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3
1
作者 王建宇 李春来 +4 位作者 姬弘桢 袁立银 王跃明 吕刚 刘恩光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9,共9页
高光谱成像具有精细的光谱分辨能力,在热红外谱段实施高光谱成像对目标探测与识别有显著效果.与国外相比,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应用部门的研究主要基于国外数据,国内尚未有成熟的仪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并结合... 高光谱成像具有精细的光谱分辨能力,在热红外谱段实施高光谱成像对目标探测与识别有显著效果.与国外相比,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应用部门的研究主要基于国外数据,国内尚未有成熟的仪器.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调研,并结合目前国内已经布局的研究项目对该领域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对我国发展高性能空间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高光谱成像 背景抑制 低温光学 平面光栅 焦平面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激光测高仪高精度波形数字化获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庚华 童鹏 +3 位作者 丁宇星 蓝晓萍 王海伟 舒嵘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2020年第2期39-46,共8页
星载激光测高仪通过测量激光发射脉冲与激光接收回波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与光速常量进行计算获得与激光落点之间的相对距离。"高分七号"卫星激光测高仪采用高速数字化回波获取技术,可以在地表反射率变化、倾斜地形、林木及城... 星载激光测高仪通过测量激光发射脉冲与激光接收回波脉冲之间的时间间隔,与光速常量进行计算获得与激光落点之间的相对距离。"高分七号"卫星激光测高仪采用高速数字化回波获取技术,可以在地表反射率变化、倾斜地形、林木及城市建筑复杂回波等场景下工作,为高程控制提供精确的距离信息。实验室室内标定结果表明,在强度变化33dB条件下,回波测距均值最大变化为3.3cm,距离测量方差优于3cm(1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高仪 全波形 高精度 “高分七号”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阵航空相机的图像稳定技术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姜博 葛明锋 +4 位作者 刘敏 王义坤 王雨曦 周潘伟 亓洪兴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467-3473,共7页
航空相机是对地勘查测量获取信息的重要设备,通常采用前向飞行结合翼展方向摆扫的方式来扩大航空相机视场。着眼于扩大视场带来的运动像移问题,进一步严格推导了飞行和翼展两个方向的像移补偿公式,提出了实用性较强的像移补偿方案。基于... 航空相机是对地勘查测量获取信息的重要设备,通常采用前向飞行结合翼展方向摆扫的方式来扩大航空相机视场。着眼于扩大视场带来的运动像移问题,进一步严格推导了飞行和翼展两个方向的像移补偿公式,提出了实用性较强的像移补偿方案。基于MATLAB/Simulink环境对像移补偿系统数学建模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证明了该补偿方案的可实现性。在硬件实验中采用FPGA芯片作为核心芯片,实现了设计方案中像移补偿的功能。实验和仿真结果曲线实现了较好的吻合,像移补偿效果图进一步证明了像移补偿是提高航空成像质量和分辨率必不可少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像移补偿 摆扫 面阵航空相机 视场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测速雷达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14
4
作者 白蕊霞 王斌永 童鹏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9-253,共5页
多普勒频率提取算法是激光多普勒测速雷达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会直接影响测速精度、作用距离、动态响应范围。本文以一款典型激光多普勒测速雷达为例介绍了测速系统的组成与关键技术,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典型激光多普勒测速雷达的性能指标及... 多普勒频率提取算法是激光多普勒测速雷达的关键技术之一,它会直接影响测速精度、作用距离、动态响应范围。本文以一款典型激光多普勒测速雷达为例介绍了测速系统的组成与关键技术,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典型激光多普勒测速雷达的性能指标及技术参数,重点研究了各种多普勒频率提取算法,并对各种算法的优缺点进行概括总结。最后对多普勒频率提取算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测速雷达 多普勒效应 频谱分析 信号处理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遥感数据的道路提取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8
