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子力显微镜及在膜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卞晓锴 陆晓峰 施柳青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6-40,共5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新型的观测仪器的出现为研究提供了先进的手段 .介绍了原子力显微镜的基本探测原理及在膜科学技术中的应用 ,由于原子力显微镜具有空前的高分辨率 ,为其在膜的表面形态与结构等的观测方面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膜科学 应用 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质子微探针研究上海吴淞空气含铅颗粒物来源 被引量:6
2
作者 岳伟生 李晓林 +2 位作者 李燕 王永其 张桂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14-617,共4页
为了解空气中铅的来源,用质子微探针测量了上海市吴淞地区空气PM10环境监测样品,用微束质子激发单颗粒X射线能谱“指纹结合模式识别技术研究了该地区铅污染的来源.结果表明,该地区含铅颗粒物主要来源于钢铁工业(48%)、汽车尾气(25%)和... 为了解空气中铅的来源,用质子微探针测量了上海市吴淞地区空气PM10环境监测样品,用微束质子激发单颗粒X射线能谱“指纹结合模式识别技术研究了该地区铅污染的来源.结果表明,该地区含铅颗粒物主要来源于钢铁工业(48%)、汽车尾气(25%)和土壤尘(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微探针 大气颗粒物铅 单颗粒来源 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操纵病毒的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胡钧 张志鸿 +2 位作者 欧阳振乾 陈圣福 李民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5-177,共3页
人工操纵生物大分子是目前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我们利用改进的“分子梳”方法,首次实现了复杂的体系———一种线性噬菌体病毒的人工拉直与定向.这种操纵是在大面积平整的固体表面实现的,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拉直前后的病毒进... 人工操纵生物大分子是目前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我们利用改进的“分子梳”方法,首次实现了复杂的体系———一种线性噬菌体病毒的人工拉直与定向.这种操纵是在大面积平整的固体表面实现的,并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拉直前后的病毒进行了观察与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操纵 病毒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研究Pb^(2+)在黑云母表面吸附的形貌 被引量:3
4
作者 谭文峰 刘永红 +4 位作者 李学垣 吴金明 董元彦 胡钧 汪颖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976-977,i014,共3页
关键词 土壤学 PB^2+ 离子吸附 形态 表面吸附 吸附动力学 应用 形貌 化学现象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能重离子核反应的碎裂、集体流和其同位旋效应 被引量:2
5
作者 马余刚 张虎勇 沈文庆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99-129,共31页
本文总结了中能重离子核反应的一般特征及热核反应与衰变过程的动力学、热力学和化学 (同位旋组分 )效应。尤其是 ,综合了作者在当前中能重离子核物理研究热点 ,如多重碎裂、“颈”发射、集体流及其同位旋物理等这些方面的系统性工作 ,... 本文总结了中能重离子核反应的一般特征及热核反应与衰变过程的动力学、热力学和化学 (同位旋组分 )效应。尤其是 ,综合了作者在当前中能重离子核物理研究热点 ,如多重碎裂、“颈”发射、集体流及其同位旋物理等这些方面的系统性工作 ,作了较为完整深入的介绍 ,最后我们还对当前中能重离子核物理的发展前景作了扼要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碎裂 “颈”发射 集体流体 同位旋效应 中能重离子核反应 重离子碰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原子力显微镜研究核糖体RNA的二级结构 被引量:1
6
作者 吴晓华 刘望夷 +1 位作者 徐磊 李民乾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30-435,共6页
通过反复冻融的方法使核糖体在低温下瓦解 ,制备了rRNA ,不经抽提、变性和染色处理就能使rRNA在云母表面上较好地分散 .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 ,发现rRNA分子呈多分支的棒状结构 ,且有很好的规律性 .根据RNAs的大小和形状可将其分... 通过反复冻融的方法使核糖体在低温下瓦解 ,制备了rRNA ,不经抽提、变性和染色处理就能使rRNA在云母表面上较好地分散 .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观察 ,发现rRNA分子呈多分支的棒状结构 ,且有很好的规律性 .根据RNAs的大小和形状可将其分为三种 ,它们分别与计算机所预测的2 8S 5 8S、 1 8S、 5SrRNA的二级结构相似 .我们得到的 2 8S 5 8S、 1 8S、 5 8S、 5SrRNAs的结构信息 ,支持基于热力学考虑推测的rRNAs的二级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糖体RNA 二级结构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低能原子和分子离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实验装置
7
作者 潘浩昌 朱德彰 +3 位作者 杨国华 陈寿面 曹建清 徐洪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87-187,共1页
低能原子和分子离子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是表面物理和表面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低能离子放射(LETS)已逐渐成为一种表面成分和表面晶格结构的分析工具。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分子表面散射已在表面科学领域开拓了很多令人兴趣的重要研究课题... 低能原子和分子离子与固体表面的相互作用是表面物理和表面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低能离子放射(LETS)已逐渐成为一种表面成分和表面晶格结构的分析工具。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分子表面散射已在表面科学领域开拓了很多令人兴趣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国内还尚未开展这类工作。本文将介绍我们建立的国内第一个低能原子和分子离子与固体表面相互作用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个低能离子源系统和一个超高真空靶室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离子 表面相互作用 表面散射 晶格结构 表面物理 电子碰撞 靶室 离子源 表面吸附 低能离子散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火焰原子吸收测定血清中的铝 被引量:1
