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在碳纳米颗粒生物效应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诸颖 冉铁成 +2 位作者 李晴暖 徐晶莹 李文新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共7页
纳米材料缺少特异的检测和分析手段,因此,放射性核素标记和示踪技术在研究纳米颗粒与生命体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合介绍了放射性示踪技术在碳纳米颗粒(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纳米碳黑)与整体动物和哺乳动物细胞相互作用研究中... 纳米材料缺少特异的检测和分析手段,因此,放射性核素标记和示踪技术在研究纳米颗粒与生命体相互作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合介绍了放射性示踪技术在碳纳米颗粒(富勒烯、碳纳米管和纳米碳黑)与整体动物和哺乳动物细胞相互作用研究中的应用概况,列举了实验得到的关于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资料,以及这些资料对于碳纳米材料在药物研制和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最后,根据碳纳米颗粒的奇异特性,分析了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相对于荧光标记技术的优越性,指出核素标记和示踪技术在纳米科技与生命科学交叉领域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核素 示踪技术 碳纳米颗粒 生物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郊春节期间大气颗粒物及其组分的粒径分布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广华 林俊 +5 位作者 姚剑 范雪波 耿彦红 位楠楠 刘卫 李燕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3-919,共7页
利用电称低压冲击仪(ELPI)在线监测上海市嘉定区2009年春节前后不同粒径(50%切割粒径分别为:0.03、0.06、0.11、0.17、0.26、0.40、0.65、1.00、1.60、2.50、4.40、6.80μm)大气颗粒物的粒子数浓度变化.对比春节与非节日期间该地区大气... 利用电称低压冲击仪(ELPI)在线监测上海市嘉定区2009年春节前后不同粒径(50%切割粒径分别为:0.03、0.06、0.11、0.17、0.26、0.40、0.65、1.00、1.60、2.50、4.40、6.80μm)大气颗粒物的粒子数浓度变化.对比春节与非节日期间该地区大气颗粒物(<0.49、0.49—0.95、0.95—1.50、1.50—3.00、3.00—7.20、>7.20μm)中Na、Mg、Al、K、Ca、Ti、V、Cr、Mn、Fe、Co、Ni、Cu、Zn、As、Se、Pb 17种元素,F-、Cl-、NO 2-、SO24-、NO 3-、Na+、NH 4+、K+、Mg2+、Ca2+10种离子与有机碳(OC)、元素碳(EC)质量浓度的粒径分布.结果表明,春节对于大气颗粒物粒子数浓度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11—1.60μm.如果以3.00μm为界将大气颗粒物划分成细(≤3.00μm)和粗(>3.00μm)颗粒物时,春节影响体现在细颗粒的元素为:Na、As、Pb,且主要集中于<0.49μm颗粒中;春节影响集中于大颗粒(>7.20μm)的元素为:Ni、Co;没有受到显著影响的为:Ca、V、Mn、Fe、Zn、Se;春节期间细颗粒与粗颗粒中的浓度同时受到影响的离子为:F-、SO24-、NH 4+、K+、Mg2+,其中Mg2+、K+在细颗粒中的浓度远高于平时;春节的影响限于细颗粒中的离子为:Cl-、NO 3-、Na+、NO 2-、Ca2+,影响最为严重的是NO2-.总悬浮颗粒中,OC与EC的质量浓度远高于平时,主要集中于细颗粒中,粗颗粒中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节 大气颗粒物 元素、离子 OC EC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的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67
3
作者 耿彦红 刘卫 +4 位作者 单健 姚剑 范雪波 位楠楠 李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585-1589,共5页
分析了上海市嘉定区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中9种水溶性离子(SO42-、NO3-、NH4+、K+、Na+、Cl-、Ca2+、Mg2+、F-)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SO42-、NO3-和NH4+含量很高,占9种离子总和的65%~81%.颗粒物的C/A值平均为1.08,说明颗粒物呈中性,略偏... 分析了上海市嘉定区不同粒径的大气颗粒物中9种水溶性离子(SO42-、NO3-、NH4+、K+、Na+、Cl-、Ca2+、Mg2+、F-)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SO42-、NO3-和NH4+含量很高,占9种离子总和的65%~81%.颗粒物的C/A值平均为1.08,说明颗粒物呈中性,略偏碱,这可能与缺少碳酸根等的测定有关.<1.5μm颗粒物中的离子占所有粒径段离子的52%~87%,表明离子主要集中在细颗粒物中.NH4+、K+呈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0.95μm的颗粒段;SO42-、NO3-、Ca2+、Cl-呈双峰分布,峰值分别出现在<0.95μm和3.0~7.2μm的粒径段,其中SO42-、NO3-的较高峰出现在<0.95μm的细颗粒段,Ca2+的较高峰出现在>3.0μm的颗粒段,Cl-则两峰高度相当;既有双峰分布又有单峰分布的离子是Na+、Mg2+和F-,3种离子的较高峰出现在>3.0μm的颗粒段.离子粒径分布与采样期间的气象条件、离子的形成机制和来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大气颗粒物 水溶性离子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仓大气细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范雪波 刘卫 +9 位作者 林俊 单健 王广华 姚剑 耿彦红 位楠楠 李燕 黄晶晶 王静 吴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5-39,共5页
