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榆毛萤叶甲啮小蜂——中国新记录种(膜翅目:姬小蜂科) 被引量:6
1
作者 时振亚 王高平 +2 位作者 司胜利 尹新明 符文俊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26-327,共2页
本文在国内首次记述了采自河南郑州寄生榆绿毛萤叶甲Pyrrhaltaaenescens(Fairmaire)的一种啮小蜂———榆毛萤叶甲啮小蜂Tetrastichusgallerucae(Fonscolombe)的形态特征、寄主。
关键词 啮小蜂亚科 新记录种 中国 榆毛萤叶甲啮小蜂 姬小蜂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东佘山竹林土壤中原尾虫区系和生态调查 被引量:5
2
作者 尹文英 任秉孚 +1 位作者 金根桃 郭培福 《生态学报》 CAS 1981年第2期126-135,共10页
自首次在欧洲发现原尾虫以来,迄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在此期间虽然五大洲均有原尾虫的发现,但有关生态方面的报道却很少见。偶或在土壤昆虫区系研究中涉及一些,往往非常笼统,大多只有一项“原尾目”,连分科的资料也没有。直到今立源太... 自首次在欧洲发现原尾虫以来,迄今已有七十余年的历史,在此期间虽然五大洲均有原尾虫的发现,但有关生态方面的报道却很少见。偶或在土壤昆虫区系研究中涉及一些,往往非常笼统,大多只有一项“原尾目”,连分科的资料也没有。直到今立源太良(Imadate,1973)才做了出色的报道,Tuxen(1978)也发表了在巴西亚马逊河流域调查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尾虫 区系组成 佘山 原尾目 土壤昆虫 竹林 用材林 上海 生态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柑桔粉虱记录(续) 被引量:6
3
作者 罗志义 周婵敏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中国 柑桔粉虱 柑桔害虫 分布 寄主 形态特征 天敌 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生跳虫新种及新记录种记述(弹尾目)(英文) 被引量:4
4
作者 岳巧云 傅荣恕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4-402,共9页
自Uchida (194 8)从山西东冶县发现中国第 1种水生PoduraaquaticaLinnaeus ,1785以来 ,中国弹尾目水生种类再未见报道。该文记述了采自上海植物园水塘静水表面的弹尾目 5新种 ,水生原Poduraaquatica ,尹氏球角Hypogastrurayinaesp... 自Uchida (194 8)从山西东冶县发现中国第 1种水生PoduraaquaticaLinnaeus ,1785以来 ,中国弹尾目水生种类再未见报道。该文记述了采自上海植物园水塘静水表面的弹尾目 5新种 ,水生原Poduraaquatica ,尹氏球角Hypogastrurayinaesp .nov .,沼生陷等Isotomuruspalus tris,水生握角圆Sminthuridesaquaticus及刺拟勃氏圆Pseudobourletiellaspinata。其中水生握角圆和刺拟勃氏圆为中国新记录种 ,尹氏球角为新种。新种的模式标本及观察的其它种的标本存放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尾目 新种 新记录 中国 水生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药材市场流通的蝉蜕种类调查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宪伟 近藤健儿 +4 位作者 司马真央 山路弘树 桥本和则 武田修已 郭济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21-429,共9页
蝉作为中药材,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应用历史。中国国内市场流通的蝉蜕基源动物常见为10种。在种类部分提供了各分类阶元的鉴别特征。绘制了蝉蜕的触角和前足的特征图。
关键词 蝉蜕 中药材 种类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柑桔粉虱记录 被引量:6
6
作者 罗志义 周婵敏 《中国南方果树》 2000年第6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柑桔 黑刺粉虱 柑桔刺粉虱 粉背刺粉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虻属种类检索表(双翅目:虻科) 被引量:2
7
作者 刘维德 王天齐 《四川动物》 CSCD 1993年第1期20-34,共15页
虻科昆虫是重要吸血害虫,全世界约4230种,我国已知虻类达400多种。我国虻科共记载10个属,其中虻属Tabanus、斑虻属Chrysops、麻虻属Haematopota和瘤虻属Hybomitra的种类最多,占我国己知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以上4个属中,尤以虻属的种... 虻科昆虫是重要吸血害虫,全世界约4230种,我国已知虻类达400多种。我国虻科共记载10个属,其中虻属Tabanus、斑虻属Chrysops、麻虻属Haematopota和瘤虻属Hybomitra的种类最多,占我国己知种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在以上4个属中,尤以虻属的种类最多,近200种。虻属的种类体态特征变异最大,在分类鉴定上有很大的困难。国外有的专家如Olsufjev、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虻科 虻属 检索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食用菌粉螨科一新种二新记录 被引量:8
