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保护实验动物资源、提高动物实验质量 被引量:2
1
作者 刘瑞三 王建飞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7年第1期60-64,共5页
关键词 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 生物医学 实验医学 中期 物资 人类健康 发展 资源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实验动物饲料的加工和消毒
2
作者 张德福 丁卫星 《饲料博览》 1997年第4期28-30,共3页
浅谈实验动物饲料的加工和消毒张德福丁卫星(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20023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珍稀动物繁殖场)来稿时间:1997-01-08实验动物的营养,大体可分为生产繁殖用动物的营养和供实验研究用动物的营养... 浅谈实验动物饲料的加工和消毒张德福丁卫星(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200233)(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珍稀动物繁殖场)来稿时间:1997-01-08实验动物的营养,大体可分为生产繁殖用动物的营养和供实验研究用动物的营养两种。前者是为使生产繁殖动物能达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加工 消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实验动物饲料内有害物质的污染
3
作者 张德福 《饲料博览》 1996年第6期25-25,共1页
浅谈实验动物饲料内有害物质的污染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200233)张德福1生物性污染饲料可以受细菌、细菌毒素、霉菌毒素的污染,饲料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分解为氨、硫化氢、硫酸、粪臭素等;脂肪分解产生醛、酸,这... 浅谈实验动物饲料内有害物质的污染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200233)张德福1生物性污染饲料可以受细菌、细菌毒素、霉菌毒素的污染,饲料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分解为氨、硫化氢、硫酸、粪臭素等;脂肪分解产生醛、酸,这些物质对动物机体都是有害的。饲料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饲料 有害物质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实验动物屏障设施环境微生物和尘埃粒子的动态监控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晶 刘伟 +4 位作者 袁水娟 谈小倩 谢恩 徐平 芮荣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本实验以大型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为研究对象,分析屏障设施的环境微生物及尘埃粒子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测定屏障设施各功能区域不同时间及不同工作状态下空气落下菌和直径≥0.3μm尘埃粒子的数量变化。结果屏障系统... 目的本实验以大型实验动物屏障设施为研究对象,分析屏障设施的环境微生物及尘埃粒子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测定屏障设施各功能区域不同时间及不同工作状态下空气落下菌和直径≥0.3μm尘埃粒子的数量变化。结果屏障系统落下菌与尘埃粒子变化规律如下:屏障系统内空气落下菌与尘埃粒子在饲养工作后显著升高,喷雾消毒后明显降低;大、小鼠饲育室空气落下菌与尘埃数在凌晨时明显升高,而兔饲育室在凌晨时间段则较低;清洁走廊和污染走廊在工作状态时细菌含量明显上升,非工作状态时细菌含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结论实验动物屏障系统的环境微生物与尘埃粒子的动态数量变化与动物品种、空气消毒、人员进出及动物室内的饲养操作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下菌 屏障系统 尘埃粒子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实验动物饲料内有害物质的污染及其消毒
5
作者 张德福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5-26,共2页