5
作者 贾建鑫 孙海彬 +4 位作者 蒋长辉 王跃明 王廷槐 陈劲松 陈育伟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0-442,共13页
遥感图像道路信息提取既是土地利用检测、地理信息系统更新等传统行业应用的必要步骤,又是数字城市、智能交通等新基建领域中关键技术之一。回顾道路提取方法的发展历程,按照使用数据源的不同,现有的遥感图像道路提取技术主要分为高分... 遥感图像道路信息提取既是土地利用检测、地理信息系统更新等传统行业应用的必要步骤,又是数字城市、智能交通等新基建领域中关键技术之一。回顾道路提取方法的发展历程,按照使用数据源的不同,现有的遥感图像道路提取技术主要分为高分辨率成像、多光谱/高光谱成像、激光/点云成像和SAR成像四大类。本文首先介绍了四种遥感技术在道路信息提取上的应用现状、适用范围及方法特点;然后重点阐述并列举分析了当前基于不同平台高光谱数据的道路提取应用效果;最后对本文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多源遥感数据 道路提取 新基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七号卫星激光测高仪分系统关键技术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庚华 丁宇星 +3 位作者 吴金才 舒嵘 王欣 姜紫庆 《航天器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8-73,共6页
针对1∶10000比例尺立体测绘对高程控制点的需求,高分七号激光测高仪分系统在传统激光脉冲式距离测量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可见光光学被动成像与激光接收光学复合设计方案,同时获取激光足印在地物影像上的二维方位信息和大足印内的多回波波... 针对1∶10000比例尺立体测绘对高程控制点的需求,高分七号激光测高仪分系统在传统激光脉冲式距离测量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可见光光学被动成像与激光接收光学复合设计方案,同时获取激光足印在地物影像上的二维方位信息和大足印内的多回波波形,并对激光指向在轨监测关键技术进行了设计实现。关键技术仿真及试验结果表明:激光足印平面定位精度可达到5μrad,对强度变化33 dB内的回波测距均值最大变化3.3 cm。在轨监测数据表明:激光发射光轴稳定性优于0.5μrad,无云区域回波探测概率达到100%。测量获取的具备5μrad平面精度、1 m高程精度的激光落点可为1∶10000比例尺测绘提供高质量的控制点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七号卫星 激光测高仪 主被动复合 全波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高光谱遥感成像的技术发展与气体探测应用(特邀) 被引量:6
7
作者 李春来 刘成玉 +6 位作者 金健 徐睿 吕刚 谢嘉楠 袁立银 刘世界 王建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3-35,共13页
相对可见光和短波红外谱段来说,在红外谱段进行高光谱遥感成像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在资源勘查、地表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军事侦察方面。尽管当前红外高光谱成像仪主要以机载为主,还未实现星载,然而国内外相关机构从未放弃推进红外... 相对可见光和短波红外谱段来说,在红外谱段进行高光谱遥感成像具有独特优势,特别是在资源勘查、地表环境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军事侦察方面。尽管当前红外高光谱成像仪主要以机载为主,还未实现星载,然而国内外相关机构从未放弃推进红外高光谱遥感的星载化。文中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典型的红外高光谱成像仪的设计、实现与技术指标,从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辐射分辨率三个核心指标总结了现有红外高光谱成像仪的技术特点、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红外精细分光、低暗电流焦平面探测器、低温光学与背景抑制仍然是红外高光谱成像仪研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在此基础上,文中重点介绍了在远距离气体探测方面的应用,并分析了其独特优势。最后,展望了红外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高光谱遥感 光谱分辨率 瞬时视场角 灵敏度 气体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分析岩石元素成分 被引量:14
8