8
作者 邹萍 王孝祖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21-24,共4页
本文记述上海地区食用菌及其培养料上的粉螨科的一个新种和二个新记录。1.上海嗜木螨(Caloglyphus shanghaiensis)新种,采集于实验室蘑菇子实体及培养料;2.赫氏嗜木螨[C.hughesi(Samsinak, 1966)]新记录,采集于蘑菇培养料(粪堆);3.静粉... 本文记述上海地区食用菌及其培养料上的粉螨科的一个新种和二个新记录。1.上海嗜木螨(Caloglyphus shanghaiensis)新种,采集于实验室蘑菇子实体及培养料;2.赫氏嗜木螨[C.hughesi(Samsinak, 1966)]新记录,采集于蘑菇培养料(粪堆);3.静粉螨(Acarus immobilis Griffiths, 1964)新记录,采集于构菌菌种瓶、平菇菇床、棉籽壳及假黑伞培养料(稻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上海嗜木螨 静粉螨 粉螨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刀螳属研究(螳螂目:螳科)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天齐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91-195,共5页
中国大刀螳属研究(螳螂目:螳科)王天齐(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上海200025)大刀瞠属Ten。Jera是较常见的一类螳螂,种类虽少,但种群数量较大,分布较广,是生物防治很有潜力的类群之一,目前在种的鉴定方面存在许... 中国大刀螳属研究(螳螂目:螳科)王天齐(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上海200025)大刀瞠属Ten。Jera是较常见的一类螳螂,种类虽少,但种群数量较大,分布较广,是生物防治很有潜力的类群之一,目前在种的鉴定方面存在许多困难和混淆之处。长期以来,由于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螳螂目 螳科 大刀螳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螳螂目新记录属及一新种记述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天齐 梁铬球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5年第2期84-85,共2页
记述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一个中国螳螂新记录属,叶背螳属Choeradodis.叶背螳属Chewadodis由Serville建立于1831,隶属于叶背螳科Choeradodidae,叶背螳亚科Choeradedinae... 记述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一个中国螳螂新记录属,叶背螳属Choeradodis.叶背螳属Chewadodis由Serville建立于1831,隶属于叶背螳科Choeradodidae,叶背螳亚科Choeradedinae,本文同时描述该属一个新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山大学昆虫学研究所标本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背螳属 云南叶背螳 螳螂目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涤螽属的分类研究(直翅目:螽蟖总科:蛩螽科)
11
作者 刘宪伟 周敏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0-615,共6页
本文报道中国涤螽属Decma Gorochov,1993一新亚属副涤螽亚属Paradecma和一新种双刺副涤螽Decma(Paradecma)bispinosa sp.nov.,并附中国种检索表和缅甸异涤螽Decma(Idiodecma)birmanica(Bey-Bienko,1971)雌性特征新描述。模式标本保存在... 本文报道中国涤螽属Decma Gorochov,1993一新亚属副涤螽亚属Paradecma和一新种双刺副涤螽Decma(Paradecma)bispinosa sp.nov.,并附中国种检索表和缅甸异涤螽Decma(Idiodecma)birmanica(Bey-Bienko,1971)雌性特征新描述。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蛩螽科 涤螽属 新亚属 新种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鳞翅目昆虫的交配通信策略
12
作者 杜家纬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1990年第1期42-45,共4页
本文简略讨论了鳞翅目昆虫交配通信模式,性信息素特异性的主要特征,雄性信息素在交配行为中的可能功能,以及性信息素多元组份在种间隔离和配偶体选择中的作用等基本问题。
关键词 雌蛾 雄蛾 性信息素 通信策略 鳞翅目昆虫 化学信息 配偶体 化学信号 通信信道 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钩顶螽属的新种记述(直翅目:螽蟖总科,草螽科)
13
作者 廉振民 刘宪伟 《陕西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4期62-64,共3页
记述了采自四川省昭觉地区及云南省昆明市草螽科的钩顶螽属二新种,即凉山钩顶螽 Ruspolia liangshanensis sp.n.和云南指顶螽R.yunnana sp.n.;并报道了该属一新组合种,即印度钩顶螽R.indica(Redtenbacher,1891)Conmb.n.
