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我国城市中小企业情报需求调查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昭楠
周智佑
+2 位作者
刘东维
杜源子
陈光汉
《情报学报》
1987年第3期161-169,共9页
作者们所写的这个调查报告是对汕头市、重庆市和呼和浩特市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后写出的。文章探讨了中小企业情报需求的特点以及中小企业情报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改善中小企业情报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企业情报工作
需求调查
城市
呼和浩特市
调查结果
情报需求
中小企业
汕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动向
被引量:
15
2
作者
刘植惠
《情报学报》
1986年第Z1期284-293,共10页
文章讨论了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波普哲学对情报学学科建设的影响;道金斯思想基因理论对情报学理论发展的意义;布鲁克斯学术观点及其方程;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在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苏联科学界关于情报学含义的争论;钱学森同志...
文章讨论了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波普哲学对情报学学科建设的影响;道金斯思想基因理论对情报学理论发展的意义;布鲁克斯学术观点及其方程;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在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苏联科学界关于情报学含义的争论;钱学森同志对情报学的新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论
情报科学
知识基因
情报学
布鲁克斯
研究动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报学研究方法论探索
被引量:
15
3
作者
刘植惠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83-289,共7页
关键词
情报学
理论研究
方法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情报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
16
4
作者
刘植惠
《情报学报》
1987年第1期13-18,共6页
作者认为,当前情报学正处在理论体系形成的前期阶段。情报学是一门横断学科,其学科基础具有多元性,应以知识有序化理论为核心。文中提出建立宏观情报学、中观情报学和微观情报学的意见,并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情报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学科建设
情报学
理论联系实际
学科基础
多元性
有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情报学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
13
5
作者
刘植惠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1-167,共7页
关键词
情报学
哲学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的情报教育
被引量:
2
6
作者
靖继鹏
王崇德
林九如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62-471,共10页
关键词
日本
情报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技情报工作的特征及其发展战略
被引量:
3
7
作者
刘植惠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5-50,共6页
关键词
科技情报
特征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对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发展道路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
1
8
作者
刘植惠
《情报学报》
1984年第1期62-66,共5页
文章提出我国应建立文献服务与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兼顾的情报服务系统。作者研究了改革中应抓好的几项工作:加强协调开展联合,组建大区公用情报中心,建立健全科技文献检索刊物体系,建立大情报网和小情报所,改善科技情报管理,以及...
文章提出我国应建立文献服务与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兼顾的情报服务系统。作者研究了改革中应抓好的几项工作:加强协调开展联合,组建大区公用情报中心,建立健全科技文献检索刊物体系,建立大情报网和小情报所,改善科技情报管理,以及干部培训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情报工作
道路
情报服务系统
检索刊物体系
科技情报管理
领导决策
文献服务
作者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技情报效果的模糊评价法
被引量:
6
9
作者
李天复
《情报学报》
1983年第1期22-28,共7页
科技情报效果是个“游移”的模糊图象,不能用传统的方法,以具有绝对刻度的尺子来度量。本文从介绍模糊集合的基本概念说起,分析了评价科技情报效果的一种模糊数学模型,并举例说明评价的方法和结果。
关键词
科技情报效果
模糊评价法
模糊数学模型
模糊集合
举例说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报系统的价值分析法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天复
《情报学报》
1984年第4期308-318,共11页
文中提出一种面向社会情报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方法。作者从价值观点出发,通过功能和费用分析定量描述系统,并引入价值指数来比较和衡黾系统,以便进行选择或改进。文中给出评价程序,并以实例说明评价方法。
关键词
情报系统
价值分析法
评价程序
面向社会
价值观点
定量描述
费用分析
价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技情报工作中的系统思想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李天复
《情报学报》
1986年第Z1期306-311,共6页
文章试图从系统思想出发,探讨科技情报工作的宏观运动规律。作者指出,我国情报机构群体具有大系统的特征,应按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耗散结构理论的无序到有序原理以及协同学的自组织原理来改善科技情报工作。文中举例说明,如何遵照...
