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骨纤维异样增生症患者巨大甲状腺肿切除术麻醉处理一例
1
作者 章敏 吴菲菲 +2 位作者 吴德林 马小鹏 谢言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30-1231,共2页
患者,男,27岁,182 cm,115 kg,因“发现甲状腺肿块3年余”入院。患者6年前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多发性骨纤维异样增生症(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伴甲状腺功能亢进,一直服用甲巯咪唑控制甲状腺功能,4年前发现血压升高,最高为160/90 m... 患者,男,27岁,182 cm,115 kg,因“发现甲状腺肿块3年余”入院。患者6年前在北京协和医院诊断为多发性骨纤维异样增生症(McCune-Albright综合征,MAS),伴甲状腺功能亢进,一直服用甲巯咪唑控制甲状腺功能,4年前发现血压升高,最高为160/90 mmHg,同时合并有心率增快,在110次/分左右,加用美托洛尔后血压、心率控制可。近3年发现甲状腺进行性增大,为求进一步治疗入住我院。入院监测血压在130/80 mmHg左右,复查甲状腺功能正常。查体:神清,精神一般,头面部骨骼增生异常,尤以下颌骨明显,张口度可,颈椎活动度降低,前屈10~15°,后伸15~20°,Mallampati气道分级Ⅲ级,张口仅可见软腭与硬腭,脊柱侧弯后凸畸形,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各瓣膜区未及明显病理性杂音。术前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未见明显异常,术前全胸片示:气管受压左偏,脊柱侧凸畸形。术前胸部CT示:甲状腺右叶甲状腺肿(62 mm×72 mm),气管受压左偏,最狭窄处,气管直径约1.8 cm,所及肋骨、下颌骨、椎体及左侧肩胛骨骨质改变(图1)。心脏超声示:全心增大,EF 65%。肺功能:以阻塞为主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肺功能中度损害。患者平时活动量较少,因甲状腺肿气管受压,现自觉活动后即感胸闷。术前诊断:1.右侧甲状腺肿块伴甲亢,胸骨后甲状腺肿;2.MAS;3.高血压病。拟在气管内全麻下行甲状腺肿块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功能障碍 甲状腺肿块 双肺呼吸音清 甲状腺右叶 甲状腺功能正常 脊柱侧弯 肿块切除术 全胸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麻醉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2
作者 音樱 章敏 +5 位作者 疏树华 谷海 谢言虎 徐磊 方诗元 柴小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60-664,共5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股骨近端骨折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65~99岁,BMI 18.6~29.7kg/m2,ASAⅠ-Ⅳ级。采用随机数字...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股骨近端骨折拟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或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男22例,女38例,年龄65~99岁,BMI 18.6~29.7kg/m2,ASAⅠ-Ⅳ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单纯全麻组(GA组)和全麻联合神经阻滞组(GB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咪达唑仑、依托咪酯、舒芬太尼及顺式阿曲库铵麻醉诱导后行喉罩全麻,GB组在全麻后,经超声引导给予0.5%罗哌卡因30ml进行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记录入室时(T0)、置入人工气道即刻(T1)、手术开始5min(T2)、手术结束时(T3)的HR、SBP、DBP;记录术中麻醉药物的用量、手术时间、麻醉苏醒时间、人工气道拔除时间、拔除30min和出恢复室时的Ramsay镇静评分;记录术后第一次补救镇痛时间、补救镇痛使用次数、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总次数;记录术后2、6、12、24和48h静息和咳嗽时的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记录术后48h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与T0时比较,T1时两组HR明显减慢,SBP、DBP均明显降低,T2时GA组SBP明显升高(P<0.05)。与GA组比较,GB组麻醉过程中舒芬太尼、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减少(P<0.05),苏醒时间、人工气道拔除时间明显缩短(P<0.05),拔管30min时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降低(P<0.05),第一次补救镇痛时间明显延长(P<0.05),补救镇痛使用次数和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总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2、6和12h静息和咳嗽时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手术中采用全麻联合改良髂筋膜间隙阻滞,具有术中减少全麻药物的用量、术后恢复佳、术后镇痛效果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髂筋膜间隙阻滞 全身麻醉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7
3
