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0
1
作者 李田 王高祥 +3 位作者 徐世斌 孙效辉 徐美青 解明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16-1819,共4页
前瞻性分析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各50例。肺段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带管时间方面较肺叶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 前瞻性分析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与肺叶切除术的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各50例。肺段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带管时间方面较肺叶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两组用力肺活量(FVC)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l)比较,肺段组较肺叶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治疗早期NSCLC,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疗效较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相当甚至更优。另外,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对患者肺功能影响更小,使患者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肺叶切除术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治疗肺结节118例 被引量:16
2
作者 王君 张天赐 魏大中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91-994,共4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肺部良恶性结节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0年5月我院118例肺结节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的临床资料。CT提示肺磨玻璃结节97例,最大径0.6~2.0 cm,(1.1±0.5)cm,其中纯磨玻璃结节2...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治疗肺部良恶性结节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2020年5月我院118例肺结节行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的临床资料。CT提示肺磨玻璃结节97例,最大径0.6~2.0 cm,(1.1±0.5)cm,其中纯磨玻璃结节28例;实性结节21例,最大径0.9~3.0 cm,(1.9±0.8)cm。经腋前线第4或5肋间3 cm切口,胸腔镜下完成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结果2例中转肺叶切除,2例中转开胸,2例分别由左下肺外基底段、右下肺前基底段中转为基底段切除,其余112例顺利完成目标肺段切除。术后病理诊断恶性病变92例,良性病变26例。术后并发症9例,包括延迟性漏气5例,心律失常2例,咯血1例,切口感染1例。结论单孔胸腔镜肺段切除安全、可行,可以精准、微创切除肺结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手术 肺段切除术 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清扫方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慢性咳嗽的影响
3
作者 张泽锴 王高祥 +5 位作者 陈郑玮 吴明胜 陈笑 李田 孙效辉 解明然 《中国肺癌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4-440,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中致死率排名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85%。肺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淋巴结清扫术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清扫方式和... 背景与目的肺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中致死率排名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85%。肺叶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而淋巴结清扫术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清扫方式和清扫范围的选择一直备受关注,可能影响术后并发症,尤其慢性咳嗽的发生。本研究旨在探讨淋巴结清扫方式和清扫区域对行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术后慢性咳嗽的影响,为优化手术策略、减少术后慢性咳嗽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12月至2023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65例接受肺叶切除术治疗的NSCLC患者临床资料,对其临床特征及术后慢性咳嗽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收集患者术前1天及术后8周2个时间节点的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问卷(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MC)评分数据。根据淋巴结清扫方式分组,探讨淋巴结清扫方式与肺叶切除术后患者慢性咳嗽之间的关系。另外,根据术后是否存在慢性咳嗽分为慢性咳嗽组和非慢性咳嗽组,探讨围手术期资料、淋巴结清扫方式及淋巴结清扫区域是否是其影响因素。结果行肺叶切除术患者中,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较淋巴结采样组患者更易发生术后慢性咳嗽(P<0.05)。系统性淋巴结清扫组患者术后8周LCQ-MC量表评估显示,其心理、生理、社会及总分均显著低于淋巴结采样组(P<0.05)。多因素分析提示:麻醉时间、手术位置、淋巴结清扫方式、是否行上纵隔区淋巴结清扫、上纵隔区淋巴结清扫数目、是否行下纵隔区淋巴结清扫和清扫淋巴结总数目是NSCLC患者术后慢性咳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患者行肺叶切除术治疗时,选择淋巴结采样较系统性淋巴结清扫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慢性咳嗽的发生风险。清扫上纵隔区和下纵隔区淋巴结以及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可能增加患者术后咳嗽的发生风险,降低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淋巴结清扫方式 慢性咳嗽 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问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规划联合荧光胸腔镜精准肺段手术较传统胸腔镜肺段手术治疗早期肺腺癌近期结果比较 被引量:12