关键词 直翅目 草螽科 钩顶螽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昆虫学的研究动态和意义
14
作者 李夏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46-50,共5页
空间昆虫学研究主要是通过对昆虫在空间搭载过程中整个生理变化过程,包括:繁殖、生长发育以及寿命观察研究,从而了解空间环境对昆虫的影响.本文概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空间昆虫学研究的动态及意义.
关键词 空间生物学 昆虫 空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屏顶螳属一新种(螳螂目:长颈螳科)
15
作者 王天齐 《华东昆虫学报》 1993年第2期4-6,共3页
屏顶螳属 Kishinouyeum 由 uchi 氏建立于1938年,隶属于长颈螳科 Vatidae,长颈螳亚科Vatinac。本文记述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屏顶螳属一个新种,短屏顶螳 Kishinouyeum breve,sp.nov.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关键词 螳螂目 亚科 模式标本 新种 昆虫研究 记述 西双版纳 保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华春蜒属新种记述——蜻蜒目:春蜒科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祖尧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459-461,共3页
华春蜓属Sinogomphus系春蜓亚科Gomphinae中分布于我国及日本的特有属,该属由May氏建立于1935年,迄今已知有十个种,模式种Sinogomphus scissus(McLa-chlan)采自我国四川省。 1983年,我所在湖北省神农架地区采集,其中采到华春蜓13头,经... 华春蜓属Sinogomphus系春蜓亚科Gomphinae中分布于我国及日本的特有属,该属由May氏建立于1935年,迄今已知有十个种,模式种Sinogomphus scissus(McLa-chlan)采自我国四川省。 1983年,我所在湖北省神农架地区采集,其中采到华春蜓13头,经鉴定系一新种,现记述于下。 模式标本 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一对副模标本藏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编号Type Cat. No. 029 神农架华春蜓Sinogomph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春蜓属 神农架华春蜓 春蜓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螟长距茧蜂对植物挥发物质的行为反应 被引量:32
17
作者 邱鸿贵 何丽芬 +1 位作者 沈伯钧 邱中良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9-135,共7页
本文报道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幼虫寄生蜂——螟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Ness)对植物挥发物质的行为反应。用嗅觉仪测定表明,雌蜂能被寄主植物(玉米、棉花)的挥发物质所吸引,但正常寄主植物的气味不能明显地... 本文报道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幼虫寄生蜂——螟长距茧蜂Macrocentrus Linearis(Ness)对植物挥发物质的行为反应。用嗅觉仪测定表明,雌蜂能被寄主植物(玉米、棉花)的挥发物质所吸引,但正常寄主植物的气味不能明显地引起雌蜂产卵管的刺探行为。然而,寄主幼虫损伤的寄主植物,即使不存在寄主幼虫,亦能明显地诱发雌蜂进行产卵管刺探。非寄主植物(黄豆、灰菜)的气味对雌蜂既无明显的吸引力,亦无特别的排斥作用。当把正常的和寄主幼虫损伤的寄主植物同时提供给雌蜂时,雌蜂明显地选择后者。在寄主植物和非寄主植物同时存在时,雌蜂明显地被寄主植物的气味所吸引。寄主植物的挥发物质能被乙醚抽提,抽提液滴加在滤纸上同样能诱发雌蜂触角搜索和敲打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螟长距茧蜂 植物 挥发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冈林土壤跳虫群落结构在落叶分解过程中的变化 被引量:22
18
作者 柯欣 赵立军 尹文英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982-987,共6页