作者 章婷婷 舒嵘 +1 位作者 刘鹏希 万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4-598,共5页
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是一种利用脉冲激光和聚焦光路对远距离目标烧蚀击穿,获取目标等离子体光谱,定性或定量分析物质元素组成的光谱探测技术。设计并搭建了一套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系统。该系统结合卡式望远镜光学结构,实现探测2~... 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是一种利用脉冲激光和聚焦光路对远距离目标烧蚀击穿,获取目标等离子体光谱,定性或定量分析物质元素组成的光谱探测技术。设计并搭建了一套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系统。该系统结合卡式望远镜光学结构,实现探测2~10m距离的目标、并可自动变焦。基于该系统提出一种远程探测岩石主要元素含量方法。通过对比实验,研究了脉冲能量、采集延时、积分时间、探测点累计探测次数对光谱信号的影响,确定了岩石谱线获得的最佳条件。选择48块岩石标本和6种常见国标岩石样品(页岩、花岗岩、安山岩、玄武岩、片麻岩、伟晶岩)进行LIBS实验。以原子光谱数据库为参考,根据岩石的主要元素提取特征谱线(SiⅠ390.55nm,AlⅠ394.40nm,AlⅠ396.15nm,CaⅡ396.85nm,FeⅠ404.60nm,SiⅠ500.60nm,MgⅠ518.36nm,NaⅠ589.59nm)。利用偏最小二乘算法(PLS)建立岩石成分定量分析模型,将48块岩石标本作为训练集进行求解,并用六种国标岩石对模型进行检测,预测岩石Si和Al元素含量,平均误差分别为9.4%和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远程探测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进展 被引量:11
9
作者 章婷婷 万雄 +1 位作者 舒嵘 刘鹏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07-2011,共5页
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Remote LIBS)是一种利用高能激光和聚焦手段实现远距离分析物质元素组成的光谱探测技术,是远程探测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对远程LIBS的三种探测方式(开放路径式、光纤光路式和便携式探针式)及相应的系统结构做... 远程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Remote LIBS)是一种利用高能激光和聚焦手段实现远距离分析物质元素组成的光谱探测技术,是远程探测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对远程LIBS的三种探测方式(开放路径式、光纤光路式和便携式探针式)及相应的系统结构做了总结和分析。传统的开放路径式对激光器、光学系统和检测系统的性能和规格要求严格,一直是远程LIBS的研究热点;光纤光路LIBS优点主要体现在系统光学聚焦结构的简化和等离子体光的有效接收。本文综述了远程LIBS新技术的研究进展,着重分析了飞秒成丝远程LIBS技术及与Raman光谱探测相结合等远程LIBS新技术的特点和优势。新技术大大提高了探测距离,增强了物质识别能力,为扩大远程LIBS的应用做出巨大的贡献。同时,论文详细介绍了远程LIBS技术在深空探测、危害物质检测、工业冶金、文物检测修复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新进展。远程LIBS技术随着激光技术和光谱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对LIBS定标反演的研究,探测距离和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检测精度和准确度也在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远程探测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偏差的物理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万雄 王鹏 +3 位作者 王琦 张青 张志敏 张华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599-2602,共4页
为了消除LIBS实际测量光谱谱线与标准的LIBS光谱谱线间存在的差值,提高元素测量精准度,提出了针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偏差的物理影响因素研究。实验在相同条件下,对烧蚀孔效应和光谱波长的关系进行了测试,研究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高温M... 为了消除LIBS实际测量光谱谱线与标准的LIBS光谱谱线间存在的差值,提高元素测量精准度,提出了针对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偏差的物理影响因素研究。实验在相同条件下,对烧蚀孔效应和光谱波长的关系进行了测试,研究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高温Mg等离子体在1.00~3.00μs范围采样延时下的斯塔克(Stark)展宽数据,从而得出烧蚀孔效应和斯塔克延时展宽等物理因素对采集光谱造成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及方法完全可以应用于其他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实验系统的误差分析,这对于提高LIBS技术的物质元素测量精准度,研究LIBS技术的最佳采样延时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物理测量偏差 斯塔克展宽 烧蚀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阵凝视声光光谱成像技术及其轻小型无人机载应用探讨 被引量:1
