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数据平台在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少强 戴琳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6-176,共11页
厘清大数据平台对政府绩效管理的赋能机制,有助于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和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从数据、技术、组织和环境四个维度剖析大数据平台对宏观层面政府绩效管理的赋能机制。具体来看,大数据平台通过强化绩效管理对象精准识别、... 厘清大数据平台对政府绩效管理的赋能机制,有助于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和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从数据、技术、组织和环境四个维度剖析大数据平台对宏观层面政府绩效管理的赋能机制。具体来看,大数据平台通过强化绩效管理对象精准识别、实现动态全程监控、提高绩效分析科学化水平、完善信息披露机制、重塑管理流程和组织结构及优化组织外部环境赋能政府绩效管理。基于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的案例研究后发现,大数据平台在政府宏观风险管理、技术效率提升、组织协调和稳定外部环境预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部门间数据共享不足、技术应用不充分、组织结构融合性不够以及外部监管薄弱等问题。政府绩效管理的数字化进程不可避免,应明确政府绩效管理的功能定位,提高数据共享度、拓展技术应用空间、增强平台建设的组织融合度以及优化平台的环境拟合度,从而提高其应用于政府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平台 政府绩效管理 全国PPP综合信息平台 数字政府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制造业企业增值税税负粘性研究——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9
2
作者 余新创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28,共11页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部分制造业企业业绩出现税负痛感加剧问题,即使政府长期推行大规模减税降费,一些企业仍觉得获得感不强。为什么在经济下滑时期中国企业税负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笔者从税负粘性视角出发,以A股上市的制造业公...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部分制造业企业业绩出现税负痛感加剧问题,即使政府长期推行大规模减税降费,一些企业仍觉得获得感不强。为什么在经济下滑时期中国企业税负会出现这种奇怪现象?笔者从税负粘性视角出发,以A股上市的制造业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2009—2018年上市公司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体效应模型验证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增值税税负粘性现象及影响因素,回应企业税负痛感加重问题。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企业增值税税负存在明显的粘性特征,即随着经营业绩的上升,企业增值税税负上升的幅度要大于当经营业绩下降时增值税税负下降的幅度。增值税税负粘性是增值税抵扣机制与企业存货波动联合作用的结果,并随着客户集中度的上升呈增强的趋势。这种普遍存在的税负粘性现象,正是让企业感到税负痛感加深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值税 税负粘性 存货波动 客户集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性社会背景下中国财政的空间嬗变与治理重构
3
作者 周小付 闫晓茗 《浙江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74-180,共7页
随着中国进入流动性社会,传统的乡土社会被流动中的要素不断地解构,财政治理也因此发生了空间嬗变,财政体制要素的配置出现了从行政空间体系转向经济空间体系和社会空间体系的现象。财政治理的空间转向,不仅对中国财政的空间善治具有重... 随着中国进入流动性社会,传统的乡土社会被流动中的要素不断地解构,财政治理也因此发生了空间嬗变,财政体制要素的配置出现了从行政空间体系转向经济空间体系和社会空间体系的现象。财政治理的空间转向,不仅对中国财政的空间善治具有重要意义,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整合财政学、人文地理学和尺度政治学等理论,描绘并分析流动性社会背景下财政治理“空间转向”的具体景象,希冀能为中国本土横向财政理论的发展提供边际贡献。在财政治理的空间转向过程中,财权和事权等财政体制性要素在空间上的分解、流动和重组具有不同的运动特征,财政的空间形态从单一性和平衡性转向多样性和非平衡性,形成了地域性财政—流动性财政的二元横向财政结构,反映了流动性社会中财政治理在空间上的基本矛盾和财政制度的空间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性社会 空间嬗变 治理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牛至挥发性组分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车国勇 庞浩 +1 位作者 廖兵 张镜澄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6年第4期121-123,共3页
采用GC-MS技术对在超临界CO2中加入夹带剂萃取牛至的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20种化合物。同时与水蒸气蒸馏产物的组成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超临界萃取中加入夹带剂所得精油得率明显高于水蒸气蒸馏的精油得率;夹带剂极性... 采用GC-MS技术对在超临界CO2中加入夹带剂萃取牛至的萃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共鉴定出20种化合物。同时与水蒸气蒸馏产物的组成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超临界萃取中加入夹带剂所得精油得率明显高于水蒸气蒸馏的精油得率;夹带剂极性越大,萃取物得率越多,抗氧化剂的量也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夹带剂 牛至精油 抗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预算法》提高了义务教育供给效率吗?——一项准自然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子超 李云星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23-236,共14页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及“双减”政策落地生效的背景下,以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9—2018年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借助DID模型实证研究了预算制度改革对义务教育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影响,并... 