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阵摆扫型无人机载大视场高光谱成像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义坤 韩贵丞 +2 位作者 姚波 亓洪兴 蔡能斌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76-880,共5页
提出了一种面阵摆扫型无人机载大视场高光谱成像技术,控制基于马赛克型滤光片分光的画幅式高光谱相机在翼展方向进行扫描实现大视场、高光谱分辨率成像。进行外场飞行试验,获取了像质清晰的大视场、高光谱分辨率对地观测图像,飞行作业... 提出了一种面阵摆扫型无人机载大视场高光谱成像技术,控制基于马赛克型滤光片分光的画幅式高光谱相机在翼展方向进行扫描实现大视场、高光谱分辨率成像。进行外场飞行试验,获取了像质清晰的大视场、高光谱分辨率对地观测图像,飞行作业效率为8.64km^2/h,较单相机成像,作业效率提高约3.4倍。系统光机结构简单,体积、重量优势明显,在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方面应用前景广阔。研究成果对推动无人机载光谱成像技术向大视场、高光谱分辨率方向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高光谱遥感 大视场高光谱分辨率 画幅式高光谱相机 翼展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时视轴跟踪的像移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义坤 韩贵丞 +5 位作者 亓洪兴 马彦鹏 姜博 刘敏 姚波 舒嵘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57-762,共6页
为解决画幅式扫描红外成像技术中翼展摆扫引起的严重像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视轴跟踪的像移补偿技术,对于瞬时视场为100μrad的成像系统,像移补偿精度可达±0.005°(±87.3μrad),补偿效果优于1个像元。该技术能够实... 为解决画幅式扫描红外成像技术中翼展摆扫引起的严重像移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实时视轴跟踪的像移补偿技术,对于瞬时视场为100μrad的成像系统,像移补偿精度可达±0.005°(±87.3μrad),补偿效果优于1个像元。该技术能够实现翼展摆扫像移的高频补偿,研究成果对推动机载红外成像技术向宽视场、高空间分辨率方向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画幅式扫描红外成像 翼展摆扫像移补偿 实时视轴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红外相机双目测距系统标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陆晓杰 韩贵丞 +2 位作者 姚波 蔡能斌 亓洪兴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67-572,共6页
针对双目测距系统相机模型标定过程中,热红外相机与常用可见光相机的成像原理、图像质量、信噪比等存在的差异,对比了两种标定靶标:由黑色氧化铝板和镀镍铝板制成的棋盘格靶标、由黑色氧化铝板和镀镍钕铁磁制成的圆形点阵靶标,并分析了... 针对双目测距系统相机模型标定过程中,热红外相机与常用可见光相机的成像原理、图像质量、信噪比等存在的差异,对比了两种标定靶标:由黑色氧化铝板和镀镍铝板制成的棋盘格靶标、由黑色氧化铝板和镀镍钕铁磁制成的圆形点阵靶标,并分析了以上两者的标定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圆形点阵靶标相较棋盘格靶标误差更小,但两者的标定结果模型均具有较高的精度,可满足后续双目视觉的特征点匹配需求。本次研究对于双目视觉在热红外谱段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相机 双目测距系统 相机模型 畸变矫正靶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红外光电遥感技术最新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崇儒 杨利峰 +1 位作者 曹汛 王跃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0-121,共12页
航空红外光电遥感技术具有可全天时工作、机动灵活、空间分辨率高等不可替代的优势,是遥感科学、国土监测、国防应用等领域的重要手段。发展航空红外光电遥感技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航空红外光电遥感技术发展... 航空红外光电遥感技术具有可全天时工作、机动灵活、空间分辨率高等不可替代的优势,是遥感科学、国土监测、国防应用等领域的重要手段。发展航空红外光电遥感技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至关重要。近年来,航空红外光电遥感技术发展很快,在高光谱分辨率红外成像和高空间分辨率红外成像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高空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辐射分辨率是红外光电仪器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在介绍国际最新进展的同时,给出了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航空遥感团队在全谱段高光谱、面阵扫描成像两个方面的重要技术突破,成功应用于土地分类、核电站温排水监测等方面,展示了最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遥感 高光谱成像 红外面阵扫描成像 焦平面 光谱仪 航空红外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反射镜的航空遥感成像系统实时视轴稳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洪声艺 王义坤 +3 位作者 韩贵丞 姚波 蔡能斌 亓洪兴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90,共5页