11
作者 何志平 秦侠格 徐映宇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1-47,共7页
近年来,轻小型无人机载光谱成像技术因航线自由,使用成本低等诸多优势在光谱遥感技术领域成为研究热点并得到广泛重视。基于面阵凝视的新型声光光谱成像技术的成熟运用为轻小型无人机遥感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首先介绍了面阵凝视光谱成... 近年来,轻小型无人机载光谱成像技术因航线自由,使用成本低等诸多优势在光谱遥感技术领域成为研究热点并得到广泛重视。基于面阵凝视的新型声光光谱成像技术的成熟运用为轻小型无人机遥感技术注入了新的活力。首先介绍了面阵凝视光谱成像技术途径,然后结合月球探测应用对声光光谱成像技术进行了论述。无人机载样机研制完成后开展无人机载应用试验,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最后,对基于声光光谱凝视成像技术的轻小型无人机载应用进行探讨及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成像技术 轻小型无人机 声光可调滤光器 面阵凝视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火星巡视器车载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系统设计米散射激光雷达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洪光烈 周艳波 +2 位作者 刘豪 孔伟 舒嵘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00-605,共6页
火星大气气溶胶的地基探测对研究火星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够在节约火星巡视器/着陆器体积、重量的条件下进行气溶胶探测,论证了基于巡视器车载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系统设计米散射激光雷达方案的可行性。所设计的米散射激光雷达... 火星大气气溶胶的地基探测对研究火星大气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能够在节约火星巡视器/着陆器体积、重量的条件下进行气溶胶探测,论证了基于巡视器车载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系统设计米散射激光雷达方案的可行性。所设计的米散射激光雷达系统使用巡视器车载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的既有硬件资源,加入分光元件和探测器模块,构成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系统集成的米散射激光雷达,米散射激光雷达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在火星地表分时工作,互不影响。为了论证所设计的米散射激光雷达的探测性能,对Phoenix火星探测任务中独立的米散射激光雷达得到的一组原始回波信号数据进行了处理,反演得到一组典型火星大气消光系数廓线,结合消光系数廓线与系统硬件参数计算了所设计的米散射激光雷达的回波信噪比,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所用原始数据被记录的当日在火星大气边界层顶4km高度处信噪比达到26dB,在10km高度附近下降到0dB,说明基于火星巡视器车载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系统设计米散射激光雷达进行气溶胶探测具有现实可行性。对比Phoenix的独立米散射激光雷达设计方案,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的米散射激光雷达不但能够节省巡视器体积、重量,而且发射能量更高,回波接收方案更为简单,数据反演步骤更为简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仪 激光雷达 火星气溶胶 消光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大气CO2研究综述 被引量:10
13
