... "211工程"三期建设遗传发育与生殖医学重点学科建设的子项目——胚胎干细胞或诱导性全能干细胞定向分化机制的研究,在2008—2011年建立了着床后人胚胎早期发育的全基因组表达谱式;揭示了calcineurin/NFAT信号通路对细胞谱系决定的调控机制;揭示以Oct4为核心的胚胎干细胞命运决定的分子调控机制,其中包括发现并系统研究了对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起重要作用的转录因子Oct4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揭示Oct4的重要合作蛋白Sox2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及在胚胎干细胞中的作用;发现共激活因子p300直接调控胚胎干细胞中Nanog的表达及调控机制;发现Oct4新的下游基因Stk40并揭示Stk40在胚胎干细胞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首次提出核仁蛋白在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维持中的重要作用。2011年"胚胎干细胞及早期胚胎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项目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细胞 机制研究 科研成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NF在精原干细胞中对H19和A-myb表达的调控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查巍巍 曹静萍 +2 位作者 张迪 冯立新 程金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715-1718,1723,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胶质细胞神经源性营养因子(GDNF)对H19和A-myb表达的调控,探讨GDNF调节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混合酶消化和差速贴壁法从出生后6 d的小鼠睾丸中分离、鉴定并培养精原干细胞。用GDNF分别刺激精原干细胞和经... 目的通过研究胶质细胞神经源性营养因子(GDNF)对H19和A-myb表达的调控,探讨GDNF调节精原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混合酶消化和差速贴壁法从出生后6 d的小鼠睾丸中分离、鉴定并培养精原干细胞。用GDNF分别刺激精原干细胞和经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预处理的精原干细胞后,采用RT-PCR技术检测细胞H19和A-myb的表达。结果相关鉴定分析证实分离培养的细胞为精原干细胞。RT-PCR检测结果显示:GDNF刺激下的精原干细胞的H19和A-myb表达均显著上调,而经LY294002预处理的精原干细胞在GDNF刺激下其H19和A-myb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在体外培养的小鼠精原干细胞中,GDNF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H19和A-myb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精原干细胞 H19 A-myb 磷酸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纪念我的导师刘廷析研究员
7
作者 周婷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08-1210,共3页
2005年9月,我加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刘廷析老师的实验室,成为这个年轻实验室第一批研究生的一员。在当时还是一片空旷的瑞金医院地下室鱼房,刘老师为我们勾画了关于未来的宏大蓝图:利用斑马... 2005年9月,我加入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研究所刘廷析老师的实验室,成为这个年轻实验室第一批研究生的一员。在当时还是一片空旷的瑞金医院地下室鱼房,刘老师为我们勾画了关于未来的宏大蓝图:利用斑马鱼这一新兴模式生物,研究和解决重大人类疾病问题。那时的他刚刚从哈佛大学医学院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完成博士后训练,年轻有为,意气奋发,怀着对科研工作的无比热爱和攻克重大疾病服务人民的远大理想。毅然回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员 上海交通大学 科学研究所 导师 人类疾病 模式生物 Dana 哈佛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县级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侯佳乐 孔巍 +3 位作者 吴雁鸣 李志建 曹剑涛 马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35-739,745,共6页
目的调查广西县级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人民医院的250名医务人员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别、职称、工作年限、文化程度、... 目的调查广西县级综合性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人民医院的250名医务人员进行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性别、年龄、职别、职称、工作年限、文化程度、年收入和培训情况等,工作满意度评价涉及从事专业、工作环境、医疗仪器设备、收入报酬、绩效考核制度、职务晋升机会、培训/进修机会、机构制度实施效果、医患关系以及社会地位等维度。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医务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该县级医院医务人员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为2.80分,满意率为65.0%,属于比较不满意。医师、护士、医技人员是满意度总体评价的负面影响因素,医师和医技人员与其他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过培训人员与未接受过培训人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该县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对收入报酬、医患关系和社会地位并不满意,建议建立公平、透明、合理的分配制度,推行有效措施改善医患关系,提高医务人员的社会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医院 广西 医务人员 工作满意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县级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侯佳乐 孔巍 +3 位作者 吴雁鸣 李志建 曹剑涛 马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40-745,共6页