针对航空遥感垂直对地成像作业时载机姿态扰动导致成像系统视轴在惯性空间晃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反射镜的实时视轴稳定技术。将视轴稳定功能直接复合在航空遥感成像系统中,基于成像系统中的双反射镜实现视轴在惯性空间俯仰方向和横滚... 针对航空遥感垂直对地成像作业时载机姿态扰动导致成像系统视轴在惯性空间晃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双反射镜的实时视轴稳定技术。将视轴稳定功能直接复合在航空遥感成像系统中,基于成像系统中的双反射镜实现视轴在惯性空间俯仰方向和横滚方向的实时稳定。研究成果为实现不同类型航空遥感成像系统视轴在惯性空间的稳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遥感垂直对地成像 成像系统双反射镜 实时视轴稳定 PID控制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及火星探测任务中光谱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桂裕华 李津宁 +1 位作者 王梅竹 何志平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4-84,共11页
光谱仪器获取目标光谱信息或光谱图像,具备物质成分无损识别和定量反演能力,已成为国内外月球和火星探测任务重点配置的科学载荷,为表面物质成分及矿产资源、形成与演化历史及资源利用等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 光谱仪器获取目标光谱信息或光谱图像,具备物质成分无损识别和定量反演能力,已成为国内外月球和火星探测任务重点配置的科学载荷,为表面物质成分及矿产资源、形成与演化历史及资源利用等研究提供重要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月球及火星探测任务中光谱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概述了中国探月工程及天问一号探测任务中七台光谱仪器及其应用状况,进一步介绍了月球及火星光谱探测的典型应用成果。最后,对光谱技术在月球及深空探测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技术 月球探测 火星探测 深空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反射光谱深空物质成分探测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泓鹏 万雄 何志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59-60,共2页
红外光谱技术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均可作为红外辐射体,因此红外反射光谱可对目标物进行组分、表面纹理、粗糙度等信息探测。针对国家深空探测需求及火星探测发展计划,研究小组开展了矿物红外反射... 红外光谱技术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自然界中所有的物体均可作为红外辐射体,因此红外反射光谱可对目标物进行组分、表面纹理、粗糙度等信息探测。针对国家深空探测需求及火星探测发展计划,研究小组开展了矿物红外反射光谱探测的研究,实验选用9种国家标准岩石粉末并制成表面光滑的圆形靶材,并获取15~333μm红外反射光谱,为深空探测矿物资源开展了深入的光谱特性基础研究。为行星矿物资源及有机物分子的遥感探测建立理论及实验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红外反射光谱 远红外反射光谱 深空探测 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长线阵单光子激光雷达的船舶特征识别与跟踪方法研究
8
作者 彭梓强 王涵 +2 位作者 薛瑞凯 佘晓凯 黄庚华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9-601,共13页
近年来,针对水面船舶的目标跟踪是船舶自主航行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三维的环境感知,激光雷达有着其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等特征,长线阵激光雷达通过加上一维扫描,有着比单点和面阵激光雷达更大的视场,在环境感知上有着其独特的... 近年来,针对水面船舶的目标跟踪是船舶自主航行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三维的环境感知,激光雷达有着其高分辨率和高精度等特征,长线阵激光雷达通过加上一维扫描,有着比单点和面阵激光雷达更大的视场,在环境感知上有着其独特的优势。由于水面船舶的特征等信息与地面目标的特征不一致,且相关的数据集较少,目前常用的拟合方法无法有效地针对水面目标的特征进行有效感知。文中根据单光子点云以及远距离目标探测的特征提出一种高效的船舶目标跟踪方法。该方法基于近邻点的同步聚类及去噪的方法,并基于船舶的几何特征先验知识通过船舶特征点面提取的方法进行拟合,进一步降低了噪声的影响。结合扩展卡尔曼滤波以及速度估计方法,实现了600 m范围内目标的实时稳定的轨迹跟踪,跟踪均方根误差(RMSE)为0.5 m,单帧处理时间1.02 s,满足工程实时性的需求。并在复杂环境下进行测试,对大型船舶仍有较好的跟踪效果,效果优于常用拟合跟踪方法。为后续智能船舶自主航行提供更完善的信息,实现船舶更好的障碍避让、路径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阵 单光子 激光雷达 目标跟踪 船舶探测 数据关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小型全天时远程光子计数激光雷达系统技术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海伟 丁宇星 +2 位作者 黄庚华 侯佳 舒嵘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1-127,共7页