作者 洪光烈 章桦萍 +1 位作者 刘豪 胡以华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4,共14页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是探测大气CO_2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可或缺的工具。2.0μm波段Ho:Tm:YLF或Ho:Tm:LuLiF激光器复合外差接收机,1.6μm种子注入的KTP光参量振荡器或参量发生器复合光电倍增管的光子计数技术,可以探测7 km以下对流层大气CO_2...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是探测大气CO_2时间和空间分布不可或缺的工具。2.0μm波段Ho:Tm:YLF或Ho:Tm:LuLiF激光器复合外差接收机,1.6μm种子注入的KTP光参量振荡器或参量发生器复合光电倍增管的光子计数技术,可以探测7 km以下对流层大气CO_2混合比的分布。调制连续波种子激光强度、共用1.6μm光纤放大器,以及相关检测技术的使用,积分路径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在大气CO_2柱浓度探测方面具有独特的优点和特色。探测大气二氧化碳柱浓度的空间计划有美国NASA的ASENDS计划,采用脉冲式、积分路径差分吸收工作方式。用CO_2气体吸收池作为参照物,稳定种子光频率和精确控制谐振腔长,锁定发射机的on光源波长,是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大气二氧化碳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差分吸收激光雷达 二氧化碳 体积混合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曼光谱对月面典型矿物中水冰的定量检测
14
作者 闻道远天 赵海艇 +4 位作者 刘向锋 徐卫明 许学森 雷欣瑞 舒嵘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2-202,共11页
月面物质中的水可以促进月球地质和环境的演变,并为月球资源利用提供所需的条件。由于月球遥感探测手段存在分辨率低的缺点,使获得水冰的直接证据或确定水冰的赋存形态存在困难。激光拉曼光谱具有无需光照、无需样品预处理且可无损地获... 月面物质中的水可以促进月球地质和环境的演变,并为月球资源利用提供所需的条件。由于月球遥感探测手段存在分辨率低的缺点,使获得水冰的直接证据或确定水冰的赋存形态存在困难。激光拉曼光谱具有无需光照、无需样品预处理且可无损地获得月岩和矿物以及水体的指纹信息的优势,能为月面物质的类型、分布范围甚至含量提供直接有利的信息。本文利用拉曼光谱法对典型月岩/矿物以及吸附水、冰、结晶水和羟基结构水等形态的含水特征进行检测,并对水体含量进行定量分析。首先,利用532 nm激光显微拉曼对月面典型矿物和模拟月壤中多种形态的水进行含水信号识别与特征分析。其次,检验并分析了模拟月壤中吸附水、结晶水和羟基结构水的检测限,及其含量与信号强度间存在的规律。然后,利用岭回归、偏最小二乘回归、线性回归对模拟月壤中三种形态水的不同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能明确识别月壤模拟物中四种形态水的特征谱峰,其中模拟月壤组分和水体的峰位分布区域分别位于100~1700 cm^(-1)和2600~3900 cm^(-1),且水体的特征谱峰体现为不同比例的氢键OH的宽包络峰和无氢键OH伸缩振动尖峰的组合;模拟月壤中吸附水、结晶水(MgSO_(4)·7H_(2)O)、羟基水(Al_(2)Si_(2)O_(5)(OH)_(4))检测下限分别为1.3 wt%,0.8 wt%和0.3 wt%;模拟月壤中含水谱峰强度与含水量之间呈线性关系,利用线性回归、岭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回归定量分析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75 wt%、1.16 wt%和1.19 w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曼光谱 物质成分 月球南极 水冰探测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红外多通道特征匹配的航空器高度估计方法
15
作者 杨利峰 陈卓 +1 位作者 陈凡胜 王建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8-264,共7页
大型航空器的高度信息在航空安全和空域资源管理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目前仅依靠被动遥感手段难以获取大型航空器高度信息。通过结合大气特性反演和高灵敏度红外探测技术,天基遥感平台可实现对目标热辐射信息的精确测量,具备对航空器特征... 大型航空器的高度信息在航空安全和空域资源管理等方面有重要意义,目前仅依靠被动遥感手段难以获取大型航空器高度信息。通过结合大气特性反演和高灵敏度红外探测技术,天基遥感平台可实现对目标热辐射信息的精确测量,具备对航空器特征信息进行定量化观测的潜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多通道特征匹配的大型航空器估计方法。第一步,基于大型航空器目标热红外辐射特性,结合大气辐射传输模型建立热红外谱段的航空器辐射特性观测模型;第二步,基于观测模型得到不同大气条件下不同高度、飞行状态下的航空器光谱仿真数据库;第三步,提取遥感图像中的目标光谱信息,利用光谱角匹配法开展飞行高度估计;最后,利用仿真数据和SDGSAT-1在轨数据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巡航高度的大型航空器可实现千米量级的估计精度。该方法为被动式天基手段开展航空器高度估计提供了新思路,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红外遥感 高度估计 光谱角匹配 大型航空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航迹云提议的高光谱遥感空管监视方法
