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52篇文章
< 1 2 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50周年所庆公告
1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F0004-F0004,共1页
2008年10月,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简称空间中心)将迎来50华诞。值此喜。迎所庆之际,我们谨向多年来关心和支持空间中心发展的各级领导、海内外所友、社会各界人士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谢!
关键词 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 公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空间科学与应用若干领域的进展
2
作者 姜景山 《遥感信息》 CSCD 1994年第4期8-11,共4页
中国空间科学与应用若干领域的进展姜景山中科院空间中心几十年来,中国在发展空间技术的同时,十分重视空间科学及应用研究,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把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放在重要位置上。重点发展空间物理、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空间材料... 中国空间科学与应用若干领域的进展姜景山中科院空间中心几十年来,中国在发展空间技术的同时,十分重视空间科学及应用研究,特别是近几年,国家把空间科学及其应用放在重要位置上。重点发展空间物理、微重力科学、空间生命、空间材料等基础性科学,同时在遥感、空间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科学 姜景山 空间物理 空间材料 应用研究 空间中心 空间信息 灾害监测 微重力试验 科学探测
全文增补中
半导体探测器及其在空间科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小兵 谭继廉 +11 位作者 张金霞 卢子伟 鲍志勤 李存璠 王柱生 凤莹 许金兰 朱光武 王世金 梁金宝 沈思忠 高萍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77-379,364,共4页
阐述了空间辐射环境监测的意义 ,描述了由半导体探测器组成的望远镜系统在空间科学中的应用 。
关键词 半导体探测器 空间科学 应用 地球辐射带 空间带电粒子探测器 空间辐射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次分析法在空间科学工程立项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廖方宇 阮祖启 +1 位作者 邓心安 严湘赣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19,共5页
通过对科研项目评估方法的系统研究,对空间科学和空间科学工程项目的内在特性进行了分析,对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估方法应用进行了分析,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空间科学工程项目立项建立了5个一级评估指标,13个二级评估指标、41个三级评估指标体... 通过对科研项目评估方法的系统研究,对空间科学和空间科学工程项目的内在特性进行了分析,对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评估方法应用进行了分析,应用层次分析法对空间科学工程项目立项建立了5个一级评估指标,13个二级评估指标、41个三级评估指标体系,判断矩阵和模型,并应用实例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空间科学工程 项目立项 项目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炉”技术及其在空间科学实验中的应用
5
作者 江国健 庄汉锐 +4 位作者 张擎雪 李文兰 张宝林 王锦昌 李懋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85-390,共6页
论述了自蔓延高温合成(SHS)化学炉的形成、特点及其在空间实验和材料制备中的应用,着重讨论了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微重力 化学炉 空间科学实验 材料制备 应用 燃烧合成 空间实验热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S技术在空间科学实验中,特别是在空间制备材料中的应用
6
作者 江国健 庄汉锐 +4 位作者 王本民 张擎雪 李文兰 张宝林 李懋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9-11,61,共4页
论述了自蔓延高温合成(SHS)技术在空间制备材料中的应用,着重讨论了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和解决途径。
关键词 自蔓延高温合成 微重力 材料制备 空间材料 SHS技术 空间科学试验 燃烧合成 热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天文观测的空间科学卫星任务规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吴海燕 孟新 +1 位作者 张玉珠 李立钢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61-568,共8页
面向天文观测的空间科学卫星任务规划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通过对天文观测类卫星的任务规划要素及约束条件进行抽象,建立了面向天文观测的多目标任务规划问题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NSGA-II的多目标观测任务规划算法,并通过... 面向天文观测的空间科学卫星任务规划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通过对天文观测类卫星的任务规划要素及约束条件进行抽象,建立了面向天文观测的多目标任务规划问题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基于NSGA-II的多目标观测任务规划算法,并通过实例进行了实验及结果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天文观测类卫星不同规模的任务规划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科学卫星 任务规划 多目标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科学实验柜被动式减振系统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珂 顾逸东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70-476,共7页
载人航天二期我国将发展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将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国际空间站和我国神舟飞船实际微重力水平测量结果表明,需采取必要的减振措施才能满足特殊科学实验要求,鉴于此对空间科学实验柜被动式减振系统进行了研究... 载人航天二期我国将发展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将开展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国际空间站和我国神舟飞船实际微重力水平测量结果表明,需采取必要的减振措施才能满足特殊科学实验要求,鉴于此对空间科学实验柜被动式减振系统进行了研究和设计.根据空间科学实验柜在载人航天器内的实际安放状态,对其进行了减振布局.将实验柜本身作为刚体,建立6自由度的减振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在ADAMS中建立了空间科学实验柜及减振系统三维实体模型,对减振系统进行仿真,得出系统时域、频域及随机输入下的响应特性.对减振系统参数进行优化,提高了系统的减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式减振系统 微重力 固有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式计算的空间科学卫星数据实时处理 被引量:14