对提升激光雷达作用距离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针对2 km以上的远程探测应用,提出了一种轻小型能够全天时工作的光子计数激光三维成像雷达解决方案,可用于轻小型飞行器制导,无人机、直升机、船舶导航与避障,铁路轨道障碍物探查等有远程探测... 对提升激光雷达作用距离的方法进行了分析,针对2 km以上的远程探测应用,提出了一种轻小型能够全天时工作的光子计数激光三维成像雷达解决方案,可用于轻小型飞行器制导,无人机、直升机、船舶导航与避障,铁路轨道障碍物探查等有远程探测需求的应用场合。该系统采取光子计数高探测灵敏度方案,光学应用收发共光路设计,收发望远镜巧妙采用了共轭光学设计,二维扫描机构放置于望远镜的后方,不但扩大了望远镜口径,提升了作用距离,同时也缩减了扫描镜尺寸,有利于扫描速度的提高,激光收发采取窄发散角和瞬时视场共视场扫描设计,再结合超窄带滤波器的应用,使得系统能够实现强烈背景噪声条件下的工作。最后讨论了高重频微脉冲激光器、发射杂散光干扰、偏振激光雷达适应性以及光子计数背景滤波去噪处理技术等技术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激光雷达 全天时 光子计数 收发共口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秩矩阵近似的低噪宽幅热红外成像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暄 王义坤 +4 位作者 韩贵丞 刘敏 姚波 舒嵘 亓洪兴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6-301,306,共7页
为解决强背景弱信号场景下热红外成像系统噪声制约图像信噪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矩阵近似理论的低噪宽幅热红外成像技术.利用面阵摆扫方式实现宽幅扫描成像并构建严格的观测矩阵,通过加权核范数最小化方法求解去噪的低秩矩阵形式... 为解决强背景弱信号场景下热红外成像系统噪声制约图像信噪比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低秩矩阵近似理论的低噪宽幅热红外成像技术.利用面阵摆扫方式实现宽幅扫描成像并构建严格的观测矩阵,通过加权核范数最小化方法求解去噪的低秩矩阵形式.试验证明该技术具有较高的峰值信噪比与降噪鲁棒性,在宽幅成像的同时也提高了探测灵敏度.研究成果在红外弱目标识别、广域侦查等领域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成像 降噪 低秩矩阵近似 面阵摆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光谱遥感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31
11
作者 王建宇 李春来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2-33,共12页
地表形态和目标特性是空间对地遥感的两个重要问题.经过近40年的发展,高光谱遥感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从数据获取、处理到应用都积累了大量成果.作为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年轻学科,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以需求为导向,在发展中... 地表形态和目标特性是空间对地遥感的两个重要问题.经过近40年的发展,高光谱遥感技术已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从数据获取、处理到应用都积累了大量成果.作为涉及多学科交叉的年轻学科,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以需求为导向,在发展中又不断探索完善需求的历程.高光谱成像仪作为获取目标图谱数据的重要仪器,其发展对于整个高光谱遥感的发展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国内外不同类型高光谱成像仪的成像体制及应用案例,得出了近40年来高光谱成像仪发展历程所展现出的技术特点,结合当前发展现状,对未来高光谱成像仪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核心指标的提升和技术体制拓展进行了综合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思路,同时为相关领域的科技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特性 高光谱成像 精纲分光 热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红外高光谱图像的差值均衡校正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羽 李春来 +2 位作者 陈小文 金健 王建宇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50-757,共8页
本文依托于某专项任务研制的热红外高光谱设备开展了部分研究工作,该设备于2016年3月开展了海南东方市的功能飞行试验。针对背景辐射信号恢复,非均匀性两点校正后仍残余光谱维非均匀性的问题,提出了针对热红外高光谱数据谱段内差值均衡... 本文依托于某专项任务研制的热红外高光谱设备开展了部分研究工作,该设备于2016年3月开展了海南东方市的功能飞行试验。针对背景辐射信号恢复,非均匀性两点校正后仍残余光谱维非均匀性的问题,提出了针对热红外高光谱数据谱段内差值均衡的处理方法,进一步提升了热红外高光谱数据立方体的质量,得到不影响原始光谱曲线的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高光谱 非均匀性 差值均衡 低温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帧图像编码孔径光谱成像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世界 张旭东 +2 位作者 张月 李春来 王建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99-804,共6页