浅谈实验动物饲料内有害物质的污染及其消毒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张德福一、实验动物饲料有害物质的污染1、生物性污染饲料可以受细菌、细菌毒素、霉茵毒素的污染,饲料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分解为氨、硫化氢、硫醇、粪臭素等... 浅谈实验动物饲料内有害物质的污染及其消毒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张德福一、实验动物饲料有害物质的污染1、生物性污染饲料可以受细菌、细菌毒素、霉茵毒素的污染,饲料在微生物作用下,蛋白质分解为氨、硫化氢、硫醇、粪臭素等;脂肪分解产生醛、酸,这些物质对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有害物质污染 黄曲霉素 农药 重金属
全文增补中
实验动物成本核算研究I.SPF级BALB/cA小鼠生产的饲料成本探讨
6
作者 葛恒强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2期57-57,共1页
实验动物作为商品,其生产成本核算研究将逐渐成为实验动物科学的一项基本研究内容。本工作以SPF级BALB/cA小鼠消耗饲料为例,对实验动物生产的一项最基本的要素,饲料消耗成本进行探讨。此项工作用SPF级BALB/cA小鼠。在符合SPF级饲养要求... 实验动物作为商品,其生产成本核算研究将逐渐成为实验动物科学的一项基本研究内容。本工作以SPF级BALB/cA小鼠消耗饲料为例,对实验动物生产的一项最基本的要素,饲料消耗成本进行探讨。此项工作用SPF级BALB/cA小鼠。在符合SPF级饲养要求的条件下,配以一定的饲养管理方法,对试验用23对BALB/cA小鼠种鼠及其生产的仔鼠252只进行饲料消耗测定。首先测定种鼠在孕期的饲料消耗状况,计算出首胎及二胎的平均孕期、平均每天每对的饲料消耗量;其次测定种鼠首胎及二胎生产仔鼠后哺乳期的饲料消耗状况,计算出每窝的平均产仔数、平均哺乳期及每天每窝的平均饲料消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PF级BALB/cA 饲养要求 饲养管理方法 实验动物 基本研究内容 仔鼠 消耗成本 育成期 鼠种 成本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F-20培养液用于大鼠体外受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春燕 刘丽均 +4 位作者 狄敏 赵丹凤 赵立虎 徐平 芮荣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3期183-186,I0002,共5页
目的探讨人用体外受精液用于实验大鼠体外受精的可行性,为实验大鼠的胚胎保种提供参考。方法选用人体外受精IVF-20培养液作为大鼠精子获能和受精培养液,对SD、Wistar、GK、F344等四种不同品系的实验大鼠进行体外受精;用mR1ECM培养液对... 目的探讨人用体外受精液用于实验大鼠体外受精的可行性,为实验大鼠的胚胎保种提供参考。方法选用人体外受精IVF-20培养液作为大鼠精子获能和受精培养液,对SD、Wistar、GK、F344等四种不同品系的实验大鼠进行体外受精;用mR1ECM培养液对体外受精所得胚胎进行体外培养实验。同时,将所得2-细胞胚胎移植给经假孕处理的受体鼠。结果四个品系大鼠体外受精后的卵裂率分别可达83.2%、72.6%、87.8%和71.6%。体外受精卵裂胚能够在体外进一步发育,SD大鼠囊胚发育率为16.7%,与体内受精胚胎在体外培养的囊胚发育率(24.5%)差异不显著。80枚2-细胞胚胎移植给2只受体鼠后均妊娠成功,产下正常仔鼠10只,产仔率12.5%。结论用于人体外受精的IVF-20培养液同样适合于实验大鼠精子的体外获能和受精,可以在多种品系获得较高的卵裂率,所得卵裂胚能够在体外发育到囊胚,并且所得卵裂胚在移植给受体鼠后能够产下正常仔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VF-20培养液 大鼠 受精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兔胞内单精子注射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浩杰 刘丽均 +4 位作者 张春燕 李晟阳 陈禹雷 赵立虎 徐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50-253,I0006,共5页
目的建立实验兔胞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injection,ICSI)。方法实验1比较了hCG注射后不同取卵时间对ICSI胚体外发育的影响。实验2比较了不同的激活方式对ICSI胚体外发育的影响。实验3比较了不同状态的兔精子ICSI胚胎... 目的建立实验兔胞内单精子注射技术(intracytoplasmic sperminjection,ICSI)。方法实验1比较了hCG注射后不同取卵时间对ICSI胚体外发育的影响。实验2比较了不同的激活方式对ICSI胚体外发育的影响。实验3比较了不同状态的兔精子ICSI胚胎体外发育结果。结果(1)hCG注射后14 h取卵,其卵裂率、桑椹胚率和囊胚率(82.2%、72.9%和62.2%)都比16 h(75.9%、70.0%和53.3%)的高,但是差异无显著性(P>0.05);18 h取的卵注射后不能卵裂。(2)机械刺激组和离子霉素+6-DMAP组,ICSI后其卵裂率分别为82.2%和81.1%(P>0.05),桑椹胚率分别为72.9%和66.2%(P>0.05),囊胚率分别为51.3%和62.3%(P<0.05),机械刺激组和离子霉素组之间卵裂率和桑椹胚率差异无显著性,但是囊胚率差异有显著性。