目的调查广西县级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人民医院就诊的450名门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户籍、工作状况、文化程度、经济... 目的调查广西县级综合性医院门诊患者的满意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武鸣县人民医院就诊的450名门诊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问卷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户籍、工作状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和参加医疗保险等情况,满意度评价涉及就医方便程度、候诊时间、就医环境、医疗设备、医疗技术水平、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解释交流情况、费用水平和治疗效果等9个维度;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和方差分析、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该县级医院门诊患者对所接受医疗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3.74分,满意率为96.3%,属于比较满意。年龄<60岁、就业、失业、高中及中专学历、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是门诊患者满意度总体评价的负面影响因素。非农业户籍和失业人群与其他群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县级医院门诊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总体评价是满意的,对候诊时间和治疗费用的满意度偏低。建议根据不同科室的特点,采用适宜有效的措施来减少患者的候诊时间;引入成本核算理念,借助信息化技术,从根本上降低医院的运营成本,建立透明的价格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级医院 广西 门诊患者 满意度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原体污染对重组逆转录病毒的产生和感染靶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佽想 郭萌 +1 位作者 李稻 赵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27-1530,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支原体污染对重组逆转录病毒的产生和靶细胞感染效率的影响。方法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确定细胞转染效率及病毒感染效率。PCR方法扩增支原体特异性核酸片段以检测培养细胞293T、NIH3T3... 目的探讨细胞支原体污染对重组逆转录病毒的产生和靶细胞感染效率的影响。方法利用倒置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检测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确定细胞转染效率及病毒感染效率。PCR方法扩增支原体特异性核酸片段以检测培养细胞293T、NIH3T3及32D有无支原体污染。结果支原体抗生素Plasmocin有效清除了培养细胞内及上清中所污染的支原体;通过对细胞支原体的清除明显提高了逆转录病毒重组表达质粒在包装细胞中的转染效率及病毒感染靶细胞的效率。结论细胞受支原体污染后不仅影响了逆转录病毒重组表达质粒在包装细胞中的转染,而且严重影响了重组逆转录病毒对靶细胞的感染效率;Plasmocin是清除细胞支原体污染的理想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 病毒载体 基因转染 转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帕金森病的表达人α-synuclein^(A53T)转基因小鼠的早期嗅觉功能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章素芳 李丽喜 +1 位作者 倪俊 乐卫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043-1049,共7页
目的通过对表达人α-synucleinA53T的转基因小鼠嗅觉功能的检测和比较,确立一个可供研究帕金森病早期嗅觉障碍发病机制的模型。方法选取不同月龄的表达人α-synucleinA53T的转基因(TG)小鼠与同窝野生型(WT)对照小鼠;转棒试验评估10月龄T... 目的通过对表达人α-synucleinA53T的转基因小鼠嗅觉功能的检测和比较,确立一个可供研究帕金森病早期嗅觉障碍发病机制的模型。方法选取不同月龄的表达人α-synucleinA53T的转基因(TG)小鼠与同窝野生型(WT)对照小鼠;转棒试验评估10月龄TG小鼠随意运动功能是否发生变化;DAB法观察10月龄小鼠脑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进一步验证小鼠是否发生运动功能改变。通过气味鉴别及适应试验,观察小鼠对已熟悉的同种气味的短期记忆能力及适应能力,判断小鼠对陌生气味的辨别能力;通过长间隔记忆试验,检测小鼠对已经暴露过的气味在一定间隔时间后再次暴露的记忆能力;通过隐藏颗粒试验,检测小鼠对食物气味的感知能力,反映嗅觉阈值的水平。结果转棒试验和多巴胺能神经元观察结果均显示10月龄TG小鼠的随意运动功能尚未发生改变。6月龄TG小鼠出现对气味辨别能力的下降,对新旧两种气味的识别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0);10月龄TG小鼠表现出更明显的气味识别缺陷(P=0.295)。6月龄TG小鼠寻找到食物的时限长于WT小鼠(P=0.015)。各年龄段小鼠短期记忆及适应能力均正常;但9月龄TG小鼠表现出长期(两次试验间隔时间60、80、100 min)记忆能力减退。结论表达人α-synucleinA53T的转基因小鼠在运动功能改变之前出现嗅觉障碍,表现在气味辨别、记忆、感知能力等方面,能够很好地模拟帕金森病早期嗅觉障碍的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嗅觉障碍 动物模型 Α-SYNUCLE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脱落氨肽酶调控因子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2
