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株产灵菌红素家族红色色素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色素性质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李春燕 牟希 +7 位作者 张媛 陈瑶 杨大成 郑鹄志 郑波 周佳海 蒋勇军 谢建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6,共6页
对分离自重庆酉阳喀斯特槽谷石漠化地区土壤的1株产红色色素的细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鉴定,进一步对该色素的溶解性、抑菌性和稳定性行进了研究,测定了其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同时,采用硅胶色谱柱对色素进行了纯化,... 对分离自重庆酉阳喀斯特槽谷石漠化地区土壤的1株产红色色素的细菌进行了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序列鉴定,进一步对该色素的溶解性、抑菌性和稳定性行进了研究,测定了其最大紫外吸收波长;同时,采用硅胶色谱柱对色素进行了纯化,通过薄层层析、质谱和光谱扫描对色素成分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该菌在30℃培养时,色素产量较高。该色素在无水乙醇中的溶解性优于其他有机溶剂,在530 nm处有最大紫外吸收峰;该红色素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及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无抑菌作用;对极端pH值较敏感,尤其是强碱性pH值。且其光和热稳定性良好,耐氧化能力较强,耐还原能力较弱;金属离子对该色素有不同程度的消色作用,Cu^(2+)的消色作用最明显。16S rR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该菌与多株黏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的16S rRNA序列一致。质谱分析结果显示,该色素的分子质量为324.2,与灵菌红素的分子质量非常接近,但光谱扫描结果与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菌红素 粘质沙雷氏菌 色素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PEN扩链反应共混的研究 Ⅱ.特性粘度及无规度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海华 马敬红 +2 位作者 陈大俊 梁伯润 余亦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94-197,共4页
对 PET/ PEN共混体系中共混条件对体系特性粘度的影响作了研究 ,结果表明 ,扩链剂的添加 ,混合温度和时间对 [η]有明显影响 ,1H- NMR对共混物无规度的表征表明 ,体系首先形成嵌段共聚物 ,随酯交换的进行逐渐向无规共聚物过渡。
关键词 PET/PEN扩链反应 共混 研究 特性粘度 无规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点击反应改善叠氮推进剂/丁羟衬层界面粘接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邱磊 潘鹤斌 +2 位作者 詹国柱 盛红亮 于长江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634-1640,共7页
针对极性差异较大的叠氮推进剂和丁羟衬层界面粘接体系,采用红外光谱及二维相关光谱分析、凝胶含量、粘接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三种炔基化合物的引入对其界面粘接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在丁羟衬层中引入三种不同分子结构的炔基化合... 针对极性差异较大的叠氮推进剂和丁羟衬层界面粘接体系,采用红外光谱及二维相关光谱分析、凝胶含量、粘接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三种炔基化合物的引入对其界面粘接性能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在丁羟衬层中引入三种不同分子结构的炔基化合物AC-1,AC-2和AC-3均可提高叠氮推进剂/丁羟衬层的界面粘接强度,当AC-1,AC-2和AC-3的炔基参数RA分别为0.097~0.127、0.051和0.097~0.141时,叠氮推进剂/丁羟衬层界面粘接的剥离强度可分别提高约80%,40%和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叠氮推进剂 丁羟衬层 界面粘接 炔基化合物 点击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