9
作者 孙小涓 石涛 +3 位作者 胡玉新 佟继周 李冰 宋峣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63-1568,共6页
针对空间科学卫星探测数据的实时处理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计算框架的空间科学卫星数据实时处理方法。首先,根据空间科学卫星数据处理特点对数据流进行抽象分析;然后,对各处理单元的输入输出数据结构进行重新定义;最后,基... 针对空间科学卫星探测数据的实时处理要求越来越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计算框架的空间科学卫星数据实时处理方法。首先,根据空间科学卫星数据处理特点对数据流进行抽象分析;然后,对各处理单元的输入输出数据结构进行重新定义;最后,基于流计算框架Storm设计数据流处理并行结构,以适应大规模数据并行处理和分布式计算的要求。对应用该方法开发的空间科学卫星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显示,在相同条件下数据处理时间比原有系统缩短了一半;数据局部性策略比轮询策略具有更高的吞吐率,数据元组吞吐率平均提高29%。可见采用流式计算框架能够大幅缩短数据处理延迟,提高空间科学卫星数据处理系统的实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计算 数据流 STORM 空间科学卫星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科学与探测任务论证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凭 张仲敏 +1 位作者 刘波 孟新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48-250,260,共4页
分析了空间科学与探测任务论证支持系统(SSDRSS)的功能和仿真需求,实现了可扩展的仿真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的仿真实现采用了灵活的成员接口设计和合理的联邦成员划分,降低了扩展系统和开发新成员的复杂度。将该仿... 分析了空间科学与探测任务论证支持系统(SSDRSS)的功能和仿真需求,实现了可扩展的仿真系统体系结构设计。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LA)的仿真实现采用了灵活的成员接口设计和合理的联邦成员划分,降低了扩展系统和开发新成员的复杂度。将该仿真系统的设计应用于双星科学任务论证中,实现了论证过程和设计结果的分布式仿真和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DRSS 分布式仿真 体系结构 基于高层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科学任务协同设计过程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邓丽 韩潮 曹晋滨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11-518,共8页
为了对概念设计阶段空间科学任务协同设计过程进行合理规划,减少设计反馈,降低系统耦合度,提出了设计结构矩阵(DSM)过程建模和遗传算法(GA)过程优化算法.该方法采用DSM对空间科学任务设计活动序列进行建模,通过DSM描述设计活动间的信息... 为了对概念设计阶段空间科学任务协同设计过程进行合理规划,减少设计反馈,降低系统耦合度,提出了设计结构矩阵(DSM)过程建模和遗传算法(GA)过程优化算法.该方法采用DSM对空间科学任务设计活动序列进行建模,通过DSM描述设计活动间的信息依赖关系,DSM上三角之和代表该设计活动序列设计反馈次数;将DSM对应的设计活动序列视为染色体,采用GA进行序列优化,最小化设计反馈次数.通过过程优化算法获取最佳设计活动序列,优化设计过程,降低系统耦合度.空间科学任务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应用于空间科学任务协同设计的过程建模和过程优化,指导设计过程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科学任务 协同设计 过程优化 设计结构矩阵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空间探测及其科学内涵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季 《中国工程科学》 2008年第6期23-27,共5页
文章回顾了人类探索空间的历史,特别是中国人对空间的探索历史;并分析了自人类进入空间时代以后探索空间的历程。通过对这一系列活动的分析,探讨了人类在空间探测活动中的动机及其科学内涵,进而对中国今后空间探测活动的战略科学目标展... 文章回顾了人类探索空间的历史,特别是中国人对空间的探索历史;并分析了自人类进入空间时代以后探索空间的历程。通过对这一系列活动的分析,探讨了人类在空间探测活动中的动机及其科学内涵,进而对中国今后空间探测活动的战略科学目标展开讨论,并简要介绍了中国4个空间探测计划及其科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空间探测 中俄火星联合探测计划 夸父计划 磁层-电离层-热层探测计划 太阳极轨射电望远镜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空间科学实验的工程实施——从实践5号卫星空间流体实验谈起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行毅 《航天器工程》 2000年第2期1-6,共6页
从实践5号卫星两层流体微重力科学实验探讨我国空间科学实验的工程实施。分析了和空间科学实验有关的工程问题,指出空间科学实验应紧密结合工程技术与航天技术的工程实施可行性,需要有很强的空间工程背景。
关键词 空间科学实验 遥科学 实践5号 中国 科学实验卫星 空间流体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ML的空间科学实验监控系统的建模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威 于强 俞号峰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43-1346,共4页
为提高空间科学实验监控系统的拓展性和集成性,丰富其监控手段,建立了基于UML的可视化模型。该模型包括用例建模、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通过建模,为空间科学实验监控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可视化的面向对象技术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 为提高空间科学实验监控系统的拓展性和集成性,丰富其监控手段,建立了基于UML的可视化模型。该模型包括用例建模、静态建模和动态建模,通过建模,为空间科学实验监控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可视化的面向对象技术的框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不同空间科学实验的特点,提供了多种监控方式,并增加了统计分析等功能。通过设计与实现,表明了该模型有效地解决了空间科学实验监控系统难拓展、难集成、监控方式单一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建模语言 RATIONAL统一过程 面向对象建模 空间科学实验 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的空间环境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叶宗海 都亨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429-441,共13页
主要介绍我国的空间环境研究及其进展,包括空间环境探测,特别是利用卫星探测;空间环境资料和模式的收集与研究;空间环境与航天器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航天器的影响;以及空间环境预报等.