作者 范晓云 沈南 +3 位作者 崔慧娟 邓筠 钱晓霞 王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中1型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脱落氨肽酶调控因子(ARTS-1)的表达和调节作用。方法对AS患者(n=61)和正常对照者(n=40)分别抽提外周血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通过RT-PCR法定量分析其ARTS-1的表达水平。以Bath强直性... 目的研究强直性脊柱炎(AS)中1型肿瘤坏死因子(TNF)受体脱落氨肽酶调控因子(ARTS-1)的表达和调节作用。方法对AS患者(n=61)和正常对照者(n=40)分别抽提外周血总RNA并逆转录为cDNA,通过RT-PCR法定量分析其ARTS-1的表达水平。以Bath强直性脊柱炎活动性指标作为病情评估标准:≤4分为病情稳定,≥5分为病情活动。结果AS组的ARTS-1 mRNA表达水平为0.83±0.7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35±0.40(P=0.0011);但病情活动患者与病情稳定患者之间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09),病情稳定患者有增高趋势。结论ARTS-1 mRNA的表达可能参与了AS的发病与病情转归;而病情活动患者与病情稳定患者ARTS-1表达差异不明显,可能与ARTS-1在稳定体内TNF系统的动态平衡方面的双相调节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1型肿瘤坏死因子受体脱落氨肽酶调控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生物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干细胞的富集及相关基因表达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叔陈 黄明主 +1 位作者 张凤春 张雁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15-920,共6页
目的通过微球体培养富集乳腺癌干细胞,并检测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将MCF-7乳腺癌细胞进行第一代微球体培养,7d后消化微球体获得单细胞悬液,取部分细胞进行第二代微球体培养,另一部分细胞则在胶原底物进行分化培养。于培养第11天收集... 目的通过微球体培养富集乳腺癌干细胞,并检测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将MCF-7乳腺癌细胞进行第一代微球体培养,7d后消化微球体获得单细胞悬液,取部分细胞进行第二代微球体培养,另一部分细胞则在胶原底物进行分化培养。于培养第11天收集第二代微球体细胞、分化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干细胞比例分析;同时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β-catenin、CXCR4、SOX2、ALDH3A1 mRNA表达。结果流式细胞分析显示,微球体细胞和分化细胞的侧亚群细胞比例分别为(7.36±0.54)%和(4.32±0.42)%(P<0.05),CD55high比例分别为(17.41±1.09)%和(4.47±0.33)%(P<0.05)。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微球体细胞与分化细胞相比,β-catenin、CXCR4、SOX2及ALDH3A1 mRNA表达分别上调了约1.5、5.0、4.0和5.7倍(P<0.01)。结论微球体细胞富集了较高比例的乳腺癌干细胞,且β-catenin、CXCR4、SOX2、ALDH3A1 mRNA呈现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干细胞 微球体细胞 分化细胞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铬细胞瘤7个致病基因的高通量基因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14
作者 谢晓雁 宋倩倩 崔斌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140-1143,共4页
目的·建立嗜铬细胞瘤致病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检测方法平台体系,为基因诊断进入常规临床检测作准备。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建库两步PCR方法,针对嗜铬细胞瘤的7个致病基因(SDHB,SDHC,SDHD,VHL,MAX,TMEM127和RET)的35个基因片段进... 目的·建立嗜铬细胞瘤致病基因的高通量测序检测方法平台体系,为基因诊断进入常规临床检测作准备。方法·采用高通量测序建库两步PCR方法,针对嗜铬细胞瘤的7个致病基因(SDHB,SDHC,SDHD,VHL,MAX,TMEM127和RET)的35个基因片段进行建库,然后使用Miseq机器进行后续的高通量测序。结果·建库的35个基因片段在Miseq机器都得到了检测,并且均一性达到了实验最初的设想。结论·该实验方法完成了嗜铬细胞瘤7个致病基因的基因检测工作,实验的质量和成本都达到了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 高通量测序 致病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s成骨分化中BMP2对成骨转录因子SATB2表达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左炽健 剌婷 +2 位作者 张宁 戴尅戎 张晓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61-1666,共6页