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以及“双减”政策落地生效的背景下,以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2009—2018年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借助DID模型实证研究了预算制度改革对义务教育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地方政府行为在改革背景下如何变化并影响义务教育公共品的供给效率。结果显示:新《预算法》通过允许地方政府有条件地发行债券,提高了财政收入分权,进而提升了义务教育公共品的供给效率;新《预算法》通过明确实行公开透明的预算来提高财政透明度,进而促进义务教育公共品供给效率的提升;区位禀赋优势、地方政府治理能力、人口流动性与义务教育公共品的供给效率均呈正相关关系。此结论可为更好地供给以义务教育为代表的基本公共产品提供财税制度改革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预算法》 义务教育 供给效率 财政透明度 财政分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成本会计改革影响因素及概念框架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刘玉廷 武威 任少波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7-83,共7页
作为控制政府运行成本、促进政府绩效考评、提升公共服务或服务定价水平并有助于政府主体决策的重要方式,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开展政府成本会计改革已经被提上日程。因此,本文基于现阶段我国政府成本会计改革在我国政... 作为控制政府运行成本、促进政府绩效考评、提升公共服务或服务定价水平并有助于政府主体决策的重要方式,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开展政府成本会计改革已经被提上日程。因此,本文基于现阶段我国政府成本会计改革在我国政治体制特征、政府会计制度内在要求、政府绩效管理需求方面的制度环境因素分析,借鉴国内外研究及公共管理学、公共财政学和会计学不同学科视角下政府成本概念界定,从责任主体、发生目的和归属期间核心要素出发,对政府成本会计概念框架进行了分析。本文的研究丰富了政府成本会计理论内容,为进一步开展政府成本会计核算研究并提出管控路径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成本会计 政府行政成本 责任主体 发生目的 归属期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基于SFA-CDM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5
7
作者 陈亚平 田辉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7-33,共7页
政府研发补助对于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与企业本身的属性有关。文章以2014-2017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现金流量组合法将企业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然后,利用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出各个阶段企业... 政府研发补助对于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与企业本身的属性有关。文章以2014-2017年我国创业板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首先,基于现金流量组合法将企业划分为初创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然后,利用随机前沿模型测算出各个阶段企业的创新效率,并引入政府研发补助因素考察了其对不同阶段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政府研发补助对于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的创新效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于初创期企业的促进效应较弱,对于衰退期企业的创新效率则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最后,采用CDM模型进一步分析了政府研发补助对企业创新效率的影响机制,并从动态调整研发补助力度和建立研发补助考核指标两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对于提高研发补助效率,完善研发补助政策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发补助 创新效率 创业板 生命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税收遵从度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张志强 韩凤芹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6-96,共11页
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于构建“以数治税”新格局、推进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以201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以实施的金税三期工程为契机,考察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税收遵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 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于构建“以数治税”新格局、推进税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以2015—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对象,以实施的金税三期工程为契机,考察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税收遵从度的影响。研究发现:(1)大数据税收征管显著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2)大数据税收征管通过降低企业真实盈余管理、降低企业寻租行为和加剧企业融资约束三个影响机制促使企业提高税收遵从度。(3)改善企业信息透明度和大数据税收征管的共同作用能够更为有效提高企业税收遵从度,而大数据税收征管对企业税收遵从度的提高作用在审计质量较低、独立董事比例较低、两职合一的企业更显著。研究对于加强数字政府建设和形成数字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借鉴意义,税务机关应注重发挥大数据税收征管的治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税三期工程 大数据税收征管 税收遵从度 公司治理机制 税收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对民营企业债券融资难题缓解效果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肖夏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89-97,共9页