8
作者 何世玉 张薇薇 +1 位作者 汪关煜 朱萍 《分析测试通报》 CSCD 1991年第2期64-67,共4页
用无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血清中的铝,样品用高纯水十倍稀释后,用标准加入法进行测定,不需使用基体改进剂和氘灯扣除背景。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用含铝20ng/ml的一份十倍稀释血清样,重复测十次,变异系数5%左右。
关键词 血清 测定 原子吸收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力显微镜在α-Synuclein积聚和解聚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唐琳 李洪涛 +5 位作者 杜海宁 吉丽娜 张峰 李民乾 胡红雨 胡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研究α Synuclein蛋白纤维的积聚和解聚过程对于帕金森症等神经退化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α Synuclein的积聚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了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对已经积聚形成的α Synuclein纤维在溶液中的解... 研究α Synuclein蛋白纤维的积聚和解聚过程对于帕金森症等神经退化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α Synuclein的积聚过程的不同阶段进行了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对已经积聚形成的α Synuclein纤维在溶液中的解聚过程进行了原位观察。实验结果表明 :α Synuclein积聚过程包括单体→寡聚体→短纤维→长纤维这几个阶段 ;而α Synuclein纤维在浓度降低的情况下 ,会发生解聚 ,解聚是从纤维的中间发生断裂开始 ,经过一段时间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力显微镜 α—Synuclein 神经退化性疾病 帕金森氏综合症 积聚 解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新型物理水凝胶结构的AFM和SEM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赵艺强 明伟华 +4 位作者 胡建华 府寿宽 李民乾 陈圣福 熊启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984-986,共3页
凝胶材料是生物系统的重要组成物质,在生物模拟、仿生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最近凝胶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1,2],高分子凝胶体系的研究也得到深入开展[3,4].在智能水凝胶、凝胶特性基础研究和医用凝胶材料等领域已取得了... 凝胶材料是生物系统的重要组成物质,在生物模拟、仿生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最近凝胶方面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1,2],高分子凝胶体系的研究也得到深入开展[3,4].在智能水凝胶、凝胶特性基础研究和医用凝胶材料等领域已取得了较大进展.高分子凝胶就是由液体与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粒子 物理水凝胶 原子力显微镜 扫描电镜 聚合物 PMMA PEMA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辐照接枝改性研究 被引量:38
11
作者 陆晓峰 汪庚华 +2 位作者 梁国明 刘光全 王彬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8年第6期54-57,共4页
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经Co60辐照,接枝乙烯基单体,再经磺化,成为磺化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研究了辐照剂量、接枝时间对接枝率的影响和磺化反应的条件等.试验表明,改性后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性增强.此外,还讨论了膜改性的机理.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辐照接枝 改性 超滤膜 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技术在制药工业中除热原的应用 被引量:24
12
作者 楼福乐 毛伟钢 +3 位作者 陆晓峰 梁国明 陆文达 黄梅菊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9年第3期8-12,共5页
介绍了热原的本质,它的定量表示及测定方法.随着膜分离技术的快速发展,采用超滤法去除注射药液中的热原已在医药行业实际应用.列举了国外多项应用实例。
关键词 热原 超滤 卷式 超滤装置 膜分离 过滤 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酸性硅溶胶的制备技术 被引量:17
13
作者 许念强 顾建祥 +1 位作者 罗康 郑松保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12-515,共4页
提供了一种制备高浓度、低黏度酸性硅溶胶的工艺方法 ,研究了二氧化硅粒径大小对酸性硅溶胶的稳定性及黏度的影响作用 ,得出要制备高浓度。
关键词 高浓度 酸性硅溶胶 制备 二氧化硅 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缩聚法制备聚酰胺复合纳滤膜——I.复合纳滤膜的制备及其结构 被引量:10
14
作者 翟晓东 陆晓峰 +3 位作者 梁国明 张仪 许振良 王彬芳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43-647,676,共6页
利用界面缩聚法制备聚酰胺复合纳滤膜 ,并系统地研究了单体浓度、单体种类、酸吸收剂浓度、乳化剂及基膜等因素对纳滤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制得的复合纳滤膜在 0 .6MPa的操作压力下 ,对 1 g/L的 PEG60 0、Na2 SO4 溶液截留率分别达到 ... 利用界面缩聚法制备聚酰胺复合纳滤膜 ,并系统地研究了单体浓度、单体种类、酸吸收剂浓度、乳化剂及基膜等因素对纳滤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制得的复合纳滤膜在 0 .6MPa的操作压力下 ,对 1 g/L的 PEG60 0、Na2 SO4 溶液截留率分别达到 90 %和 95 % ,通量为 45 L /( m2 · h) ,同时结合接触角测定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对纳滤膜表面的测定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缩聚法 聚酰胺复合纳滤膜 制备 膜结构 分离性能 表面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复合膜的制备 被引量:16
