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白塞病38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汪朝靓 丁西平 +5 位作者 王巧民 王琦 李传应 厉小梅 李向培 汪国生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7-790,共4页
目的探讨肠白塞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及其病理意义。方法收集肠白塞病(内镜标本33例、手术标本5例)临床资料、内镜检查和病理资料,分析肠白塞病典型临床表现、内镜特征和典型病理学改变。结果38例肠白塞病患者平均年龄(44.1±15.6... 目的探讨肠白塞病的临床特点、内镜表现及其病理意义。方法收集肠白塞病(内镜标本33例、手术标本5例)临床资料、内镜检查和病理资料,分析肠白塞病典型临床表现、内镜特征和典型病理学改变。结果38例肠白塞病患者平均年龄(44.1±15.6)岁,病程长达(64.8±90.4)个月,24例(63.2%)肠白塞病有典型临床表现,22例(57.9%)肠白塞病有典型肠白塞病内镜形态学改变。33例(86.8%)肠白塞病临床表现为腹痛和腹泻。22例(57.9%)肠白塞病溃疡位于回肠末端、回盲瓣和回盲部,28例(73.6%)溃疡形态为典型的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20例(52.6%)肠白塞病组织的病理报告显示有多量中性粒细胞浸润,14例(36.8%)患者可见炎性肉芽肿形成,仅8例(21%)患者病理可见血管炎。结论肠白塞病诊断需结合典型临床表现、典型内镜形态和组织学表现,中性粒细胞浸润,炎性肉芽肿和血管炎提示肠白塞病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肠白塞病 组织病理学 血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小RNA调控干扰素-α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夏源 李向培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19年第6期673-678,共6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病。干扰素-α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紊乱的关键因素,对其作用机制及信号通路的研究可进一步揭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近年研究发现,微小RNA在系统性红...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多系统受累的自身免疫病。干扰素-α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免疫紊乱的关键因素,对其作用机制及信号通路的研究可进一步揭示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并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策略。近年研究发现,微小RNA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微小RNA异常表达参与Ⅰ型干扰素通路的调节。本文综述了微小RNA对Ⅰ型干扰素通路的调节及其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对进一步认识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微小RNA 干扰素-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美克尔憩室炎1例并文献复习
3
作者 岳彩飞 洪汝涛 +1 位作者 揭磊 杜叶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51-252,共2页
1临床资料女性患者,56岁,因“反复便血20余年,腹痛腹胀1个月”入院,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予以止血治疗后好转,之后多次便血,均予以内科保守治疗,并于2017年12月在当地医院查胃镜示糜烂性胃炎,肠镜示大致正常,自诉胶囊小肠镜... 1临床资料女性患者,56岁,因“反复便血20余年,腹痛腹胀1个月”入院,患者于20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血,予以止血治疗后好转,之后多次便血,均予以内科保守治疗,并于2017年12月在当地医院查胃镜示糜烂性胃炎,肠镜示大致正常,自诉胶囊小肠镜检查无异常。1个月前出现腹痛腹胀,为阵发性游走性行胀痛,并出现里急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烂性胃炎 腹痛腹胀 游走性 止血治疗 内科保守治疗 肠镜 临床资料 里急后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