(3)新鲜精子组和冻融活精子组卵裂率(81.1%和68.8%)和囊胚率(62.3%和40.4%)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桑椹胚率(66.2%和61.9%)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精子冷冻前后,通过ICSI所得的桑椹胚均能孵化,表明已初步建立了实验兔的ICSI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精注射(ICSI) 卵裂率 胚胎发育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动物地理区小家鼠遗传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金玫蕾 鲍世民 +5 位作者 张瑞忠 赵国际 何新桥 洪慕祁 张雅芳 方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1991年第1期39-46,共8页
本文用同工酶电泳法和微量细胞毒法对从中国动物地理Ⅰ区,Ⅲ区和Ⅶ区采集来的36只小家鼠进行了遗传特性的研究。发现不同地理区的小家鼠在某些位点上有着不同的遗传组成,而分属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小家鼠更有着显著的差异.本文还讨论了... 本文用同工酶电泳法和微量细胞毒法对从中国动物地理Ⅰ区,Ⅲ区和Ⅶ区采集来的36只小家鼠进行了遗传特性的研究。发现不同地理区的小家鼠在某些位点上有着不同的遗传组成,而分属于古北界和东洋界的小家鼠更有着显著的差异.本文还讨论了小家鼠亚种分化的迁移路线,国际上对小家鼠遗传特性所作的研究和对中国各动物地理区小家鼠做进一步调查研究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地理区 小家鼠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猪实验化及其在胚胎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10
作者 芮荣 鲍世明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230-233,共4页
小型猪实验化在医学和生命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小型猪培育的现状与前景、以及小型猪在胚胎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进行综述,重点介绍异种器官移植和转基因猪生产。
关键词 小型猪 胚胎生物工程 实验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高原鼠兔若干繁殖特性的观察——Ⅰ.雄性鼠兔的繁殖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德福 王英 +2 位作者 鲍世明 张瑞忠 赵国际 《中国草食动物》 2000年第1期16-17,共2页
对我国特有动物———高原鼠兔( Ochotona Curzoniae) 在上海地区的若干繁殖特性作了观察。结果表明, 鼠兔的精子畸形率较高( 为11-64 % ) , 影响了其在上海低海拔地区的繁殖; 非繁殖季节应用外源生殖激... 对我国特有动物———高原鼠兔( Ochotona Curzoniae) 在上海地区的若干繁殖特性作了观察。结果表明, 鼠兔的精子畸形率较高( 为11-64 % ) , 影响了其在上海低海拔地区的繁殖; 非繁殖季节应用外源生殖激素对诱导雄性鼠兔的睾丸发育亦有一定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鼠兔 上海地区 繁殖 雄性鼠兔 鼠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猕猴(Macaca mulatta)肠道弯曲菌(Campylobacter)感染情况的调查
12
作者 方林 许翔 钱开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1993年第Z1期83-85,共3页
弯曲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其中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是引起人类(尤其儿童)急性肠炎的重要病原之一,仅次于志贺氏菌,近年来日益为国内外医学界重视。猕猴作为实验动物,其弯曲菌感染率的高低将对公共卫生起重要作用。为此,作者按《Ber... 弯曲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其中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是引起人类(尤其儿童)急性肠炎的重要病原之一,仅次于志贺氏菌,近年来日益为国内外医学界重视。猕猴作为实验动物,其弯曲菌感染率的高低将对公共卫生起重要作用。为此,作者按《Bergey系统细菌学手册》(1984)分类法,对上海地区281只不同年龄、性别猕猴肠道弯曲菌进行分离鉴定。现将结果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PYLOBACTER MACACA MULATTA 弯曲菌病 急性肠炎 空肠弯曲菌 结肠弯曲菌 国内外医学界 人畜共患病 公共卫生 系统细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猕猴(Macaca mulatta)肠道弯曲菌(Campylobacter)感染情况调查