15
作者 卞晓锴 施柳青 +1 位作者 梁国明 陆晓峰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14,22,共4页
以亲水性的聚乙烯醇为原料,采用机械涂敷法制备复合纳滤膜.考查了基膜、聚乙烯醇的浓度、交联剂的浓度及配比、涂层厚度、交联时间以及热处理等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终制备条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 以亲水性的聚乙烯醇为原料,采用机械涂敷法制备复合纳滤膜.考查了基膜、聚乙烯醇的浓度、交联剂的浓度及配比、涂层厚度、交联时间以及热处理等对膜分离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终制备条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在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00的基膜上,通过5%的聚乙烯醇溶液与1%的戊二醛的交联反应,研制了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600的PVA复合纳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复合膜 制备方法 机械涂敷法 浓度 交联剂 亲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液界面纳米气泡的研究 被引量:16
16
作者 张雪花 楼柿涛 +3 位作者 张志祥 张晓东 孙洁林 胡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6-141,共6页
在经典热力学理论中 ,室温下水中纳米气泡被认为是不能稳定存在的。近年来随着对疏水表面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现象暗示固液界面存在纳米气泡 ,并引起疏水长程作用力。目前直接探测固液界面纳米气泡的最有力手段是AFM ,但它只能观察... 在经典热力学理论中 ,室温下水中纳米气泡被认为是不能稳定存在的。近年来随着对疏水表面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现象暗示固液界面存在纳米气泡 ,并引起疏水长程作用力。目前直接探测固液界面纳米气泡的最有力手段是AFM ,但它只能观察纳米气泡的形貌 ,无法对其进行直接定性 ,很有必要提供纳米气泡存在和来源的更直接证据。在云母表面进行乙醇和水替换形成纳米气泡 ,从成像条件和脱气对纳米气泡的影响两方面进行系统研究。不同成像模式和成像条件下AFM观察到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观察到的就是纳米气泡。脱气实验结果表明 ,经脱气后乙醇和水形成纳米气泡的数量和概率明显降低 ,表明乙醇和水中溶解的气体是纳米气泡的来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界面 纳米气泡 醇水替换 原子立显微镜 成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谷物淀粉糊化过程中形态变化的显微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刘钟栋 郭云昌 +5 位作者 安红杰 王化斌 卢奎 路飞 李振兴 胡钧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1-135,共5页
谷物淀粉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目前 ,在淀粉变性工艺中许多淀粉都是在淀粉未糊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 ,在水中即使未达到糊化温度 ,淀粉也应有所变化 ,否则有些结果将无法解释。因此 ,本研究首先利用扫描电... 谷物淀粉现在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目前 ,在淀粉变性工艺中许多淀粉都是在淀粉未糊化的条件下进行的。大量的工程实践证明 ,在水中即使未达到糊化温度 ,淀粉也应有所变化 ,否则有些结果将无法解释。因此 ,本研究首先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糊化的淀粉颗粒在水中的形态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发现未糊化的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随温度的上升 ,淀粉颗粒膨胀 ,而且糊化的玉米淀粉在随温度上升 ,内部结构变化 ,颗粒内出现网状结构 ,马铃薯淀粉在达到糊化温度以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物淀粉 淀粉糊化 扫描电子显微镜 分辨力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粒径对酸性硅溶胶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许念强 顾建祥 +1 位作者 罗康 郑松保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2-645,共4页
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纳米二氧化硅粒径对酸性硅溶胶稳定性、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二氧化硅粒径的增加,酸性硅溶胶的稳定性及粘度均得到较好的改善,提高纳米二氧化硅的粒径对制备高浓度、低粘度的酸性硅溶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酸性硅溶胶 粒径 稳定性 二氧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反渗透—电渗析组合工艺处理放射性废水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陆晓峰 楼福乐 +3 位作者 毛伟钢 梁国明 李国祯 刘光全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7-31,共5页
介绍用超滤—反渗透—电渗析组合工艺处理放射化学实验室排出的低水平放射性废水。叙述了内压管式超滤器、中空纤维反渗透器及电渗析器在废水处理中的脱盐,去污等效果,及两种清洗方法对超滤膜通量恢复的比较等。由“三膜”组合工艺组成... 介绍用超滤—反渗透—电渗析组合工艺处理放射化学实验室排出的低水平放射性废水。叙述了内压管式超滤器、中空纤维反渗透器及电渗析器在废水处理中的脱盐,去污等效果,及两种清洗方法对超滤膜通量恢复的比较等。由“三膜”组合工艺组成的 URE 流程去污因子高达3.2×10~3,为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废水 超滤膜 反渗透 电渗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滤膜的吸附污染研究 被引量:49
20
作者 陆晓峰 陈仕意 +1 位作者 刘光全 王彬芳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1997年第1期37-41,共5页
研究了五种不同材料、不同的亲水性、孔径相当的超滤膜及同种材料、四种不同孔径的超滤膜受蛋白污染的情况.研究表明,亲水性好的膜受蛋白的污染小。
关键词 超滤膜 过滤 膜分离 吸附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