1993年 5月到 1 995年 4月 ,用落叶袋法研究青冈 ( Cyclobalanopsis glauca)落叶分解过程中跳虫的群落结构变化。用多样性指数、演替指数、相似系数分析跳虫在落叶分解过程中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特点。青冈落叶分解经淋洗、养分固定和... 1993年 5月到 1 995年 4月 ,用落叶袋法研究青冈 ( Cyclobalanopsis glauca)落叶分解过程中跳虫的群落结构变化。用多样性指数、演替指数、相似系数分析跳虫在落叶分解过程中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特点。青冈落叶分解经淋洗、养分固定和养分活化 3个阶段 ,分解常数分别为 k1=9.1 1 ,k2 =2 .57,k3=0 .4 3 (百分比 /月 )。跳虫在落叶分解过程中的集聚型分为 3组 :A组为落叶分解前期集聚的种类 ,B组为后期的种类 ,C组为中期或全过程的种类。分析讨论了落叶分解过程与跳虫功能群及群落结构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跳虫 群落结构 林相 落叶分解 青冈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杀虫剂轮用和混用对害虫种群抗性演化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莫建初 庄佩君 唐振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7-346,共10页
杀虫剂轮用和混用是当前害虫抗药性治理中最常采用的两种用药策略。该文用抗性模型和室内试验对轮用和混用延缓害虫抗性演化的效果及轮用最佳间隔期问题作了研究。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延缓害虫抗性演化方面轮用和混用对抗性演化的影响... 杀虫剂轮用和混用是当前害虫抗药性治理中最常采用的两种用药策略。该文用抗性模型和室内试验对轮用和混用延缓害虫抗性演化的效果及轮用最佳间隔期问题作了研究。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在延缓害虫抗性演化方面轮用和混用对抗性演化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杀虫剂作用强度、抗性基因型个体的适合度大小和杀虫剂混用后的毒理效应类型。两种杀虫剂轮用时,轮用间隔期以1(即两种杀虫剂隔次施用)为佳。以模型昆虫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在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氰戊菊酯单用(I)及与杀虫单轮用(II)和混用(1∶1)(III)连续处理8代后,抗性个体频率为001的小菜蛾种群其3龄幼虫对氰戊菊酯的抗性分别上升了7587(I)、2867(II)和5872(III)倍,与模型模拟结果表现出较好的一致性。据此,作者认为抗性模型可用于预测害虫抗性演化和评价抗性治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轮用 混用 小菜蛾 抗性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杀螟硫磷二化螟的抗性遗传力研究 被引量:26
20
作者 韩启发 庄佩君 唐振华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402-406,共5页
应用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分析了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对杀螟硫磷抗药性的遗传力,并就遗传力和杀虫剂的杀死率对抗性发展速率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对杀螟硫磷抗性的遗传力较低(h2=0.... 应用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分析了水稻二化螟(Chilosuppressalis)对杀螟硫磷抗药性的遗传力,并就遗传力和杀虫剂的杀死率对抗性发展速率的影响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对杀螟硫磷抗性的遗传力较低(h2=0.277〕,产生高抗性的潜力不大。即使在室内选择的条件下,要获得10倍的抗性约需要6—12代;在野外条件下则需要更长的时间(15-32代)。因此,结合抗性变化动态的监测结果,我们认为在野外条件下二化螟是不致于产生高抗性,杀螟硫磷仍不失为二化螟抗性治理系统中有效品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抗药性 杀螟硫磷 遗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