13
作者 方林 许翔 钱开明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1992年第Z2期71-73,共3页
按《Bergey系统细菌学手册)(1984)分类法,对上海地区281只不同年龄、性别猕猴肠道弯曲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猴群中结肠弯曲菌感染率(27.4%)高于空肠弯曲菌感染率(6.8%);成年猴两者感染率明显低于未成年猴;感染率无性别差异;哺乳婴猴与... 按《Bergey系统细菌学手册)(1984)分类法,对上海地区281只不同年龄、性别猕猴肠道弯曲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猴群中结肠弯曲菌感染率(27.4%)高于空肠弯曲菌感染率(6.8%);成年猴两者感染率明显低于未成年猴;感染率无性别差异;哺乳婴猴与1岁幼猴感染率无显著差异;所有感染猴不表现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猕猴 弯曲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氏抗癌散Ⅲ号对裸鼠原位人胃癌MKN_(45)模型抗癌作用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姜罡远 顾坚忠 姜良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4期793-794,共2页
目的:研究姜氏抗癌散Ⅲ号的扶正祛邪,清热解毒,攻下祛症,活血化瘀,通络祛积法,抑制肿瘤作用和其对血液系统和脾、对鼠体的影响。方法:将40只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MKN45瘤株(中国科学院上海动物实验提供的裸鼠分成4组)。第1组:对照组10只;... 目的:研究姜氏抗癌散Ⅲ号的扶正祛邪,清热解毒,攻下祛症,活血化瘀,通络祛积法,抑制肿瘤作用和其对血液系统和脾、对鼠体的影响。方法:将40只裸鼠原位移植人胃癌MKN45瘤株(中国科学院上海动物实验提供的裸鼠分成4组)。第1组:对照组10只;第2组:5—Fu阳性对照组;第3组:姜氏抗癌散Ⅲ号(KWⅢ号)20mL/Kg;第4组:姜氏抗癌散Ⅲ号(KWⅢ号)25mL/Kg。观察抑制肿瘤作用体重变化。结果:人胃癌MKN45:①KWⅢ号20mL/kg组、KWⅢ号25mL/kg组、5—FU抑瘤率分别为36.8%、64.8%、61.6%;②31天以后3组平均始终体重分别为(16.5g/23.71g)、(16.8g/23.81g)、(16.6g/20.72g)和对照组(16.8/24.10)。结论:继续30天服用KWⅢ25mL/kg中药组对裸鼠原位人胃癌MKN45组有非常明显的抑制率。而且中药组在增加体重上没有化疗组样明显下降,但化疗组比别的组体重下降15%以上,其说明5—Fu化疗对鼠体的不良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氏抗癌散Ⅰ号 Ⅱ号及Ⅲ号 抑制肿瘤 脾系数 体重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大鼠、实验小鼠肠道鞭毛虫种类和检索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诚 符杰 王胜昌 《中国兽医寄生虫病》 2000年第2期9-11,共3页
对普通级 SD大鼠和 KM小鼠肠道内鞭毛虫分别作了观察 ,从大鼠检出 1 0种肠道鞭毛虫 :鼠唇鞭毛虫 ( Chilomastix bettencourti)、人肠滴虫 ( Enteromonas hominis)、西蒙氏贾第虫( Giardia simoni)、鼠六鞭虫 ( H examita muris)、似单... 对普通级 SD大鼠和 KM小鼠肠道内鞭毛虫分别作了观察 ,从大鼠检出 1 0种肠道鞭毛虫 :鼠唇鞭毛虫 ( Chilomastix bettencourti)、人肠滴虫 ( Enteromonas hominis)、西蒙氏贾第虫( Giardia simoni)、鼠六鞭虫 ( H examita muris)、似单尾滴虫 ( Monocercomonoidies sp)、人五毛滴虫( Pentatrichomonas hominis)、曲滴虫 ( Retortamonas sp)、田鼠四毛滴虫 ( Tetratrichomonas microti)、微小三毛滴虫 ( Tritrichomonasminuta)和鼠三毛滴虫 ( Tritrichomonasmuris)。从小鼠检出 8种肠道鞭毛虫 :鼠唇鞭毛虫 ( Chilomastix bettencourti)、鼠贾第虫 ( Giardia muris)、鼠六鞭毛虫 ( H examitamuris)、鼠八鞭毛虫 ( Octomitus pulcher)、人五毛滴虫 ( Pentatrichomonas hominis)、田鼠四毛滴虫( Tetratrichomonas microti)、微小三毛滴虫 ( Tritrichomonas minuta)、鼠三毛滴虫 ( Tritrichomonasmur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肠道鞭毛虫 小鼠肠道鞭毛虫 种类 检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SPF动物室建立的消毒设计
16
