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科大高分子系建系65周年专辑前言
1
作者 徐航勋 胡进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I0001-I0002,共2页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初期就成立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单独设置的高分子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建系之初,高分子界前辈王葆仁先生和钱人元先生等均亲自参与了高分子系的建设,为科大高分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65年的... 195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初期就成立了我国高校中第一个单独设置的高分子系-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系。建系之初,高分子界前辈王葆仁先生和钱人元先生等均亲自参与了高分子系的建设,为科大高分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经过65年的持续发展,中国科大高分子系创建了高水平的学术研究队伍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创新成果,培养了一大批高分子专业人才,成为我国高分子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钱人元 中国科大 建校初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王葆仁 创新成果 学术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度法确定高分子混溶性的判据及其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钱家盛 毕红 +2 位作者 章于川 朱平平 杨海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51-255,共5页
对用稀溶液粘度法确定不同高分子之间混溶性的Δ b判据、α判据和Δ [η]判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发现三者虽然形式上有所不同 ,但是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高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参数 k AB的值对不同高分子之间混溶性的影响。Δ [η]判... 对用稀溶液粘度法确定不同高分子之间混溶性的Δ b判据、α判据和Δ [η]判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发现三者虽然形式上有所不同 ,但是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不同高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参数 k AB的值对不同高分子之间混溶性的影响。Δ [η]判据实际上反映的是 k AB绝对值的大小对不同高分子之间混溶性的影响 ;而Δ b判据和α判据反映的是 k AB相对值大小对不同高分子之间混溶性的影响。文章用Δ b判据和Δ [η]判据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PMMA )和聚醋酸乙烯酯 (PVAc)在不同溶剂中的粘性行为进行了研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混溶性 粘度测定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聚醋酸乙烯酯 高分子溶液 粘性行为 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分散蓝14高分子染料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16
3
作者 胡先海 张兴元 +2 位作者 戴家兵 许戈文 周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8-161,共4页
用聚氧化丙烯二醇、2,4-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三乙胺和分散蓝14通过丙酮法合成了水性聚氨酯-分散蓝14(PU-DB14)高分子染料。红外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分散蓝14已被化学键入聚氨酯链中。研究还发现,PU-DB14水分散体的紫外-... 用聚氧化丙烯二醇、2,4-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三乙胺和分散蓝14通过丙酮法合成了水性聚氨酯-分散蓝14(PU-DB14)高分子染料。红外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分散蓝14已被化学键入聚氨酯链中。研究还发现,PU-DB14水分散体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760nm处现一新吸收峰,可能与PU-DB14在水分散体中的形态有关。本文还用差热分析和广角X射线衍射对PU-DB14作了初步的性质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性聚氨酯 聚氨酯-分散蓝14 高分子染料 水分散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对瓜尔胶高分子水溶液黏度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玲 杨海洋 +2 位作者 李化真 朱平平 何平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42,共4页