通过考察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缓解效果、作用机制及效果变化,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民营企业短期融资券及超短期融资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表明,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创设可以直接降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并可以... 通过考察信用风险缓释凭证对民营企业融资问题的缓解效果、作用机制及效果变化,以2018年10月至2020年12月,民营企业短期融资券及超短期融资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表明,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创设可以直接降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成本,并可以通过影响投资人对于标的债务违约风险认定,间接降低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成本,从而发挥部分中介效应,缓解融资难题。但进一步研究显示,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的缓解效果逐渐下降,主要在于参考实体重复创设较为普遍,且向高评级发行人集中。基于此,应多措并举进一步扩大市场投资者参与积极性,提高对于民营企业的风险识别能力及认可度,扩大参考实体及标的的债务覆盖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用风险缓释凭证 民营企业 债券融资 市场隐含评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公有制下土地发展权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陶源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基于中国城乡土地二元公有制的特殊国情,如何妥善协调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矛盾,是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引入一项新型财产权利——土地发展权,将有助于在法律体系内部建立起兼顾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两方面利益的土... 基于中国城乡土地二元公有制的特殊国情,如何妥善协调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矛盾,是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中的难点问题。引入一项新型财产权利——土地发展权,将有助于在法律体系内部建立起兼顾地方政府与农村集体两方面利益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规范。土地发展权制度肇始于"二战"后的英国,在美国同样取得了实践的成功。虽然中国现行法律尚未对土地发展权予以明确定义,但是各类制度规范已暗含相关的法权表达。设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土地发展权应充分考虑权利配置主体、空间整合性以及时间延绵性三个要素。目前,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为土地发展权的设立提供了一定的制度性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 土地增值收益 财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级财政透明度对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许安拓 张驰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23,共9页
公开透明是现代预算制度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教育支出是财政支出的重要领域。财政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不仅关乎财政的绩效评价,而且与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密不可分。笔者基于2013—2017年我国282个地级市级面板数据,结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 公开透明是现代预算制度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教育支出是财政支出的重要领域。财政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不仅关乎财政的绩效评价,而且与教育行业的健康发展密不可分。笔者基于2013—2017年我国282个地级市级面板数据,结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公布的我国市级财政透明度报告,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进而采用面板模型实证检验财政透明度对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的影响,针对模型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采用工具变量法和2SLS法予以解决。研究表明:我国教育资金使用效率与市级财政透明度都在逐年增加,财政透明度对教育资金使用效率存在“先抑制、后促进”的正U型影响轨迹,拐点在财政透明度为17分处。考虑到我国绝大部分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已经超过拐点,因此应进一步加大政府财政信息公开力度以促进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教育资金使用效率 财政透明度 数据包络分析 工具变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公司治理、金融市场化与股价崩盘风险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坤 孟源 《金融监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98-114,共17页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企业内部微观治理和外部宏观环境视角出发,系统研究了终极所有权、金融市场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效应,得出如下研究结论:一是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越高、两权分离度越低,则代理成本与信息... 