作者 付同 侯宇 +4 位作者 韩明明 阚步凡 黄祥 康芳 李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9-794,共6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GID)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喉罩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6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观察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GID)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喉罩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6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TEAS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3例。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术后1、2 d选择双侧足三里穴、上巨虚穴、内关穴、三阴交穴行TEAS,时间持续30 min;C组在相同时点和穴位贴电极片,不进行刺激。术后3 d采用进食-恶心-呕吐-查体-症状持续时间评分系统(I-FEED)进行评分。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记录术后2、6、12 h恶心呕吐、腹痛腹胀VAS评分。记录术前1 d和术后2 d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浓度。记录术前1 d、术后1、2 d、术后1个月QoR-15评分、失眠严重指数(ISI)评分和术后睡眠障碍(POSD)发生情况。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和尿量。结果与C组比较,T组I-FEED评分、PGID发生率、术后2、6、12 h恶心呕吐、腹痛腹胀VAS评分、术后2 d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浓度、术后1、2 d ISI评分和POS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1、2 d QoR-15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围术期TEAS能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PGID发生率,减轻恶心呕吐和腹痛腹胀程度,缩短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升高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浓度,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腹腔镜手术 经皮穴位电刺激 胃肠功能紊乱 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体淋巴瘤致未预料的困难气道一例
4
作者 李倩倩 汪姗 +2 位作者 万光伦 谢言虎 章敏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09,共2页
患者,男,55岁,172 cm,75 kg。因“发现颈部肿物8个月”入院。患者于2022年7月发现颈部肿物,于外院行颈部肿物穿刺示:左颈部淋巴结穿刺组织,部分区域纤维化、胶原化,肉芽肿性炎待排。后患者觉颈部肿物增大,于外院行PET-CT示:口咽两侧壁... 患者,男,55岁,172 cm,75 kg。因“发现颈部肿物8个月”入院。患者于2022年7月发现颈部肿物,于外院行颈部肿物穿刺示:左颈部淋巴结穿刺组织,部分区域纤维化、胶原化,肉芽肿性炎待排。后患者觉颈部肿物增大,于外院行PET-CT示:口咽两侧壁、舌咽软组织增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肿物 困难气道 肿物穿刺 舌咽 肉芽肿性炎 纤维化 扁桃体淋巴瘤 软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环腹股沟管注射治疗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 被引量:2
5
作者 杨犇 刘飞 +3 位作者 吴艳 裴伟 李娟 武百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74-476,共3页
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operative inguinal pain,CPIP)是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之一,国内文献报道发生率为4.1%~12%[1],国外报道的发生率为0%~63%。术后慢性疼痛已成为腹股沟疝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术后康复的... 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operative inguinal pain,CPIP)是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之一,国内文献报道发生率为4.1%~12%[1],国外报道的发生率为0%~63%。术后慢性疼痛已成为腹股沟疝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术后康复的进程[2]。CPIP治疗手段包括口服药物、局部理疗、针灸、痛点注射、外科手术治疗与周围神经阻滞治疗等,其中周围神经阻滞治疗因创伤小、对机体生理干扰小、效果确切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术后 痛点注射 外科手术治疗 生理干扰 周围神经阻滞 慢性疼痛 局部理疗 腹股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癫痫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婷 韩明明 李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10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明确右美托咪定对癫痫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的癫痫患者60例,年龄18~59岁,拟于全身麻醉下进行,ASA分级Ⅰ-Ⅱ级,按照右美托咪定最大起效时间分为三组(n=20):右美托咪定输注后即刻诱导组(A... 目的:明确右美托咪定对癫痫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的影响。方法:选择需行择期神经外科手术的癫痫患者60例,年龄18~59岁,拟于全身麻醉下进行,ASA分级Ⅰ-Ⅱ级,按照右美托咪定最大起效时间分为三组(n=20):右美托咪定输注后即刻诱导组(A组)、右美托咪定输注后15 min诱导组(B组)和输注生理盐水组(C组)。采用肌松监测仪监测神经肌肉传导功能,于TOF模式(波宽0.2 ms、频率2 Hz、串间间隔12 s、刺激电流70 mA)刺激尺神经。A组患者入室后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泵注结束后即刻开始麻醉诱导;B组患者入室后给予右美托咪定1μg/kg,10 min泵注结束,15 min后开始麻醉诱导;C组患者10 min内泵注同等毫升生理盐水后即刻开始诱导,麻醉诱导时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当T_(1)达最大抑制时行气管内插管,采用改良法评价气管插管条件。