目的探索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分化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成骨转录因子SATB2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间充质细胞系C2C12,腺病毒介导的BMP2(Adv-BMP2)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建立并验证C2C12细胞成骨分化细胞模型。Real-Ti... 目的探索间充质干细胞(MSCs)成骨分化中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对成骨转录因子SATB2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间充质细胞系C2C12,腺病毒介导的BMP2(Adv-BMP2)诱导其向成骨细胞分化,建立并验证C2C12细胞成骨分化细胞模型。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C2C12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经不同浓度Adv-BMP2处理不同时间时SATB2 mRNA和SATB2蛋白表达;以经相应浓度Adv-β-Gal处理细胞作对照。结果经150 pfu/cell Adv-BMP2处理C2C12细胞5 d后,成骨细胞标志基因Ⅰ型胶原、骨唾液酸蛋白和骨钙素表达以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显著增加,MSCs成骨分化模型构建成功。150 pfu/cell Adv-BMP2诱导C2C12细胞成骨分化过程中,SATB2 mRNA和SATB蛋白表达随分化进程而增加;Adv-BMP2浓度为0~225 pfu/cell时,SATB2表达随Adv-BMP2浓度升高而增加。结论 BMP2可调控SATB2的表达,从而影响MSC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 成骨转录因子 SATB2 基因表达 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基因Panel测序数据的分析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剑峰 严天奇 +4 位作者 崔博文 孔杰 王舒 陈冰 黄金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74-1580,共7页
目的·针对基因Panel测序数据整合多种二代测序分析方法,建立一套具备质量控制、基因突变检测的自动化分析及可视化工具。方法·整合Fast QC、Prinseq等方法开发针对基因Panel测序数据的质量控制和可视化R包;BWA或TMAP用于FAST... 目的·针对基因Panel测序数据整合多种二代测序分析方法,建立一套具备质量控制、基因突变检测的自动化分析及可视化工具。方法·整合Fast QC、Prinseq等方法开发针对基因Panel测序数据的质量控制和可视化R包;BWA或TMAP用于FASTQ文件与参考基因组映射;Lofreq、Varscan2、GATK、TVC等用于基因突变检测得到含有基因突变信息的变异识别格式(VCF)文件;使用Annovar完成基因突变注释。结果·完成3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PGM平台数据分析,在2例示例样本数据的DNMT3A、TET2、JAK2、PHF6、ASXL1、NPM1和CEBPA基因中找到了10个经过一代测序验证的高可信度基因突变位点。结论·该分析方法整合和开发了一系列用于基因Panel数据分析的工具,能有效完成基因Panel测序数据基因突变检测工作,降低检测假阳性率,并提高检测效率,对基因Panel测序相关数据分析工作提供了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代测序 基因Panel测序 质量控制 基因突变检测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C225对乳腺癌干细胞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史亚飞 黄明主 +2 位作者 张凤春 张雁云 曹明智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311-1315,共5页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225)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乳腺癌干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MTT法检测C225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将MCF-7进行微球体培养,根据培养液中是否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C225分为对照...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单克隆抗体西妥昔单抗(C225)对乳腺癌细胞系MCF-7中乳腺癌干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MTT法检测C225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将MCF-7进行微球体培养,根据培养液中是否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C225分为对照组、C225组、EGF组、EGF+C225组;培养13d,观察四组微球体形成大小及数量,计算微球体形成率(MFE);流式细胞术检测微球体细胞及常规培养MCF-7中CD44+CD24-细胞比例。结果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随C225质量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与对照组比较,C225组微球体体积明显减小,且MFE和微球体中CD44+CD24-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分别为(0.61±0.04)%vs(1.44±0.09)%(P<0.01)和(3.50±0.29)%vs(9.07±0.52)%(P<0.01)。与EGF组比较,EGF+C225组微球体体积明显减小,且MFE和微球体中CD44+CD24-细胞比例明显降低,分别为(0.68±0.04)%vs(1.61±0.05)%(P<0.01)和(4.00±0.58)%vs(10.47±0.79)%(P<0.01)。