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症监护室护士共情疲劳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其医学叙事能力差异的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葛文杰 朱守俊 +1 位作者 郭婷婷 朱心怡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9-32,77,共5页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护士共情疲劳的潜在类别及其与医学叙事能力的关系。方法 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16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445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共...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 ICU)护士共情疲劳的潜在类别及其与医学叙事能力的关系。方法 2022年11月至2023年1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安徽省16所二级及以上医院的445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共情疲劳简短量表(the chinese version of compassion fatigue short scale, C-CFS)、医学叙事能力量表(narrative competence scale, NCS)对其进行调查。采用Mplus 8.3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并通过混合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共情疲劳潜在类别对ICU护士医学叙事能力的影响。结果 ICU护士共情疲劳可分为低共情疲劳组[149(33.48%)]、中共情疲劳组[184(41.35%)]、高共情疲劳组[112(25.17%)]3个潜在类别,其学历、医院等级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潜在类别医学叙事能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385,P<0.001)。结论 ICU护士共情疲劳可分为3个类别,不同共情疲劳类别ICU护士医学叙事能力存在差异。建议护理管理者基于ICU护士共情疲劳的分类特点,制订个性化的干预策略,以提高其医学叙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监护室 护士 共情疲劳 潜在剖面分析 医学叙事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湿病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
作者 储爱琴 葛文杰 +2 位作者 张凌晨 朱心怡 田凌云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 构建风湿病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为VTE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在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60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 目的 构建风湿病患者发生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为VTE高危人群的筛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4月在安徽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60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是否发生VTE,将其分为VTE组(n=50)和对照组(n=556)。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风湿病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来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卧床时间≥72 h、VTE史、是否使用激素治疗等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卧床时间≥72 h、VTE史、是否使用激素治疗、D-二聚体定量、总胆固醇浓度是风湿病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均P<0.05)。构建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30(95%CI0.886~0.973),Hosmer-Lemeshow检验χ^(2)为8.859(P=0.354),一致性指数为0.930。临床决策曲线显示模型可提供显著额外的临床净收益。结论 构建的VTE风险预测模型有较好的预测效率和临床适用性,可在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疾病 静脉血栓栓塞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贴压提高肿瘤危重症患者鼻肠管置管成功率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王佩双 钟少东 +1 位作者 杨广山 张琳琳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第5期53-57,共5页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法对肿瘤重症患者留置鼻肠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肿瘤危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耳穴贴压组、甲氧氯普胺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统计分析3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2次置管率、置管并发症等,监测患者置...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法对肿瘤重症患者留置鼻肠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肿瘤危重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耳穴贴压组、甲氧氯普胺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统计分析3组患者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2次置管率、置管并发症等,监测患者置管前、置管中、置管后1 h的心率(heart rate,HR)、呼吸频率(respiratory rate,R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指端血氧饱和度(percutaneous oxygen saturation,SpO 2)变化。结果耳穴贴压组、甲氧氯普胺组置管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者的二次置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置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氧氯普胺组与耳穴贴压组置管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3组患者置管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置管前比较,置管中3组患者HR、RR均明显加快(P<0.05),MAP明显增高(P<0.05),SpO 2均无明显变化(P>0.05);与置管中比较,置管后1 h,3组患者HR、MAP、RR均明显降低(P<0.05);与置管前比较,置管后1 h,3组患者HR、MAP、RR、SpO 2均无明显变化(P>0.05)。置管中,甲氧氯普胺组和耳穴贴压组患者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贴压法可提高肿瘤危重症患者鼻肠管的置管成功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危重症 耳穴贴压 甲氧氯普胺 鼻肠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RT治疗脓毒症AK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平 郭伟 +1 位作者 陈翠 陶小根 《安徽医学》 2020年第9期993-997,共5页
目的探讨持续肾脏替代(CRRT)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重症医学科接受CRRT治疗的70例脓毒症AK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CRRT治疗后随访28 d... 目的探讨持续肾脏替代(CRRT)治疗脓毒症急性肾损伤(AKI)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5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区重症医学科接受CRRT治疗的70例脓毒症AKI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患者CRRT治疗后随访28 d是否存活,将其分为存活组(22例)与死亡组(48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病、CRRT启动时间及频率、平均动脉压(MAP)、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II)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等。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影响因素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始MAP、APACHE II评分、SOFA评分是患者28 d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PACHEII评分、SOFA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RRT是抢救脓毒症AKI的重要手段,APACHE II评分与SOFA评分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对评估预后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肾脏替代治疗 脓毒症 急性肾损伤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