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7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无机盐制备氧化铝纳米粉及其物理化学的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曾文明 陈念贻 +3 位作者 归林华 王浚 高濂 郭景坤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887-892,共6页
本文以廉价的分析纯AlCl3.6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冷冻干燥法制备出γ-AlOOH(Boehmite)粉料.经500和1100℃下煅烧,分别制得平均粒径6和30um的γ-和α-Al2O3纳米粉.同时,作出了Al-H2O系25和90℃时的电位~pH图,并采用Temkin-Sc... 本文以廉价的分析纯AlCl3.6H2O为原料,采用溶胶-冷冻干燥法制备出γ-AlOOH(Boehmite)粉料.经500和1100℃下煅烧,分别制得平均粒径6和30um的γ-和α-Al2O3纳米粉.同时,作出了Al-H2O系25和90℃时的电位~pH图,并采用Temkin-Schwarzman方法和回归分析手段,对Al(OH)3热分解过程进行了热力学分析·Al-H2O系的电位~pH图和Al(OH)3热分解的热力学分析,为γ-AlOOH溶胶的形成和γ-AlOOH粉料的热处理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盐 氧化铝 物理化学 纳米粉末 陶瓷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红霉素产生菌诱变高产菌株及其机理初步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陈宇 林梓鑫 +5 位作者 张峰 毛应俊 柳襄怀 汤建中 朱卫民 黄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410-414,441,共6页
用40~60keV、剂量1×1011~5×1014ions/cm2的N+离子注入红霉素产生菌后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在一定范围内红霉素产生菌的正向突变分布百分数与离子注入剂量正相关,离子注入后红霉素产生菌的菌落... 用40~60keV、剂量1×1011~5×1014ions/cm2的N+离子注入红霉素产生菌后可产生可遗传的变异,在一定范围内红霉素产生菌的正向突变分布百分数与离子注入剂量正相关,离子注入后红霉素产生菌的菌落形态和孢子颜色发生变化,经筛选得到了高产突变菌株,摇瓶发酵表明高产突变菌株产量可提高20%以上。与紫外线诱变相比,离子注入诱变具有突变范围广和突变程度高的特点。ESR测试表明离子注入产生的自由基对生物效应基本上无影响,离子注入生物效应主要应由注入离子与生物分子的直接作用引起。对离子注入诱变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红霉素产生菌 突变 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注入微生物的生物效应研究 被引量:32
3
作者 陈宇 林梓鑫 +4 位作者 张峰 柳襄怀 汤建中 朱卫民 黄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15-419,共5页
用40keV、60keV的N+离子束对红霉素产生菌进行了离子注入,发现菌株存活率随注入剂量的增加呈指数衰减,并拟合了存活率—剂量公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离子注入导致了红霉产生菌孢子的表面损伤。用100keVAs+注入大... 用40keV、60keV的N+离子束对红霉素产生菌进行了离子注入,发现菌株存活率随注入剂量的增加呈指数衰减,并拟合了存活率—剂量公式。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离子注入导致了红霉产生菌孢子的表面损伤。用100keVAs+注入大肠埃希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对注入离子在其体内分布进行了Rutherford背散射测量和理论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离子注入 存活率 红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MCW毫米波雷达中频滤波器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盛怀茂 李玉芳 +3 位作者 夏冠群 孙晓玮 李洪芹 金昶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72-476,共5页
针对寄生调幅是影响 FMCW毫米波雷达作用距离的重要因素 ,讨论了中频滤波器在 FMCW毫米波雷达系统中的作用 ,研究了滤波器性能与雷达作用距离的关系 .根据分析表明 ,对中频滤波器进行了 CAD优化 。
关键词 寄生调幅 中频滤波器 FMCW毫米波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电极研究进展 被引量:34
5
作者 袁安保 张鉴清 曹楚南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3-59,共7页
碱性镍蓄电池中镍正极的研究和应用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 ,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些年随着MH Ni电池的成功开发和应用 ,作为MH Ni电池中容量限制电极的镍电极又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综述了镍电极活性物质的... 碱性镍蓄电池中镍正极的研究和应用已有一个世纪的历史 ,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际应用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些年随着MH Ni电池的成功开发和应用 ,作为MH Ni电池中容量限制电极的镍电极又受到人们的极大关注。综述了镍电极活性物质的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氢氧化镍的制备 ,镍电极的热力学与动力学 ,镍电极添加剂和制备工艺方面的研究、应用和发展状况。在应用方面重点综述了镍电极添加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电极 电化学性能 碱性蓄电池 MH-NI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铁氧体纳米晶的磁性及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姜继森 高濂 +3 位作者 杨燮龙 郭景坤 J.Z.Jiang 沈鸿烈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93-595,共3页