本文基于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企业内部微观治理和外部宏观环境视角出发,系统研究了终极所有权、金融市场化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效应,得出如下研究结论:一是终极控制股东现金流权越高、两权分离度越低,则代理成本与信息不透明度越低,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小;二是所处地区金融市场化水平越高,公司股价崩盘风险越低;三是金融市场化在终极所有权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关系中具有负向调节效应,较高的金融市场化水平能够有效发挥外部治理作用,削弱了两权分离度对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本文丰富并拓展了对终极所有权、金融市场化与股价崩盘风险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对我国公司治理发展、金融体制改革以及金融风险防范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极所有权 金融市场化 股价崩盘风险 代理成本 信息不对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块链的存储供给研究及实证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辉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3-110,共8页
区块存储容量的供给涉及区块链系统的核心资源保障和业务稳定运营。作为典型的分布式系统,区块存储容量的供给是由各个数据节点独立决策的。本文通过对区块存储供给能力进行建模,结合比特币系统运营数据的实证检验,验证了业务申请的服... 区块存储容量的供给涉及区块链系统的核心资源保障和业务稳定运营。作为典型的分布式系统,区块存储容量的供给是由各个数据节点独立决策的。本文通过对区块存储供给能力进行建模,结合比特币系统运营数据的实证检验,验证了业务申请的服务费率对区块存储空间的供给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相关结论为区块链应用设计人员、平台运营机构以及最终业务用户提供了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存储供给 服务费率 系统运营 激励机制 共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背景下国家公共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彭佼蛟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7-81,共5页
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探讨了公共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在推行和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同时把大数据审计技术与公共政策执行效果审计互相融合,设计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方案。在形成具体方案之后,选择扶贫领域对审计方案的... 本文基于大数据背景,探讨了公共政策执行效果审计在推行和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同时把大数据审计技术与公共政策执行效果审计互相融合,设计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政策执行效果审计的方案。在形成具体方案之后,选择扶贫领域对审计方案的适用性进行研究,最后给出关于如何建设与该项审计工作相适应的制度架构和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公共政策 政策执行效果审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集团构建商业生态圈研究——基于生态系统视角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洋子 张淑娟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4-149,共6页
本文基于生态系统的视角,研究我国金融集团构建商业生态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重点探讨商业生态圈的关键要素、构建模式及其利益协同机制。研究表明:智能化的金融科技以及开放、共享的应用场景,是构建生态圈的关键要素。现有实践中主... 本文基于生态系统的视角,研究我国金融集团构建商业生态圈的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重点探讨商业生态圈的关键要素、构建模式及其利益协同机制。研究表明:智能化的金融科技以及开放、共享的应用场景,是构建生态圈的关键要素。现有实践中主要存在平台核心型生态圈、产业协同型生态圈、产品组合型生态圈三种可行模式。针对生态圈当中容易产生的潜在利益冲突问题,需要加强利益协同机制建设。因此,建议我国金融集团加强金融科技的广泛、深度运用,特别是有效解决消费者信息和数据共享问题;以场景为依托,共享为手段,不断拓展和丰富生态圈的功能和内容;重视不同产业、产品间的协同联动和场景迁移,建立各生态主体间的良好关系,释放生态圈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集团 商业生态圈 关键要素 构建模式 协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险法》实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朝才 李天舒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7-128,F0003,共1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发展又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基础,因而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11...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离不开人才支撑,人才发展又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基础,因而探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本文以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7—2016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该法实施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法实施能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水平,且这种正向影响长期显著。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该法实施对非国有企业、高新技术行业、社会保险实际缴费率低、初创期和成熟期的企业创新促进作用更强。机制分析结果显示,该法实施强化了对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的监管和对劳动力雇佣的保护,劳动力成本随之上升,企业有动机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抵御利润下降的风险,进而可以激励企业使用相对价格较低的资本要素替代劳动力,“倒逼”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的研究丰富了评估该法的实施效果领域的文献,对引导企业合理配置资源、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完善社会保险激励补偿机制方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险法》 企业创新 社会保险缴费 劳动力成本 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特色横向转移支付制度的理论构思与治理逻辑 被引量:1