关键词 空间环境 空间环境探测 空间环境效应 空间环境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TS器件空间应用的可靠性保证技术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党炜 孙惠中 +1 位作者 李瑞莹 吕从民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589-2594,共6页
为保证COTS(Commercial off-the-shelf)器件成功应用于我国高可靠的航天产品中,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空间应用COTS器件的发展情况,提出了空间应用COTS器件的可靠性保证总体思路.该思路特点是首先进行与任务剖面相结合的可靠性评估试验,... 为保证COTS(Commercial off-the-shelf)器件成功应用于我国高可靠的航天产品中,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空间应用COTS器件的发展情况,提出了空间应用COTS器件的可靠性保证总体思路.该思路特点是首先进行与任务剖面相结合的可靠性评估试验,再对COTS器件进行可靠性筛选.对于热环境的可靠性保证,通过研究NASA的筛选规定,提出了不同任务要求下的老练温度-老练时间的对应关系式;实例表明温度可靠性评估试验方法能够指导工程.对于电离总剂量的可靠性保证,提出了不同任务条件下的回归筛选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相对误差为1%.结果表明本文能够系统性地指导空间工程应用COTS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现货器件 空间应用 可靠性评估试验 可靠性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空间天气探测与研究进展
17
作者 罗冰显 张贤国 +23 位作者 孙天然 白先勇 韦飞 林瑞淋 李磊 张珅毅 孔令高 王馨悦 谢良海 彭松武 唐斌斌 张颖洁 徐秋予 冷双 冯鹏远 苏杨 甘为群 封莉 田晖 陈林杰 颜毅华 宋永亮 刘四清 邓元勇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9-168,共10页
稳定的天体地质构造、与地球合适的距离、无稠密大气和全球磁场,使得月球成为日地月空间天气监测和研究的天然优良实验室。回顾了国内外月球空间天气探测和研究进展,梳理了月球空间天气关键科学问题及预报应用问题,提出了建立月球空间... 稳定的天体地质构造、与地球合适的距离、无稠密大气和全球磁场,使得月球成为日地月空间天气监测和研究的天然优良实验室。回顾了国内外月球空间天气探测和研究进展,梳理了月球空间天气关键科学问题及预报应用问题,提出了建立月球空间天气监测站的构想,明确了监测站具体科学目标,并介绍了监测站三大系统构成及相互关系,包括监测系统、科学研究系统以及建模与预报系统。建立月球空间天气监测站对研究太阳爆发活动、日地月耦合关系以及月球局地环境的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也有利于促进月球空间天气建模和预报技术的发展,提升未来月球科研探索任务空间环境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空间天气 月球空间天气探测和研究 月球空间天气监测站 月球空间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环境科学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都亨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S1期7-14,共8页
概述了空间环境科学的主要内容、意义及当前的状况.
关键词 空间环境 航天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材料科学实验中的X光三维成像仿真
19
作者 于强 童方圆 周炳红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42-248,共7页
用于空间材料科学研究的X射线观察设备已列入空间站材料科学实验规划,仿真实现X光三维成像的流程可为X射线观察设备的研制提供设计依据.仿真流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使用锥束X光照射被扫描对象并旋转对象,获取多角度下的投影影像;根据投... 用于空间材料科学研究的X射线观察设备已列入空间站材料科学实验规划,仿真实现X光三维成像的流程可为X射线观察设备的研制提供设计依据.仿真流程主要包括三个步骤:使用锥束X光照射被扫描对象并旋转对象,获取多角度下的投影影像;根据投影影像和几何信息重建扫描对象,获取对象空间点数据;将扫描对象三维显示出来.使用线衰减系数不同且相互重叠的多个椭球组成的三维Shepp-Logan模型对算法进行了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能很好地将模型重建并显示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三维显示 空间材料科学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行星防御试验任务科学目标设计与有效载荷配置 被引量:4
20
作者 邹永廖 薛长斌 +7 位作者 贾瑛卓 李明涛 徐海涛 吕博瀚 顾征 唐玉华 陈琦 王赤 《深空探测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9-176,共8页
针对中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在轨验证任务,将对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潜在风险进行防御性处置演示验证,设计并提出小行星防御在轨验证的科学目标及其具体的科学探测任务,开展科学有效载荷需求分析,提出有效载荷配置方案及探测任务要求,为... 针对中国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在轨验证任务,将对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潜在风险进行防御性处置演示验证,设计并提出小行星防御在轨验证的科学目标及其具体的科学探测任务,开展科学有效载荷需求分析,提出有效载荷配置方案及探测任务要求,为未来实施小行星防御任务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防御 科学目标 有效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