作者 韩志牛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5-25,共1页
随着生命科学领域中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接受了以下的两个观点:实验动物的微生物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科研的质量,周期以及费用开支,只有用屏障系统饲养方式,才能长期、稳定地为科研提供高质量的实验动物。 SPF动... 随着生命科学领域中国际学术交流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接受了以下的两个观点:实验动物的微生物质量控制,直接关系到科研的质量,周期以及费用开支,只有用屏障系统饲养方式,才能长期、稳定地为科研提供高质量的实验动物。 SPF动物室的建立,关系到该等级动物的生活条件和品质保证,目前国内在这方面的报道尚少。本文在本单位SPF动物室初创工作之基础上予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 消毒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系小鼠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4
17
作者 刘丽均 顾建忠 +4 位作者 朱东琴 符杰 施美莲 张瑞忠 徐平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7-80,F003,共5页
目的 研究甘油作为冷冻保护剂、不同基因型小鼠对胚胎玻璃化冷冻的影响。方法 采用 6 5mol L的甘油作为冷冻保护剂 ,采用二步法对CBA、NOD、C57BL 6J、ICR及CD1小鼠 3 5d的胚胎进行玻璃化冷冻 ,并比较了不同品系小鼠胚胎的复苏率及... 目的 研究甘油作为冷冻保护剂、不同基因型小鼠对胚胎玻璃化冷冻的影响。方法 采用 6 5mol L的甘油作为冷冻保护剂 ,采用二步法对CBA、NOD、C57BL 6J、ICR及CD1小鼠 3 5d的胚胎进行玻璃化冷冻 ,并比较了不同品系小鼠胚胎的复苏率及移植受孕率。结果和结论 CBA、NOD、C57BL 6J,ICR及CD1的复苏率分别为 5 7 6 %、4 8%、31 3%、86 5 %及 88% ,移植受孕率为 2 1%、2 3 5 %、11%、38%和 35 5 % ,封闭群小鼠的胚胎复苏率、移植受孕率均显著高于近交系小鼠。这提示胚胎的复苏率及移植受孕率可能与小鼠的不同基因型有关。五个品系中 ,桑椹胚及早期囊胚的体外复苏率均显著高于扩张囊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系 小鼠 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 比较研究 复苏率 移植受孕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和CXCR3与自然流产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姜培娟 林其德 +2 位作者 鲍世民 赵爱民 肖世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535-1540,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脾脏、胸腺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CXCR3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用双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自然流产模型组小鼠(CBA/J×DBA/2,n=14)、正常妊娠模型组小鼠(CBA/J×BALB/c,n=13)和正常非孕组小鼠(CBA/J,n=11... 目的探讨外周血、脾脏、胸腺趋化因子受体CCR3、CCR5、CXCR3与自然流产的关系。方法用双标记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自然流产模型组小鼠(CBA/J×DBA/2,n=14)、正常妊娠模型组小鼠(CBA/J×BALB/c,n=13)和正常非孕组小鼠(CBA/J,n=11)外周血、脾脏以及胸腺中CD4+T细胞CCR3、CCR5和CXCR3这三类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结果自然流产模型组外周血CD4+T细胞CCR3的表达率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1),CCR5和CXCR3高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5,P<0.01);但三个指标与正常非孕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模型组脾脏CD4+T细胞CCR3的表达率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1),高于正常非孕组(P<0.05);而CCR5和CXCR3高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5),但与正常非孕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流产模型组胸腺CD4+T细胞CCR3的表达率低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5),高于正常非孕组(P<0.01);而CXCR3的表达率高于正常妊娠模型组(P<0.05),但与正常非孕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5与其他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T细胞上CCR3、CCR5和CXCR3的表达异常可能在自然流产的发病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受体 