文章试图从系统思想出发,探讨科技情报工作的宏观运动规律。作者指出,我国情报机构群体具有大系统的特征,应按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耗散结构理论的无序到有序原理以及协同学的自组织原理来改善科技情报工作。文中举例说明,如何遵照这些原理实现情报系统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系统
整体功能
情报产品
情报机构
整体性原理
情报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非晶质金属电沉积制作技术
被引量:
1
12
作者
张汉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0年第5期8-11,共4页
叙述电沉积非晶质合金的分类和制作技术,其中包括金属,半金属(非金属),非晶质合金的电沉积法、诱导共沉积非晶质合金的电沉积法、非晶质金属复合材料的电沉积法、非晶质合金的脉冲电流电沉积、非晶质金属氧化物电沉积等成膜技术。此外,...
叙述电沉积非晶质合金的分类和制作技术,其中包括金属,半金属(非金属),非晶质合金的电沉积法、诱导共沉积非晶质合金的电沉积法、非晶质金属复合材料的电沉积法、非晶质合金的脉冲电流电沉积、非晶质金属氧化物电沉积等成膜技术。此外,还简单地介绍了电沉积非晶质合金的形成机理和用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质金属
电沉积
镀膜
成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民主德国、苏联情报工作考察报告
13
作者
汪廷炯
关家麟
+1 位作者
王晓初
陈克
《情报学报》
1988年第5期383-388,共6页
我们四人组成的中国科技情报专家代表团应邀于5月28日~6月17日先后对民主德国和苏联进行了访问和考察。这次考察收获不小,特别是看到和听到许多我们过去不十分了解的事情,不仅从感性上加深了对两国情报工作的认识,而且开阔了我们的...
我们四人组成的中国科技情报专家代表团应邀于5月28日~6月17日先后对民主德国和苏联进行了访问和考察。这次考察收获不小,特别是看到和听到许多我们过去不十分了解的事情,不仅从感性上加深了对两国情报工作的认识,而且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主德国
情报工作
考察报告
苏联
情报专家
中国科技
代表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科技情报体系的合理结构及其发展方向
被引量:
3
14
作者
阎庆甲
《情报学报》
1983年第1期17-21,共5页
文中指出,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上下衔接、左右连通的有效的科技情报体系,以致(1)渠道不通,情报不灵;(2)情报资料检索不便,获取不易;(3)情报业务工作相互重复,却又留有不少缺口。作...
文中指出,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上下衔接、左右连通的有效的科技情报体系,以致(1)渠道不通,情报不灵;(2)情报资料检索不便,获取不易;(3)情报业务工作相互重复,却又留有不少缺口。作者认为,应当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机构调整和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的、有效的科技情报体系,使各情报机构纵横连通,能及时传递情报;使全国各地情报用户能尽量就近检索情报资料;使各情报机构明确分工,密切合作,避免重复。将来发展方向是采用计算机处理和检索情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情报体系
合理结构
科技情报工作
资料检索
情报机构
计算机处理
业务工作
基本国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遵循系统方法原则改革科技情报管理体系
被引量:
3
15
作者
刘达
《情报学报》
1986年第Z1期224-230,共7页
作者用系统方法探讨了情报管理体系的改革问题,提出了五点设想: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情报管理体系,发挥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建立统一的、布局合理的文献馆藏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统一的、合理分工的二次文献加工系统,坚持一次加工...
作者用系统方法探讨了情报管理体系的改革问题,提出了五点设想: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情报管理体系,发挥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建立统一的、布局合理的文献馆藏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统一的、合理分工的二次文献加工系统,坚持一次加工多次利用的原则;建立集中一分布式计算机情报检索系统,坚持统筹规划;建立文献馆藏、检索刊物、计算机数据库的有机联系,发挥情报系统的总体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馆藏
检索刊物
科技情报管理
二次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情报业发展的两个趋势——情报市场化和情报管理行业化
被引量:
2
16
作者
曾晓东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71-377,共7页
关键词
情报市场
情报管理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科技情报工作如何改革谈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发展的道路
被引量:
1
17
作者
阎庆甲
《情报学报》
1983年第3期212-218,共7页
本文提出了改革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指导思想、改革的目标和改革的途径。作者认为必须从体制、政策、机构、任务、人员、设备等方面切实进行改革。对如何结合我国国情走中国式科技情报工作道路的阿题进行了探讨。文中指出,应当把工作重...