常规培养MCF-7中CD44+CD24-细胞比例为(2.03±0.15)%,与EGF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组与对照组微球体形成大小、MFE以及微球体中CD44+CD24-细胞比例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225对MCF-7中CD44+CD24-细胞有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干细胞 微球体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单克隆抗体 C2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耦联载体(PEI-Bu)对大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基因转染效率及毒性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向晟楠 苏靖 +4 位作者 童文学 王传东 张宁 戴尅戎 张晓玲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1-135,161,共6页
目的构建新型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PEI)耦联载体,评估其对原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细胞毒性及转染效率。方法利用可降解的氨基甲酸酯化学键耦联相对分子质量为800的PEI制备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EI(PEI 800)衍生物纳米非病... 目的构建新型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亚胺(PEI)耦联载体,评估其对原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细胞毒性及转染效率。方法利用可降解的氨基甲酸酯化学键耦联相对分子质量为800的PEI制备低相对分子质量的PEI(PEI 800)衍生物纳米非病毒载体,命名为PEI-Bu;进一步对PEI-Bu压缩DNA的能力、体外降解效率及对原代BMSCs的细胞毒性和基因转染效率进行生物学评价。结果 PEI-Bu能有效压缩质粒DNA并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所形成的复合物粒径约50 nm。与实验室常用的已商品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5 000的PEI(PEI 25 000)相比,PEI-Bu对大鼠原代BMSCs的细胞毒性较小,且基因转染效率更高。结论作为一种新型的非病毒纳米载体,PEI-Bu能有效转染BMSCs,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进一步研发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病毒纳米载体 聚乙烯亚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基因转染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脑腹侧多巴胺能神经元对氧化应激反应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
19
作者 陶青青 范晓兰 乐卫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69-774,共6页
目的研究中脑腹侧(VM)多巴胺能神经元对氧化应激反应的性别差异。方法原代培养不同性别Balb/c胎鼠的VM多巴胺能神经元,分为对照组(未处理)、鱼藤酮组(25 nmol/L鱼藤酮处理8 h)、雌激素+鱼藤酮组(用1×10-7mol/L的17β-雌二醇预处理... 目的研究中脑腹侧(VM)多巴胺能神经元对氧化应激反应的性别差异。方法原代培养不同性别Balb/c胎鼠的VM多巴胺能神经元,分为对照组(未处理)、鱼藤酮组(25 nmol/L鱼藤酮处理8 h)、雌激素+鱼藤酮组(用1×10-7mol/L的17β-雌二醇预处理1 h后,加25 nmol/L鱼藤酮处理8 h)。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不同性别神经元的损伤程度;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W estern b lotting检测不同性别细胞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鱼藤酮组雄性细胞较雌性细胞损伤大,TH阳性细胞更明显。MTT检测结果显示:鱼藤酮组雄性细胞存活率为66%,雌性细胞存活率为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雌激素+鱼藤酮组雄性细胞存活率为81%,雌性细胞存活率为86%,高于相同性别的鱼藤酮组(P<0.05)。W estern b 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鱼藤酮组雄性细胞的TH蛋白水平较雌性细胞明显下降(P<0.05);雌激素+鱼藤酮组TH蛋白水平高于相同性别的鱼藤酮组(P<0.05)。结论 VM多巴胺能神经元对氧化应激反应存在性别差异,雄性细胞对鱼藤酮的刺激较雌性细胞更敏感,雌激素对两种性别的细胞均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能神经元 氧化应激 性别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AML1-ETO的生物学功能及致癌机制探讨
20
作者 刘晓晓 张波 赵倩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03-606,共4页
AML1-ETO融合蛋白是染色体易位t(8;21)(q22;q22)的产物,见于15%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在FAB(French-American-British,FAB)分型M2型白血病中的阳性率为40%-50%,其中M2b亚型中的阳性率为90%,少见... AML1-ETO融合蛋白是染色体易位t(8;21)(q22;q22)的产物,见于15%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cytic leukemia,AML),在FAB(French-American-British,FAB)分型M2型白血病中的阳性率为40%-50%,其中M2b亚型中的阳性率为90%,少见于M0、M1和M4型白血病,极少见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M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L1-ETO融合蛋白 转录阻遏 造血干细胞 二次打击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