测定了异丙醇和乙二醇对瓜尔胶高分子水溶液黏度的影响,发现随着异丙醇的加入,瓜尔胶高分子水溶液的特性黏数逐渐减小,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会逐渐增加;与此相反,随着乙二醇的加入,瓜尔胶高分子水溶液的特性黏数逐渐增加,Huggins相互作... 测定了异丙醇和乙二醇对瓜尔胶高分子水溶液黏度的影响,发现随着异丙醇的加入,瓜尔胶高分子水溶液的特性黏数逐渐减小,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会逐渐增加;与此相反,随着乙二醇的加入,瓜尔胶高分子水溶液的特性黏数逐渐增加,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却逐渐减小。醇和瓜尔胶高分子之间缔合导致高分子链疏水性质和空间位阻效应的改变,是异丙醇和乙二醇对瓜尔胶高分子水溶液黏度行为影响显著不同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尔胶高分子 特性黏数 异丙醇 乙二醇 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浓度区高分子溶液异常粘度行为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李浩 杨海洋 +2 位作者 朱平平 朱清仁 范成高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334-340,共7页
 极低浓度区高分子溶液粘度的测定涉及到外推法确定高分子溶液特性粘数的实验基础。综述了极低浓度区高分子溶液反常粘度行为的起源,探讨了粘度计毛细管管壁上高分子吸附层、界面效应、高分子溶液或溶剂在毛细管中流动模式的改变、高...  极低浓度区高分子溶液粘度的测定涉及到外推法确定高分子溶液特性粘数的实验基础。综述了极低浓度区高分子溶液反常粘度行为的起源,探讨了粘度计毛细管管壁上高分子吸附层、界面效应、高分子溶液或溶剂在毛细管中流动模式的改变、高分子与毛细管管壁界面间相互作用、乌氏粘度计结构限制等对极稀高分子溶液粘度的影响,以及正确测定极低浓度区高分子溶液粘度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粘度行为 极衡高分子溶液 比浓粘度 高分子吸附层 界面效应 特性粘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稀溶液中偏离Huggins方程式的五种情况 被引量:5
6
作者 朱平平 杨海洋 +1 位作者 任琳 黄磊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49-354,共6页
在对高分子溶液的粘度研究中发现 ,在稀溶液中会出现五种偏离Huggins方程式的情况。本文就这五种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尤其就高分子 -高分子和高分子 -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二元体系 (溶剂 -聚合物 )和三元体系 (溶剂 -聚合物A -... 在对高分子溶液的粘度研究中发现 ,在稀溶液中会出现五种偏离Huggins方程式的情况。本文就这五种情况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尤其就高分子 -高分子和高分子 -溶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二元体系 (溶剂 -聚合物 )和三元体系 (溶剂 -聚合物A -聚合物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稀溶液 Huggins方程 分子相互作用 临界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溶剂中高分子的尺寸 被引量:4
7
作者 朱平平 任琳 +1 位作者 杨海洋 刘远立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261-268,共8页
三元体系(高聚物/混合溶剂)性质不能简单地直接从相应的两种二元体系(高聚物/单一溶剂)性质来推演,混合溶剂中排除体积效应往往不是两种单一溶剂中排除体积效应的加权平均,高分子的尺寸除了与单一溶剂-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外,还受到... 三元体系(高聚物/混合溶剂)性质不能简单地直接从相应的两种二元体系(高聚物/单一溶剂)性质来推演,混合溶剂中排除体积效应往往不是两种单一溶剂中排除体积效应的加权平均,高分子的尺寸除了与单一溶剂-高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外,还受到两种溶剂间的相互作用、高分子的自缔合趋势的影响,在不同的θ溶剂中高分子的无扰尺寸往往不同,两种溶剂间的相互作用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溶剂 排除体积效应 分子问相互作用力 高分子尺寸 无扰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金属微球的磁性能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延梅 封麟先 潘才元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9-132,共4页
在苯乙烯和丙烯酸共聚物 [P(St-co-AA) ],苯乙烯和 4-乙烯基吡啶共聚物 [P(St-co -4VP) ]两种微球上用化学还原法 ,制备了P(St -co -AA)Ni、P(St -co -AA)Co、P(St -co -4VP)Ni、P(St-co -4VP)Co金属微球 ,研究了它们的交流磁化率 ,磁... 在苯乙烯和丙烯酸共聚物 [P(St-co-AA) ],苯乙烯和 4-乙烯基吡啶共聚物 [P(St-co -4VP) ]两种微球上用化学还原法 ,制备了P(St -co -AA)Ni、P(St -co -AA)Co、P(St -co -4VP)Ni、P(St-co -4VP)Co金属微球 ,研究了它们的交流磁化率 ,磁滞回线 ,居里温度等磁性能。结果表明制得的聚合物微球为软磁材料 ,热重 (TG)分析测得P(St-co -AA)Ni和P(St-co-4VP)Ni的居里温度 (Tc)分别为 1 75℃和 1 80℃ ,远远低于块状金属的居里温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金属微球 磁化率 磁滞回线 居里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稀高分子溶液粘度的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钱家盛 李浩 +2 位作者 章于川 朱平平 杨海洋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6期1079-1082,共4页