术中当T_(1)恢复至25%时,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05 mg/kg。记录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T_(onset))、高峰时间(T_(peak))、25%恢复时间(T_(25%))、25%~50%恢复时间(T_(25-50%))、50%~75%恢复时间(T_(50-75%))、75%~100%恢复时间(T_(75-100%))。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补液量,记录丙泊酚、瑞芬太尼和顺式阿曲库铵总用量并计算单位体质量用量。结果:3组患者T_(onset)、T_(peak)、T_(25%)、T_(25-50%)、T_(50-75%)、T_(75-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_(peak)、T_(25-50%)、T_(50-75%)C组大于A组大于B组;3组患者气管插管条件,各时点单位时间体质量顺式阿曲库铵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丙泊酚用量较A、B两组显著增多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对癫痫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肌松效应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神经肌肉阻滞 顺式阿曲库铵 肌松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量舌骨-会厌距离对喉镜显露困难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旭 章蔚 +2 位作者 夏敏 吴昊 王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评估超声测量舌骨-会厌距离预测喉镜显露困难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72例,男40例,女32例,年龄18~90岁,ASAⅠ—Ⅲ级。麻醉前测量张口度、甲颏距离,评估改良Mallampati分级,并在“嗅花位”下超声测量患者舌骨-... 目的评估超声测量舌骨-会厌距离预测喉镜显露困难的有效性。方法选择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患者72例,男40例,女32例,年龄18~90岁,ASAⅠ—Ⅲ级。麻醉前测量张口度、甲颏距离,评估改良Mallampati分级,并在“嗅花位”下超声测量患者舌骨-会厌距离。患者麻醉后在相同体位下行气管插管,根据Cormack-Lehane分级分为两组:Ⅰ和Ⅱ级为喉镜显露容易组(n=53),Ⅲ和Ⅳ级为喉镜显露困难组(n=19)。比较常规评估气道方法和舌骨-会厌距离与喉镜显露困难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预测喉镜显露困难的效能。结果与喉镜显露容易组比较,喉镜显露困难组中男性比例、BMI值和改良Mallampati分级明显升高(P<0.05),甲颏距离和舌骨-会厌距离明显缩短(P<0.05)。BMI值、甲颏距离、张口度、Mallampati分极和舌骨-会厌距离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0.63、0.71、0.67和0.84,舌骨-会厌距离临界值为1.4 cm其敏感性为79.0%,特异性为83.0%。结论超声测量舌骨-会厌距离可较好预测喉镜显露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喉镜显露困难 气道管理 舌骨-会厌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通气模式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出血量和术后肝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张华明 杨佳 +4 位作者 章敏 韩明明 马骏 李启健 谢言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模式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出血量和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8~64岁,BMI 18.5~24.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压力控制通气(P... 目的探讨不同通气模式对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出血量和术后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患者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18~64岁,BMI 18.5~24.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压力控制通气(PCV)组和容量控制通气(VCV)组,每组30例。PCV组通过调整气道峰压,使术中V T达到理想体重×8 ml,同时调整RR维持P ET CO_(2)35~45 mmHg;V组V T设定为理想体重×8 ml,同时调整RR维持P ET CO_(2)35~45 mmHg。记录麻醉诱导后10 min(T_(0))、气腹后10 min(T_(1))、切肝前10 min(T_(2))、切肝后10 min(T_(3))、气腹结束后10 min(T_(4))吸气峰压(Ppeak)、气道平均压(Pmean)、CVP、PaCO_(2)和氧合指数(PaO_(2)/FiO_(2))。记录术中胶体液用量和出血量,术后24、48和72 h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以及腹腔引流量。结果与T_(0)时比较,T_(1)—T_(3)时两组Ppeak均明显升高(P<0.05);T_(1)—T_(4)时VCV组、T_(3)和T_(4)时PCV组CVP均明显升高(P<0.05)。