在双色散结构编码孔径光谱成像系统(DD-CASSI)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多帧采样图方法(Multi Frame-DD-CASSI),以提高信息采样率,并提出新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对三维数据立方体的光谱维压缩编码,充分利用了光谱维数据的相关性,利用32帧采样图... 在双色散结构编码孔径光谱成像系统(DD-CASSI)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多帧采样图方法(Multi Frame-DD-CASSI),以提高信息采样率,并提出新的数学模型,实现了对三维数据立方体的光谱维压缩编码,充分利用了光谱维数据的相关性,利用32帧采样图恢复数据,达到了0.99的光谱曲线相似度和40 db的图像峰值信噪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成像 压缩感知 编码孔径光谱成像(CASSI) 重构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的主动隔振载荷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4
作者 金奇益 谢永 贾建军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5-171,共7页
随着空间精密载荷对星上振动要求的提高,主动隔振载荷在对敏感载荷进行微振动抑制方面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为实现低频、小振幅微振动的采集和抑制功能,以满足载荷所需的振动环境要求,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FPGA主控板卡和Qt上位机软件的检... 随着空间精密载荷对星上振动要求的提高,主动隔振载荷在对敏感载荷进行微振动抑制方面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为实现低频、小振幅微振动的采集和抑制功能,以满足载荷所需的振动环境要求,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FPGA主控板卡和Qt上位机软件的检测系统。通过FPGA控制多路Δ-Σ模数转换器完成微振动信号的同步采集、指令协议的解析、PID控制算法的实现以及驱动控制信号的输出,同时设计了上位机软件实现对遥测信号的实时数显和频谱分析。系统经过集成联调,对主动隔振载荷的实时遥测功能和隔振控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加速度幅度谱密度积分从1.73×10^(-6) g降至1.41×10^(-7) g,隔振抑制比达到-25 dB,实现了良好的微振动抑制效果,验证了本系统能够满足主动隔振载荷的微振动抑制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隔振 FPGA 实时遥测 多通道采集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缓变假设的多光谱辐射法发射率测量误差分析与仪器参数配置研究
15
作者 栾一飞 王翔 +3 位作者 顾罗 林玥 杨秋杰 何志平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7-805,共9页
发射率作为表征物体辐射特性的关键参量,其准确测量对于高温目标识别、材料改性表征、金属冶炼过程调控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多光谱辐射法测量发射率因其非接触和测量速度快等优势而成为研究热点,其测量精度由欠定方程组的求解精度决定... 发射率作为表征物体辐射特性的关键参量,其准确测量对于高温目标识别、材料改性表征、金属冶炼过程调控等领域具有重要价值。多光谱辐射法测量发射率因其非接触和测量速度快等优势而成为研究热点,其测量精度由欠定方程组的求解精度决定。目前对欠定方程组求解精度的研究主要关注方程求解算法误差,忽略了光谱仪自身的测量误差,导致未能合理地控制系统误差。本文基于适用范围广、测量精度高的缓变假设,通过模拟不同条件下光谱通道数和信噪比对发射率测量误差的影响,确定了相应条件下光谱仪的参数配置,并对发射率测量效果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使用基于缓变假设的多光谱辐射法,为使黑体发射率测量误差小于1%,光谱仪的光谱通道数应不小于400,信噪比不低于1000;对发射率变化复杂的目标而言,为使测量误差小于1%,应至少具有1000个光谱通道数及1200以上的信噪比。综合考虑算法误差和光谱仪参数匹配关系,是合理控制系统误差的关键,可以获得更精确的发射率测量结果,这为多光谱辐射法精确测量发射率的应用提供了新的依据和解决方案,对于高温目标的准确识别和相关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率 多光谱辐射法 欠定方程组 傅里叶光谱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激光通信中精跟踪系统的实现与优化 被引量:29
16
作者 陈少杰 张亮 +2 位作者 吴金才 李长昆 王建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5-41,46,共8页
简述了空间激光通信中精跟踪系统的组成和控制结构,分析了捕获、跟踪、瞄准系统精跟踪探测器使用质心算法进行信标光斑定位时的误差来源,对精跟踪探测器信标光斑定位过程进行傅里叶频域分析.推导得到消除质心算法系统误差的理论方案,即... 简述了空间激光通信中精跟踪系统的组成和控制结构,分析了捕获、跟踪、瞄准系统精跟踪探测器使用质心算法进行信标光斑定位时的误差来源,对精跟踪探测器信标光斑定位过程进行傅里叶频域分析.推导得到消除质心算法系统误差的理论方案,即信标光波长和精跟踪系统的F数乘积需大于精跟踪探测器的像元尺寸.分析了精跟踪系统实现过程中关键参数的选取过程,结合精跟踪系统的系统参数耦合关系,为了不损失精跟踪视场,在精跟踪探测器镜头前添加孔径光阑进行精跟踪系统优化,以消除精跟踪探测器光斑定位时的系统误差.理论计算和实验证明:当孔径光阑的直径小于9.32 mm时,精跟踪系统的相对孔径小于0.045,精跟踪误差仅为0.03 pixel,相比优化前的精跟踪系统,跟踪精度提高了1.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捕获、跟踪、瞄准 定位精度 质心算法 系统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小型面阵摆扫热红外成像系统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义坤 亓洪兴 +3 位作者 韩贵丞 刘敏 王雨曦 葛明锋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6-1220,共5页