4
作者 解明然 王高祥 +4 位作者 徐美青 李田 徐世斌 熊燃 方巧莉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83-489,共7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但对于早期肺腺癌患者不同的肺段切除术之间手术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估术前规划联合荧光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与传统肺段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对早期肺腺癌患者肺... 背景与目的肺癌的死亡率居所有恶性肿瘤的第一位,但对于早期肺腺癌患者不同的肺段切除术之间手术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评估术前规划联合荧光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与传统肺段切除术两种手术方式对早期肺腺癌患者肺功能保留程度和近期结果比较。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1日-2020年10月31日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患者60例,精准组30例,传统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围手术期资料和术后肺功能情况。结果精准组在手术时间上较传统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肺功能精准组与传统组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FVC)、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和一氧化碳弥散量(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 DLCO)分别为:(3.65±0.63)L vs (3.54±0.64)L、(2.72±0.50)L vs (2.54±0.48)L及(20.36±3.02)m L/mm Hg/min vs (19.16±3.18)m L/mm Hg/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肺功能精准组与传统组的FVC、FEV1和DLCO分别为:(3.35±0.63)L vs (2.89±0.57)L、(2.39±0.54)L vs (2.09±0.48)L及(17.43±3.10)m L/mm Hg/min vs (15.78±2.86)m L/mm Hg/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肺功能精准组与传统组的FVC和DLCO分别为:(3.47±0.63)Lvs(3.20±0.56)L、(19.38±3.02)m L/mm Hg/min vs(17.79±3.21)m L/mm Hg/min,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规划联合荧光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在段间平面识别、解剖血管及术后恢复等方便提供了优势,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使治疗更为精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段切除术 荧光法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部切除术后慢性咳嗽预测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4
5
作者 陈郑玮 王高祥 +4 位作者 吴明胜 王宇 张泽锴 夏天洋 解明然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6,共9页
背景与目的肺部切除术后慢性咳嗽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尚无关于肺部切除术后慢性咳嗽预测模型。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肺部切除术后慢性咳嗽相关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 背景与目的肺部切除术后慢性咳嗽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目前国内尚无关于肺部切除术后慢性咳嗽预测模型。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肺部切除术后慢性咳嗽相关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肺部切除术的49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术后咳嗽情况,按7:3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训练集(n=348)和验证集(n=151),根据训练集患者术后是否慢性咳嗽分为咳嗽组和非咳嗽组。使用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问卷(The Mandarin-Chinese version of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re,LCQ-MC)评估术前、术后咳嗽的严重程度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采用咳嗽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自拟的数字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术后慢性咳嗽,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和模型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一致性,绘制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术前用力呼气第1秒呼气量与用力肺活量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_(1)/FVC)、手术方式、行上纵隔淋巴结清扫、行隆突下淋巴结清扫、术后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是术后慢性咳嗽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954(95%CI:0.930-0.978),最大约登指数所对应的临界值为0.171,此时敏感度为94.7%,特异度为86.6%。Bootstrap法抽样1000次,校准曲线图预测的肺部切除术后慢性咳嗽与实际发生风险高度一致。DCA显示当预测模型概率的预概率为0.1-0.9之间,患者表现为正的净收益。结论肺部切除术后慢性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列线图的可视化展现形式有助于准确预测肺部切除术后慢性咳嗽,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切除术 术后慢性咳嗽 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问卷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决策曲线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迷走神经肺支对Ⅰ期周围型肺腺癌患者术后咳嗽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高祥 陈郑玮 +4 位作者 吴明胜 李田 孙效辉 徐美青 解明然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2-108,共7页