与VCV组比较,PCV组T_(1)、T_(2)时CVP明显降低(P<0.05),术中胶体液用量和出血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术后24、48和72 h的ALT、AST和腹腔引流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压力控制通气模式下腹腔镜肝切除术中患者出血量明显减少,可能与术中较低的气道峰压有关,但两种不同通气模式下患者术后肝功能损伤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切除术 压力控制通气 容量控制通气 吸气峰压 氧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横突-胸膜中点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用于单孔胸腔镜手术后镇痛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旭 章蔚 +2 位作者 王迪 谢言虎 王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横突-胸膜中点阻滞(MTPB)与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用于单孔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80例,男36例,女44例,年龄18~65岁,BMI 19~28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TPB组(...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横突-胸膜中点阻滞(MTPB)与胸椎旁神经阻滞(TPVB)用于单孔胸腔镜手术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择期行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80例,男36例,女44例,年龄18~65岁,BMI 19~28 kg/m^2,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MTPB组(M组)和TPVB组(P组),每组40例。手术结束后M组行超声引导下MTPB,P组行TPVB,两组均注射0.5%罗哌卡因15 ml。两组患者术后均采用PCIA。记录神经阻滞操作时间、穿刺深度,记录术后2、6、12、24、48 h安静和咳嗽时VAS疼痛评分,记录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总按压次数、舒芬太尼使用量和补救镇痛例数,记录穿刺相关并发症、镇痛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P组比较,M组神经阻滞操作时间明显缩短(P<0.05),进针深度明显变浅(P<0.05)。术后2、6、12、24、48 h两组安静和咳嗽时VAS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泵首次按压时间、总按压次数、舒芬太尼用量和补救镇痛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TPB或TPVB联合术后PCIA应用于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均可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但MTPB操作简单、安全,可作为单孔胸腔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方案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突-胸膜中点阻滞 椎旁神经阻滞 单孔胸腔镜 术后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羟考酮对烟雾病血管重建术患者全麻苏醒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朱冰青 韩明明 +2 位作者 翟明玉 杨佳 李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8期928-932,共5页
目的:比较羟考酮和舒芬太尼对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后麻醉苏醒期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血管重建术的缺血型烟雾病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羟考酮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26例。于手术进行到颞肌贴敷前即刻,分别给... 目的:比较羟考酮和舒芬太尼对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血管重建术后麻醉苏醒期患者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血管重建术的缺血型烟雾病患者5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羟考酮组和舒芬太尼组,每组26例。于手术进行到颞肌贴敷前即刻,分别给与羟考酮组、舒芬太尼组患者0.1mg/kg羟考酮、0.1μg/kg舒芬太尼,术毕转入麻醉复苏室(PACU)。比较两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时间、气管导管拔出时间及在PACU停留时间;比较患者在麻醉前和PACU期间不同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比较患者恢复定向力后10min疼痛VAS评分及术毕30min的Ramsay镇静评分;比较患者麻醉苏醒期间呼吸抑制、拔管呛咳、恶心呕吐、不良记忆的发生情况。结果:羟考酮组患者定向力恢复、气管导管拔出以及PACU停留时间均短于舒芬太尼组患者(P<0.05),但两组患者定向力恢复后10min疼痛VAS评分、术毕30min的Ramsay评分以及各时点MAP、HR均无统计学差异。羟考酮组患者拔管后呼吸抑制率、术后恶心呕吐率较舒芬太尼组低(P<0.05),而拔管呛咳、不良记忆等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羟考酮可有效应用于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血管重建术的术后镇痛;与舒芬太尼相比,使用羟考酮术后镇痛可减少麻醉苏醒期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发生,提高烟雾病患者麻醉苏醒期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考酮 舒芬太尼 烟雾病 血管重建术 麻醉苏醒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丙泊酚时瑞芬太尼抑制宫腔镜术中体动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 被引量:22
11