研制了一套轻小型面阵摆扫热红外成像系统,采用面阵探测器并结合系统光学元件在翼展方向的摆扫实现了宽视场、高分辨率成像,利用环架反向补偿纠正了横滚姿态扰动导致的视场偏移。通过功能验证试验,获取了视场无偏移的宽视场高分辨率图... 研制了一套轻小型面阵摆扫热红外成像系统,采用面阵探测器并结合系统光学元件在翼展方向的摆扫实现了宽视场、高分辨率成像,利用环架反向补偿纠正了横滚姿态扰动导致的视场偏移。通过功能验证试验,获取了视场无偏移的宽视场高分辨率图像。系统光机结构简单,体积、重量优势明显,在轻小型无人机热红外遥感方面应用前景广阔。研究成果对推动无人机载热成像技术向宽视场、高分辨率方向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阵 摆扫 轻小型热成像系统 宽视场 高分辨率 视场无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优化算法对合成孔径激光雷达相位误差补偿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鸿翼 李飞 +1 位作者 徐卫明 舒嵘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100-2105,共6页
在遥感领域,平台振动是合成孔径激光雷达(SAL)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尚没有针对SAL的平台振动补偿方法.根据对振动机理分析,平台振动的影响体现在相位误差上.根据对振动机理的分析,可以利用多项式描述平台振动带来的相位误差.基于... 在遥感领域,平台振动是合成孔径激光雷达(SAL)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尚没有针对SAL的平台振动补偿方法.根据对振动机理分析,平台振动的影响体现在相位误差上.根据对振动机理的分析,可以利用多项式描述平台振动带来的相位误差.基于这一转化模型利用优化算法对多项式系数进行优化求解可以达到补偿效果。优化过程需要选取合适的目标函数,用优化后的求解结果补偿回波数据相位,补偿结果再用匹配滤波器进行压缩.通过仿真和实验证明,用优化算法实现相位误差补偿可以达到很好的压缩效果.研究工作为平台振动补偿技术提供了一项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相位误差 振动补偿 优化算法 多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基合成孔径激光雷达非合作目标成像系统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李飞 张鸿翼 +1 位作者 徐卫明 舒嵘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3-80,共8页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是合成孔径技术在激光相干探测雷达领域的推广,相比传统合成孔径雷达具有更高的分辨率。相比机载、陆基等应用环境,空间没有大气湍流和机械振动,非常适合合成孔径激光雷达应用,而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本身分辨率不随距离变...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是合成孔径技术在激光相干探测雷达领域的推广,相比传统合成孔径雷达具有更高的分辨率。相比机载、陆基等应用环境,空间没有大气湍流和机械振动,非常适合合成孔径激光雷达应用,而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本身分辨率不随距离变化的优点,也利于空间大尺度距离探测。建立了对非合作目标进行高分辨率成像监测天基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成像模型,对系统中关键参数进行分析,针对地球静止轨道上的目标进行了系统设计,提出系统实现工程化需要进一步突破的关键技术。结合理论分析,设计了缩比模型验证实验,利用转台模拟空间卫星间运动,得到了方位向分辨率1 mm的目标图像,证明了系统分析的合理性和该系统的实用性,对天基合成孔径激光雷达技术的推广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激光雷达 天基雷达 非合作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式能量梯度上升的光束入腔指向方法
20
作者 邢成文 徐天尧 +7 位作者 马超群 栾苏琪 李跃 孟范超 孟令强 吕刚 印雄飞 贾建军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82-690,共9页
为了解决光束与法布里珀罗腔的入腔失调问题,本文基于谐振模式能量梯度上升自适应调整双反射镜步进,实现所需谐振模式的入腔光束指向。首先,利用双反射镜步进与入腔光束失调的关系,提出分离式入腔光束平移与角度调整方法。其次,利用Effi... 为了解决光束与法布里珀罗腔的入腔失调问题,本文基于谐振模式能量梯度上升自适应调整双反射镜步进,实现所需谐振模式的入腔光束指向。首先,利用双反射镜步进与入腔光束失调的关系,提出分离式入腔光束平移与角度调整方法。其次,利用EfficientNET神经网络对谐振模式图片进行分类,实现不同激光模式的图像识别。最后,利用腔后模式能量梯度调整双反射镜步进,低成本、高效率实现目标谐振模式的入腔耦合。本文的入腔光束指向调整方法为超稳激光器以及引力波探测中法布里珀罗腔的入腔耦合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腔耦合 光束指向控制 法布里珀罗腔 双快速反射镜 梯度上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