通过高能球磨方法由α-Fe2O3+ZnO混合粉体制得的Zn铁氧体纳米晶具有非正型分布的尖晶石结构,表现为亚铁磁性,其比饱和磁化强度σs=16.4emu/g。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可以使Zn铁氧体的结构向正型分布转变;使其磁性向顺磁性转变。
关键词 ZN铁氧体 纳米晶 高能球磨 磁性 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电容”电化学电容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28
7
作者 王晓峰 解晶莹 +1 位作者 孔祥华 刘庆国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B05期166-170,190,共6页
电化学电容是一种与电池和传统的电容都不同的新型储能器件。电化学电容具有比传统的物理电容高 2 0~ 2 0 0倍以上的质量比电容。研究证明 ,电化学电容所具有的大容量是由于电极表面的双电层电容和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准电容”的共同... 电化学电容是一种与电池和传统的电容都不同的新型储能器件。电化学电容具有比传统的物理电容高 2 0~ 2 0 0倍以上的质量比电容。研究证明 ,电化学电容所具有的大容量是由于电极表面的双电层电容和氧化还原反应导致的“准电容”的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般利用前者储存能量的电容器被称为“双电层电容” ,后者被称为“超电容”。系统地介绍了电化学电容器的广泛应用、发展历史、储能机理 ,以及它与电池、传统物理电容的区别 ,并详细地综述了“超电容”电容器电极活性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电容 超电容 准电容 电化学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合成Ti-O薄膜对热解碳生物材料表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黄楠 杨萍 +9 位作者 曾晓兰 刘志农 柳襄怀 张峰 郑志宏 周祖尧 奚廷斐 田文华 王春仁 雷学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9-205,共7页
采用离子束增强沉积在低温各向同性热解碳表面进行了Ti-O薄膜合成研究,获得了化学计量比及非化学计量比的TiO2薄膜,采用动态凝血时间测定、血小板粘附行为研究、全血动态接触研究、溶血率测定等方法进行了血液相容性评价,用... 采用离子束增强沉积在低温各向同性热解碳表面进行了Ti-O薄膜合成研究,获得了化学计量比及非化学计量比的TiO2薄膜,采用动态凝血时间测定、血小板粘附行为研究、全血动态接触研究、溶血率测定等方法进行了血液相容性评价,用声发射薄膜结合力测定、针盘磨损试验及显微硬度分析研究了热解碳表面薄膜的力学性质。研究表明,经Ti-O薄膜沉积,热解碳的血液相容性和表面力学性质获得了改善,提出了血液相容性机理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 热解碳 生物材料 血液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刚石粉末淀积层的场发射特性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周江云 徐静芳 +1 位作者 茅东升 柳襄怀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30-333,共4页
采用电镀方法和直接刷涂的方法在钨针衬底和硅衬底上沉积高压合成的金刚石粉末形成冷阴极。将这种冷阴极与荧光阳极组成真空二极管结构。通过该结构电流 电压特性的测量和发光特性的观察研究了金刚石粉末冷阴极的电子场发射性能。实验... 采用电镀方法和直接刷涂的方法在钨针衬底和硅衬底上沉积高压合成的金刚石粉末形成冷阴极。将这种冷阴极与荧光阳极组成真空二极管结构。通过该结构电流 电压特性的测量和发光特性的观察研究了金刚石粉末冷阴极的电子场发射性能。实验显示 ,这些冷阴极都具有很高的电子发射能力 ,最低开启场强达到3 2 5V/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粉末 场发射 电导调制效应 热电正反馈 电镀法 直接刷涂法 点状场发射 冷阴极制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MgO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符晓荣 宋志棠 +2 位作者 多新中 林成鲁 武光明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828-832,共5页
以硝酸镁为起始原料,胶棉液为添加剂,在Si(100)衬底上成功地制备MgO薄膜,结果表明,胶棉液是形成MgO溶胶的关键组份;薄膜的晶体结构与胶棉液的含量及退火温度有关.同时,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 以硝酸镁为起始原料,胶棉液为添加剂,在Si(100)衬底上成功地制备MgO薄膜,结果表明,胶棉液是形成MgO溶胶的关键组份;薄膜的晶体结构与胶棉液的含量及退火温度有关.同时,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透射电镜(TEM)对薄膜的微观结构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溶胶凝胶法 纳米级 氧化镁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Cl-NaBr系熔盐溶液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黄世萍 马彦会 +2 位作者 唐波 徐桦 陈念贻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1045-1048,共4页