17
作者 石英华 于棋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31,共10页
笔者从国家治理的战略层面,探讨了中国特色横向转移支付的内生治理逻辑及其在财政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当前财政紧平衡背景下,地方政府对纵向转移支付的高度依赖可能导致财政行为的扭曲,也不利于区域间协调发展。横向转移支付作为一种... 笔者从国家治理的战略层面,探讨了中国特色横向转移支付的内生治理逻辑及其在财政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当前财政紧平衡背景下,地方政府对纵向转移支付的高度依赖可能导致财政行为的扭曲,也不利于区域间协调发展。横向转移支付作为一种地方政府间的财力调配机制,不仅是资源跨区域配置的有效工具,还是推动国家治理效能提升的战略举措。通过这一机制,地方政府可以在事权与支出责任明确的框架下,优化区域资源共享与合作,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促进区域间的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为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撑。本文进一步辨析了对口支援与横向转移支付的关系,揭示了两者在治理逻辑和功能定位上的差异。尽管对口支援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财政行为,其在项目制运作、因地制宜的灵活性以及跨区域协调中的经验为横向转移支付的制度化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治理启示。本文还探讨了横向转移支付的制度设计与预期传导路径,指出其不仅能够通过内生机制激发地方政府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还在财政资源合理配置和治理效能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最后,文章结合我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历程,提出了对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建设的进一步思考,特别是在财政资源调度、区域间合作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中,强调了制度化建设的长效性与灵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协调发展 横向转移支付 对口支援 空间财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激励对区块链服务响应的影响及其实证研究
18
作者 刘辉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0-27,共8页
服务响应模式是区块链系统规划设计的核心。不同的业务优先等级直接影响交易申请等待处理的时间。基于所有数据节点都是独立决策的理性个体的假设,交易服务费率的差异代表着不同的业务优先等级。本文通过对区块链系统的服务响应模式进... 服务响应模式是区块链系统规划设计的核心。不同的业务优先等级直接影响交易申请等待处理的时间。基于所有数据节点都是独立决策的理性个体的假设,交易服务费率的差异代表着不同的业务优先等级。本文通过对区块链系统的服务响应模式进行建模,结合比特币系统的生产运营数据,实证分析发现交易激励对交易申请等待服务响应的时长存在显著的负向作用。相关结论为区块链技术的开发设计和运营管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交易激励 服务响应 运营管理 比特币 业务优先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信息的统计特征研究
19
作者 王国成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60-62,共3页
非对称信息的统计特征研究王国成非对称是入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基本属性,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对称信息和现象日趋复杂多样和普遍化,人们对认识非对称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迫切性逐渐增... 非对称信息的统计特征研究王国成非对称是入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一种基本属性,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尤其是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非对称信息和现象日趋复杂多样和普遍化,人们对认识非对称信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迫切性逐渐增强,理论研究更加深入。本文针对在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信息 统计特征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央转移支付改善脱贫县所在省区义务教育“轻内涵”现象研究
20
作者 许安拓 周广帅 +1 位作者 邓周鹏 张驰 《地方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1-97,112,共8页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作为支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保障资金重要来源的中央转移支付理应发挥新的功能。当前,我国脱贫县所在省区的义务教育保障呈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大班额”现象突出、教育“重外延、轻内涵”的... 当前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面临着新的发展形势,作为支撑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保障资金重要来源的中央转移支付理应发挥新的功能。当前,我国脱贫县所在省区的义务教育保障呈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大班额”现象突出、教育“重外延、轻内涵”的现象等等不仅仅是本地区义务教育保障的不足,这与中央转移支付也有密切的联系。本文通过实证分析中央转移支付对脱贫县所在省区自有财力用于义务教育保障投入行为的影响和对这些地区义务教育保障效果的影响,对比全国和脱贫县所在省区的特征,发现中央不同类型转移支付对脱贫地区保障能产生不同的影响结果,进而提出可以通过调整和改革现行中央有关转移支付制度可以化解当前各类义务教育保障风险和问题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脱贫县所在省区 中央转移支付 保障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