背景与目的咳嗽是肺部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保留迷走神经肺支可能降低患者术后咳嗽发生率。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保留迷走神经肺支是否能够降低I期肺腺癌患者术后慢性咳嗽发生率。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 背景与目的咳嗽是肺部手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保留迷走神经肺支可能降低患者术后咳嗽发生率。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保留迷走神经肺支是否能够降低I期肺腺癌患者术后慢性咳嗽发生率。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行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125例,根据术中是否保留迷走神经肺支分为保留迷走神经肺支组(n=61)和传统组(n=64)。记录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前及术后8周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问卷(Mandarin Chinese version of the Leicester Cough Questionnaire,LCQ-MC)评分。将两组患者根据术中淋巴结清扫后是否填塞自体脂肪或吸收性明胶海绵分为填塞组及非填塞组,比较两组亚组间LCQ-MC评分及术后慢性咳嗽情况。结果传统组术后8周LCQ-MC评分在生理、心理、社会及总分方面明显低于保留迷走神经肺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患者较保留迷走神经肺支组更多(P=0.006)。保留迷走神经肺支组和传统组分别进行亚组分析,保留迷走神经肺支组患者和传统组患者中,非填塞组术后8周LCQ-MC评分均低于填塞组(P<0.05),非填塞组术后8周咳嗽患者均较填塞组更多(P=0.001,P=0.024)。结论对于I期周围型肺腺癌患者行手术治疗时,保留迷走神经肺支安全有效,能够降低患者术后慢性咳嗽发生率,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迷走神经 咳嗽 中文版莱斯特咳嗽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楔形切除术治疗小体积浸润性肺腺癌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崔世军 王高祥 +5 位作者 黄志宁 吴明胜 吴汉然 周杭城 徐美青 解明然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9-366,共8页
背景与目的随着对肿瘤最大径≤2 cm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肺段切除术能够达到与肺叶切除术相同的远期预后。但是,针对肺楔形切除术对浸润深度在0.5-1.0 cm的小体积浸润性肺腺癌的预后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 背景与目的随着对肿瘤最大径≤2 cm的非小细胞肺癌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肺段切除术能够达到与肺叶切除术相同的远期预后。但是,针对肺楔形切除术对浸润深度在0.5-1.0 cm的小体积浸润性肺腺癌的预后影响的相关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小体积浸润性肺腺癌患者行楔形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且术后病理结果证实为小体积浸润性肺腺癌的208例患者病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肺叶组(n=115)、肺段组(n=48)和楔形组(n=45)三组,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估计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小体积浸润性肺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楔形组与肺段组、肺叶组相比具有更好的围手术期疗效,在术中出血量(P=0.036)、术后引流量(P<0.001)、手术时间(P=0.018)、术后带管时间(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P=0.006)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在生存率(肺叶组vs肺段组,P=0.303;肺叶组vs楔形组,P=0.742;肺段组vs楔形组,P=0.278)和无复发生存率(肺叶组vs肺段组,P=0.495;肺叶组vs楔形组,P=0.362;肺段组vs楔形组,P=0.775)方面无明显差异;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实性成分占比(consolidation tumor ratio,CTR)是小体积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和无复发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对于小体积浸润性肺腺癌患者行楔形切除术可以取得与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相似的远期预后。当CTR≤0.5时,此类患者优先行楔形切除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叶切除术 肺段切除术 楔形切除术 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FAT1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表达及对细胞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徐至珺 王炯 +3 位作者 解明然 颜宇 张倩 周文勤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4-468,共5页
目的探讨circFAT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情况及沉默circFAT1对NSCLC细胞A549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手术切除治疗的NSCLC患者107例,RT-qPCR检测NSCLC和癌旁组织中circFAT1表达,培养A549细胞,分别转染siRNA-circFAT1(s... 目的探讨circFAT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情况及沉默circFAT1对NSCLC细胞A549增殖和侵袭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行手术切除治疗的NSCLC患者107例,RT-qPCR检测NSCLC和癌旁组织中circFAT1表达,培养A549细胞,分别转染siRNA-circFAT1(si-circFAT1组)、无关序列(si-control组),另外设未转染细胞作为空白组(blank组),RT-qPCR检测细胞中circFAT1表达量,CCK-8检测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情况。