作者 陈旭 王迪 +1 位作者 疏树华 柴小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395,共2页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患者清醒质量高等优点,广泛应用在门诊检查、治疗中[1]。门诊宫腔镜检查术,手术时间短,多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镇静麻醉,但操作时疼痛刺激较为明显,单纯丙泊酚效果不佳,目前指南也推荐与镇痛药物联合应用...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患者清醒质量高等优点,广泛应用在门诊检查、治疗中[1]。门诊宫腔镜检查术,手术时间短,多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镇静麻醉,但操作时疼痛刺激较为明显,单纯丙泊酚效果不佳,目前指南也推荐与镇痛药物联合应用抑制疼痛[2]。瑞芬太尼是一种短效阿片类药物,半衰期短,体内不蓄积[1,3],呼吸抑制作用较强,门诊应用相对较少,本研究探讨复合丙泊酚时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在抑制宫腔镜检查患者体动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Ce 50),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抑制作用 阿片类药物 药物联合应用 门诊检查 宫腔镜检查 复合丙泊酚 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 宫腔镜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冯芳 胡西贝 +2 位作者 韩明明 李娟 康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60例,男12例,女48例,年龄48~75岁,BMI 19~28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观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DFT)对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术中局部脑氧饱和度(rSO_2)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60例,男12例,女48例,年龄48~75岁,BMI 19~28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传统液体管理方法维持MAP>基础值的80%,CVP 8~12 mmHg,尿量>0.5 ml·kg^(-1)·h^(-1)。观察组通过桡动脉连接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并在每博量变异度(SVV)指导下行GDFT,维持CI>2.5 L·min^(-1)·m^(-2)。记录麻醉诱导前(T_0)、麻醉诱导后5 min(T_1)、俯卧位时(T_2)、切皮时(T_3)、内固定时(T_4)、矫形时(T_5)、术毕(T_6)的rSO_2,并计算rSO_2平均值■、rSO_2最小值(rSO_(2min))以及rSO_2较基础值下降的最大百分比(rSO_(2%max))。记录术中晶体液和胶体液用量、总输液量、出血量、尿量及去甲肾上腺素的使用情况。记录术后住院期间肺部炎症、恶心呕吐、心律失常、发热及低血压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晶体液用量、总尿量明显减少(P<0.05),胶体液用量明显增加(P<0.05),去甲肾上腺素使用量明显减少(P<0.05),术中■、rSO_(2min)明显升高(P<0.05),术后住院期间肺部炎症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以升高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患者术中rSO_2,减少术后住院期间肺部炎症及恶心呕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每博量变异度 脊柱侧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h/Gli1信号通路在异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彭莉 林晓峰 +2 位作者 王胜 殷姜文 葛明月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81-386,共6页
目的评价Shh/Gli1信号通路在异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4只,6~8周龄,体重22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异氟醚后处理组(... 目的评价Shh/Gli1信号通路在异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44只,6~8周龄,体重220~28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再灌注+异氟醚后处理组(ISO组)和环巴胺+缺血-再灌注+异氟醚后处理组(CYC组),每组11只。采用线栓法栓塞大脑中动脉90 min、再灌注24 h制备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ISO组大鼠在再灌注即刻吸入1.5%异氟醚。CYC组大鼠在缺血前30 min腹腔注射Shh/Gli1信号通路特异性抑制剂环巴胺10 mg/kg。再灌注24 h后,所有大鼠进行神经行为学评分,采用TTC法测定脑梗死体积,HE染色和尼氏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TUNEL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测定Shh和Gli1蛋白含量。结果与S组比较,IR组、ISO组和CYC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坏死和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组织病理学损伤严重,Shh和Gli1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IR组比较,ISO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坏死和凋亡明显减少,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减轻,Shh和Gli1蛋白含量明显增加(P<0.05)。与ISO组比较,CYC组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脑梗死体积明显增大,坏死和凋亡细胞明显增多,组织病理学损伤明显加重,Shh和Gli1蛋白含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 Shh/Gli1信号通路激活参与了异氟醚后处理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h蛋白 GLI1蛋白 异氟醚后处理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醚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生成及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彭莉 王胜 +4 位作者 殷姜文 葛明月 张贵星 徐锋 张庆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31-1738,共8页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氟醚后处理组(ISO组)和异氟醚后处理+Smad3特异性抑制剂SIS3 HCl组(ISO+SIS3组)。