本文提出了改革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指导思想、改革的目标和改革的途径。作者认为必须从体制、政策、机构、任务、人员、设备等方面切实进行改革。对如何结合我国国情走中国式科技情报工作道路的阿题进行了探讨。文中指出,应当把工作重点放在开展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建立检索系统和加强情报服务)、普及科学知识、推广适用技术、交流先进经验和加强情报教育上。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建议在统一管理下逐步实现各项情报工作的专业化。文章还讨论了今后8--10年内应当搞好的七项情报业务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情报工作
改革
道路
情报服务
检索系统
科学知识
适用技术
情报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建立适应我国特点的情报刊物体系
被引量:
1
18
作者
阎庆甲
《情报学报》
1983年第2期104-112,共9页
文章论述了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情报刊物的合理构成。作者提出了建立三大类七小类情报刊物体系的建议,并重点阐述了建立情报检索刊物体系的问题。作者认为,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检索刊物体系,即具有我国特色的精简而完...
文章论述了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情报刊物的合理构成。作者提出了建立三大类七小类情报刊物体系的建议,并重点阐述了建立情报检索刊物体系的问题。作者认为,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检索刊物体系,即具有我国特色的精简而完整的文摘杂志体系。文摘杂志应集中编制,即按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和医学四大部类分别由有关情报机构统一编辑,以划一体例、避免重复和提高刊物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索刊物体系
情报刊物
文摘杂志
科学技术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情报机构
农业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情报工作到情报学——一个情报学观
被引量:
1
19
作者
宋克复
《情报学报》
1984年第4期341-344,共4页
作者从“一门学科必有其基本理论”的观点出发,提出“创造学”应是情报学的基础之一,并强调以创造学为基础的情报学应以最基层情报单位的活动为研究重点。
关键词
情报学
情报工作
创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谈科技情报人员的智力要素与智力训练
20
作者
龙世霖
《情报学报》
1984年第1期71-74,共4页
文章提出,情报人员的智力要素应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作者认为,情报人员应加强智力训练,以适应情报事业的不断发展,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
关键词
科技情报人员
智力训练
智力要素
观察能力
记忆能力
思维能力
实践能力
想象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城市中小企业情报需求调查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陈昭楠
周智佑
刘东维
杜源子
陈光汉
机构
中国
科学技术
情报研究所
内蒙古
科学技术
情报研究所
汕头市
科学技术
情报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1987年第3期161-169,共9页
文摘
作者们所写的这个调查报告是对汕头市、重庆市和呼和浩特市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后写出的。文章探讨了中小企业情报需求的特点以及中小企业情报工作所面临的问题。作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关于改善中小企业情报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
企业情报工作
需求调查
城市
呼和浩特市
调查结果
情报需求
中小企业
汕头市
分类号
F270.7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动向
被引量:
15
2
作者
刘植惠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1986年第Z1期284-293,共10页
文摘
文章讨论了下述几个方面的问题:波普哲学对情报学学科建设的影响;道金斯思想基因理论对情报学理论发展的意义;布鲁克斯学术观点及其方程;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和突变论在情报学研究中的应用;苏联科学界关于情报学含义的争论;钱学森同志对情报学的新见解。
关键词
协同论
情报科学
知识基因
情报学
布鲁克斯
研究动向
分类号
G250.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报学研究方法论探索
被引量:
15
3
作者
刘植惠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83-289,共7页
关键词
情报学
理论研究
方法论
分类号
G350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情报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
16
4
作者
刘植惠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1987年第1期13-18,共6页
文摘
作者认为,当前情报学正处在理论体系形成的前期阶段。情报学是一门横断学科,其学科基础具有多元性,应以知识有序化理论为核心。文中提出建立宏观情报学、中观情报学和微观情报学的意见,并强调了理论联系实际对情报学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学科建设
情报学
理论联系实际
学科基础
多元性
有序化
分类号
G350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情报学的哲学基础
被引量:
13
5
作者
刘植惠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161-167,共7页
关键词
情报学
哲学基础
分类号
G350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的情报教育
被引量:
2
6
作者
靖继鹏
王崇德
林九如
机构
吉林工业大学
情报
工程系
南开大学分校图书
情报
系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62-471,共10页
关键词
日本
情报学教育
分类号