16
作者 杨利峰 冯彦卿 王建宇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5,共9页
针对高光谱亚像元空中航空器探测时受复杂背景影响而产生的低探测率、高虚警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航迹云提议的高光谱遥感图像空中航空器探测方法。首先,基于高光谱语义分割模型搜索航迹云,利用航迹云提议航空器像元区域,减少无效搜索范... 针对高光谱亚像元空中航空器探测时受复杂背景影响而产生的低探测率、高虚警率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航迹云提议的高光谱遥感图像空中航空器探测方法。首先,基于高光谱语义分割模型搜索航迹云,利用航迹云提议航空器像元区域,减少无效搜索范围,抑制虚警;其次,提出一种基于字典学习和半盲非负矩阵分解的端元提取算法,有效提升混合像元航空器端元提取精度;最后,在国产高分五号高光谱遥感卫星图像数据集上开展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在复杂场景下有效抑制虚警,显著提高亚像元空中航空器的探测率和探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光谱 航迹云 航空器 端元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区LIBS菊石化石中钙元素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强 万雄 +1 位作者 王泓鹏 袁汝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917-2921,共5页
化石的研究可帮助科学家了解生物的演化进程,并帮助地质学家确定地层年代等地质信息,其中不同年代地层地质元素的变化是地质研究的热门课题。为研究不同年代地层地质元素的变化,搭建了一套微区LIBS实验系统,研究菊石化石中Ca元素的分布... 化石的研究可帮助科学家了解生物的演化进程,并帮助地质学家确定地层年代等地质信息,其中不同年代地层地质元素的变化是地质研究的热门课题。为研究不同年代地层地质元素的变化,搭建了一套微区LIBS实验系统,研究菊石化石中Ca元素的分布情况。采用非对称最小二乘法去除光谱数据的基线,并确定了最优的拟合参数。采用平均值归一化算法以减小光谱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多元线性回归算法计算模型的回归方程。首先,通过前期实验确定微区LIBS实验系统的最佳测试参数:激光波长为1064nm,激光脉冲频率为30Hz,光谱仪采集延时为700ns。其次,选取12块经过定量标定的天然岩石样品,从中随机抽取9块样品(闪长岩、闪长玢岩、辉长辉绿岩、粗玄岩、碱长粗面岩、角闪闪长岩、黑色浮岩、斑状角闪石花岗岩、玄武玻璃)作为测试集,其余3块样品(辉石闪长岩、辉石岩、斜长花岗岩)作为预测集。选取CaⅡ393.186nm,CaⅠ422.856nm,CaⅠ445.572nm,CaⅡ559.031nm,CaⅠ616.61nm五个特征峰的谱线强度作为自变量,测试样品的实际Ca元素含量为因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算法建立Ca元素的定量分析模型,经预测集检验后得平均预测精度为92.9%。对表面经打磨的菊石化石进行5×5点阵扫描,得到一系列原子光谱数据。根据Ca元素的定量分析模型,计算后得到菊石化石Ca元素的横向分布图,其横向分辨率优于100μm。作为纵向对比,选取每个测试点的第6,11和16组光谱数据进行处理,分别得到Ca元素的横向分布图。对比可以得到菊石化石Ca元素的纵向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菊石化石在平面和空间内均呈现不均匀分布的状态,推测实验所选取的菊石化石在形成的过程中所处周围地层地质的元素及其含量是动态变化的。菊石化石不仅可以作为判定地层年代的证据,还可以通过对菊石化石的元素分布及含量的研究推测该化石所处地层的元素信息。研究工作对于浅海地层地质的演变、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定量分析 元素分布 菊石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两级体素的光子点云自适应降噪
18
作者 王振华 杨武钟 +3 位作者 刘向锋 王凤香 徐卫明 舒嵘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2-845,共14页