Molecular dynamics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study NaCl-NaBr molten salt mixture, as one of the simplest examples of common cation molten salt system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some Cl- and Na+ ions in NaCl-NaBr mixture t... Molecular dynamics method has been used to study NaCl-NaBr molten salt mixture, as one of the simplest examples of common cation molten salt systems. It has been found that some Cl- and Na+ ions in NaCl-NaBr mixture tend to form denser ionic clusters, while the Br- ions distribute in the spaces between the Na Cl clusters. The number of ions with No ≤3 increases in the mixing process between NaCl and NaBr melts. The internal energy data of NaCl, NaBr and NaCl-NaBr (1:1) melts estimated by the molecular dynamic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estimated by Born-Haber cycle. These internal energy data indicate that the mixing process between NaCl and NaBr melts is slightly endothermic. This is chiefly due to the increase of the short-range repulsion energy between Na+ ions and halide an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化钠 熔盐溶液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镍超电容器的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晓峰 孔祥华 +1 位作者 刘庆国 解晶莹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19-222,共4页
使用传统的水解方法制备了氢氧化镍胶体 ,在 30 0℃下进行烧结处理后得到具有特殊材料微结构以及表面特性的超细氧化镍材料 ,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材料制备的电极具有典型的电容性能 ,“准电容”比容量达到 2 40F/ g以上 ,优于普通的双电层... 使用传统的水解方法制备了氢氧化镍胶体 ,在 30 0℃下进行烧结处理后得到具有特殊材料微结构以及表面特性的超细氧化镍材料 ,电化学方法证明该材料制备的电极具有典型的电容性能 ,“准电容”比容量达到 2 40F/ g以上 ,优于普通的双电层电容器活性炭电容材料比容量 ,恒流充放电实验证明使用该材料制备的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大电流充放电性能以及循环寿命 ,是一种极具有发展潜力的储能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镍超电容器 电化学电容 蓄电池 充电 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源低能离子束辅助沉积类金刚石薄膜摩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13
作者 朱宏 柳襄怀 +3 位作者 任琮欣 邹世昌 刘惠文 张绪寿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8-125,共8页
目前,制各类金刚石薄膜的方法很多,然而其中的多数在沉积过程中都需要基体具有比较高的温度,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耐温性能较差的材料造成损伤,或使机械零部件发生变形和尺寸变化.因此,利用单源低能离子束辅助沉积法制备了非晶碳薄... 目前,制各类金刚石薄膜的方法很多,然而其中的多数在沉积过程中都需要基体具有比较高的温度,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对耐温性能较差的材料造成损伤,或使机械零部件发生变形和尺寸变化.因此,利用单源低能离子束辅助沉积法制备了非晶碳薄膜,并且利用喇曼光谱和俄歇电子能谱研究了薄膜的结构,发现其为无定形的类金刚石薄膜,薄膜中的碳原子成键主要是sp2杂化键.研究表明,随着离子能量和束流的增大,薄膜的显微硬度、摩擦系数和寿命都增大.由于这种方法制备的类金刚石薄膜的含氢量较少,膜中sp2杂化键较多,性能更接近于石墨,故其摩擦性能较好.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类金刚石簿膜结构和在改进磁盘表面耐磨保护涂层等薄膜润滑性能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辅助沉积 类金刚石薄膜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HMO和模式识别法研究芬太尼衍生物的构效关系 被引量:9
14
作者 陆文聪 阎立诚 +2 位作者 朱友成 陈凯先 陈念贻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1305-1307,共3页
自Hansch等创立QSAR法以来,药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已获得较大的进展。本文将模式识别法用于芬太尼衍生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将该类药物的分子结构看作与生物活性具有对应关系的表现形式——模式,以药物分子结构中有关取代基的多个量子化学参... 自Hansch等创立QSAR法以来,药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已获得较大的进展。本文将模式识别法用于芬太尼衍生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将该类药物的分子结构看作与生物活性具有对应关系的表现形式——模式,以药物分子结构中有关取代基的多个量子化学参数为数量化的模式向量成分。将已知生物活性的药物作为模式识别训练点,则所得模式识别分类图反映了该类药物的生物活性与其量子化学结构特征参数间的统计学意义的关系。它既可用来探寻高效药物的结构参数,又能预测新设计药物生物活性的等级或类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芬太尼衍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体生长过程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柳 程兆年 唐鼎元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10-116,共7页