线栓... 目的探讨异氟醚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生成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异氟醚后处理组(ISO组)和异氟醚后处理+Smad3特异性抑制剂SIS3 HCl组(ISO+SIS3组)。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MCAO),24 h后Zea-Longa法评估大鼠神经功能损伤,HE染色评估脑组织病理学损伤情况,尼氏染色评估缺血脑组织中健存神经元情况,TUNEL法评估脑组织凋亡情况,免疫荧光检测脑组织中VEGF蛋白和CD34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对脑组织中p-Smad3、Smad3、VEGF和CD34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异氟醚能明显降低大鼠的神经行为学评分,减轻脑组织病理学损伤,增加缺血脑组织中健存神经元数量,减少损伤脑组织中的凋亡细胞,增强p-Smad3、VEGF和CD34蛋白的表达;Smad3抑制剂逆转了异氟醚的脑保护作用,加重了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抑制p-Smad3、VEGF和CD34的蛋白表达。结论异氟醚能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保护机制与激活Smad信号通路,促进VEGF和CD34蛋白表达,进而促进血管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后处理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 血管生成 SMAD3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钩吻素子对骨癌痛小鼠行为学及脊髓背角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文杰 杨成伟 +3 位作者 韩明明 康芳 李娟 黄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51-856,共6页
目的 探究鞘内注射钩吻素子对骨癌痛(BCP)小鼠行为学和脊髓背角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一:选择雄性SPF级C57BL/6小鼠36只,4~6周龄,体重18~22 g。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小鼠分为两组:假手术1组(S_(1)组)和BCP_(1)组,每组18只。S_(1)组... 目的 探究鞘内注射钩吻素子对骨癌痛(BCP)小鼠行为学和脊髓背角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实验一:选择雄性SPF级C57BL/6小鼠36只,4~6周龄,体重18~22 g。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小鼠分为两组:假手术1组(S_(1)组)和BCP_(1)组,每组18只。S_(1)组向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注入PBS溶液10μl,BCP_(1)组向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接种含有2×10~5个Lewis肺癌细胞的PBS溶液10μl建立BCP模型。于建模前1 d、建模后4、7、10、14、21 d每组随机取6只小鼠测定含机械缩足阈值(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WL)。于建模后7、14、21 d完成行为学测试后每组随机处死6只小鼠,取小鼠脊髓腰膨大处,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星形胶质细胞标记蛋白(GFAP)和小胶质细胞标记蛋白(Iba-1)含量。取小鼠右侧股骨行HE染色进行骨组织病理学检查。实验二:选择雄性SPF级C57BL/6小鼠54只,4~6周龄,体重18~22 g。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小鼠分为三组:假手术2组(S_(2)组)、BCP_(2)组和BCP+钩吻素子组(K组),每组18只。S_(2)组和BCP_(2)组处理同S_(1)组和BCP_(1)组,K组向右侧股骨远端骨髓腔接种含有2×10~5个Lewis肺癌细胞的PBS溶液10μl建立BCP模型,建模后14 d向小鼠L_(4-5)或L_(5-6)间隙缓慢鞘内注射含钩吻素子30μg的20%DMSO溶液5μl。给药前1 h、给药后1、2、3 h每组随机取6只小鼠测定MWT和TWL。给药后1 h时每组随机处死12只小鼠,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GFAP和Iba-1蛋白含量,ELISA法检测脊髓IL-6、IL-1β和TNF-α浓度。结果 实验一:与S_(1)组比较,BCP_(1)组建模后7、10、14、21 d MWT明显降低、TWL明显缩短(P<0.05),建模后7、14、21 d脊髓GFAP和Iba-1蛋白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HE染色示S_(1)组无骨质破坏,骨髓腔内为正常骨髓细胞;BCP_(1)组骨质遭破坏,骨小梁、骨髓腔和周围软组织内大量Lewis肺癌细胞浸润。实验二:与S_(2)组比较,BCP_(2)组给药前1 h、给药后1、2、3 h MWT均明显降低、TWL均明显缩短(P<0.05),给药后1 h脊髓GFAP、Iba-1蛋白含量、脊髓IL-6、IL-1β和TNF-α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K组给药前1 h、给药后3 h时MWT明显降低(P<0.05)、TWL明显缩短(P<0.05)。与BCP_(2)组比较,K组给药后1、2 h时MWT均明显升高(P<0.05)、TWL均明显延长(P<0.05),给药后1 h脊髓GFAP、Iba-1蛋白含量、脊髓IL-6、IL-1β和TNF-α浓度均明显降低(P<0.05)。给药后1 h S_(2)组和K组脊髓GFAP和Iba-1蛋白含量、脊髓IL-6、IL-1β和TNF-α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鞘内注射钩吻素子通过抑制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活化可减轻神经炎症反应,缓解骨癌痛小鼠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钩吻素子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导管套囊充气前后气管横径变化值与套囊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6