光子计数激光雷达采用单光子探测器,受背景环境、目标特征和仪器性能等因素的影响,在记录目标散射/反射回波信号的同时还记录了大量的背景噪声。为实现海量光子点云中地物信号光子的高精准识别,本文提出利用两级体素的光子点云自适应降... 光子计数激光雷达采用单光子探测器,受背景环境、目标特征和仪器性能等因素的影响,在记录目标散射/反射回波信号的同时还记录了大量的背景噪声。为实现海量光子点云中地物信号光子的高精准识别,本文提出利用两级体素的光子点云自适应降噪方法,包括:1)利用光子点云的空间分布特征构建大尺度的体素,结合体素的密度属性筛选包含密集信号光子点云的体素,实现光子点云的粗降噪;2)基于最近邻距离建立粗降噪后光子点云的小尺度体素,并利用拓扑关系进一步提取聚集于地物表面的信号光子。以Ice,Cloud and land Elevation Satellite-2/Advanced Topographic Laser Altimeter System(ICESat-2/ATLAS)获取白昼与夜晚光子点云的ATL03级数据为实验数据,将提出方法与改进Density-Based Spatial Clustering of Applications with Noise(DBSCAN)、改进Ordering points to identify the clustering structure(OPTICS)以及ATL08级数据产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最优的性能表现,其平均精度(P)、召回率(R)和F1分数(F1)分别达到0.98、0.97和0.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计数激光雷达 光子点云 降噪 体素 ICESat-2/ATL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GLAS与Landsat的湖泊蓄水量季节性监测及预测
19
作者 王振华 刘存锟 +2 位作者 张熙 王凤香 刘向锋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78,共5页
为实现高海拔区域湖泊蓄水量监测与预测,提出了一种融合ICESat/GLAS与Landsat数据监测并预测湖泊蓄水量季节性变化的方法。利用随机森林对GLAS激光脚点自动分类,解决湖面非水体与水体目标分类难的问题;结合水体指数和大津法自动分割Land... 为实现高海拔区域湖泊蓄水量监测与预测,提出了一种融合ICESat/GLAS与Landsat数据监测并预测湖泊蓄水量季节性变化的方法。利用随机森林对GLAS激光脚点自动分类,解决湖面非水体与水体目标分类难的问题;结合水体指数和大津法自动分割Landsat数据中的水体,降低不规则边界的影响;联合GLAS和Landsat数据,构建高时间分辨率的水位、面积与蓄水量时序列变化关系,解决两类数据观测信息缺失及观测时间不匹配的问题;并利用LSTM模型,预测蓄水量变化。以西藏纳木错湖为例,对上述方法进行验证,结果显示2003-2009年纳木错湖水位上升1.15 m,面积增加25.58 km2,蓄水量增加2.30 km^(3);预测2010-2016年蓄水量增加1.16 km^(3),与实际情况相符。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为生态环境的动态监测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脚点分类 蓄水量预测 水位计算 水体分类 季节性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制冷快照式红外视频光谱成像仪及其数据处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孔艳洁 杨扬 +2 位作者 刘成玉 王朋宇 李春来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92-1200,共9页
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和快速发展,工业生产中的危险化学气体泄漏严重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如何有效检测污染气体的存在并获取气体的浓度和分布等信息,成为气体泄漏检测的重要课题。非制冷快照式红外视频光谱成像仪(Uncooled Snapshot ... 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业化进程和快速发展,工业生产中的危险化学气体泄漏严重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如何有效检测污染气体的存在并获取气体的浓度和分布等信息,成为气体泄漏检测的重要课题。非制冷快照式红外视频光谱成像仪(Uncooled Snapshot Infrared Video Spectrometer,USIVS)是一种理想的硬件方案,能够直接从图像中感知危险化学气体的存在并获取危险化学气体的位置,为紧急处置提供有力支持。但是,商业化的轻量级被动式红外光谱成像仪的灵敏度和光谱分辨率相对受限,已有的气体浓度反演方法难以准确检测污染气体的存在。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非制冷快照式红外视频光谱成像仪及其适用的数据处理技术流程。利用气体浓度反演方法对不同温度和光程长度下的气体进行了模拟实验,并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反演结果,平均误差分别为2.88%和0.61%。在实验室和室外场景下进行了气体浓度反演方法的测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平均误差分别为6.18%和7.47%。通过USIVS与数据处理技术流程的有效结合,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污染气体的存在并给出图像中每个像素的气体浓度,实现气云浓度反演的效果,为后续该类技术的商业化及实用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 视频光谱成像 气体浓度反演 数据处理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