本文采用晶液两层构型方法,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RbCl和βBaB2O4(BBO)两种晶体的生长过程。模拟RbCl的晶体生长,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结晶时固液界面的运动过程,表明对于简单离子晶体,FumiTosi势和由宏... 本文采用晶液两层构型方法,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RbCl和βBaB2O4(BBO)两种晶体的生长过程。模拟RbCl的晶体生长,可以清晰地观察到结晶时固液界面的运动过程,表明对于简单离子晶体,FumiTosi势和由宏观压缩模量得到的势参数很好的反映了离子间相互作用。BBO的晶体生长模拟使用与RbCl模拟相同的方法,随着经验性的简单约束条件的增加,熔体中(B3O6)环增多。当使用(B3O6)环束缚约束时,实现了BBO晶体模拟生长。模拟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模拟 晶体生长 硼酸钡 氯化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含铜宫内节育器腐蚀的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乃欣 张承典 薛华实 《腐蚀与防护》 CAS 1999年第5期222-225,共4页
用电化学极化电阻法、电偶测试以及XRD、SEM、STM等实验技术研究了铜在模拟宫腔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发现铜的纯度基本上不影响它的腐蚀速度;介质的pH对铜的腐蚀起重要作用;在某一氧分压下腐蚀速度出现极大.铜的腐蚀产物有表面的Cu_2O,... 用电化学极化电阻法、电偶测试以及XRD、SEM、STM等实验技术研究了铜在模拟宫腔液中的腐蚀行为.研究发现铜的纯度基本上不影响它的腐蚀速度;介质的pH对铜的腐蚀起重要作用;在某一氧分压下腐蚀速度出现极大.铜的腐蚀产物有表面的Cu_2O,还有溶液中的铜离子,后者对避孕起作用,添加消炎痛和左旋18-甲基炔诺酮基本上不改变铜的腐蚀行为.铜与不锈钢接触偶合时,通常情况下铜为阳极,它的腐蚀受到加速;但有时候不锈钢受到活化成为阳极,反而抑制了铜的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蚀 宫内节育器 不锈钢 接触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单粒子事件故障注入系统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华旺 刘海涛 杨根庆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7-60,共4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内存故障注入和总线故障注入相结合的单粒子事件故障注入系统.首先介绍了故障注入系统的功能及框架,然后以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为前提,对实现故障注入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本文介绍的故障注入...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内存故障注入和总线故障注入相结合的单粒子事件故障注入系统.首先介绍了故障注入系统的功能及框架,然后以通用性和可扩展性为前提,对实现故障注入器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测试结果表明。利用本文介绍的故障注入系统,具有成本低、通用性强、故障注入方便快捷、全动态实时和定量注入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粒子事件 故障注入系统 测试 容错 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离子束技术改善材料电子发射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柳襄怀 朱宏 +2 位作者 郑志宏 刘炎源 吴静贤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9-91,共3页
本文用离子束技术,使铜网的二次电子发射系数降低,场发射性能得到改善,钼网的"栅发射"得到抑制。测量并讨论了逸出功变化对电子发射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离子束技术是改善材料电子发射性能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 离子束技术 电子发射特性 逸出功 电真空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Mo超晶格薄膜的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戈扬 张流强 +3 位作者 许俊华 吴亮 李鹏兴 顾明元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27,共4页
纳米多层膜因常出现物理或力学性能的异常而成为薄膜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XRD和TEM技术研究了W/Mo纳米多层膜微结构。结果表明,W和Mo由于同为体心立方结构,且晶格常数相近,由它们交互重叠形成的纳米多层膜具有柱状晶穿... 纳米多层膜因常出现物理或力学性能的异常而成为薄膜研究的热点之一。采用XRD和TEM技术研究了W/Mo纳米多层膜微结构。结果表明,W和Mo由于同为体心立方结构,且晶格常数相近,由它们交互重叠形成的纳米多层膜具有柱状晶穿过调制界面外延生长的结构特征,形成多晶超晶格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多层膜 超晶格 磁控溅射 钨钼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结晶制〔Co/Pt〕_n(n≥50)超晶格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印仁和 曹为民 +4 位作者 郭也平 计慧芬 周天键 秦勇 王葛亚 《电化学》 CAS CSCD 1997年第3期252-257,共6页
用电结晶法制取了〔Co(2.5nm)/Pt(2.5nm)〕n(n=50)超晶格.通过控制过电位以控制多层膜的生长.应用了具有高空间实分解能的反射电子显微镜法(REM)直接观察Pt(Ⅲ)面上的原子台阶以及在Pt(Ⅲ)上... 用电结晶法制取了〔Co(2.5nm)/Pt(2.5nm)〕n(n=50)超晶格.通过控制过电位以控制多层膜的生长.应用了具有高空间实分解能的反射电子显微镜法(REM)直接观察Pt(Ⅲ)面上的原子台阶以及在Pt(Ⅲ)上的Co的生长方式,发现在高过电位E=-1.15V(vs.Hg/Hg2SO4)下Co以三维生长方式成膜.用小角度X射线衍射法证实在Pt(Ⅲ)面上确实形成了人工超晶格,其周期d=5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结晶 多层膜 金属多层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