采用乌式粘度计对聚乙烯醇 (PVA)水溶液的粘度进行了测定 ,发现如果以比浓粘度ηsp/C对浓度作图 ,在极稀浓度区高分子溶液的粘度出现正的偏离。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受到乌式粘度计结构上的限制 ,目前广泛被采用的体积稀释法将不... 采用乌式粘度计对聚乙烯醇 (PVA)水溶液的粘度进行了测定 ,发现如果以比浓粘度ηsp/C对浓度作图 ,在极稀浓度区高分子溶液的粘度出现正的偏离。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 ,由于受到乌式粘度计结构上的限制 ,目前广泛被采用的体积稀释法将不能用来确定极稀高分子溶液的粘度。文章在对极稀浓度区聚乙烯醇水溶液反常的粘度行为进行了合理解释的基础之上 ,提出了极稀高分子溶液粘度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式粘度计 极稀高分子溶液 粘度 测定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全范德华力作用原理制备仿生干型高分子粘合材料——"壁虎胶带"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海洋 朱平平 何平笙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84-688,共5页
壁虎脚足与物体表面是完全的范德华力。介绍一种全新的模仿壁虎脚足刚毛、利用全范德华力作 用原理制造的干型高分子粘合材料--"壁虎胶带"及其粘舍原理。
关键词 粘合材料 壁虎胶带 范德华力 制备 高分子 制造 作用原理 物体表面 刚毛 仿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性聚氨酯-分散荧光黄高分子荧光染料的合成与荧光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胡先海 张兴元 +1 位作者 戴家兵 许戈文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2081-2084,共4页
用聚氧化丙烯二醇、2,4-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三乙胺和分散荧光黄(DFY)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性聚氨酯-分散荧光黄(PU-DFY)高分子荧光染料.红外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DFY已被化学键入聚氨酯链中.荧光光谱表明,PU-DFY和DFY都可... 用聚氧化丙烯二醇、2,4-甲苯二异氰酸酯、二羟甲基丙酸、三乙胺和分散荧光黄(DFY)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水性聚氨酯-分散荧光黄(PU-DFY)高分子荧光染料.红外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显示,DFY已被化学键入聚氨酯链中.荧光光谱表明,PU-DFY和DFY都可在507nm处发出较强荧光,且很低浓度PU-DFY发出的荧光都较高浓度DFY的强.研究还发现,加入二苯胺猝灭剂的PU-DFY,荧光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与一般荧光物质荧光强度的温度特性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分散荧光黄 高分子荧光染料 水分散体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度法研究非离子型高分子对盐水溶液中油酸钾聚集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化真 杨海洋 +2 位作者 周珊 何志华 何平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6-59,共4页
测定了在不同浓度聚丙二醇(PPG)、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存在条件下油酸钾盐水溶液的黏度,研究了非离子型高分子对盐水溶液中油酸钾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非离子型高分子的加入,油酸钾盐水溶液的黏度... 测定了在不同浓度聚丙二醇(PPG)、聚乙二醇(PEG)和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存在条件下油酸钾盐水溶液的黏度,研究了非离子型高分子对盐水溶液中油酸钾表面活性剂聚集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非离子型高分子的加入,油酸钾盐水溶液的黏度迅速下降,但是程度显著不同,不仅如此,加入更加疏水的聚丙二醇以后,油酸钾盐水溶液黏度下降的程度最低。由此可见,非离子型高分子疏水程度不是导致表面活性剂盐水溶液黏度下降的唯一因素,高分子与表面活性剂疏水和亲水基团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由此形成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聚集体的形态,是决定表面活性剂盐水溶液黏度下降最主要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型高分子 油酸钾 黏度 聚集行为 疏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高分子溶剂法研究不同高分子之间相互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海洋 朱平平 +2 位作者 吴澎 李国锋 任峰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0-23,共4页
作为用粘度测定法研究稀溶液中高分子与高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并预测其在本体中溶混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高分子溶剂法正受到越来越为广泛的重视和注意。文中详细介绍了高分子溶剂法及其特点 ,探讨了该方法在确定稀溶液中高分子之间相互作用... 作为用粘度测定法研究稀溶液中高分子与高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并预测其在本体中溶混性的有效手段之一 ,高分子溶剂法正受到越来越为广泛的重视和注意。文中详细介绍了高分子溶剂法及其特点 ,探讨了该方法在确定稀溶液中高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参数 KAB,了解高分子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素 ,以及利用高分子在高分子溶剂中特性粘数的改变确定其在本体中溶混性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溶剂法 粘数 溶混性 高分子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柔性电子领域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志勇 汪韬 +1 位作者 庄梦迪 徐航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878-891,共14页