作者 施洁 杨歆璐 +3 位作者 杨成伟 章蔚 方军 王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气管导管(ETT)套囊充气前后的气管横径变化值(ΔTD)与ETT套囊压(CP_(ET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8月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男性患者,年龄18~60岁,BMI 18~25 kg/m^(2),ASAⅠ至Ⅲ级。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1...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气管导管(ETT)套囊充气前后的气管横径变化值(ΔTD)与ETT套囊压(CP_(ET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8月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男性患者,年龄18~60岁,BMI 18~25 kg/m^(2),ASAⅠ至Ⅲ级。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拟招募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用指压法进行ETT套囊充气,分别在充气前后用超声测量胸骨上窝水平的气管横径,计算ΔTD。然后用压力表测量套囊压力(CP_(ETT))。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求取ΔTD截断值并分析其预测效能。第2部分拟招募46例患者,按照ETT套囊充气方法随机分为指压组和超声组,每组23例。指压组使用指压法为套囊充气,超声组使用超声结合ΔTD截断值指导套囊充气。两组充气后均用压力表测量CP_(ETT)。结果当CP_(ETT)不高于110 cmH_(2)O时,CP_(ETT)与ΔTD呈明显正相关(r=0.78,P<0.05)。ΔT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ΔTD截断值为1.25 mm,敏感性为70.5%,特异性为84.2%。与指压组比较,超声组正常CP_(ETT)占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当CP_(ETT)不高于110 cmH_(2)O时,CP_(ETT)与ΔTD呈明显正相关;超声法测量ΔTD指导ETT套囊充气明显优于指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管理 气管导管套囊压力 气管插管 气管横径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碳酸氢钠严格控制代谢性酸中毒对活体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闫文龙 疏树华 李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1139-1144,共6页
目的:观察使用5%碳酸氢钠严格控制代谢性酸中毒是否可改善活体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活体肾移植手术的12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 目的:观察使用5%碳酸氢钠严格控制代谢性酸中毒是否可改善活体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择期行活体肾移植手术的120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术中根据碱剩余(BE)测量值补充5%碳酸氢钠,维持-3 mmol/L≤BE≤+3 mmol/L。对照组仅在明显代谢性酸中毒(BE≤-10 mmol/L或pH≤7.25)时才补充5%碳酸氢钠。调整分钟通气量,使PaCO2在正常范围内。记录患者麻醉前(T0)、麻醉诱导后10min(T1)、肾动脉血流开放前(T2)、肾动脉血流开放后5 min(T3)、手术结束时(T4)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手术时间。记录术后1、2、3、7、30 d的肌酐、尿素氮及尿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5%碳酸氢钠输注量明显增加,去氧肾上腺素使用量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无输注5%碳酸氢钠指征;观察组术毕时p H、BE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与T0时比较,T3时两组MAP、CVP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2、3、7 d血肌酐、尿素氮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2、3 d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体肾移植术中应用5%碳酸氢钠严格控制代谢性酸中毒可改善术后早期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性酸中毒 肾移植 慢性肾功能衰竭 碳酸氢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rf2/HO-1通路在腹腔注射红景天苷缓解小鼠骨癌痛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沐浴阳 李冰洁 +3 位作者 付邱月 韩明明 李娟 康芳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20-428,共9页
目的:明确核因子红系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通路在腹腔注射红景天苷缓解小鼠骨癌痛(bone cancer pain,BCP)中的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100只,按随机... 目的:明确核因子红系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通路在腹腔注射红景天苷缓解小鼠骨癌痛(bone cancer pain,BCP)中的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10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ham组,n=20)、BCP组(n=60)、BCP+红景天苷(红景天苷)组(n=10)和BCP+红景天苷+葫芦巴碱(红景天苷+葫芦巴碱)组(n=10)。使用小鼠路易斯肺癌(lewis lung carcinoma,LLC)细胞建立BCP模型。