结果NSCLC组织中circFAT1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2.47±0.27)vs(1.02±0.15),t=48.959,P<0.001];与TNM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未发生淋巴结转移比较,TNM分期Ⅲ~Ⅳ期、低分化和发生淋巴结转移的NSCLC组织中circFAT1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si-control组和blank组比较,si-circFAT1组细胞中circFAT1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迁移细胞数和侵袭细胞数减少(P<0.05)。结论NSCLC组织中circFAT1相对表达量升高,沉默circFAT1可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circFAT1 临床指标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移植受者术后体质量增加危险因素及非药物干预策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张甜 储爱琴 +3 位作者 许庆珍 方跃艳 袁丽 张海玲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881-1885,共5页
文章综述了肾移植受者术后体质量增加的现状、危险因素及其非药物干预策略,建议临床医护人员重视肾移植受者术后超重或肥胖相关问题,以延长移植肾以及受者的生存期,同时建议可开展针对我国肾移植人群术后体质量变化的前瞻性研究,并构建... 文章综述了肾移植受者术后体质量增加的现状、危险因素及其非药物干预策略,建议临床医护人员重视肾移植受者术后超重或肥胖相关问题,以延长移植肾以及受者的生存期,同时建议可开展针对我国肾移植人群术后体质量变化的前瞻性研究,并构建科学严谨的干预方案,以期为临床实践和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肥胖 危险因素 非药物干预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后营养指数与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和远期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4
10
作者 徐世斌 徐美青 +4 位作者 孙效辉 邓杰 吴汉然 熊燃 解明然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789-794,共6页
目的:分析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和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食管鳞癌术后患者258例。其中高PNI患者157例,低PNI患者10... 目的:分析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和食管鳞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食管鳞癌术后患者258例。其中高PNI患者157例,低PNI患者10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病理特征、术后并发症、中位生存期和5年生存率。结果:低PNI组患者的TNM分期较晚,肿瘤直径>3 cm、有吸烟史、饮酒史和血清白蛋白值低的患者较多(P<0.05)。高PNI组总并发症(28.0%vs.40.6%)、肺部并发症(7.6%vs.16.8%)和吻合口瘘发生率(4.5%vs.40.9%)低于低PNI组(P<0.05)。高PNI组中位生存期和第1、3和5年生存率均优于低PNI组(87.3%,71.3%,50.3%vs.76.2%,56.4%,32.7%,P<0.001)。Cox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TNM分期和PNI水平与生存率显著相关(P<0.05)。结论:术前PNI可用于判断食管癌术后患者预后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并发症 生存 预后 预后营养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T值在预测临床Ia期肺癌和癌前病变恶性程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0
11
作者 吴汉然 柳常青 +4 位作者 徐美青 熊燃 徐广文 李彩伟 解明然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90-196,共7页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的检出率逐年升高,预测GGO的恶性程度对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评价m-CT值(mean computed tomography value,m-CT)在预测早期肺癌和癌前病变恶性程度中的价值,并将m-C... 背景与目的近年来,肺部磨玻璃结节(ground-glass opacity,GGO)的检出率逐年升高,预测GGO的恶性程度对临床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旨在评价m-CT值(mean computed tomography value,m-CT)在预测早期肺癌和癌前病变恶性程度中的价值,并将m-CT值与Max CT值(Max computed tomography value,Max CT)、GGO直径、GGO实性成分直径及C/T比值(consolid/tumor ratio,C/T)对比,得出最佳影像学评价指标。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肺切除手术并有病理证实的肺GGO患者129例,其中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pyperplasia,AAH)43例、原位腺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AIS)26例、微浸润腺癌(minimally invasive adenocarcinoma,MIA)17例、腺癌43例。将AAH和AIS归为非浸润(noninvasive cancer,NC)组,69例,MIA和腺癌归为浸润(invasive cancer,IC)组,共60例。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得出实性成分大小、肿瘤大小、C/T比值、m-CT值和Max CT值的cutoff值和曲线下面积,再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临床资料和CT参与与GGO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入组了129例患者,其中男性59例,女性70例,平均年龄(62.0±8.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化程度方面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绘制患者的实性成分大小、肿瘤大小、C/T比值、m-CT值和Max CT值的ROC曲线发现,上述指标的cutoff值分别为:9.4 mm、15.3 mm、47.5%、-469.0 HU和-35.0 HU,对应的AUC分别为:0.89、0.79、0.82、0.90、0.85,m-CT值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对预测GGO恶性程度效果最佳。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大小、C/T比值、m-CT值和Max CT值均与GGO恶性程度有较强的相关性。结论 GGO大小、GGO中实性成分大小、Max CT值、m-CT值、C/T比值与GGO的恶性程度均有一定的相关性。m-CT值预测纯GGO的恶性程度的准确性相对最高,而对于混合密度的GGO病变,需要结合m-CT值、Max CT值及GGO大小来综合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ROC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消化系统中器官组织差异性VOCs检测分析