柔性电子是基于柔性有机/无机功能材料、柔性/可延展基底并结合相应加工工艺得到的新型电子器件.与传统电子器件刚且硬的缺陷相比,柔性电子优秀的力学性能(柔性化和可拉伸等)使其更加适用于可穿戴电子、人机交互、软体机器人等尖端电子... 柔性电子是基于柔性有机/无机功能材料、柔性/可延展基底并结合相应加工工艺得到的新型电子器件.与传统电子器件刚且硬的缺陷相比,柔性电子优秀的力学性能(柔性化和可拉伸等)使其更加适用于可穿戴电子、人机交互、软体机器人等尖端电子领域.自柔性电子起始阶段,高分子材料就被视为实现柔性电子技术走向应用的关键材料,例如柔性高分子基底材料、高分子界面改性材料、柔性高分子功能材料等.借助于高分子材料的优秀性能,半导体技术突破了传统材料的限制,实现了电子器件的柔性化,而且极大地拓展了柔性电子在生物医学、柔性显示屏、能量存储与转换器件以及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应用.然而随着柔性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技术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应用领域的苛刻需求,亟需在功能材料研究上获得突破.目前,研发用于柔性电子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被视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突破点之一.因此,本文基于本课题组的相关工作,综述了近期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柔性电子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基于柔性电子器件的组成角度以及加工工艺角度,从柔性电子中的三种关键材料(柔性基底材料、界面改性材料、柔性功能材料)出发,分析功能高分子材料在柔性电子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子 功能高分子材料 柔性基底材料 界面改性 自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度法研究稀溶液中高分子链尺寸的浓度依赖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孝松 杨海洋 +2 位作者 张玲 朱平平 何平笙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68-170,174,共4页
测定了不同浓度聚苯乙烯(PS)θ溶液的黏度,确定了高分子之间的流体力学相互作用参数,由此确定了良溶剂中高分子链尺寸的浓度依赖性,结果表明,在良溶剂中随着浓度的增加,高分子链的尺寸有所收缩,但是变化的程度比较小,与Wolf的理论结果... 测定了不同浓度聚苯乙烯(PS)θ溶液的黏度,确定了高分子之间的流体力学相互作用参数,由此确定了良溶剂中高分子链尺寸的浓度依赖性,结果表明,在良溶剂中随着浓度的增加,高分子链的尺寸有所收缩,但是变化的程度比较小,与Wolf的理论结果以及笔者以前对此所做的理论分析并不一致,文中对出现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特性黏数 高分子链尺寸 θ溶剂 流体力学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光催化全解水的二维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张杭 王磊 徐航勋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40-154,共15页
通过仿生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储存、可运输的化学燃料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高分子半导体因其电子结构可以简单地从分子水平上进行调控和设计,近几年来在光催化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具有二维平... 通过仿生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可储存、可运输的化学燃料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高分子半导体因其电子结构可以简单地从分子水平上进行调控和设计,近几年来在光催化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具有二维平面结构的共轭高分子半导体具有大的比表面积、丰富的表面活性位点和高效的光生电子/空穴分离能力,并且可以方便地形成异质结构等独特的性质,其在光催化分解水领域的应用逐渐引人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二维高分子半导体在光催化全解水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着重讨论了目前用于调控二维高分子材料能带结构和表面活性位点的方法,并展望二维高分子材料在光催化全解水研究中所存在的机遇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高分子 共轭高分子 光催化 水分解 太阳能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碳高分子递送载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名扬 程健 胡进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1-432,共12页