G350-4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技情报工作的特征及其发展战略
被引量:
3
7
作者
刘植惠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45-50,共6页
关键词
科技情报
特征
中国
分类号
G351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对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发展道路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
1
8
作者
刘植惠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1984年第1期62-66,共5页
文摘
文章提出我国应建立文献服务与为领导决策提供咨询兼顾的情报服务系统。作者研究了改革中应抓好的几项工作:加强协调开展联合,组建大区公用情报中心,建立健全科技文献检索刊物体系,建立大情报网和小情报所,改善科技情报管理,以及干部培训等。
关键词
科技情报工作
道路
情报服务系统
检索刊物体系
科技情报管理
领导决策
文献服务
作者研究
分类号
G359.223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技情报效果的模糊评价法
被引量:
6
9
作者
李天复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1983年第1期22-28,共7页
文摘
科技情报效果是个“游移”的模糊图象,不能用传统的方法,以具有绝对刻度的尺子来度量。本文从介绍模糊集合的基本概念说起,分析了评价科技情报效果的一种模糊数学模型,并举例说明评价的方法和结果。
关键词
科技情报效果
模糊评价法
模糊数学模型
模糊集合
举例说明
分类号
G359.223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报系统的价值分析法
被引量:
1
10
作者
李天复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1984年第4期308-318,共11页
文摘
文中提出一种面向社会情报系统的分析和评价方法。作者从价值观点出发,通过功能和费用分析定量描述系统,并引入价值指数来比较和衡黾系统,以便进行选择或改进。文中给出评价程序,并以实例说明评价方法。
关键词
情报系统
价值分析法
评价程序
面向社会
价值观点
定量描述
费用分析
价值指数
分类号
F270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技情报工作中的系统思想
被引量:
1
11
作者
李天复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1986年第Z1期306-311,共6页
文摘
文章试图从系统思想出发,探讨科技情报工作的宏观运动规律。作者指出,我国情报机构群体具有大系统的特征,应按一般系统论的整体性原理,耗散结构理论的无序到有序原理以及协同学的自组织原理来改善科技情报工作。文中举例说明,如何遵照这些原理实现情报系统的优化。
关键词
情报系统
整体功能
情报产品
情报机构
整体性原理
情报工作
分类号
G250.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非晶质金属电沉积制作技术
被引量:
1
12
作者
张汉民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0年第5期8-11,共4页
文摘
叙述电沉积非晶质合金的分类和制作技术,其中包括金属,半金属(非金属),非晶质合金的电沉积法、诱导共沉积非晶质合金的电沉积法、非晶质金属复合材料的电沉积法、非晶质合金的脉冲电流电沉积、非晶质金属氧化物电沉积等成膜技术。此外,还简单地介绍了电沉积非晶质合金的形成机理和用途.
关键词
非晶质金属
电沉积
镀膜
成膜技术
Keywords
amorphous metal
electrodeposition
分类号
TQ153 [化学工程—电化学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民主德国、苏联情报工作考察报告
13
作者
汪廷炯
关家麟
王晓初
陈克
机构
中国
科学技术
情报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1988年第5期383-388,共6页
文摘
我们四人组成的中国科技情报专家代表团应邀于5月28日~6月17日先后对民主德国和苏联进行了访问和考察。这次考察收获不小,特别是看到和听到许多我们过去不十分了解的事情,不仅从感性上加深了对两国情报工作的认识,而且开阔了我们的眼界。
关键词
民主德国
情报工作
考察报告
苏联
情报专家
中国科技
代表团
分类号
D502 [政治法律—国际政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科技情报体系的合理结构及其发展方向
被引量:
3
14
作者
阎庆甲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1983年第1期17-21,共5页
文摘
文中指出,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当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能够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上下衔接、左右连通的有效的科技情报体系,以致(1)渠道不通,情报不灵;(2)情报资料检索不便,获取不易;(3)情报业务工作相互重复,却又留有不少缺口。作者认为,应当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结合机构调整和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结构合理的、有效的科技情报体系,使各情报机构纵横连通,能及时传递情报;使全国各地情报用户能尽量就近检索情报资料;使各情报机构明确分工,密切合作,避免重复。将来发展方向是采用计算机处理和检索情报。
关键词
科技情报体系
合理结构
科技情报工作
资料检索
情报机构
计算机处理
业务工作
基本国情
分类号
G359.224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遵循系统方法原则改革科技情报管理体系
被引量:
3
15
作者
刘达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1986年第Z1期224-230,共7页
文摘
作者用系统方法探讨了情报管理体系的改革问题,提出了五点设想:建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情报管理体系,发挥系统的总体结构功能;建立统一的、布局合理的文献馆藏系统,实现资源共享;建立统一的、合理分工的二次文献加工系统,坚持一次加工多次利用的原则;建立集中一分布式计算机情报检索系统,坚持统筹规划;建立文献馆藏、检索刊物、计算机数据库的有机联系,发挥情报系统的总体效益。
关键词
文献馆藏
检索刊物
科技情报管理
二次文献
分类号
G250.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情报业发展的两个趋势——情报市场化和情报管理行业化
被引量:
2
16
作者
曾晓东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371-377,共7页
关键词
情报市场