12
作者 刘玥 柯立 +8 位作者 陆燕 张兵 邹雪 夏磊 李爱悦 刘亚伟 黄超群 沈成银 储焰南 《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6-83,共8页
通过比较患者/健康人代谢物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可以获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有望用于疾病的无创筛查.但消化系统健康器官本身是否具有相互差异性的VOCs并不清楚,为此,笔者以大鼠为模型动物,开展了消... 通过比较患者/健康人代谢物中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可以获得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并有望用于疾病的无创筛查.但消化系统健康器官本身是否具有相互差异性的VOCs并不清楚,为此,笔者以大鼠为模型动物,开展了消化系统主要器官VOCs的检测分析,以获得差异性VOCs特征.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简称SPME-GC-MS)技术,对8只大鼠消化系统的肝脏、胃、小肠、盲肠、大肠的离体组织中VOCs进行检测,在色谱峰的非靶向分析中,通过与其他器官组织的比较,借助Mann-Whitney U检验(p<0.05)和逐步判别分析,发现2种器官组织存在差异性VOCs,即肝脏中的丙酮、正戊醇以及盲肠中的苯酚、丙酸、丙基丙二酸、苯并噻唑.在此基础上,对器官差异性VOCs的可能代谢途径以及相关的标志物进行了讨论.该研究首次报告了大鼠消化系统主要器官差异性VOCs,对人体代谢VOCs相关研究将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消化系统 器官 VOCS 生物标志物 非靶向分析 SPME-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抗肺癌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高祥 徐美青 解明然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2-285,共4页
二甲双胍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证实。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具有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及转移等特性,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抗肺癌药物。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所有恶性肿... 二甲双胍作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线用药,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证实。近年来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具有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及转移等特性,有望成为一种新的抗肺癌药物。肺癌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所有恶性肿瘤之首,且预后差。近年来大量证据表明二甲双胍能降低肺癌等肿瘤的发病风险及死亡率,其机制主要包括激活单磷酸腺苷活化的蛋白激酶通路、改善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促进肺癌细胞凋亡、抑制相关炎症反应等。本文就二甲双胍对肺癌的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二甲双胍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RCT亚厘米肺磨玻璃结节良恶性预测模型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郑玮 王高祥 +4 位作者 吴汉然 吴明胜 吴显宁 徐美青 解明然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7-385,共9页
背景与目的亚厘米磨玻璃结节(subcentimeter ground glass nodules,SGGNs)术前精准定性是临床工作的难点,目前关于SGGNs良恶性预测模型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基于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 背景与目的亚厘米磨玻璃结节(subcentimeter ground glass nodules,SGGNs)术前精准定性是临床工作的难点,目前关于SGGNs良恶性预测模型临床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基于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 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影像学特征与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帮助鉴别SGGNs良恶性病变,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2021年12月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手术切除并经组织学证实的483例SGGNs患者的临床资料,按7:3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训练集(n=338)和验证集(n=145),根据术后组织学病理分为腺癌组和良性病变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和模型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模型区分度,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一致性,绘制临床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将验证集数据代入进行外部验证。结果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出患者的年龄、血管征、分叶征、结节体积和mean-CT值是SGGNs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0.794-0.879),最大约登指数所对应的临界值为0.483,此时敏感度为76.6%,特异度为80.1%,阳性预测值为86.5%,阴性预测值为68.7%。Bootstrap法抽样1,000次,校准曲线图预测的SGGNs良恶性风险与实际发生风险高度一致。DCA显示当预测模型概率的预概率为0.2-0.9,患者表现为正的净收益。结论通过术前病史及术前HRCT检查指标确立SGGNs良恶性风险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与临床应用价值,列线图的可视化展现形式有助于筛选出SGGNs的高危人群,为临床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 亚厘米肺磨玻璃结节 良恶性病变 预测模型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