CO是一种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气体信号分子,具有抗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抗菌等生理功能。由于直接吸入CO存在中毒的风险且难以实现病理组织富集等问题,近年来,研究人员发展了多种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s)。这些供体分子能够在特定的环... CO是一种生物体中广泛存在的气体信号分子,具有抗炎、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抗菌等生理功能。由于直接吸入CO存在中毒的风险且难以实现病理组织富集等问题,近年来,研究人员发展了多种一氧化碳释放分子(CORMs)。这些供体分子能够在特定的环境下释放CO,作为CO气体的替代品而展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然而传统的CORMs均为小分子,它们普遍在生物环境中存在稳定性不足、半衰期短和生物分布不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将CORMs物理负载或者化学键合到高分子材料中,成功制备的多种CO释放大分子相对于CORMs小分子前体而言,不仅能够有效增强稳定性和延长释放时间,而且对病理组织具有一定的靶向性,对相关疾病展现出更优异的治疗潜能。综述了CO释放大分子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气体信号分子 一氧化碳释放分子 高分子纳米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偶氮苯高分子光控可逆黏合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佳慧 袁晨瑞 +2 位作者 吴泽宏 陈韬 吴思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3-301,共9页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一种能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发生固液转变的可逆黏合剂,其主链结构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侧链为以6个亚甲基为间隔基和短链聚乙二醇(PEG)为尾基的偶氮苯聚合物(PAzo-PEG)。偶氮苯基团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的辐...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一种能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发生固液转变的可逆黏合剂,其主链结构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侧链为以6个亚甲基为间隔基和短链聚乙二醇(PEG)为尾基的偶氮苯聚合物(PAzo-PEG)。偶氮苯基团在紫外光和可见光的辐照下发生可逆的顺反异构。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研究了PAzo-PEG的可逆光致异构过程,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其固液转变。结果表明:反式异构体的Tg高于室温,顺式异构体的Tg低于室温,PAzo-PEG在光照下宏观表现出可逆固液转变的现象。固态和液态的PAzo-PEG不同的黏附能力赋予了PAzo-PEG光控可逆黏合的性能。实验测得其反式状态下最大黏附强度能达到0.97 MPa,而顺式状态下PAzo-PEG的黏附强度降低到0.03 MPa。在3个黏附循环后其黏附强度仍能保持初始黏附强度的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合剂 偶氮苯 聚合物 光致固液转变 玻璃化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表面离子”法制备组分可控的LB膜超分子体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平笙 邹纲 方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75-1280,共6页
综述了LB膜超分子体系中“表面离子”法的概念及其与传统的“亚相离子”法的区别.分别以钌螯合物(Ru(ph2phen)32+)和金属β-二酮螯合物为例,详细描述这两类不同的“表面离子”在水面上的成膜作用机理,并举例说明“表面离子”法在铺展膜... 综述了LB膜超分子体系中“表面离子”法的概念及其与传统的“亚相离子”法的区别.分别以钌螯合物(Ru(ph2phen)32+)和金属β-二酮螯合物为例,详细描述这两类不同的“表面离子”在水面上的成膜作用机理,并举例说明“表面离子”法在铺展膜和LB膜中,功能分子二维密度和凝聚态结构精确可调,并对“表面离子”法在多功能分子体系中的应用作了详细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膜 超分子体系 表面离子 制备 作用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己内酯分子量对乙基纤维素/聚己内酯共混体系的溶致性液晶织构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毅萍 罗筱烈 马德柱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9-52,共4页
利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乙基纤维素与聚己内酯共混物在二氯乙酸中的溶致性液晶形态。结果表明聚己内酯的分子量对共混体系的溶致性液晶织构有明显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结果显示含不同分子量聚己内酯的共混物 ,其混溶性及两组分间的... 利用偏光显微镜研究了乙基纤维素与聚己内酯共混物在二氯乙酸中的溶致性液晶形态。结果表明聚己内酯的分子量对共混体系的溶致性液晶织构有明显的影响。差示扫描量热法测试结果显示含不同分子量聚己内酯的共混物 ,其混溶性及两组分间的相互作用无十分明显的差异。聚己内酯分子量对共混体系溶致性液晶的形态和热稳定性的影响 ,可认为是由于分子量对体系的粘度贡献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致性液晶 液晶结构 共混物 混溶性 相互作用 乙基纤维素 聚乙内酯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