CCR3 CCR5 CXCR3 CD4^+ T细胞 自然流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系小鼠的体外受精、胚胎冷冻及移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徐平 山村绫子 +5 位作者 唐一岷 陆晔 川野佳代 刘丽均 小川真美 中泻直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目的 探讨不同品系小鼠的体外受精、胚胎和精子的低温保存效果。方法 本实验分别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 (SLAC)和日本熊本大学动物资源开发中心 (CARD)对 13个品系小鼠 (C57BL 6J、BALB c、C3H HeJ、ICR、KM、FVB、MRL、NOD、... 目的 探讨不同品系小鼠的体外受精、胚胎和精子的低温保存效果。方法 本实验分别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实验动物中心 (SLAC)和日本熊本大学动物资源开发中心 (CARD)对 13个品系小鼠 (C57BL 6J、BALB c、C3H HeJ、ICR、KM、FVB、MRL、NOD、CBA、DBA 2、CD 1、BDF1、B6C3F1)的体外受精 (IVF)率、胚胎培养及移植成绩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 各品系小鼠新鲜精子的IVF率 15 1%~ 87 9% ,冻融精子的IVF率 8%~ 80 % ;冷冻胚胎的复苏率4 2 6 %~ 83 9% ;冻融胚胎移植后的产仔率在 17 8%~ 5 1 8%。结论 遗传背景不同的小鼠体外受精率、冷冻胚胎复苏率和胚胎移植的产仔率差异有显著性。但同一品系两个实验室间的新鲜精子的IVF率、冷冻胚胎的复苏率及移植产仔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冻融精子的体外受精率CARD明显高于SLAC(P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系 小鼠 体外受精 胚胎移植 精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过度激活与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肖世金 赵爱民 鲍世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建立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RSA)小鼠模型,探讨补体在自身免疫型RS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子宫注射人β2GP-1免疫Balb/c小鼠(子宫β2GP-1注射组,n=15);分别以子宫无关蛋白注射组(n=6)、子宫佐剂注射组(n=13)、子宫生理盐水(NS)... 目的建立自身免疫型复发性流产(RSA)小鼠模型,探讨补体在自身免疫型RS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子宫注射人β2GP-1免疫Balb/c小鼠(子宫β2GP-1注射组,n=15);分别以子宫无关蛋白注射组(n=6)、子宫佐剂注射组(n=13)、子宫生理盐水(NS)注射组(n=10)及正常未孕组(n=10)、正常妊娠组(n=15)作为对照。比较各组小鼠胚胎丢失率、胎盘平均质量、外周血补体C3浓度及胎盘组织衰变加速因子(DAF)的质量浓度。结果子宫β2GP-1注射组小鼠胚胎丢失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和各子宫注射对照组(P<0.05),胎盘平均质量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和各子宫注射对照组(P<0.05),外周血补体C3水平和胎盘组织DAF的质量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和各子宫注射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子宫注射人β2GP-1的方法可诱导建立符合自身免疫型RSA临床特征的小鼠模型,补体系统过度激活可能是自身免疫型RSA的发病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自身免疫 动物模型 β2GP-1 补体C3 衰变加速因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