情报管理
中国
分类号
G350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科技情报工作如何改革谈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发展的道路
被引量:
1
17
作者
阎庆甲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1983年第3期212-218,共7页
文摘
本文提出了改革我国科技情报工作的指导思想、改革的目标和改革的途径。作者认为必须从体制、政策、机构、任务、人员、设备等方面切实进行改革。对如何结合我国国情走中国式科技情报工作道路的阿题进行了探讨。文中指出,应当把工作重点放在开展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建立检索系统和加强情报服务)、普及科学知识、推广适用技术、交流先进经验和加强情报教育上。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建议在统一管理下逐步实现各项情报工作的专业化。文章还讨论了今后8--10年内应当搞好的七项情报业务工作。
关键词
科技情报工作
改革
道路
情报服务
检索系统
科学知识
适用技术
情报教育
分类号
G359.223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建立适应我国特点的情报刊物体系
被引量:
1
18
作者
阎庆甲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1983年第2期104-112,共9页
文摘
文章论述了我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情报刊物的合理构成。作者提出了建立三大类七小类情报刊物体系的建议,并重点阐述了建立情报检索刊物体系的问题。作者认为,中国应当建立自己的检索刊物体系,即具有我国特色的精简而完整的文摘杂志体系。文摘杂志应集中编制,即按基础科学、工程技术、农业科学和医学四大部类分别由有关情报机构统一编辑,以划一体例、避免重复和提高刊物质量。
关键词
检索刊物体系
情报刊物
文摘杂志
科学技术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情报机构
农业科学
分类号
G23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情报工作到情报学——一个情报学观
被引量:
1
19
作者
宋克复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1984年第4期341-344,共4页
文摘
作者从“一门学科必有其基本理论”的观点出发,提出“创造学”应是情报学的基础之一,并强调以创造学为基础的情报学应以最基层情报单位的活动为研究重点。
关键词
情报学
情报工作
创造学
分类号
G350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谈科技情报人员的智力要素与智力训练
20
作者
龙世霖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重庆分所
出处
《情报学报》
1984年第1期71-74,共4页
文摘
文章提出,情报人员的智力要素应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作者认为,情报人员应加强智力训练,以适应情报事业的不断发展,满足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
关键词
科技情报人员
智力训练
智力要素
观察能力
记忆能力
思维能力
实践能力
想象能力
分类号
G351.6 [文化科学—情报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我国城市中小企业情报需求调查研究
陈昭楠
周智佑
刘东维
杜源子
陈光汉
《情报学报》
1987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情报学基础理论研究动向
刘植惠
《情报学报》
1986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情报学研究方法论探索
刘植惠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关于情报学学科建设的思考
刘植惠
《情报学报》
1987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论情报学的哲学基础
刘植惠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日本的情报教育
靖继鹏
王崇德
林九如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试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技情报工作的特征及其发展战略
刘植惠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对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发展道路的几点看法
刘植惠
《情报学报》
198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科技情报效果的模糊评价法
李天复
《情报学报》
198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情报系统的价值分析法
李天复
《情报学报》
198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科技情报工作中的系统思想
李天复
《情报学报》
1986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非晶质金属电沉积制作技术
张汉民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民主德国、苏联情报工作考察报告
汪廷炯
关家麟
王晓初
陈克
《情报学报》
198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我国科技情报体系的合理结构及其发展方向
阎庆甲
《情报学报》
198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遵循系统方法原则改革科技情报管理体系
刘达
《情报学报》
198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情报业发展的两个趋势——情报市场化和情报管理行业化
曾晓东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科技情报工作如何改革谈我国科技情报工作发展的道路
阎庆甲
《情报学报》
198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建立适应我国特点的情报刊物体系
阎庆甲
《情报学报》
198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从情报工作到情报学——一个情报学观
宋克复
《情报学报》
198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试谈科技情报人员的智力要素与智力训练
龙世霖
《情报学报》
198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