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脑梗死机械取栓术患者的临床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晓敏 余良辰 +2 位作者 余锋 王国平 胡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03-2006,共4页
分析362例急性脑梗死行机械取栓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实验(TOAST)病因分析中,心源性栓塞型最常见。累及部位中,颈内动脉系统最多见。根据改良Rankin(mRS)评分,预后良好组(mRS≤2分)157例、预后不良组(mRS≥3分)205例。两... 分析362例急性脑梗死行机械取栓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实验(TOAST)病因分析中,心源性栓塞型最常见。累及部位中,颈内动脉系统最多见。根据改良Rankin(mRS)评分,预后良好组(mRS≤2分)157例、预后不良组(mRS≥3分)205例。两组年龄、合并高血压、病变累及血管、入院及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术后合并肺部感染及颅内出血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病变累及椎-基底动脉系统、出院时NIHSS评分高、术后合并肺部感染,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机械取栓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