机械刺激缩足阈值(men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评估小鼠的痛行为学。HE染色观察小鼠的骨组织学。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小鼠脊髓中Nrf2和HO-1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小鼠相比,BCP组小鼠的MWT和TWL在接种LLC细胞后第7至21天显著下降(P<0.001)。在接种LLC细胞后第21天,BCP组小鼠股骨髓腔内的骨小梁结构被破坏,并充满肿瘤细胞。与Sham组小鼠相比,BCP组小鼠脊髓中Nrf2和HO-1的表达上调(P<0.05)。腹腔注射红景天苷(100 mg/kg)增加了BCP小鼠的MWT和TWL(P<0.01),而腹腔注射葫芦巴碱逆转了红景天苷这一作用(P<0.05)。此外,红景天苷上调了BCP小鼠脊髓中Nrf2和HO-1的表达(P<0.05),葫芦巴碱也逆转了红景天苷这一作用(P<0.05)。结论:红景天苷通过活化Nrf2/HO-1通路缓解小鼠B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红景天苷 核因子红系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4
19
作者 叶庆遥 田甜 +1 位作者 唐朝亮 戚洪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79-782,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及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5~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和患者自控...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对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及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下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45~6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组(T组)和患者自控静脉镇痛组(C组),每组30例。T组麻醉诱导后行超声引导下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分别注入0.25%罗哌卡因20 ml,术毕双侧分别输注0.25%罗哌卡因5 ml/h。C组术毕采用舒芬太尼1μg/ml行PCIA。记录首次下床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补救镇痛情况;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 d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量表)评估患者恢复质量。结果与C组比较,T组首次下床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补救镇痛率和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T组未见腹横肌平面阻滞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术后3 d T组的情绪状态评分、身体舒适度评分、心理支持评分、疼痛评分及总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连续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满意,提高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腹横肌平面阻滞 直肠癌根治术 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横肌平面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静脉镇痛对肝部分切除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5
20
作者 笪磊 谢言虎 +2 位作者 柴小青 章蔚 魏昕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64-1167,共4页
目的评估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联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于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其对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0~6... 目的评估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联合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用于肝部分切除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探讨其对患者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20~65岁,BMI 18~25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术后自愿行静脉自控镇痛,A组舒芬太尼2μg/kg;B组右美托咪定1μg/kg+舒芬太尼2μg/kg。两组均行超声引导下TAPB,给予0.375%罗哌卡因20ml。记录术后48h内VAS疼痛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术后肠道恢复通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后12、24h静息VAS评分及术后12、48h运动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B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两组术后Ramsay镇静评分及恶心、呕吐、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肺部感染等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行肝部分切除手术的患者,TAPB联合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可加速患者术后早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腹横肌平面阻滞 右美托咪定 舒芬太尼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