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压裂液伤害机理
被引量:
14
1
作者
丁绍卿
郭和坤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62,共3页
核磁共振岩心分析技术能够快速、无损地检测出岩心含油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束缚流体和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大小。通过测量压裂液侵入岩心引起的束缚水增加量、油相反排后的滞留量,能够分别判断出粘土吸水膨胀、水锁效应引起的岩心渗透率...
核磁共振岩心分析技术能够快速、无损地检测出岩心含油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束缚流体和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大小。通过测量压裂液侵入岩心引起的束缚水增加量、油相反排后的滞留量,能够分别判断出粘土吸水膨胀、水锁效应引起的岩心渗透率伤害程度,由此获得了压裂液对致密岩心伤害程度和机理的新认识。研究结果表明,压裂液对岩心的伤害机理和伤害程度不同,粘土吸水后引起的粘土膨胀和粘土颗粒分散运移对岩心渗透率有伤害,但由于粘土吸水量较少,岩心渗透率的损害率也较小,约为10%。反排后可动压裂液滤液或可动活性水在岩心孔隙内的滞留量均很少,因此水锁效应对油相有效渗透率的损害率较小,约为10%。压裂液滤液对岩心有效渗透率损害率比活性水高出约30%,这说明压裂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在岩心孔隙内的吸附滞留是引起岩心渗透率伤害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液
核磁共振技术
岩心伤害
伤害机理
水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应用恒速压汞实验数据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
被引量:
37
2
作者
王金勋
杨普华
+1 位作者
刘庆杰
郭和坤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6-69,共4页
截取一段实际储层岩样 ,利用恒速压汞实验技术测定其孔喉频数分布 ,并拟合成连续分布函数 ,该函数符合伽马函数分布。对剩余岩样进行了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测定。以所拟合的孔喉频数分布为主要输入参数 ,利用孔隙网络模型计算了油、水相...
截取一段实际储层岩样 ,利用恒速压汞实验技术测定其孔喉频数分布 ,并拟合成连续分布函数 ,该函数符合伽马函数分布。对剩余岩样进行了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测定。以所拟合的孔喉频数分布为主要输入参数 ,利用孔隙网络模型计算了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结果与利用JBN法处理的实测结果对比表明 ,恒速压汞实验是确定岩石微观孔喉分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实验手段 ,可直接为孔隙网络模型提供主要的输入参数 ,能够得到反映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较合理的相对渗透率曲线 ,这对于用JBN法不满足或者处理结果不理想的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速压汞
实验数据
计算
相对渗透率曲线
喉道数分布
孔隙网络模型
油气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压裂液伤害机理
被引量:
14
1
作者
丁绍卿
郭和坤
机构
中国
科学研究院
渗流
流体力
学研
究所
出处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60-62,共3页
文摘
核磁共振岩心分析技术能够快速、无损地检测出岩心含油饱和度和含水饱和度、束缚流体和可动流体饱和度的大小。通过测量压裂液侵入岩心引起的束缚水增加量、油相反排后的滞留量,能够分别判断出粘土吸水膨胀、水锁效应引起的岩心渗透率伤害程度,由此获得了压裂液对致密岩心伤害程度和机理的新认识。研究结果表明,压裂液对岩心的伤害机理和伤害程度不同,粘土吸水后引起的粘土膨胀和粘土颗粒分散运移对岩心渗透率有伤害,但由于粘土吸水量较少,岩心渗透率的损害率也较小,约为10%。反排后可动压裂液滤液或可动活性水在岩心孔隙内的滞留量均很少,因此水锁效应对油相有效渗透率的损害率较小,约为10%。压裂液滤液对岩心有效渗透率损害率比活性水高出约30%,这说明压裂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在岩心孔隙内的吸附滞留是引起岩心渗透率伤害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压裂液
核磁共振技术
岩心伤害
伤害机理
水锁效应
Keywords
fracturing fluids,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technology,core damage,damage mechanism,water blocking effect
分类号
TE357.9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应用恒速压汞实验数据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
被引量:
37
2
作者
王金勋
杨普华
刘庆杰
郭和坤
机构
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石油勘探开发
研究院
中国科学研究院渗流所
出处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66-69,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专项资助项目 (G19990 2 2 5 10 )
文摘
截取一段实际储层岩样 ,利用恒速压汞实验技术测定其孔喉频数分布 ,并拟合成连续分布函数 ,该函数符合伽马函数分布。对剩余岩样进行了油、水相对渗透率的测定。以所拟合的孔喉频数分布为主要输入参数 ,利用孔隙网络模型计算了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结果与利用JBN法处理的实测结果对比表明 ,恒速压汞实验是确定岩石微观孔喉分布的一种非常有效的实验手段 ,可直接为孔隙网络模型提供主要的输入参数 ,能够得到反映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较合理的相对渗透率曲线 ,这对于用JBN法不满足或者处理结果不理想的实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恒速压汞
实验数据
计算
相对渗透率曲线
喉道数分布
孔隙网络模型
油气层
Keywords
rate-controlled mercury penetration
throat frequency distribution
pore scale network model
relative permeability curves
experimental data
分类号
TE312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应用核磁共振技术研究压裂液伤害机理
丁绍卿
郭和坤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06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应用恒速压汞实验数据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
王金勋
杨普华
刘庆杰
郭和坤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