超大城市大气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其周边卫星城市的大气环境将逐步得到关注。利用静电低压撞击器(ELPI)在线测量上海周边卫星城市太仓大气细颗粒物(PM2.5)粒子数浓度和质量浓度的粒径分布;结合太仓大气PM2.5样品中Ca、Ti、V、Cr、Mn、Fe... 超大城市大气环境日益改善的同时,其周边卫星城市的大气环境将逐步得到关注。利用静电低压撞击器(ELPI)在线测量上海周边卫星城市太仓大气细颗粒物(PM2.5)粒子数浓度和质量浓度的粒径分布;结合太仓大气PM2.5样品中Ca、Ti、V、Cr、Mn、Fe、Co、Ni、Cu、Zn、As、Se、Sr、Cd和Pb等15种元素的浓度,计算元素的富集因子,分析了太仓大气PM2.5的主要来源。太仓大气PM2.5样品的粒子数浓度呈单峰结构,质量浓度呈双峰结构;粒子数浓度和质量浓度均为晚间高于白天。太仓大气PM2.5样品中除Se外的其余14种元素浓度均低于同时期上海市嘉定区、南京、杭州等周边城区的相应值,但Ca、Ti、V、Mn、Ni、Cu、Zn、As、Se、Sr和Pb的富集因子却大于同时期这些周边城区的相应值。源分析表明,太仓大气PM2.5受城市建设和工业加工企业等的影响较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粒径分布 富集因子 太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大气颗粒物浓度及组分的粒径分布 被引量:54
5
作者 范雪波 刘卫 +4 位作者 王广华 林俊 伏晴艳 高松 李燕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18,共6页
分别于2008年11月及2009年4~5月及10月采集了杭州大气颗粒物样本,测定了杭州市大气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元素碳(EC)/有机碳(OC)、11种水溶性离子、20种元素]的浓度,并研究了其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市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EC和OC... 分别于2008年11月及2009年4~5月及10月采集了杭州大气颗粒物样本,测定了杭州市大气颗粒物及其化学组分[元素碳(EC)/有机碳(OC)、11种水溶性离子、20种元素]的浓度,并研究了其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杭州市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EC和OC的质量浓度、9种离子(SO42-、NO3-、K+、Na+、Cl-、Ca2+、Mg2+、NO2-、F-)浓度的粒径分布均显双峰结构,峰值分别出现在<0.49μm的细粒径段与3.00~7.20μm的粗粒径段;OC、EC、SO42-、NO3-、NH4+以及主要来自人为源的元素(Cu、Zn、As、Se、Sb、Cd)主要集中在<3.0μm的细颗粒物中;杭州市大气细颗粒物中二次污染严重,细颗粒物主要受工业、交通等人为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颗粒物 粒径分布 组分 源解析 杭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架桥对街道峡谷内大气颗粒物输运的影响 被引量:22
6
作者 张传福 曾建荣 +3 位作者 文谋 张桂林 方海平 李燕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59-164,共6页
随着我国城市汽车保有量的迅速攀升,城市中心区域的空气质量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研究了3种H/W(街道建筑物高度/峡谷宽度)下高架桥对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扩散的影响.建立了街道峡谷内机动车尾气中颗粒物扩散... 随着我国城市汽车保有量的迅速攀升,城市中心区域的空气质量与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数值模拟,研究了3种H/W(街道建筑物高度/峡谷宽度)下高架桥对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扩散的影响.建立了街道峡谷内机动车尾气中颗粒物扩散模型,并给出了边界条件.采用标准k-ε模型与离散相模型对街道峡谷内部气流运动、颗粒物扩散及浓度分布进行了模拟计算,并计算了高架桥对风场及颗粒物扩散的影响.结果表明:H/W越大,街道峡谷内颗粒物浓度越高,同时颗粒物平均滞留时间越长.相对于没有高架桥的街道峡谷,高架桥附近区域风场变化明显,但对建筑物墙壁、地面及峡谷顶层处影响较小.街道峡谷内存在高架桥时,在墙壁较低处颗粒物浓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峡谷 高架桥 颗粒物输运 CF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大气细颗粒物及其元素的粒径分布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位楠楠 刘卫 +4 位作者 肖德涛 林俊 李燕 陈长虹 IIDA Astuo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75-481,共7页
对比研究了隧道和大气环境中不同粒径细颗粒物(切割粒径分别为0.03,0.06,0.108,0.17,0.26,0.40,0.65,1.0,1.6和2.5μm)中S,K,Ca,Ti,Mn,Fe,Zn,Pb,Al,Si,Cu和V等12种痕量元素的浓度.结果表明:隧道中不同粒径细颗粒物的数浓度和质量浓度在... 对比研究了隧道和大气环境中不同粒径细颗粒物(切割粒径分别为0.03,0.06,0.108,0.17,0.26,0.40,0.65,1.0,1.6和2.5μm)中S,K,Ca,Ti,Mn,Fe,Zn,Pb,Al,Si,Cu和V等12种痕量元素的浓度.结果表明:隧道中不同粒径细颗粒物的数浓度和质量浓度在上下班高峰时段出现明显峰值,且隧道细颗粒物在0.108μm粒径处的数浓度和在2.5μm粒径处的质量浓度分别是大气环境对照值的15.2和40.0倍;在隧道传输过程中质量浓度增加的痕量元素有Si,Ca,Fe,Al,Ti,Zn,Mn,Cu和V,减小的有S,Pb,Zn和K;地壳元素(Si,Ca,Fe,Al和Ti)的质量浓度总和占隧道细颗粒物中痕量元素质量浓度总和的87%,表明土壤扬尘仍是隧道大气细颗粒物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细颗粒物 痕量元素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